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0岁,主因“记忆力下降、二便失禁3年,加重半年”于2006年8月3日以“认知功能障碍”收入我院。患者3年前逐渐出现说话减少,反应迟钝,认识家人但健忘,以近记忆障碍为主,出现1次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2.
1病例 患者,男,57岁,农民。因失眠,焦虑,少语,行为怪异2天于2009年5月5日再次入院。入院前5月(2008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烦躁,兴奋话多,活动增多,认为自己是神仙,称自己做了个手推车是神仙叫他做的,神仙安排他下凡来救人类。后来认为满屋子都是金银财宝,又认为儿子们都是坏蛋,要害自己,情绪易激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38岁,司机。因急起乱语,疑人害,行为紊乱8天,于2009年10月19日首次收入我院。患者于2009年10月10日醉酒,第二天出现胡言乱语,自语发笑,疑人害自己及家人,拿刀“保护”自己,易激惹,无故冲动毁物外跑,敌视劝说他的人,夜不寐兴奋吵闹不休等。自起病无高热,抽搐、昏迷,食纳可。既往体健,无家族精神病史。  相似文献   

4.
1病例 患者,男性,57岁,已婚。病史由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提供。10余天前,患者出现睡眠少,话多,称自己捡了几十万元,又称别人欠他的钱,经常半夜敲别人家门,脾气大,常为小事乱骂家人,甚至动手打人。曾住龙港精神病院一周(诊治不详),因疗效不佳转入本院。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存在错视,指着墙壁上泥污谓是蚊子、飞虫,话多、音大;存在财富妄想、被窃妄想,称自己私房钱300万,邻居欲偷他的钱,  相似文献   

5.
语义性痴呆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性痴呆为额颞叶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相对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7岁,以"定向力、记忆力减退2 a、言语障碍、性格改变6月余"为主诉入我院.入院前2 a余逐渐出现定向力减退,不能辨识熟悉的道路及建筑,随后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忘记常用物品放置的位置,忘记刚刚说过的话等,外出找不到家门,不能找到上班的路,但生活尚能自理;入院前6个月余家人发现患者言语障碍,可认出熟人的面孔,但不能叫出名字,同时出现表达障碍,语量减少,可正常书写.患者变得欣快,易激惹,容易发脾气,行为幼稚,同时出现尿、便不能控制;最近6个月余病情加重,外出经常走失,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3岁,青海籍,汉族,因间断精神异常,记忆力、智能进行性下降2年余就诊我院。患者于2006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言语含糊不清,答非所问,家人未予重视。3天后病情急剧加重,表现意识欠清楚,表情呆滞,卧床不起(类似“瘫痪样”),就诊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诊断“病毒性脑炎”,行头颅CT、腰穿等检查结果无异常,对症支持治疗13天,效果欠佳,自动出院。出院约1周后离家出走,3天后被家人找回,就诊我院,头颅MR提示侧脑室扩大、颞叶及右侧额叶异常信号,门诊给予活血、脑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月余,病情恢复如常人。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3岁。2003年9月两次迷路找不到家,逐渐出现反应迟钝。同年10月行头CT未见异常。1周前家人发现患者洗澡时不知脱衣,洗完后不知关水龙头。看电视时频繁换台,每个节目看不了1min,伴有情绪烦躁。以“脑病待查”于2004年7月收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反应迟钝,细微精神状态检  相似文献   

8.
1资料患者女性,43岁,已婚。从小学习成绩佳,高中毕业。患者于1995年33岁起无明显原因出现吐词不清、拿东西不准、行走不稳、遇障碍物时易跌倒,并逐渐加重。1997年11月行颅脑CT检查(图1、2、3)示:小脑右侧脑沟变深,与对侧小脑相比,呈明显萎缩。予“毒扁豆碱”2mg/次,3次/d口服,吐词、行走等稍微好转。1999年12月起患者感到康复无望,活得很痛苦,拖累了家人,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心因性抑郁”,开始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0mg/次,1次/d,6周后情绪好转。近两年来患者长期卧床,不能独立行走及进食,体质明显消瘦,日常生活需家人照料。2005年1月用菜刀…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78岁,干部,主因“进行性智能减退5年”入院。患者于入院5年前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力障碍为主,常忘记重要的出行,不能自行购物。此后逐渐出现情感淡漠,不参加老干部活动,不关心家人,有时外出迷路,时常夜间起床无目的行走。仍可看电视、读报纸,但不能复述内容,亦不能正确理解,语言减少。近1年终日不语。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患者,男,74岁,初中文化,平素性格开朗,无癫疒间病史,无高血压及心脏疾病。于2003年初渐出现凭空闻语,坚信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伙同家人下毒迫害自己,无目的外跑,曾先后多次入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曾给予利培酮、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 患者男性,59岁,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无故发脾气,夜眠差,能听到耳边有说话的声音,声音来自自己的内心,行头颅CT检查显示:脑萎缩.当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对症治疗4个月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2.
1病例 患者,男性,50岁,未婚,高中文化,质检员。病程10月,记忆差,易发脾气,行为紊乱,加剧2周,于2006年10月9日首次住本院。患者于今年初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反复言语,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前说后忘,丢三拉四,当别人指出其错误时即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行为紊乱,乱拾垃圾回家。于是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医生建议其做脑CT检查以明确诊断。今年5月份患者在上海市某综合医院做脑CT检查提示脑萎缩,诊断为“早发性痴呆”。给予双益平、喜得镇、佳静安定等治疗,病情好转,情绪稳定,但记忆力仍差。近2周来,患者病情反复,原因是患者明明未服药,却称已服过药。表现行为紊乱,如将别人凉晒的衣服收回家并再洗一遍。把地板用油漆刷后用水冲洗。乱花钱买菜,回家将菜洗好后又从楼上扔掉,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简介   1.1 病史 患者男,56岁,大学文化,机关干部.患者2007年5月突然出现记忆力丧失、言语不利,无明显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示;左侧半球脑梗死,累及颞、枕、顶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图1).具体治疗不详,1个月余病情好转,家人发现其与人交谈时有停顿及找词困难.2007年9月3日,患者因悲伤,在情绪激动后再次出现不认识家人,烦躁不安,无法与人交流,记忆力下降并有头痛,无呕吐、意识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急诊头颅CT示:左颞、顶、枕叶陈旧脑梗死(图2).……  相似文献   

14.
<正>额颞叶痴呆(FTD)是中老年患者缓慢出现人格改变、言语障碍及行为异常,影像学上表现为额颞叶萎缩的一种痴呆综合征。我科收治1例青年额颞叶痴呆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男,32岁,医生,因"性格、行为及言语异常2年"于2009年7月18日入院。2年前患者家人发现其性格孤僻,寡言少语,行为懒散,逐渐进展为放纵、鲁莽行为。1年前开车冲上人行道撞死1人,但自认为无过错,表情冷漠。同年11  相似文献   

15.
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的麻痹性痴呆需要与相关精神疾病鉴别。本文报告1例女性青年患者,以间断性精神行为异常合并癫痫发作的麻痹性痴呆临床资料及其诊疗过程,供临床医生参考。患者女,29岁因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病情反复,后因合并癫痫发作,就诊于神经内科,行血液及脑脊液梅毒相关抗体检查、简易智力状态评定量表检查、头部MRI等相关检查,诊断为麻痹性痴呆,予青霉素治疗,症状有所好转。本病例发病年龄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早,提示临床医生要注意年轻患者梅毒的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患者,男,48岁,大学文化,已婚。因乱语,记忆力下降2年,加重2个月,于2005年9月14日住本院。患者于1999年在单位出现重大差错而辞职回家,逐渐出现记忆力下降,自觉脸变胖、发麻,易激惹,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话。2个月前出现自语,说有小人附在自己身上,外出不认识回家的路。否认冶游史。体检面具样脸,走路姿势僵硬,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接触差,呆滞,答不切题,重复言语,反复讲“北京艾滋病”;理解能力差,不能理解“坐井观天”等成语的意思;不能计算100连续减7;注意力不集中,有空间感知觉综合障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血清梅…  相似文献   

17.
追踪调查了26例混合型痴呆(MIX)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多发梗塞性痴呆(MID)及Alzheimer病(AD)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其临床特点倾向于MID,神经体征的出现比AD更能提示有脑损害,近期疗效明显优于AD组。门诊随访8个月,病情波动者明显多于AD组,病程中恶化者明显少于AD组。二次CT对照表明,33.3%的MID和75.0%的AD发展成脑萎缩和梗塞并存的混合性脑损害,提示一部分MIX者由MID发展而来,并非完全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个亚型。其疾病本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病史摘要 患者王某,住院号:218136,男性,48岁,已婚,上海市人,工人,2001年2月5日入院。 患者平素体健,2000年7月始发现记忆力下降,如常忘记关门,拆了自行车不会重新组装,讲一句话要重复几遍等,当时未引起注意,未予诊治。2000年12月22日,患者为其父亲下葬事出现行为反常,在父亲坟头嗑头不止,大声痛哭。此后在家常无故发脾气,经常把值钱的东西丢弃,买东西不计价格,反而称“便宜”。有时外出乱跑,一次连助动车也失落,而后又称“有电脑专家讲助动车停在那儿有办法拿到。”“他  相似文献   

19.
麻痹性痴呆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0岁,近6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减少,胃纳不佳,活动减少,在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诊断为“抑郁症”。予以路滴美75mg/d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后自行停药,遂出现行为异常,丢三拉四,言语零乱,夜眠差,头晕、心慌,予以奥麦伦治疗,疗效欠佳,为进一步治疗住入我院。个人史:两年前因丈夫有外遇离异,离婚后无不洁性交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20.
麻痹性痴呆(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改变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GP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以记忆力下降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出现内脏危象,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MRI检查均有脑室扩大经驱梅治疗后,2例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 GPI多见于中年男性,误诊率高,对不明原因的年轻痴呆患者,应想到GPI的可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