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2):1211-1234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数字和字母17α羟化酶/17,20裂链酶联合缺乏CYP17基因新的突变导致两姐妹17α羟化酶/17,20裂链酶联合缺乏(栗夏莲等)31(12):118418F-FDG hPET/CT显像18F-FDGh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张彦彬等)31(5):47318F-FLT18F-FLT在肺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PET显像研究(柳曦等)31(10):96018F-氟硝基咪唑18F-FMISO PET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郑昕等)31(5):4964-二甲基氨基苯酚缺氧环境下4-DMAP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药效学特征(叶华虎等)31(11):109099mTc-MDP99mTc-MDP显像对胶原诱导型…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运动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情况,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的可能关系,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0 例运动员(分为耐力组和力量组,每组20名)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位于ACE基因16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扩增后呈三种基因型:纯合子插入型(II)、纯合子缺失型(DD)和杂合子插入或缺失型(ID).耐力运动员组II 基因型和I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力量运动员组.结果提示ACE基因可能在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耐力可能的关系。方法飞行员118例,健康对照者96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CE水平。结果位于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扩增后呈三种基因型纯合子插入型(II)、纯合子缺失型(DD)和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飞行员组II基因型(44.07%)和Ⅰ等位基因频率(0.6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1.25%和0.52)。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明显相关(DD>ID,DD>II)。结论ACEⅠ基因有可能在飞行员的飞行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检测组织激肤释放酶基因启动子区点突变的实验技术。方法 提取16例外周血的人基因组DNA,经PCR反应扩增出目标启动子区后,与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并进行测序,比较2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12例为纯合子,无G碱基插入;4例杂交结果阳性,其中2例为杂合子;2种方法结果吻合。结论 与测序法相比,本文ASO法经济、简便、灵敏度和准确率高,适合做大规模人群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由COL1A1启动子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ROS17/2.8细胞株。方法 用PCR方法从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长为3.6Kb的COL1A1(Ⅰ型胶原α1链基因)启动子,并克隆到T载体;然后将COL1A1启动子分段酶切,获得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片段;与报告基因EG—FP相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随后转染ROS17/2.8细胞系,再用G418筛选。结果 得到了稳定转染COL1A1-EGFP基因的ROS17/2.8细胞株。结论 这些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微重力对COL1A1启动子活性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早期预测氯吡格雷抵抗,为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7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标本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将提取后的总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确定基因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对患者进行分组;使用血栓弹力图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27例患者中各基因型所占比例:CYP2C19*1/*1为41.7%,CYP2C19*1/*2为35.4%,CYP2C19*1/*3为11.8%,CYP2C19*2/*2为5.5%,CYP2C19*2/*3为5.5%,CYP2C19*3/*3为0%。携带正常基因纯合子(CYP2C19*1/*1)的A组患者与携带有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杂合子(CYP2C19*1/*2或CYP2C19*1/*3)的B组患者ADP抑制率并无显著性差异,携带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的C组患者与B组和A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首次PCI术后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CYP2C19*2/*2、CYP2C19*3/*3或CYP2C19*2/*3)的患者建议使用联合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HBVpreC/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变异和特点。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扩增的HBVDNA各3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2例病人,HBVC基因调控序列发生T1762A1764双突变者20例,其中HBeAg阳性者7例,HBeAg阴性者13例(P<005);22例发生T1673G1799双突变。前C变异中,18例发生A1896变异,其中HBeAg阳性者6例,HBeAg阴性者12例(P<0.05)。C区变异中,AA5、AA38、AA60、AA87、AA97、AA130、AA135都是变异的热点。前C/C区还存在有插入、缺失等不同变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与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相关,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Red介导的单链寡核苷酸体内同源重组结合限制酶切方法对pBR322-Red质粒中的DNA序列进行精确的缺失突变。方法:用合成的单链寡核苷酸打靶分子电击转化W3110(pBR322-Red)宿主菌,利用Red提供的同源重组功能敲除从kil基因至Ⅳ基因长约2100bp的DNA序列,并用kil-N序列中含有的单一酶切位点Xho Ⅰ对混合质粒进行酶切,取酶切产物转化W3110感受态细胞,菌落PCR方法筛选重组阳性克隆。结果:在没有任何筛选标记的情况下,用菌落PCR方法从10个菌落中成功挑选出1个重组阳性克隆。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确,能够避免引入新突变。为DNA序列的缺失突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培育Treg - Th17荧光双标纯合子小鼠并探讨内毒素血症发生过程中Treg -Th17平衡的作用规律. 方法 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引进Treg和Th17荧光单标小鼠,依照遗传学规则进行配对繁殖,提取子2代离乳仔鼠尾部组织DNA,通过PCR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选取荧光双标纯合子小鼠连续自交3代并检测其基因型和生活状态;制备该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流式细胞检测内毒素血症发生24 h和48 h Treg-Th17平衡的变化. 结果 第一批7只子2代小鼠中有3只小鼠(2♂1♀)为所需纯合子,自交3代连续基因分型结果均为Foxp3 RFPKI - homo -IL - 17A GFPKI,而且小鼠生长状态正常;内毒素重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能诱导明显的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ce protein,RFP)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信号表达;LPS处理24h组总体淋巴细胞中CD8a+ Foxp3+、CD8a+IL- 17A+、CD4+Foxp3+和CD4+ IL - 17A+的数量百分比明显上升(P<0.01或0.05),但对照组与LPS处理48 h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实验培育的Foxp3 RFPKI - homo - IL - 17AGFPKI小鼠具有相同的基因表型和稳定的遗传学特征,是一种能够有效实时监测机体Treg - Th17平衡变化的模式动物和全新在体研究平台;Treg -Th17平衡作用在LPS刺激48 h内表现显著;CD8a+ Foxp3和CD8a+ IL - 17A+在Treg - Th17平衡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唾液富组蛋白5(HRP5)基因原始序列hrp5及突变序列hrp5'(Lys17→Asn),比较表达量及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方法 选用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3'端互补、5'端带酶切位点的两对引物,PCR合成hrp5和hrp5',克隆至pPICZα-A,转化大肠杆菌,将酶切、测序鉴定的阳性重组质粒pPICZα-A-hrp5和pPICZα-A-hrp5'经Sac I线性化后电击转化GS115,筛选阳性菌落,PCR鉴定,甲醇诱导表达,比较抗菌活性,测定表达量.结果 hrp5及hrp 5'正确整合到GS115基因组中,突变前后表达产物与HRP5标准品活性相当,表达量分别为4μmol/L、5μmol/L.结论 HRP5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活性区Lys17突变为Asn使表达量提高25%,而对其杀菌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4基因3''未翻译区多态性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LR4基因3’未翻译区(3’UTR)基因多态性对全血培养后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单管双向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269名汉族健康献血者Toll样受体4(TLR4)基因3’UTR 11367和编码区89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其中89例全血标本,用全血培养模型检测内毒素刺激前后TLR4蛋白表达的变化,并测定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89例健康献血者中,11367位点等位基因G和C的频率分别为82.58%和17.42%;63例是G等位基因纯合子(GG),21例为杂合子(GC),5例是C等位基因纯合子(CC)。基因型GC与CC内毒素刺激后TLR4表达增加程度显著低于GG纯合子表达增加程度(P〈0.05)。并且GG纯合子TNF—α诱生水平显著高于GC和CC基因型。在269例健康献血者中未发现896位点的G等位基因。结论TLR4基因3’UTR 11367G/C基因多态性对全血培养TLR4蛋白表达产生显著影响,并与LPS刺激后TNF—α分泌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疑似β-地中海贫血的4例患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针对β-珠蛋白基因上17个位点突变,使用特异性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与固定在膜条上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并通过一系列显色反应,明确检测样品在17个位点是否发生了突变,以及是否为突变纯合子或杂合子。结果 1号和2号患者均为CD17M(A→T)/N,βEM(GAG→AAG)/N双重杂合子;D3号患者为IVS-Ⅱ-654M(C→T)/N杂合子;D4号患者为IVS-Ⅱ-654M/IVS-Ⅱ-654M(C→T)纯合子。结论利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技术,能对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对其产前诊断、临床治疗以及携带者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ACEI/D)多态性及隧肾上腺素受体基因(β2-AR+46A—G)多态性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寻找房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55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及63例非房颤者(对照组),用PCR的方法检测两组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用RFLP法检测隧-AR+46A→G变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ACE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I型)、插入纯合型(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76%、41.8%、25.5%和19.0%、44.4%、36.5%;房颤组与对照组β2-AR+46A→G多态性Gly16纯合型、Arg16纯合型、Gly16/Arg16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2.7%、17.47%、61.8%和14.3%、25.3%、60.3%;房颤组与对照组D等位基因、I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3.6%、46.4%和41.2%、58.7%;房颤组与对照组Gly16等位基因、Arg16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39.6%、60.4%和38.9%、61.1%;其中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房颤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在9种不同基因型联合中发现,Gly/Arg型+DD型和Gly型+DD型的两种联合在房颤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种联合基因型发病相对危险度(OR)=2.455(95%CI:1.080~5.579)。结论:D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患因素;ACEDD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关系较为紧密,β2-AR基因+46A→G多态性、ID基因型和Ⅱ基因型与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无明显相关性;β2-ARGly16等位基因与ACEDD基因型的联合可能对房颤的患病有着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C基因异质性来探讨在慢性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HBV准种。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C/C基因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每例患者挑选5个克隆测序以比较病毒的变异程度。测序结果发现同一患者前C/C基因碱基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大于98%,但存有G83→A替换、C抗原内部缺失、移框突变等多种变异类型。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推测前C/C区的多种变异可能与感染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31I-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对人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标记法制备^131I-17-AAG。细胞杀伤实验分为5组: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A)组,Na^131I370kBq(B)组,17-AAG2.5mg/L(C)组,^131I-17-AAG370kBq(D)组,^131I-17-AAG370kBq+17-AAG2.5mg/L(E)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RT—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MCF-7细胞中Akt2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131I-17-AAG的标记率为83%,放化纯为96.6%,比活度为1.48×10^5MBq/μmol。各组药物对细胞的杀伤呈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抑制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以E组趋势明显。A~E组药物作用48h后,通过亚G1峰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4±0.13)%,(5.72±1.05)%,(12.97±1.44)%,(20.65±1.36)%,(35.39±4.15)%,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D组及E组Akt2基因的mRNA表达均比A组降低,其中E组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131I-17AAG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且能有效抑制Akt2基因的mRNA表达,和17-AAG联合应用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大量红霉素合成中间产物红霉素B,并进一步研究eryK基因的活性位点。方法:通过重叠PCR将eryK基因中包括BC环在内的关键氨基酸序列删除,克隆到同源重组质粒pWHM3上,继而通过染色体同源重组方法将EryK羟基化酶基因失活,构建了缺失C-12羟基化酶活性的红色糖多孢菌突变体。结果与结论:构建了红色糖多孢茵突变菌株AK17,对发酵产物进行TLC和MS分析,结果显示突变体主要合成红霉素B。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线粒体rRNA基因突变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个有明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应用史的耳聋家系27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Alw2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分析检测A1555G点突变,并对其中一个家系进行了线粒体DNA12S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家系A、C、D和E的21份样品均为A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B的6份样品为A1555G点突变阴性。家系B线粒体DNA12S和16S rRNA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该家系存在16S rRNA基因第2227位“AA”插入突变。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个A155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说明线粒体DNA A155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惟一的分子基础,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遗传易感性的预测仅检测A1555G点突变是不够的,应与mtDNA其他相关突变位点的检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小鼠sIL-4R基因并构建sIL-4R基因腺病毒穿梭质粒,将之包装至重组腺病毒颗粒。方法:从小鼠脾脏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应用巢式PCR的方法克隆sIL-4R基因。目的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定向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利用脂质体将含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包装质粒pJM17共同转染腺病毒包装细胞293细胞,PCR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阳性克隆。结果:BALB/c小鼠的sIL-4R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小鼠sIL-4RcDNA序列同源性达98%,有9个碱基不匹配,与小鼠IL-4R的同种异型体的膜外区100%同源。293细胞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PCR鉴定获得重组病毒颗粒。结论:获得了小鼠sIL-4R基因和含sIL-4R基因的腺病毒颗粒,为探讨应用腺病毒介导sIL-4R蛋白治疗过敏性疾病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心肌纤维化及心房纤颤的相关性,以寻找心房纤颤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50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及43例非房颤者(对照组),用PCR方法检测两组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用ELISA法测定心肌纤维化的指标(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比较不同基因型、不同等位基因的分布及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的血清浓度。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ACE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Ⅰ型)、插入纯合型(Ⅱ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40%、26%和18.6%、41.9%、39.5%;房颤组与对照组D等位基因、Ⅰ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4%、46%和39.5%、60.5%;对不同基因型分布比较发现: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房颤组中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房颤组PIP、PⅢ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基因型之间PIP、PⅢP浓度比较中发现,DD基因型PIP、PⅢP浓度显著高于DⅠ型和Ⅱ型(P〈0.05)。结论:D等位基因可能是房颤的易患基因;房颤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PIP、PⅢP显著升高;ACEDD基因型可能是心肌纤维化及心脏重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永  温有锋  席焕久 《武警医学》2007,18(2):100-103
目的通过对西藏拉萨和那曲两地区藏族群体线粒体DNA COⅡ/tRNA^Lys基因间(V区)的研究,了解V区9-bp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多态性。方法应用PCR法扩增163例(拉萨82例,那曲81例)藏族青少年标本后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并对突变样本测序分析。结果共有9例缺失型(占5.52%),其中拉萨藏族中有4例(4.88%),那曲藏族中有5例(6.17%),其余为标准型,未发现3型和长型多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两地区藏族人群中只存在mtDNA V区的标准型和缺失型两种多态性,而且其缺失率经两样本率的X^2检验证明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