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切开与切除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与切除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间行视网膜切开与切除的24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巨大裂孔性网脱15例,外伤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例,增殖性血管性视网膜病变2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例,前部PVR2例。手术联合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技术,三通道睫状体平部晶体/玻璃体切除、膜剥离、过氟化碳液体使用、眼内激光、硅油-过氟化碳液体交换填充硅油或气体-过氟化碳液体交换填充C2F6气体。其中采用视网膜切开10例,视网膜切除10例,视网膜切开联合切除4例。结果24例患者近期(出院时)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22例,有效率为91.7%,19例视力不同程度的改善。15例巨大裂孔僵硬边缘切除或裂孔两边松驰性视网膜切开,解剖复位14例,视力改善。术后随访19例,时间为3~14月(平均6月),视网膜复位18例,占94.7%,视力≥0.05者9例,占50%,眼球萎缩及低眼压1例。结论视网膜切开与切除术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切开在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视网膜切开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了19例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结果: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6眼,占84.2%。术后1 ̄3个月视网膜脱离复发4眼,3眼再次手术。随访6 ̄28月,平均12.1月,最终视网膜复位13眼复位13眼占68.4%。结论:视网膜切开术使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得到了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程景宁张而平徐日理翁乃清王景昭陈惠茹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脱离/治疗硅油类/治疗应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患者硅油眼内填充显著提高了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和术后视力。现将我们自1994年...  相似文献   

4.
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惠茹  王景昭 《眼科》1996,5(2):90-92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复杂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复位率,然而远期疗效不尽相同,仍有11%~53%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可能,1995年2月~1995年12月连续收治15例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分别采取巩膜外手术,硅油下视网膜手术,硅油取出后玻璃体一视网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12例视网膜复位(80%),其术后视力为0.1~0.7者10只眼,0.05以下者2只眼,随访3~10个月,平均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带硅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总结二次硅油注入术治疗硅油眼复发、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150例带硅油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其中4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接受二次硅油注入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带硅油眼的视网膜脱离以下方为主,其主要原因为硅油上浮,原裂孔封闭不好或裂开,新裂孔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牵引。对40例带硅油眼的视网膜脱离进行了硅油再次注入术,平均随访8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34例(85%)。二次硅油取出术12例,视网膜解剖复位9例(75%)。结论:带硅油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是玻璃体牵引,对于复杂性病变,行硅油再次注入术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探讨硅油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以及硅油的并发症。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3只眼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2只眼,复位率为76%,术后23只眼视力≥0.02。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35例(3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6眼经1次或2次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术,总有效者32眼(88.9%)。术后随访31眼,平均随访时间10.4月,视网膜复位27眼(87.1%),视网膜再脱离4眼(12.9%),其中视力提高22眼(71%),不变5眼(16.1%),下降4眼(12.9%)。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硅油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以及硅油的并发症。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3只眼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2只眼,复位率为76%。术后23只眼视力≥0.02。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常规手术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硅油具有一定粘弹性和较高表面张力特性,是较为理想的填充材料。在视网膜复位后,应考虑取出硅油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中视网膜切开技术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术中应用视网膜切开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伴有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眼,经常规玻璃体手术不能使视网膜复位,选择视网膜缩短僵硬处切开松解,或掀起切开的视网膜清除其下增生膜,再予眼内激光光凝、硅油填充。视网膜切开范围30~360°平均为132°。结果术毕23例均取得视网膜解剖复位,15例于术后3.0~11.0个月(平均5.6个月)取出硅油。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1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 (4例未取硅油) ,占74.0%,视力 0. 02及 其以上者 11例,占48.0%, 2例取硅油后复发视网膜脱离;未取硅油者中 3例下方视网膜增生 伴浅脱离,1例因白内障而眼底情况不明。主要并发症为眼内增生(26.0%)和低眼压(13.0%) 。 结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中应用视网膜切开技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87-8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注硅油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并对如何改进硅油应用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0例硅油注入病例。结果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94%,随访12~41个月,复位率降为70%,并发症总发生率90%,其中白内障发生率为78%(有晶体眼白内障为97.5%),硅油进入前房、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病变各为24%,10例行硅油取出,其中5例视网膜再脱离,另有2例先发生前房出血后视网膜脱离。结论硅油长期在眼内导致严重并发症,硅油取出后又有视网膜再脱离及其它新并发症的危险,临床上应用硅油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眼内硅油充填术后的白内障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12例(12只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充填术后发生全白内障的手术情况及效果。12只眼中,10只眼顺利行白内障囊外摘除,硅油未发生任何流失,其中1例同时植入人工晶体;2只眼术中发生较大量硅油流失而同时取净眼内硅油。经过3 ̄30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硅油未流失者10例(10只眼),后囊完整,眼底清楚,视网膜平复,视力恢复至视网膜脱离术后的最佳视力以上;2例硅油取出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腔硅油注入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结合硅油充填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30例30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即玻璃体切除、膜剥离、应用重水、氩激光、冷凝、重水—硅油交换或气—液交换,以及硅油眼内充填。结果 30例30眼近期有效25眼(83.3%),失败5点眼(16.7%)。结论 玻璃体腔硅油充填可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在短时间内复位,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破坏。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和激光治疗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丽丽  邓世靖 《眼科》2001,10(2):79-80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的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3例25只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随访。硅油取出时间平均7个月。术后均作1年以上随访(平均18个月)。结果: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复位23只眼(92%),术后视力在0.1以上16只眼(66%)。结论: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联合激光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脱离,有利于脱离的视网膜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Lenticular-retinovetinal surgery,LVR)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38例(38眼)应用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必忝功者35眼(92 11%),功能成功者32眼(84.21%).结论:LVR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显著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前部PVR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及角膜外伤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国产硅油眼内注入后的取出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术后玻璃体内硅油取出的最佳时间和取油后的并发症。方法采用上方角巩膜缘或睫状体平坦部切口放出硅油共64例。结果术后视网膜保持平复者占85.5%。视力改善或保持不变者53例(82.8%)。27例平均随访11.6个月,发现视网膜仍保持复位者18例(66.7%)。术后并发症为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者12例,眼内出血4例。结论术后3~6个月,视网膜裂孔已愈合,硅油尚未乳化时为硅油取出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重硅油OxaneHD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硅油OxaneHD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外伤性视网膜脱离25例(25眼)经过标准玻璃体切除手术,应用OxaneHD填充,随访3~18个月,分析视网膜复位率和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一次填充OxaneHD后视网膜复位率为72.0%,术复位者5例(20.0%)接受二次手术填充硅油或惰性气体后视网膜达到解剖复位,2例(8.0%)成为硅油依赖跟。观察到的主要并发症有白内障、高眼压、重硅油乳化。结论重硅油OxaneHD填充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良好,可明显提高患眼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王方 《临床眼科杂志》1997,5(4):199-202
目的连续性总结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膨胀浓度C3F8气体或硅油作术后玻璃体填充物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1995年12月一年半中复杂性视网膜脱离94眼连续资料,主要手术操作是保留晶体的玻璃体切除、环扎、注C3F8。随访时间平均5.1月。治愈标准是气泡吸收后视网膜复位。在一些往C3F8失败眼选用硅油填充。结果94眼总复位率80.85%;单独C3F8作玻璃体填充物的治愈率65.91%;21眼进行硅油填充术,复位率85.71%,其中15眼是辅助C3F8失败后改作硅油,6眼在手术初衷就拟硅抽治疗。手术后视力大于0.02在C3F8眼是79.31%(46眼),硅油是61.11%(11眼)。术后眼压一过性升高(41.49%)和以晶体后囊下混浊开始的白内障(34.18%)依然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比较前期临床报道,C3F8辅助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一致,可能与处理基础部玻璃体前部PVR时受到晶体的限制有关。对注气失败眼选用硅油作永久性玻璃体填充物保持视网膜复位是可行的方法,对有晶体眼作玻璃体手术而言,C3F8的术后视功能恢复比硅油好,但统计学上无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1962年以来,硅油已被广泛应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切割手术[1].为了避免硅油长期填充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等严重并发症,一般硅油注入术后3~6个月取出为佳[2],但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的手术时机及安全性尚无明确的标准[3].本研究采用改进的23G硅油取出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眼,评价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永芳  王宇宏  琚怀民  刘洛如 《眼科》2002,11(4):215-217
目的:探讨眼内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情况。方法:68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手术,并于3-10个月后取出硅油,术后对其严密随诊。结果:68例患者中于取出硅油后有18例视网膜再脱离:4例(16.7%)于术后2周,4例(50%)于术后2-4周;3例(16.7%)于术后4-8周;2例(11%)于术后8-15周。结论: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随硅油取出后时间而减少。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为(1)视网膜孔被忽视或未完全封闭;(2)PVR;(3)新的视网膜孔;(4)医源性视网膜孔。这些患者应于术后严密随诊至少4个月。  相似文献   

20.
臧晶  何利蓉 《眼科学报》1995,11(2):105-107
使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巩膜扣带术的方法,进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达到提高治愈成功率的目的。(1)进行常规的巩膜扣带术,(2)进行睫状体平部三切口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包括膜剥离、气体、硅油眼内填充等技术。随访1-16月,29眼中,22眼达到解剖复位,成功率75.8%;其中,15眼行硅油眼内填充,12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0%,闭合式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成为可能,其解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