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公立医院病种经济绩效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以上海某院的优势学科骨科2019年各亚专科主要病种相关数据作为分析资料,计算经济绩效分值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亚专科中,“取除骨折内固定装置”病种的经济绩效分值普遍较高;主要病种经济绩效分值均较高的科室为亚专科7;亚专科9处于优势亚专科行列,半月板损伤类病种经济绩效分值较高且手术难度大,病种内涵价值高。结论经济绩效分值指标的建立及综合运用分析,可引导医院关注病种内涵价值提升,促使学科向积极有效方向发展,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将出院病历完成时效指标引入临床科室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某院2008年临床科室主要医疗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和同比增长,以及反映出院病历完成时效的出院病历3日完成率、出院病历平均完成天数等指标进行秩和比加权综合评价。结果该院2008年临床科室绩效综合评价结果,以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科室绩效最优。结论将出院病历完成时效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绩效的综合评价,优于单纯选用医疗指标的方案,可全面反映科室医疗工作以及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DRGs指标,运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评价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为医院绩效改革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从医疗质量、医疗效率、医疗强度和医疗安全四个维度,选择8个KPI指标,抽取某医院17个手术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专家评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该院2018年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前3位依次是C、F、G,排名后3位的科室依次是Q、O、H,综合评价结果与医院绩效改革结果基本吻合。结论基于DRGs的加权综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与该院实际相符,应用与操作简单,能为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科学地评价某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方法选取14个有代表性的指标组成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赋权与功效系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运用Excel求出各个指标的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根据指标包含的信息确定其权重,计算各科功效系数,然后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出总功效系数,得出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综合排序结果。结果评价指标中病死率的权重最大,满意度的最小。各科室总功效系数分别为:内一科79.65、内二科83.56、内三科77.57、儿科95.39、外一科87.57、外二科82.51、外三科74.27、五官科83.6、妇产科91.48、老年科66.28。从总功效系数排序表可看出,各科医疗质量排序从高到低为儿科、妇产科、外一科、内二科、内一科、外二科、五官科、内三科、外三科、老年科。结论依据样本数据变异程度来确定权重的变异系数法,能有效消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功效系数法用加权几何平均法对指标值进行综合,原理简单,灵敏度高,指标处理保持方向一致。应用变异系数赋权与功效系数法相结合对临床科室进行综合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客观、合理地反映了医院实际的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某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应用TOPSIS法对该院3个医疗区和中心医疗区18个科室2006年9项主要医疗工作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院3个医疗区医疗工作质量以中心医疗区为最佳,中心医疗区各科室医疗工作质量以外科系统为好。结论评价结果与该院实际医疗工作情况相符。TOPSIS法在科学全面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创伤骨科两种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探索更能体现临床医师工作绩效的分配方案,为医院绩效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对6名带组医师通过现行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以二次分配系数为原则)确定绩效系数;基于DRG指标从3个维度6项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对比两种方案下医师绩效排名。结果科室绩效二次分配结果排名在两种不同方案中结果差异明显。基于DRG的综合绩效评价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结论医院在绩效二次分配中引入DRG需完善三级医师分组体系,提高病案首页质量,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确保DRG指标的可获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进行DRGs绩效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DRGs系统2021年56个临床科室收治病例相关数据,以病例组合指数、DRGs组数、DRGs总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为评价指标,应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联合TOPSIS法和RSR法对科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6项指标权重分别为0.326 1、0.209 6、0.372 5、0.044 3、0.027 1、0.020 4,DRGs绩效评价共将56个临床科室分为3档,各档科室数量分别为9个、39个和8个,各档间病种结构特征存在差异。结论 熵权-TOPSIS-RSR联合法能够客观、准确的对临床科室DRGs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病种结构影响DRGs绩效评价结果,医院应以优化病种结构为主线,根据不同特征科室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骨科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考察科室绩效的差异。方珐采用目标管理与加权TOPSIS相结合的方法,用各指标的月度绩效目标值对效率和效益指标作标化,从效率效益、质量和医德医风3个方面对骨科医院主要临床科室的月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足外科绩效水平最高,康复和3大手外科绩效水平位居前列,老年骨、ICU、和骨病科绩效水平较低。结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全面、动态地对医院临床科室进行综合评价:目标管理与加权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所测量出的绩效水平与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在骨科医院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医院医疗效率情况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功效系数法对医院2004—2008年度反映医疗效率的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各个年度的医疗效率。结论运用功效系数法对反映医疗效率的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能客观地反映不同时期医院医疗效率的综合状况,是医院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院临床科室卫生人力投入与产出的RSR综合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尝试对医院临床科室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临床科室人均医疗业务收入以及人均负担住院床日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评价。结果该院临床科室的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临床科室人均投入产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定量化地评价临床科室绩效,有助于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医院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明确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专家头脑风暴法并结合该院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评分确定权重系数,再设计风险评估表,根据2016年该院监测和检查数据进行风险估计,最后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结果最终确定19个风险指标,总风险极高的科室为创伤外科、综合ICU、神经内科和心胸外科;不同类型的风险指标中其高风险科室的分布不同,其中管理风险指标中风险极高的科室为胆胰外科、普胸外科、肝脏外科和眼科,过程指标中风险极高的科室为创伤外科、综合ICU、神经内科和消化系统肿瘤科,结果指标中风险极高的科室为综合ICU、神经内科、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结论风险评估方法可以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工作明确重点,指明方向,提高防控效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院》2016,(5):744-745
按照平衡计分卡原理,通过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测算综合指数得分,按照指数分值,确定科室公平性标杆绩效预算,改变单一按照收支结余提成绩效工资多收多得的模式,提高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促进科室从过分关注经济指标,向关注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法是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科室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RBRVS构建劳动价值评价指标表,对科室专科项目进行相对价值评估,建立以工作量为基础,以可控成本结余、综合质量考核、其他专项绩效为抓手的医护绩效分配体系。实际运行后,诊疗结构调整合理,成本费用有效控制,职工满意度提高,有效提升了医院及科室管理效能。该方案可以客观反映产科医护人员劳动价值,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医院绩效分配,完善产科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将治病导向转变为健康导向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功效系数法评价卫生防病工作绩效的探讨马俊生,张立,马爱霞综合评价卫生防病工作绩效,是卫生防疫部门近年来为加强科学管理而进行研究探讨的课题之一。随着医学统计学的发展,目前探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应用功效系数法对洛阳市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方法文献研究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确定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并采用百分权重法设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将某医院2018年相关数据代入实证。结果初步构建出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分为医疗技术能力、影响力与发展力、综合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效益4个维度,各维度下设若干评价指标和相应权重。4个维度总分为1000分,综合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效益分值均为300分,另外2个维度分值分别为250分和150分,并根据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设置二级指标权重。利用该体系评价湖北省某三甲医院,最终评价结果基本与医院临床科室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结论构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医院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科室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运营效率,对如何有效提高该三甲医院临床科室运营效率提出对策及建议,为医院运营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广西某三甲医院39个临床科室的5个运营指标,采用CCR模型分析科室运营综合效率、BCC模型分析科室运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临床科室内科系统与外科系统运营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医院39个临床科室中,9个科室总体有效,内科系统4个、外科系统5个;其余30个无效科室中,11个科室纯技术效率有效,内科系统2个、外科系统9个,无规模效率有效的科室;9个科室规模报酬不变、18个科室规模报酬递增、12个科室规模报酬递减。结论各临床科室应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收治病种技术难度、优化医院诊疗服务,提高临床科室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综合评价学校卫生监督质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但未见有关应用功效系数法的报道。本文应用功效系数法对学校卫生监督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该法做简要介绍。1 原理概述和计算方法功效系数法是依据多目标规划原理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含义是:在评价某一整体的综合效益时,一般有多种指标,而这些指标的性质和度量单位往往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和汇总,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函数关系将其转化为同度量指标,再将这些同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广西某三甲医院科研绩效进行评价,探讨该方法在医院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择5个常用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打分赋予各层指标相应权重,各项指标按照权重系数最低的分指标进行折算,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该院2007-2012年科研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得到最终排序结果,该院2012年度的科研绩效综合指数为2.413,综合评价最优;2007年度的科研绩效综合指数为0.138,综合评价最劣.结论 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切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综合评价医院科研绩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秩和比法动态综合评价医院绩效.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3~2009年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院综合绩效曾因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一度下降,由于加强医院科学管理,近年来其综合绩效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结论:用秩和比法评价医院管理绩效,方法科学,表达直观,在医院管理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医疗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阐述功效系数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其对某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功效系数法原理简单,评价结果精确、直观,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