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医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0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方案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IMB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干预,以干预3个月为评价节点,评价指标包括膝关节功能[使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估]、自我效能感[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及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 干预3个月,两组HSS、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期间康复训练整体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基于IMB理论指导下的分级康复方案干预,可提高自我效能感及康复训练依从性,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式(IMB)在食管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113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IMB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结果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研究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MB护理可有效加快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知信行健康宣教及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知信行宣教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知信行宣教及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出院1个月后药物依从性、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效能。结果 出院后1个月,两组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疾病不确定感各项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知信行健康宣教及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19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术后接受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掌握度、疼痛、焦虑、抑郁情况,干预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知识、用药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B模型引导的风险管理在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动机性访谈与IMB模型联合应用对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的高龄初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IMB模型,比较两组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自我效能及婴儿吮吸时间、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母乳充盈时间。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P>0.05,干预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呈现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吮吸时间、产后泌乳时间、母乳充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在高龄初产剖宫产产妇中实施动机性访谈联合IMB模型干预可明显提升高龄初产妇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依从性,同时对改善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结局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41-543
目的评价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于2015年3~6月选取某社区108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对照组退出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调查2组患者自我效能和高血压行为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得分和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遵医行为等自我效能的4个纬度干预组患者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动机性访谈干预均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知信行水平,稳定患者血压,且常规健康教育联合动机性访谈优于单独的常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10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教育的基础上给予以动机性访谈为基础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随访半年,观察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中的长期效应。结果出院前一天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自我效能方面饮食控制和预防高低血糖两个维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自我管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半年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及糖化血红蛋白几个方面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患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依从性缺乏,这与国内外大多研究不同。结论动机性访谈可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方面具有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8.
周娟  王惠丽  杨帆 《新疆医学》2015,45(1):59-61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路线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实验组给予动机访谈路线图的糖尿病行为改变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化指标和自我效能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P<0.05),试验组自我效能总分及6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动机访谈路线图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良好方法和工具,值得在临床健康教育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警性护理联合动机性访谈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与研究组(n=90)。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预警性护理联合动机性访谈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评分、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赋权护理评价量表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各维度SAQ评分、CSMS评分和总得分、CPET、患者赋权护理评价量表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警性护理联合动机性访谈,在提高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心肺运动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还能有效降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IMB模型的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分、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AI、BDI-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服药、复查、作息方面的依从性评分,GSE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GQOL-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应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依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动机访谈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改变的效果,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澳大利亚和中国专家共同设计的美好生活俱乐部调查问卷,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部分社区287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人口学资料、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相关指标,以及中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心理压力测量、生活满意度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92.3%。结果经过动机访谈干预后的慢性病患者自报症状、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干预前(F=8.527,7.697;P〈0.05),心理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得分低于干预前(F=229.483,91.613;P〈0.01),在身体状况自评、功能状态和社会功能评价这两个指标中的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2,2.084;P〉0.05)。经过干预后,认为自己的健康程度在比较好及以上的从102人上升到114人、生活满意度中等及以上的人数从255人增加到265人;心理压力高度危险的从5人降低至1人;行为改变阶段中,处于行动期的人数从1人增加到20人、处于准备期的人数从138人上升到215人。结论动机访谈技术能明显加强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但由于行为改变阶段的渐进、分阶段、螺旋式的复杂发展过程,有必要对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动机访谈支持,巩固其行为改变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首次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康复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患者于PCI术后开始进行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冠心病知识教育。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6-MWT、BNP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6-MWT、BNP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LVEDD及LVEF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阶段性行为改变状况,评价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对比2组患者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  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处于行为改变阶段的分别为44.4%和63.9%,且干预组处于行动维持阶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6MWT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6个月,2组的时间与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5.928,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6MWT距离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总分、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及其他领域均比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组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开展优护+容量自我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再次入院率,减轻心衰对世界卫生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压力,真正实现院外有效长期自我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目前,国际与国内Ⅱ期门诊心脏康复的参与率偏低,国外研究显示以家庭为基础的心脏康复临床获益等同于医院门诊心脏康复,且可靠安全,但居家心脏康复在我国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干预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3个月后的体质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吸烟情况。并根据出院前6 min步行试验结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细分为6 min步行距离≥400 m组和<400 m组,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入院时血压、TC、LDL-C、LVEF、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TC、LDL-C、BMI低于干预前,6 min步行距离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TC、BMI低于干预前,6 min步行距离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TC、LDL-C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LDL-C、BMI及6 min步行距离干预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后戒烟率为70.6%(24/34),对照组戒烟率为39.4%(13/33),两组戒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6 min步行距离≥400 m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时、干预后3个月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均较出院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400 m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均较出院时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内+居家续贯式心脏康复模式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患者控制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吸烟、BMI)、改变行为方式、改善日常体力活动能力(尤其对于6 min步行距离<400 m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在遵医嘱实施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患者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实施急性期自我管理护理路径,缓解期健康教育护理路径,随访期延续护理路径为一体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技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技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8.790、12.381、10.968、12.691、11.271,均P< 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543、11.553、11.936、12.285,均P<0.05),总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978、4.601、6.509、5.737、5.513、5.795,均P<0.01).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确保治疗和护理连续性,提高其自我管理技能水平,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58-161
目的 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动机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1)出院后1个月两组自我护理动机自我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自我护理动机自我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后1个月两组疾病治疗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社会管理、疾病信息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疾病治疗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社会管理、疾病信息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动机性访谈对老年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戒烟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吸烟史且未戒烟的老年(年龄〉60岁)COPD男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访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社会人口特征表、患者认知评估问卷、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收集相关数据。在对访谈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和3个月的动机性访谈后,分别评估各组患者生活质量、每日吸烟数量和尼古丁依赖度。结果 访谈1个月后,访谈组患者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均下降(χ^2=10.5、36.9,P〈0.05或P〈0.01);访谈3个月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进一步下降(χ^2=2.9、2.2,均P〈0.05),而对照组访谈1个月后尼古丁依赖度和每日吸烟数量,以及访谈3个月后尼古丁依赖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访谈3个月后每日吸烟数量有所下降(P〈0.05)。同时访谈组在访谈3个月后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χ^2=6.8,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以显著促进COPD患者戒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COPD患者的健康指导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评价患者出院后服药相关信念及服药依从性。方法:在山西省某心血管专科医院选取12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干预并进行3个月的电话随访。在干预前,出院后1、3个月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评估动机性访谈对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社会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教育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纳入首次PCI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采用相同治疗和一般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康复教育路径。结果PCI术后6个月,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有氧运动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烟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GSES量表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PLPⅡ量表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运动锻炼、营养、压力应对、人际关系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及健康行为好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教育路径干预有助于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危险因素控制、健康生活方式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