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证本质研究应树立功能结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证”的特质,结合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新观点,分析了目前证本质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出证的本质是功能性的,不是实物粒子的。因此,证本质研究应树立功能结构观,从寻找证的特异性粒子转到证的功能结构变化的研究上来。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史融入物理学教学是传统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分析物理学史融入物理学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国外著名的物理学史融入物理学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阐述物理学史融入物理学教学和学生物理学本质观的关系,同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可供借鉴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而证候体系的复杂性使得其难以用还原论指导下的现代医学方法来揭示其科学内涵,代谢组学以其系统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的整体观、恒动观、辨证论治思维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揭示疾病的证候本质方面代谢组学具有巨大优势。本文从临床疾病及亚健康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疾病证候本质研究中的代谢组学应用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阴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关于人身阴阳本质的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在于把阴阳的本质设想并力图为某种特异性的物质成分。许多研究把阴阳的本质与阴阳的物质基础混淆了。阴阳的本质是抽象的,需从理论上概括,无法归结为物质实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方法比较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差异。结果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影响有所不同。结论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教学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灿晖教授论“证”的性质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王灿晖教授对“证”的认识。王教授认为证是概括病变某一阶段的内在病理本质和外部客观表现的综合概念,证候的内在本质是产生证候各种临床表现的基本原因,证候的外部表现是分析其内在本质的客观依据。证候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病邪和正气两方面因素,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入侵部位,正气的盛衰、体质的差异等对证候的表现、性质、轻重以及发展演变等具有直接的影响。每一证既有特定的病变重心,又可对全身各脏腑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的圣战观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观念。《古兰经》有关圣战的规定反映了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社团的发展,教法中有关圣战的规定又反映了7~10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发展状况。10世纪开始,圣战观总体上处于休眠状态,伊本·泰米叶和瓦哈比派分别在圣战的两个低潮期激活了圣战观。赛义德·库特卜使圣战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并催生了以埃及为中心的第一波伊斯兰恐怖主义;阿卜杜拉·阿泽姆使圣战观国际化,并催生了以本·拉登为代表的第二波伊斯兰恐怖主义。在本质上,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对圣战观的曲解和滥用。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机体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定量、动态及整体性,同中医证候的"整体观""动态观"特征具有一致性。概述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的研究,分析各证候蛋白质差异性表达,探寻了相应的生物标志物,以期为疾病证候诊断提供客观指标,阐明中医虚证的本质。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药学观药物体系思维构架中药药物本质认识论,以提高对中药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的认识水平,指导中药理想药物体系及其药物研究.应用科学论、还原论、系统论、整体观进行中药药物体系基本特性表征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体系自然性、协同性、亲和性三大基本特性表征出中药药物物质有机关联整合效应状态及其自然亲缘关系规律与亲缘药物学架构,体现中药及其复方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内涵.因此,基于药物体系思维构架中药药物本质认识论,可从微观系统认识中药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内涵,并可指导中药理想药物研究,预知与发现中药新的药物体系与新的中药原,从而为临床拓展丰富新的中药理想药物体系及其药物.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教学系统运转和前进的过程。探明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也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对我国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研究的历史扫描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在借鉴西方和前苏联有关教学过程本质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特殊认识过程 :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第二、认识 发展过程说 :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  相似文献   

11.
中心法则与肾藏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对肾藏本质进行探讨,指出肾藏、肾精、肾阴、肾阳等均是生命运动的过程。这些过程普遍存在于生物界,它们的本质与中心法则的实现密切相关,肾藏理论可以认为是中医学对中心法则的宏观表述,即肾藏是生命活动的信息、物质和能量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2.
瘀血的本质及活血化瘀原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复习文献,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较系统地论述了瘀血的本质和活血化瘀疗法的原理,以期进一步拓展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的新兴"组学",是一项对生物系统内所有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系统性研究技术。它所研究的代谢物是机体受到刺激干扰后整体功能状态的"生化表型",因此代谢组学具备系统、动态、整体、分析的特点,与中医学整体观、系统观以及辨证论治思想相契合。老年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亚型之一,具有特征性的发病机制和证候特点,肾气亏虚是其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代谢组学技术为其证候本质的探索开拓了一条新思路。分析代谢组学技术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契合点,就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气亏虚证本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方剂的形式与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方剂定义存在缺陷,原因在于人们对方剂的形式和本质还缺乏很好的认识。方剂实际上存在处方形式、药剂形式、疗法形式等三种形式,而方剂的本质则是将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物组成的药物制剂应用于人体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目的的方法。通过对方剂形式与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对方剂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概括归纳方剂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人类性伦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性发展的历史中,主要出现过三种性伦理模式:神化的性伦理模式、罪恶化、工具化的性伦理模式、快乐主义性伦理模式.这些性伦理思想虽曾给人们的性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应该从人的本质确证和建立性伦理原则,以达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自然(亦即人的肉体与灵魂)之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气学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不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在现代科学、哲学的背景下,经过广泛收集材料和医学临证实践、气学内证体察实践中对气的真实性体悟,本文对气的本质(包括意识本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研究,提出宇宙物质结构三层面理论(又称三层物质理论)假说,并就该假说的内涵、第三层面物质特征、基本观点、核心内容、技术支柱和实验验证等进行了提纲式的论述和深入的阐发.本文认为三层物质理论假说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揭示了气和意识的本质问题,还将可能引发新的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人身阴阳本质的研究所面临的困难,在于把阴阳的本质设想并力图归结为某种特异性的物质成分。许多研究把阴阳的本质与阴阳的物质基础混淆了.阴阳的本质是抽象的,需从理论上概括,无法归结为物质实体,阴阳的物质基础是具象的,可找到具体的物质形态,但也不可能是可“提纯”的“阴物质”、“阳物质”,需要考虑更深刻、更复杂的场形态、波形态、能量形态。要取得突破,一要准确理解中医经典理论,二要运用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的最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科学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科学思维的概念和思维层次的介绍以及深入浅出的分析,揭示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即是高层次思维。  相似文献   

19.
西医人体认识中没有“气”概念,中医是以“气”认识为基础形成的医学理论,却搞不清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在搞清气本质的同时,也在西医人体结构中找到它,建立新人体结构才有可能。因此,搞清气的本质,就成了创新的点。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初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所在 ,这一论断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地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但人们对此尚未给予清楚的认识。1 “社会主义本质”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首次从生产力这一根本层次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及其实现途径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根本问题 ,指明了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