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估腹主动脉阻断球囊对减少骨盆肿瘤手术术中出血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月的31例骨盆肿瘤病例。在行骨盆肿瘤手术前,运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置管,在肾下腹主动脉内留置阻断球囊,肿瘤切除过程中,阻断球囊完全阻断肾动脉以下动脉血供,术后撤除球囊。统计术中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瘤灶均完整切除,并完成骨盆重建或内固定术,无手术死亡。31例骨盆肿瘤术中出血400~4500ml,平均1450ml,手术时间为130~280min,平均185min,球囊阻断时间为25~95min,平均58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球囊能显著减少骨盆肿瘤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的危险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实施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的应用经验及在骨盆和骶尾部肿瘤手术中控制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骨盆或骶尾部肿瘤患者,在Philips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放置腹主动脉内球囊导管,并于术始放置食道超声于胃底持续监测肾脏血流,暴露肿瘤后充盈球囊,每次充盈小于100min,间歇15~30min,使手术在腹主动脉内球囊间断阻断下完成。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放置腹主动脉内球囊导管。最小阻断注水量10~18(13.8±2.6)mL,累计阻断时间为45~180min,手术时间70~450(265±102)min,术中出血250~4000(1357±997)mL。最小阻断注水量(Y)与腹主动脉内径(X)回归方程:Y=7.1602X+2.9968(R2=0.7371,P<0.05)。术中持续食道超声监测未发现肾脏血流受阻情况。术后住院7~13(9.8±1.9)d,1例患者穿刺局部血肿形成,1年肿瘤复发率为10%。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可以简单准确地完成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的实施。术中使用食道超声于胃底持续监测肾脏血流大大提高了球囊阻断术的安全性。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可以减少骨盆及骶尾部肿瘤手术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拟行骨盆肿瘤切除术患者先行双侧髂总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术前栓塞,然后留置球囊导管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开口远端,于24小时内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每次阻断40~60分钟,间隔10~15分钟。结果15例肿瘤患者切除术都顺利完成,术中失血量在600~1000mml之间,平均750ml,未出现异位栓塞和缺血性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肿瘤栓塞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骨盆肿瘤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 在骶骨肿瘤患者切除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0例,回顾骶骨肿瘤11例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术中出血量为(7388±706.99)ml,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3例,骶神经损伤有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t=1.2127,P>0.05,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t=4.9446,P<0.001;并发症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骶骨肿瘤手术时,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减少骶骨肿瘤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方法 左侧股动脉穿刺将测量球囊阻断导管的球囊定位于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略上方腹主动脉处,手术开始时,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7mL,以充盈球囊阻断腹主动脉.结果 本例患者术中出血约1OOOmL,手术结束前回输自体血800mL,未输库血.结论 传统骶骨肿瘤切除术由于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输血达1600~13000mL,平均6080mL.测量球囊阻断导管的应用使骶骨肿瘤切除时术野出血明显减少,为手术提供清晰术野,缩短了手术时间,使肿瘤切除更彻底.同时达到了节约用血的目的,避免了输库血引起的并发症,为患者节省大量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与髂内动脉结扎控制出血的临床统计学资料,探讨该两种方法在骶骨肿瘤手术中控制大量失血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间40例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方法19例,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以控制术中的大量失血.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两组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髂内动脉结扎21例,腹主动脉阻断19例,两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别,但术中失血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比髂内动脉结扎技术更能有效控制术中失血量,而且并不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及延长手术时间.严格掌握阻断腹主动脉指征及阻断时间或结扎髂内动脉不会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损害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腹主动脉阻断对于控制术中失血优于髂内动脉结扎技术,但后者对减少术中失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临床依术者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应用为宜.  相似文献   

7.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98-401
目的:分析总结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骶骨、骨盆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球囊相关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评估、出血量、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手术时间、大小便及下肢功能、伤口及球囊置入相关并发症等资料进行观测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顺利完成手术。通过手术治疗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疗效满意,无护理及球囊阻断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控制出血的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低位临时阻断血流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高位骶骨肿瘤患者79例,其中行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骶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非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骶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通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球囊组手术时间(146.36±29.38)min,非球囊组手术时间(206.03±125.93)min,球囊组出血量(1610.70±491.14)mL,非球囊组出血量(2 658.62±562.213)mL,球囊组拔管时间(6.60±2.76)d,非球囊组拔管时间(12.52±2.8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术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低位临时阻断血流技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良好显露肿瘤边界,便于术中创面的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渗出,基本不增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高位骶骨肿瘤的切除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球囊阻断腹主动脉下手术切除骶尾部巨大脊索瘤的方式、疗效及预后. 方法 采用电生理监测下经股动脉穿刺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单纯后路手术切除9例骶尾部侵袭性巨大脊索瘤.9例患者随访6月~3年. 结果 9例患者肿瘤均得到肉眼全切,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均未加重,平均8 d出院.随访期内9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且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结论 电生理监测下球囊阻断腹主动脉辅助手术治疗骶尾部脊索瘤肿瘤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王飞  张元豫 《新疆医学》2009,39(9):22-26
目的:对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失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15例骶骨肿瘤在运用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技术后采用单纯后方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骶骨肿瘤。结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中平均出血900ml(200—2800m1),术后引流量为平均700ml(400—1200m1)。本组4例术后疼痛基本消失或遗有轻痛,大小便功能障碍者仅有i例完全康复,余3例无明显改善亦未加重。8例骶骨脊索瘤中1例随访3年未见复发;未发现与腹主动脉阻断相关的性功能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与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可以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术野清晰,术中采用这两项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满意的完全切除骶骨肿瘤,但术后引流量较多,仅比手术中出血量平均少200ml,因此可考虑术中结扎舷内动脉即骶正中动脉,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下肢大血管断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下肢近端大血管断裂伤患者,估计术前出血量大于2 000 ml。患者经全麻气管插管后行健侧股动脉穿刺放置动脉球囊,调整球囊于腹主动脉末端,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以控制出血。结果 15例患者中,经手术探查发现股静脉断裂9例,术中出血量为200~400 ml,平均304±102 ml,输血量400~600 ml,平均400±136 ml;股动脉断裂6例,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355±134 ml,输血量800~1 200 ml,平均933±204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5例患者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个月随访15例患者均未见缺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操作简便,止血效果确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82-1484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11例,该组患者均在术前确诊,在介入手术室行DSA造影明确位置,临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至双侧肾动脉以下,固定后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 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00~1 800ml,6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约400~800 ml,无1例切除子宫,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联合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腔内球囊阻断技术(EBO)及动脉栓塞在骨盆及骶尾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取的44名骨盆及骶尾部肿瘤患者。其中32例患者在低位腹主动脉EBO下接受后入路骶骨肿瘤切除术(EBO组),12例患者在髂内动脉栓塞下接受后入路骶骨肿瘤切除(对照组)。观察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EBO组术中出血量为(1 652.38±991.27)mL,动脉栓塞组术中出血量为(2 787.54±558.83)mL,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输血量和术中输液量、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主动脉EBO较靶动脉栓塞组能减少骨盆及骶尾部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与常规方法在复杂盆腔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控制这类手术大量失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1—2007年间复杂骨盆、盆腔肿瘤手术患者3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2000年前为对照组,共26例,采用常规手术、麻醉;2000年后为球囊阻断组,共13例,术中采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电解质、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缺血性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391±297)m l和(430±319)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 289±1 602)m l和(2 066±1 050)m l(P<0.01)。对照组术前、术后血电解质、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后PT、APTT较术前明显升高,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P<0.05);球囊阻断组术前、术后血凝常规、血电解质和肾功能变化不明显。两组患者均未见缺血相关并发症。结论在复杂盆腔手术中应用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能更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对凝血功能影响更小,便于手术操作,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导管置入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4例骶骨肿瘤患者切除过程中应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回顾既往36例骶骨肿瘤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切除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术中出血量为(806.13&;#177;495.95)ml,有2例骶神经损伤,随访2年复发率为14.7%;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495.21&;#177;683.72)ml,有5例骶神经损伤,4例出现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随访2年复发率为41.7%;两组中出血量、并发症及2年复发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球囊导管置入暂时阻断腹主动脉血流是一种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减少骶骨肿瘤术中失血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mL,输血量为(412.90±557.8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345.45±841.31)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min、14.3%和(112.25±25.80)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17.
超声刀(CuSA)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肝脏肿瘤切除术中的使用优势。方法 :总结两年来 2 0例肝脏肿瘤行超声刀治疗的经验。结果 :8例未阻断肝门 ,其余 12例皆阻断肝门 ,平均阻断肝门 13 7min ,平均手术时间 178 5min ,平均失血量约 4 50ml。结论 :超声刀行肝脏肿瘤切除减少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年8月至2010年3月间17例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病例,男性9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2岁.病理诊断:脊索瘤2例,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瘤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2例.手术采用以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为主的综合手段控制术区出血,TSRH/ISOLA重建腰骶椎结构.分别于阻断前5min、阻断后5 min、开放前5 min、开放后5 min及术毕记录心率、血压,同时观察和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及尿量.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72 h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变化.分别于术后24 h、48 h、72 h随访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手术成功,无1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局部复发,其中1例术后17个月复发,另1例术后23个月复发,前者改用放疗,后者再次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9个月因内固定本松动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平均随访41个月.本组17例,手术时间(258±143)min,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时间(50±11)min,最短30 min,最长64 min.术中失血量1 600~7 500 mL,平均失血量3 100 mL.平均输血量3 326 mL.平均尿量816 mL.术中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204±12.44)s,术毕鱼精蛋白拮抗后ACT(118±14.61)s.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断前5 min、阻断后5 min,开放前5min和术毕各时点之间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后5 min与开放前5 min相比,心率明显增快(P〈0.05);开放后5 min与阻断后5 min相比,血压明显下降(P〈0.05),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9%、13%,但心率、血压变化均在临床正常范围.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手术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中应该严格把握适应症.TSRH/ISOLA的固定效果肯定,具有良好的机械和生物学优势.  相似文献   

19.
普琪  张仲子  熊鹰 《西部医学》2010,22(1):106-107
目的评价骨盆肿瘤手术切除后植骨重建骨盆环稳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结合植骨重建骨盆环的方法治疗30例骨盆骨肿瘤患者,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术后植骨愈合时间,并对功能和治疗方案进行评定。结果手术时间2.0~4.5h,平均3.0h。术中出血量为1500~6000ml,平均2500ml。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无坐骨神经、股神经损伤症状,植骨均愈合良好,植骨愈合时间3.5~7.0个月,平均4.0个月;无排异反应,无迟发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发生;肿瘤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2例,死亡4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骨盆肿瘤切除后行植骨骨盆环重建,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效果满意。骨盆肿瘤切除植骨重建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骨盆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分析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前在介入室行股动脉插管并送入球囊导管,球囊放置于腹主动脉下段,手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主动脉血流。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孕妇接受射线剂量。 结果 手术中出血量200~4 500 mL,平均1 520 mL;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3 600 mL,平均1 040 mL;无产妇及胎儿死亡及严重并发症。7例行子宫切除术(10.8%)。 结论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率,辐射剂量对胎儿安全。但风险不可忽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