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及过敏原特征。方法以北京市某3家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进行过敏原sIgE检测的确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病例特征及过敏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36.00%,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22.0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前5位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猫皮毛屑、德国蟑螂,s IgE阳性率分别为16.98%、15.00%、14.09%、7.32%、6.41%,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前5位为鸡蛋白、牛奶、鳕鱼/龙虾/扇贝、巴西胡桃、虾,sIgE阳性率分别为7.00%、6.68%、5.28%、2.71%、2.03%。吸入过敏原中除艾蒿、葎草、屋尘外,过敏性鼻炎、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sIgE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食物过敏原中除鳕鱼/龙虾/扇贝外,过敏性鼻炎、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儿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的患儿19种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10种吸入过敏原s IgE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食物过敏原中除鳕鱼/龙虾/扇贝外,不同年龄段患儿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过敏原sIgE阳性率比较,除屋尘外其余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食物过敏原中巴西胡桃、蟹sIgE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sIgE阳性主要过敏原为屋尘螨、粉尘螨、艾蒿、猫皮毛屑、鸡蛋白,过敏原sIgE阳性率在不同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不同年龄段儿童中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过敏原s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及与过敏有关的疾病的过敏原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CAP系统)对324例患儿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将所有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哮喘发病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和要幼儿期,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在进行过敏原检查的各种疾病中,哮喘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要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较大年龄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两者均可发生;总的来看,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食人性以牛奶、鱼虾为主;在螨sIgE阳性者中哮喘比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咳嗽.[结论]螨、牛奶、虾是儿童最常见过敏原.体外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CAP系统是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分析湿疹、荨麻疹患儿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 sIgE)检测结果, 比较不同疾病、性别、年龄患儿的过敏情况, 为儿童湿疹、荨麻疹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采用回顾性研究, 应用酶联免疫捕获法, 对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的8 092例湿疹、荨麻疹患儿的血清样本做食物(10项)和吸入(10项)sIgE检测, 采用χ2检验分析湿疹、荨麻疹患儿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过敏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8 092例患儿中, 湿疹比例64.42%(5 213/8 092), 荨麻疹比例35.58%(2 879/8 092);过敏原sIgE阳性率66.65%(5 393/8 092), 食物过敏原sIgE阳性率61.74%(4 996/8 092), 吸入过敏原sIgE阳性率34.85%(2 820/8 092)。8 092例患儿中, 食物过敏原sIgE检出前三位依次为鸡蛋46.65%(3 775/8 092)、牛奶32.64%(2 641/8 092)、小麦面粉15.08%(1 220/8 092), 吸入过敏...  相似文献   

4.
食物过敏在全球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而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目前食物过敏检查方式主要依赖于针对提取物的皮肤点刺试验以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但这种检测方式无法鉴别不同过敏原之间的交叉致敏。食物过敏原组分检测能够识别食物的主要过敏原组分以及交叉组分, 在常见食物过敏患者中的饮食指导、预后监测以及特殊类型的食物过敏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列举了IgE介导的常见食物过敏, 如牛奶与鸡蛋过敏、海鲜过敏以及特殊类型的食物过敏, 如猫猪肉综合征、口腔过敏综合征、α-半乳糖综合征、食物依赖运动诱发的严重过敏反应的特点, 阐述了过敏原组分检测在这些类型的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的进展, 以期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区儿童哮喘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不同年龄组儿童哮喘过敏状况,以指导临床防治。方法采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法玛西亚CAP系统)对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儿1030例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抗体检测,将所有受检儿童分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3组,对过敏原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哮喘发病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和婴幼儿期,婴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学龄期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两者均可发生。结论尘螨和鸡蛋是长沙地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原。体外过敏原检测CAP系统是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之一。哮喘应在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及早进行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徐州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就诊的1 11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 118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过敏原sIgE水平。分析过敏原sIgE阳性分布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吸入性过敏原sIgE检测结果。结果 在1 118例患者血液样本中,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户尘螨/粉尘螨,阳性例数为172例,占比15.38%;其次是屋尘、苋、芒果,阳性例数分别为71、63、62例,占比分别为6.35%、5.64%、5.55%。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未成年、成年及老年人群中均以户尘螨/粉尘螨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1.92%、14.84%、27.83%;此外,不同年龄患者中户尘螨/粉尘螨、牛奶、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户尘螨/粉尘螨、矮豚草/蒿/葎草/藜sIgE阳性率以老年人群最高,而牛奶过敏原sIgE阳性率以未成年人群最高;不同种类过敏原比较,春、...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本院荨麻疹患儿过敏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E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IgE (TIgE)和Phadia公司全自动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ImmunoCAP250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吸入物过敏原过筛查试验(Phadiatop)、食物过敏原过筛查试验(Fx5E)和特异性IgE(SIgE)。结果:193例荨麻疹患儿中,TIgE阳性率为99.3%。Phadiatop、Fx5E总计阳性率为59.8%;Phadiatop、Fx5E阳性率分别为32.1%和49.7%。SIgE显示吸入物过敏原以屋尘、粉尘螨、屋尘螨为主(47.6%),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为主(56.3%,52.6%)。0-3岁年龄段患儿Fx5E阳性率为45.2%,明显高于Phadiatop的阳性率26.2%(P〈0.05);〉3岁患儿中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荨麻疹患儿多属特应性体质,约60%与第I型变态反应有关;吸入物过敏原主要为屋尘、粉尘螨、屋尘螨,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为主;0-3岁患儿食物过敏是其主要因素,而〉3岁患儿食物与吸入物过敏几乎均等存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婴幼儿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和特应性皮炎(A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和儿科变态反应门诊确诊为AD的婴幼儿80例,年龄3个月至3岁.详细询问病史并填写食物过敏调查问卷,再行血清食物特异性IgE(sIgE)检测.除极高水平sIgE外,sIgE阳性患儿需要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s),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食物sIgE阳性分级对诊断食物过敏的影响.结果 26(32.50%)例AD患儿有食物过敏史或可疑食物过敏史.食物sIgE阳性38例,占总数的47.50%.不同程度的AD患儿在一种食物sIgE阳性和两种及以上食物sIgE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P<0.05).其中极高水平sIgE(6级)5例.结合过敏史、sIgE阳性和OFCs,确诊食物过敏18例(鸡蛋12例、牛奶5例、鱼1例),总阳性率为22.50%.食物sIgE阳性分级越高,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发生率越高(Waldχ2=13.24,P<0.05,OR=2.81).结论 婴幼儿AD与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存在密切关联性.个人史和家族过敏史为诊断提供线索,sIgE分级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确诊需要OFCs.牛奶和鸡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9.
李玲  瞿斐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669-4674
目的 分析变应性鼻炎患儿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和特异性过敏原分布特征,为诊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杭州萧山区2~14岁1 573例变应性鼻炎患儿总IgE(tIgE)水平及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儿童特异性过敏原(sIgE)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tIg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95%CI:0.739~0.792,P<0.01。tIgE的最佳截断点为176.4 IU/ml,灵敏度为55.9%、特异性为85.4%。过敏原检测结果前几位分别是屋尘螨/粉尘螨、屋尘、鸡蛋白、牛奶、鳕鱼龙虾扇贝类海鲜、蟑螂。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达66.00%,主要为屋尘螨/粉尘螨(34.06%)、屋尘(8.74%)及蟑螂(4.22%),吸入性过敏原屋尘螨/粉尘螨的阳性率(38.03%)与屋尘的阳性率(9.98%)在夏季升高明显,在6岁以上儿童中的阳性率(37%)略高于低龄儿童。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4.00%,其中鸡蛋白(9.63%)、牛奶(7.83%)、鳕鱼龙虾扇贝类海鲜(5.18%)为主要食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鸡蛋白(15.11%)和牛奶(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儿童过敏疾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外周血过敏原特异IgE(sIgE)的检测结果.结果:共1832名儿童sIgE阳性,其中男性1213名(66.21%),女性619名(33.79%).阳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阳性率56.17%,其次是花生(19.76%)、海鱼(13.05%)、鸡蛋白(12.61%)、豚草(11.74%)和屋尘(11.03%).总体吸入性过敏原检出率为73.64%,食入性过敏原为51.86%.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儿童中3岁以下的婴幼儿占比49.15%,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组的33.73%.食入性过敏原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4.45岁,而吸入性过敏原组为5.33岁.结论:儿童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儿童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居多.  相似文献   

11.
采集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宁波市眼科医院门诊收治的434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采用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test,IBT)对434例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对宁波地区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常见过敏原,分析其分布和年龄及季节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434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总特异性IgE抗体(sIgE)阳性率64.06%(278/434),男性患儿sIgE阳性率65.67%(153/233),女性患儿sIgE阳性率62.19%(125/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原阳性率依次为为户尘螨/粉尘螨33.18%(144/434),动物毛皮屑23.04%(100/434),鱼虾蟹14.29%(62/434),真菌类11.29%(49/434),牛奶10.60%(46/434),鸡蛋7.60%(33/434)。户尘螨/粉尘螨、动物毛皮屑、鱼虾蟹、真菌类、牛奶和鸡蛋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以鱼虾蟹、牛奶和鸡蛋食入性过敏原为主,而学龄前组和学龄组以户尘螨/粉尘螨、动物毛皮屑和真菌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四个季度的户尘螨/粉尘螨、动物毛皮屑和真菌类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鱼虾蟹、牛奶和鸡蛋在四个季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宁波地区,户尘螨/粉尘螨、动物皮毛屑和鱼虾蟹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应根据季节年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的检测,预防过敏性过敏性结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致病因素。[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20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检测。[结果]200例患儿中总IgE阳性率为57%,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55.5%,朝鲜族与汉族总IgE值及特异性IgE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只对1种过敏原发生阳性反应的有50例(25%),对2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39例(19.5%),对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22例(11%)。阳性率较高的特异性过敏原依次为牛奶45(22.5%)、牛肉羊肉39(19.5%)、户尘螨粉尘螨35(17.5%)、鱼虾蟹16(8.0%)。[结论]通过此项检测,可明确检出本地区特异性过敏原,为预防和诊治延边地区小儿特应性皮炎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分布情况,以便为该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4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应用免疫印迹法对其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3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414例(83.9%),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9.3%,其中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占65.1%;其次是狗毛(25.5%)、真菌组合(15.8%)、猫毛(13.8%)和屋尘(11.1%);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5.2%,主要为牛奶(30.4%)、腰果(14.8%)、鸡蛋白(12.4%)、蟹(8.9%)、虾(7.7%)和牛肉(1.8%);吸入性和食入性均阳性者200例(40.5%);不同年龄组患儿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清总IgE阳性率为76.5%(377/493),总IgE阳性率明显低于特异性IgE阳性率(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户尘螨是诱发深圳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是诱发变应性鼻炎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在患变应性鼻炎的儿童中,以单纯吸入性过敏原阳性(38.7%)和混合吸入和食入性过敏原阳性(40.5%)为主,单纯食入性过敏原阳性(4.7%)的患儿很少。联合检测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可提高变应性鼻炎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湖州地区哮喘儿童过敏状况进行分析,以协助临床诊断治疗。方法:采用MEDIWISS Ana-lytic Gmbh检测仪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及过敏原。结果:300例患儿中总IgE抗体阳性率88.6%,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60.00%,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47.00%。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屋尘螨/粉尘螨过敏者最多占48.33%,食物性过敏原中对牛奶过敏者最多,占19.33%,其次是鸡蛋白过敏者为12.00%。结论:引起湖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尘螨是最重要的过敏原,同时亦需重视食物性过敏原对哮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儿童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为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8月—2018年2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38名儿童进行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总IgE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在检测的338名儿童中,总IgE阳性率为56.51%(191/338),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儿童占36.69%(124/338),其中61.29%为单一物质过敏,38.71%为2种或以上物质过敏;不同性别之间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为18.64%(63/338),以户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为40.24%(136/338),以鸡蛋白和牛奶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总IgE、吸入性过敏原逐渐增高,而食物性过敏原逐步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户尘螨、鸡蛋白和牛奶是婴幼儿最主要的过敏原,早期预防的重点应放在食物性过敏原,而随着年龄增长需警惕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超敏反应。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有利于了解过敏状态,能更好地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原因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过敏原特异性IgE、IgG在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的意义,为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食物过敏疾病患者血清中总IgE、食物特异性IgE、IgG。IgE检测283例,IgG检测120例。结果食物特异性IgG阳性101例,阳性率84.2%。血清总IgE检测276例,阳性率97.5%;食物特异性IgE阳性90例,阳性率31.8%。特异性IgE检测中鱼过敏原特异性IgE的阳性率最高,为12.0%。特异性IgG检测中蛋清/蛋黄IgG阳性率最高,为55%,其次为蟹35%,牛奶29.2%,虾25%。IgG抗体检测儿童与成人对食物过敏种类上存在明显差异,儿童以蛋清/蛋黄、牛奶为主,成人以蟹、虾为主。结论鱼、甲壳类(蟹、虾)、蛋清/蛋黄、牛奶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血清总IgE、食物特异性IgE、IgG抗体检测是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比较可靠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3~7岁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的分布状况,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体外特异性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17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吸入过敏原检测,其中90例患儿同时行食物过敏原检测。结果 17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过敏原测试总阳性率为99.4%,以螨混合(屋尘螨+粉尘螨)最高(61.9%),其后依次为蟑螂(53.4%),霉菌混合(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酶)(46.6%),梧桐(41.5%),榆树(38.1%),狗上皮(31.8%),猫毛和豚草均为(17.0%),艾蒿(16.5%),葎草(11.9%)等。90例患儿食物过敏原的总阳性率为84.4%,过敏原主要为小麦和花生均为(54.4%),其次为鸡蛋和大豆分别为(50.0%)、(42.2%),坚果混合和牛奶(分别为31.1%、23.3%),蟹(16.7%),西红柿(11.1%),鳕鱼和虾均为(8.9%)等。 结论螨为乌鲁木齐市3~7岁过敏性鼻炎患儿最主要的过敏原,食物过敏亦占相当比例。明确过敏原后对托幼机构开展卫生消毒和预防保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洁  李佳  张俊华 《中国妇幼保健》2023,(23):4639-4642
目的 分析银川地区变应性疾病患儿食物过敏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疑似食物过敏的变应性疾病患儿14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和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常见食物牛奶、花生、虾、大豆、鸡蛋及蟹中IgE抗体阳性率,并分析IgE抗体阳性率与患儿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自述食物过敏的危险因素。结果 148例患儿中共有52例(35.14%)自述食物过敏,在52例自述食物过敏的患儿中共有38例(73.08%)初次发生食物过敏的年龄≤3岁,28例(53.85%)患儿发生2次以上食物过敏,32例(61.54%)患儿接触少量食物可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自述食物过敏报告率如下:牛奶为15.38%、花生为1.00%、虾为8.25%、大豆为1.36%、鸡蛋为13.48%、蟹为3.58%。食物过敏症状表现,出现荨麻疹、湿疹的患儿22例(42.31%),呕吐、腹泻的患儿9例(17.31%),咳嗽、气喘的患儿10例(19.21%),2个系统以上出现症状的患儿7例(13.46%)。不同年龄段患儿食物IgE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广西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种类、分布特点、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和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广西各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就诊的4 329例0~14岁临床考虑患过敏性疾病的儿童入组,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过敏原皮肤点刺测试(SPT)的方法,用22种常见的过敏原测试。结果 4 329例临床考虑过敏性疾病儿童的过敏原阳性率为93.85%。食物过敏原前3位:鸡蛋(1 729例,39.94%)、牛奶(1 319例,30.47%)、小虾(1 216例,28.09%);吸入类过敏原前3位:尘螨(2 080例,48.05%)、蟑螂(1 282例,29.61%)、杂草(834例,19.27%)。儿童常见的食物类过敏原反应程度以1级为主,占80.52%,3、4级过敏反应主要由鸡蛋引起。吸入类过敏原反应程度以1级为主,占72.48%,3、4级过敏反应主要由尘螨引起。鸡蛋、牛奶、酵母、小麦、牛肉、黄豆、鳕鱼、小虾、蟹肉、花生、芒果、蟑螂、树、杂草、尘螨15种过敏原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8~439.65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分布特点,为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资料。 方法 以2018年1—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过敏性疾病患儿为检测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IgE ≥0.35 IU/ml判断为阳性,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过敏原阳性检出情况。 结果 共检测过敏性疾病患儿487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4.07%(312/487)。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前三位阳性率依次为尘螨(30.36%)、屋尘(23.41%)和花粉(19.10%)。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前三位依次为牛奶(20.74%)、蛋(11.91%)和鱼虾蟹贝(9.24%)。男、女儿童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67.03%与60.1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05)。尘螨、屋尘、花粉阳性率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升高(均P<0.01),牛奶阳性率则随患儿年龄增长而降低(χ2=11.80,P<0.01)。同一病例检出2种及以上过敏原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6.20%,检出3种及以上的过敏原占21.56%。 结论 儿童最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尘螨,婴幼儿尤其是婴儿最重要的食物性过敏原为牛奶。近半数的过敏性疾病患儿被多种过敏原致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