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单巾无菌治疗盘在临床已广泛使用,目前采用治疗巾的折叠方法为横折法和纵折法两种[1],临床教学中发现使用传统的折巾法在铺无菌治疗盘时学生不仅容易触碰无菌巾的边缘,同时无菌治疗巾在胸前全部抖开,内面极易造成污染。治疗巾经改良为"反向"折叠法用于铺单巾无菌治疗盘,效果良  相似文献   

2.
治疗巾在手术中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治疗巾用来隔离、保护手术切口,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治疗巾不仅能保护手术切口,还可以稍加折叠即可具备新的用途。经多年使用,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治疗巾在手术中能起到无菌屏障的作用,我科在常规使用外,发现治疗巾还有很多用途,特介绍如下。1方法①用作术中固定各类线束:手术过程中需使用各类型号的线束,如管理不得当可发生混淆,影响使用,我们将治疗巾扇形折叠后,将各型号线束放入各层中,线头露出治疗巾一端,即可抽取使用。②用作腹腔镜手术存放器械的手袋:腹腔器械较普通器械精细且价格较贵,手术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随意放置,时有器械掉落地上损坏器械的现象,因此我们将治疗巾纵向折叠且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观察胸腔镜下改良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肌膨升症的近期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住该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改良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肌膨升症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 术前术后患者影像学观察比较显示:通过胸腔镜改良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肌膨升症状明显改善,恢复快。结论 膈肌膨升症容易误诊,可采用影像学手段进行确诊。胸腔镜下改良膈肌折叠术治疗膈肌膨升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的自粘性绷带"茧"形结折叠压迫法在集体献血中预防针眼出血和皮下淤血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1月本市某学院参加集体献血者785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93人和对照组39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自粘性绷带按压法止血,观察组采用改良自粘性绷带"茧"形结折叠压迫法止血,观察比较两组针眼出血率和皮下淤血率。结果观察组针眼出血率为0,皮下淤血率仅0.25%,对照组针眼出血率为3.06%,皮下淤血率为5.09%,两组针眼出血率及皮下淤血率比较,x~2值分别为12.22、16.6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自粘性绷带"茧"形结折叠压迫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有效避免集体献血时针眼出血,明显降低皮下淤血率,值得采供血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52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结果 术后随访3周~3个月,40例(52眼)矫正37例49眼(94.2%),欠矫3例3只眼(5.8%).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折叠术符合生理解剖特点,术后欠矫率明显降低,手术简化,效果可靠满意,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摸索出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其留置时间长短不同,遂寻找依据来证明。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固定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其留置时间、渗漏、套管脱位、折叠有无差异。方法将120例首次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且一次穿刺成功的患儿按先后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固定法和改良固定法固定留置针,观察48h内出现套。旨折叠、脱位、漏针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并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和t检验。结果两组在套管折叠、脱位、漏针以及留置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改良固定法比常规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8.
无菌技术是临床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之一。很多治疗护理操作如肌内、皮下、皮内、静脉注射等时常需铺置无菌盘[1-3],无菌盘是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一无菌区域,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护理之用,有效时间不超过4 h[4]。为保持区域的无菌,需将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后,向上翻折2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叠1次,置于治疗盘中[5]。目前医院采用无纺布材质的一次性治疗巾,但由于这种无纺布材料的无菌治疗巾具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折叠,往往折叠后很快自动松开,使无菌区域与外界相通,难以维持该区域的封闭,带来感染的风险。还有护士每次取用物品后需要再次折叠三边,耗时耗力,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
严君  谢越 《护理研究》2013,(11):3668-3669
[目的]探讨改良式肩关节铺巾在关节镜肩袖修补术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手术时间在90 min~120 min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病人分别采用改良式肩关节铺巾与传统式铺巾方法.[结果]改良式铺巾组术中地面积水量、术中病人铺巾敷料渗透的冲洗液量明显少于传统式铺巾组(P<0.05),术中污液桶内储液量多于传统式铺巾组.[结论]改良式铺巾方法可以完善肩关节镜手术的液体管理,提高围术期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巧用护眼巾     
为了加强面部手术中全麻病人的眼睛保护,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胶布固定上下眼睑,或用一次性小粘巾固定眼睑,眼内涂红霉素眼膏的方法来保护眼睛。但在长期配合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方法存有以下缺点:使用胶布固定双眼不完全,消毒液容易进入眼内,造成病人麻醉苏醒后眼睛不适。使用一次性小粘贴巾,要备2个,较浪费;同时因小粘贴巾面积较大,粘贴时,病人的眉毛也被贴上,术后掀起粘贴巾时易造成眉毛沾落,引起不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8例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上睑提肌折叠缩短术治疗,设计重睑切口,水平切开眼轮匝肌至睑板前筋膜,在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分离粘连,沿上睑提肌腱膜向上分离至节制韧带(whitnallu韧带),根据下垂程度将上睑提肌、Müller's肌分内中外三点折叠缝合至睑板上缘(即睑板上1/3),其余部分连续缝合。修剪多余皮肤及眼轮匝肌后缝合切口。结果 38例患者中23例双眼,15例单眼,获随访6~12个月。治愈35例,占92.1%,欠矫正3例。过度矫正1例,无穹窿部结膜脱垂,无暴露性角膜炎,效果满意。结论改良上睑提肌Müller's肌折叠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可靠有效、创伤较小且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青丽 《护理研究》2009,23(2):433-433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须为病人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就需要一个治疗区域,以往出诊现场不论室内或野外均很难找到一个相对清洁适合治疗的区域。抢救物品与药品无处可放,操作极不方便,且容易污染,更迭不到治疗操作时无菌的要求。我科于2006年10月改良制作50cm×50cm或80cm×80cm的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应用在院前急救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防侧漏可引流式粘贴巾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共3组各100例。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使用脑科手术专用粘贴巾和“U”形防侧漏带引流装置的手术粘贴巾,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术粘贴巾。观察3组产妇术中羊水及血液污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及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术中溢出的羊水及血液污染显著减少,P<0.01。结论改良设计的“U”形防侧漏带引流装置的手术粘贴巾能及时、便捷地引流剖宫产术中的羊水及血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连接法对血液透析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血液透析病人10例80例次,分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采用先夹闭透析管路静脉端,再与静脉穿刺针直接连接的方法;改良组采用透析管路静脉端带预冲液,左手食指、拇指折叠挤压静脉穿刺针端口,迅速连接的方法.[结果]改良组连接法能有效地防止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组连接法安全、可靠、可以弥补常规连接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此类手术与其他手术相比,对器械的使用要求更高,再加上一些手术部位及体位的特殊性,若常规将器械放置在手术区,因腔镜器械管道长而细、结构精致,若未保护好,极易导致器械的损坏及污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为此,我科采用治疗巾固定腔镜器械的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体温计是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最常用的工具,测体温前要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到35℃以下,在病房甩多个体温计用常规方法费时费力;体温计振荡器省时,但费用高,易损坏体温计,不易清洗消毒。近年来我们用治疗巾甩体温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大单铺床法在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取改良大单铺床法和传统大单铺床法各1000次,比较其床基有无松散,床单有无皱折,两侧折叠边有无松脱。结果:改良大单铺床法合格率为79.8%,传统大单铺床法合格率为23.6%,两种方法比较P0.01。结论:改良大单铺床法操作简捷、高效,既改善了卧床病人的舒适感,也防止皮肤压疮的发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操作模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治疗巾用来隔离、保护手术切口,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治疗巾不仅能保护手术切口,还可以稍加折叠即可具备新的用途。经多年使用,临床观察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固定手术缝合线将治疗巾沿横向对折,再将两端扇形3~4折后形成一宽约10 cm、长60~70 cm的夹线板,使齐边向外置于手术台上或器械桌上,将各类手术缝合线束浸湿后按粗细依层水平排放其内,增加线束时只需掀起治疗巾折边放入,使用时沿治疗巾齐边依次抽出即可。这样既减少了手术缝合线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使手术台整洁,又便于器械护士操作,简便易行。固定手术电刀、吸引器及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屏障手术巾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SICU2科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40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屏障手术巾覆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块无菌巾覆盖法,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及医护人员对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屏障手术巾的使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铺巾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多块无菌巾覆盖法相比,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屏障手术巾能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有效缩短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铺巾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我院27例食管裂孔疝患者施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同时行胃底折叠术,其中18例行Nissen胃底折叠术,9例行Toupet胃底折叠术。结果27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食管裂孔疗效确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