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7月~9月,我们对4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设置了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在局部停留时间分别为10s、15s,观察针头停留时间对药物溢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按照说明书要求,注射胰岛素后应停留在皮下6 s,并持续按住推键至拔出,以避免针头渗液.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使用此方法注射胰岛素后针头仍会有渗液滴出.有研究[1]报道,1滴圆润的渗液相当于胰岛素2 U,既影响了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又造成了胰岛素的浪费.目前关于胰岛素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的研究多数只关注停留时间的不同对渗液的影响,有关剂量对于渗液的影响关注较少[2~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诺和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停留的合适时间.方法 选择2010年1-8月使用诺和笔注射短效胰岛素患者200例,注射8U患者100例,注射12U患者100例,早餐前遵医嘱剂量注射胰岛素,第1天针头在皮下停留6s,第2天停留10s,第3天停留15s,观察漏夜情况.结果 不同注射剂量在不同停留时间的漏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8U胰岛素在停留10s可有效减少漏液,而延长至15s时,所有患者均无漏液;注射12U胰岛素在停留6s与10s时,均有漏液,停留15s时漏液较少.结论 注射8U胰岛素时最佳停留时间为15s,注射12U胰岛素时停留时间以15s为宜,但最佳停留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注射剂量增大时,延长皮下停留时间可减少漏液.  相似文献   

4.
应用优伴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对针头滴液影响情况的观察。方法将住院糖尿病病人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例。选用优伴笔进行胰岛素注射,早晚各注射1次。观察3组针头在注射部位停留不同的时间(5s、10s、15s),拔出时针头上滴液情况。结果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在局部停留15s以上较停留5s、10s阳性率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伴笔进行胰岛素注射后,针头在注射部位停留的时间应在15s或15s以上,可保证胰岛素剂量准确,从而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5.
按照说明书要求,注射胰岛素后应停留在皮下6s,并持续按住推键至拔出,以避免针头渗液。在临床中我们发现使用此方法注射胰岛素后针头仍会有渗液滴出。有研究报道,1滴圆润的渗液相当于胰岛素2U,既影响了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又造成了胰岛素的浪费。目前关于胰岛素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的研究多数只关注停留时间的不同对渗液的影响,有关剂量对于渗液的影响关注较少。本研究2010年1-3月观察105例住院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情况,旨在找出注射剂量和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时来得时笔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方法]使用来得时笔给2型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观察不同的注射剂量不同停留时间漏液情况。[结果]10U以下、11U~20U、21U~30U剂量胰岛素注射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11s、16s、20s。[结论]使用来得时预填充笔皮下注射胰岛素完成后仍需停留一定时间,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停留的时间亦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7.
胡鹏  于晓霞  向慧 《护理研究》2013,27(9):800-80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成人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病人中应用32G×4mm胰岛素注射用针头的注射时间和停留时间,避免病人发生胰岛素注射剂量不足的现象。[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病人148例,按单次注射最大胰岛素剂量分为常规剂量组(≤20 U)和大剂量组(>20U)。两组病人均使用32G×5mm和32G×4mm胰岛素注射用针头进行胰岛素注射各3周,第1周和第4周病人确定注射时间和胰岛素最佳停留时间,第2周~第3周和第5周~第6周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胰岛素推注和停留。于第3周末和第6周末进行果糖胺的测定,比较使用不同胰岛素注射用针头的注射时间和停留时间。[结果]在使用32G×4 mm胰岛素注射用针头大剂量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注射时间和停留时间要延长(P<0.05);无论使用哪种针头,大剂量注射胰岛素时胰岛素停留时间都会延长(P<0.05)。[结论]大剂量注射胰岛素尤其在使用32G×4mm胰岛素注射用针头时,胰岛素注射时间和停留时间要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诺和笔、诺和锐30特充笔(简称诺和特充笔)、优伴笔、得时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滴液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病人40例,分别使用诺和笔、诺和锐30特充笔选用、优伴笔、得时笔,在上臂外侧皮下注射胰岛素,统一使用5mm×31G的BD针头。采用不同的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观察各种笔的针头滴液率。结果每种注射笔的针头滴液率均随着针头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针头停留时间,4种注射笔的针头滴液率有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后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越长,针头滴液率越低;每种注射笔有各自的最佳停留时间;使用诺和系列注射笔时,最好选用相应的诺和针头。  相似文献   

9.
李跃琼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27-928
目的 了解消瘦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时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指导临床操作.方法 选用诺和笔给消瘦糖尿病病人注射胰岛素,观察一定量的范围内,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并记录.结果 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10 U以下的胰岛素,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8 s,11~20 U胰岛素,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为15 s;21~...  相似文献   

10.
应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皮下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而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是保证疗效的前提。现临床上多使用诺和笔进行胰岛素注射,但在拔出针头时,常有药液从针头上滴出。2004年2月-2004年3月,本科对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时针头在注射部位停留时间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探讨诺和笔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老年病人使用常用剂量的胰岛素 ,诺和笔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 ,指导临床操作。方法 使用诺和笔给老年病人注射胰岛素 ,观察一定量范围内 ,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 ,并记录。结果 本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1 0单位以下的胰岛素 ,X2 =4.40 ,P<0 .0 5 ,针头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为 1 0 s;1 1~ 2 0 U胰岛素 ,X2 =4.43 ,P<0 .0 5 ,最佳时间为 1 5 s;2 1~ 3 0 U胰岛素 ,X2 =4.64,P<0 .0 5 ,最佳时间为 2 0 s。结论  :使用诺和笔皮下注射胰岛素 ,完全按下注射推键后 ,针头必须在皮下停留一定时间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停留的时间亦应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用针头使用情况,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行设计胰岛素笔用针头使用情况调查表,对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针对使用缺陷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胰岛素笔用针头重复使用6次、用乙醇擦拭针头、注射前未排气、进针角度不合适、注射后针头未在皮下停留10 s以上等,是社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主要问题。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对胰岛素笔用针头正确使用技能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的教育,对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预防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索治疗.但是临床观察发现,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后,随着针头的拔出,常有药液从针头上滴出,目前国内观察最多的是诺和笔的注射时间与针头溢液量的关系.但是关于来得时预填充溢液量的观察及不同注射剂量与溢液量的关系的研究尚为数不多.应用来得时预填充皮下注射时,按说明书要求按下剂量旋钮后需停留10 s,再拔出针头.  相似文献   

14.
孙家君  宋伟萍   《护理与康复》2018,17(1):21-23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知晓现状,为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调查表对17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在"消毒液用75%乙醇,禁用碘伏""预混胰岛素注射前先摇匀""注射前排气""注射角度"及"注射后拔出针头前的停留时间"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胰岛素储存""注射前核对""消毒方法""捏皮的正确手法""注射部位轮换""针头重复使用"及"针头停留在注射笔上的危害""废弃针头的处理"等方面知识掌握较差。结论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要加强宣教。  相似文献   

15.
诺和特充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停留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今颖  邹瑞洁 《天津护理》2006,14(4):224-224
应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了使胰岛素注射更加准确、无痛、简单、方便,现临床上多使用诺和特充笔配以8mm×30G的针头进行皮下注射来完成。按照使用说明,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s或10s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  相似文献   

16.
诺和笔注射胰岛素剂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时影响剂量准确性的因素,更好地保证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60例住院糖尿病病人,先后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注射胰岛素,分别对注射后停留时间,不同注射部位及局部皮肤是否捏起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停留不同的时间及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局部皮肤是否捏起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延长停留时间或者选择腹部注射能有效减少针头滴液,保证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而局部皮肤是否捏起对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得时笔注射甘精胰岛素皮下停留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得时笔注射甘精胰岛素在皮下停留的最佳时间。方法将70例用得时笔注射甘精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按使用剂量≤10U和11-30U分为两大组,每大组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注射完毕对照组按说明书要求针头停留10s拔针,观察组根据剂量设置停留时间后拔针。观察各组针尖残留液量。结果≤10U剂量的两组,拔针后针尖残留液量无统计学意义;11~30U剂量的两组,观察组拔针后针尖残留液量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得时笔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随着剂量的增加,停留时间应相应延长。  相似文献   

18.
甘舒霖是一种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通化东宝公司研制生产的甘舒霖R笔芯、甘舒霖N笔芯以及甘舒霖30R笔芯等,均由专用的笔用针头完成皮下注射,常规要求应用东宝电子笔注射完毕针头必须停留10 s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注射完毕之后两种拔针方法对漏液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的糖尿病施行胰岛素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注射完药液后停留5s,退出一半针头后再停留5s然后拔出。对照组注射完胰岛素停留10s后将针头直接拔出。结果观察组注射后漏液的情况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拔针方法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P〉0.05),而对照组的拔针方法与注射部位有关(P〈0.01)。结论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拔针时先在体内停留5S,将针头拔出一半后再停留5S减少了注射后漏液的情况,使胰岛素能充分利用,稳定降糖的效果,为病人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院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一次性针头更换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汁的表格对108例院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一次性针头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不能执行注射针头一次性使用的原因.结果 院外糖尿病患者每次更换针头占调查总人数6.5%,院外糖尿病患者一次性针头更换现状值得担忧.结论 院外胰岛素笔一次性针头使用依从性较差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原因和支付方式与依从性相关因素较多.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呼吁全社会关心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