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药房是医院药品调配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门诊时间结束后以及夜间,急诊药房要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就医取药,满足夜间病房或手术后病人用药,因此提高急诊药房药师调配药品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急诊药房采用单人配发模式调剂药品,即由1名药师承担一个窗口全部处方的调配与药品发放工作.急诊药房的药品以输液和注射液为主,而且大多数处方的药品品种数较多,处方较复杂.近两年来,本院急诊部新增加了儿科门诊和日间病房,抢救室和观察室也增加了床位,导致急诊药房的工作量剧增,药师工作压力增大,病人排队时间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急诊药房于2011年2月引入智能存取系统,用于药品调配.作者分析了智能存取系统对急诊药房工作质量和药师工作效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关键词:智能存取系统;急诊药房;药事管理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838(2013)05-0390-03  相似文献   

2.
胡松浩  陆晓彤  卜书红  孙朝荣  张健 《医药导报》2013,32(10):1392-1394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大楼门诊药房应用“数字化药品调配机”、住院药房应用“数字化分包机”和“药品智能存取机”、建立药学部“电子化药品物流平台(EPS)”等数字化系统的背景、实施情况全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 表明,使用数字化系统后,工作效率提高,药师劳动强度减轻;药学服务质量提升,药师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药品调剂差错有效控制,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改善了药房空间环境,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医院药房数字化系统应用是适应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需求,更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95-98
目的:为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门诊药房由医院信息系统和智能麻醉药品管理机组成的麻醉药品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化管理方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结果:经信息化建设后,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工作流程将空安瓿、废贴回收管理纳入强制性管理流程中,并从安全性管理、药品开具和调配权限管理、处方管理、批号管理、出入库管理、"五专"管理等方面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与传统调配模式比较,信息化调配模式下每张处方调配时间由(174±32.3)s缩短至(128±30.7)s(P<0.05),药师与开方医师可通过系统进行在线沟通,药品的申领、入库、使用、盘点对账、专册登记、专用账册均实现电子入账、电子入册,处方信息可自动形成报表以供点评。结论:我院实施的门诊麻醉药品信息化管理模式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住院药房各类药师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为确保工作间所有新员工的带教工作全面、统一、有序执行,探索药师分层培训的具体培训计划的构建。方法: 积累并记录各类药师工作实际内容和教学要点,通过住院药房教学小组共同讨论,形成住院药房药师分层培训计划。结果: 形成住院药房培训计划共68条目,将培训内容和时长分为三层。规范化培训药师培训内容最多、时间最长,药品调配、药品管理和用药合理性并重;药师(包括合同制药师)注重药品调配和药品管理;药工注重药品调配相关工作技能。结论: 构建覆盖全部新职工、统一而分层的培训计划,有助于提升住院药房培训质量、促进分工合作、提升药师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国内大型医院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出药、智能存储、批量上药及智能发药等设备对我院门诊药房进行自动化改造,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改造后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等方面发生的改变。结果:门诊药房自动化优化了药品管理,有利于药品养护,加强了库存管理,解决了效期管理难题,实现了药品批号追踪;调剂差错由改造前的32.6件/周减少至改造后的11.3件/周,降低了65.3%;自动化药房设备参与了约90%的门诊处方调配,实现了药品调剂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国内大型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厚赐  徐翔 《中国药房》2014,(9):814-816
目的:促进医院药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方法:介绍我院药房药品管理信息化、调配自动化的情况及基于此进行的药学服务。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实施"零库存"药品管理及采用全自动发药系统、药品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分包机等方式实现了药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并借助其创建了药师以药学服务单元形式为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新模式,减少了药师的机械劳动时间,增强了患者与药师的有效交流,促进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华山医院北院自动化药房自2015年6月启用,优势凸显,主要体现在可提高药师工作效率,缩短调配时间约50%,药品调剂的准确率达到了100%。同时,有效解决药品效期管理难题,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应建立必要的应急预案,解决仪器故障时能确保有效地向人工模式切换,药师也需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药学服务水平。自动化药房设备的应用能提高医院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药师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Excel在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朱海涛  陈黎  安志斌  叶方  王永慧 《医药导报》2007,26(9):1110-1111
[摘要]介绍应用Excel管理医院药房麻醉药品的方法。利用Excel建立麻醉药品管理工作簿,运用查找、排序、筛选等功能,管理医院药房的麻醉药品。应用Excel管理医院药房麻醉药品科学,方便。麻醉药品出入、流向、帐目清晰,存量适中,药品流失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构建思路与应用现状。方法 介绍苏州科技城医院PIVAS与住院药房一体化智能药房的建设。从药品管理、发药模式、药品运输、调配效率、调配差错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优缺点。结果 一体化智能药房降低了药品管理成本、优化了发药模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了药房管理水平。结论 一体化智能药房可有效地整合药房的各项工作流程,有利于开展深层次的药学服务,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针剂调配中协同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对提高药品调配效率及药师、护士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1—2022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住院药房开展,其中2021年度住院药房未采用四维定位编码法和信息决策系统,仍按照传统的发药流程进行药品调配(编码前);2022年度住院药房开展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编码后),比较编码前后针剂医嘱调配的项目数、调配准确率、调配时间、药师调配步数、住院病区护士和药师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编码后医嘱调配项目数、调配时间、调配步数低于编码前,调配准确率高于编码前(P<0.05)。编码后药师满意度、住院病区护士满意度高于编码前(P<0.05)。结论:协同应用药品货位码与信息决策系统能明显优化住院药房针剂调配流程,减少药师工作量,提高药师满意度,提高调配效率及准确率,提高住院病区护士对药品调配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Excel实现急诊药房药品帐目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江红  李刚 《中国药房》2005,16(24):1867-1868
目的:掌握应用Excel管理医院急诊药房药品帐目的方法。方法:利用Excel建立医院急诊药房药品帐目,运用其查找、排序、筛选、统计等功能,管理急诊药房药品。结果:应用Excel后急诊药房药品交班记录帐目清晰,处方录入、统计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帐物相符率。结论:利用Excel可实现对急诊药房药品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加强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加强医院门诊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确保门诊调配工作服务质量。方法: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从标准化的管理入手,加强门诊药房硬件、软件建设。结果:实现了我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总体水平的全面提高。结论:管理的科学性、操作的规范性以及药师素质的提高是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推动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管理模式发展.方法 结合我院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建立,将医院HIS、智能取号、欧娲(ROWA)自动发药、RFID智能药框等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讨论,以期实现药品调配准确化,药品管理现代化.结果与结论 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给我院增加了新的服务内涵和竞争力,提升了我院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4.
李义 《中国药业》2013,(21):48-51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医院专职急诊药师工作的风险及其干预.方法 研究急诊药师夜间及班后调剂工作面临的环境、条件、心理及社会因素,应用临床药理学、文献资料和工作实际案例,思考如何建立风险干预的系统机制,杜绝调剂差错,维护急诊药师心身健康,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障患者与医院的利益.结果 干预急诊药师工作风险的因素:重视资源建设;优化环境配置;加强药品管理.同时,应合理设置药房格局,严把药品调剂质量,提升药师综合素质,和谐药师与患者的沟通.结论 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合理的处方调配,能为急诊患者和药师提供安全、高效、和谐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19):2686-2688
目的:为货位号在医院药剂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立体编码法对货位号进行编排,并结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用于药品的出入库、调配和盘存。通过记忆字段假设法,比较货位号管理前、后住院药房药师所需记忆的字段大小;采用抽样对照试验,比较住院药房药师和药库药师在药品实行货位号编码管理前、后调配药品所用时间和步行距离。结果:住院药房采用货位号编码管理后,药师所需记忆字段由1 028个降为25个,调配时间由(36.57±0.82)min减少到(24.20±0.33)min,步行距离由(79.17±0.29)m减少到(38.59±0.56)m。药库采用货位号编码管理后,药师调配时间由(61.81±0.44)min减少到(47.18±0.63)min,步行距离由(129.53±0.58)m减少到(68.97±0.32)m。结论:药品货位号编码管理后可提高药品调配效率,降低药师脑力、体力劳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加强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方法 从监督管理小组,管理制度,药库管理,药房管理,各,临床科室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与结论通过对医院监督管理人员及,临床医师、药师培训考核,实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从采购、储存、调配到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沈丽花 《今日药学》2020,(4):282-284,288
目的探讨医院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的执业风险,研究其相关对策,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出现药品差错率和差错量。方法通过收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门诊、急诊以及住院药房调配处方,将调配差错进行分类归纳,并对比控制前后的差错率和差错量,对调配差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后,门诊和急诊2018年6~12月4580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70例,差错率为1.53%以及2019年1~6月8257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48例,差错率为0.38%;住院药房调配处方2018年6~12月5579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65例,差错率为1.16%以及2019年1~6月8311张处方中,发生调配差错有32例,差错率为0.23%。结果显示在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以及住院药房中,医院药师在药品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和差错量均明显降低,其中用法用量、剂型规格、药品以及数量为主要差错。结论通过将调配差错进行分类归纳,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找到方法控制,明确调配工作环节的规范,对药师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药师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降低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淑萍  于士太 《北方药学》2014,(11):132-132
目的:探讨大型医院急诊药房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方法:研究急诊药师调剂工作面临的环境、条件及社会因素。结果:通过改善急诊药师工作的软硬件环境,重视资源建设,优化环境配置,加强药品管理,严把药品调剂质量关,提高药师综合素质,和谐药师与患者的关系。结论: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合理的处方调配,能为患者和药师提供安全、高效、和谐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谢辉平 《海峡药学》2016,(10):287-288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优化策略与实施效果。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发现其中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麻醉药品管理的优化策略强化药师监管作用,观察实施优化管理强化药师监管前后的效果。结果在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中实施优化管理策略后提高药师作用后,未出现麻醉药品遗失、过期、管理不足等安全问题,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与提升。结论在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中实施优化管理策略,能够使麻醉药品的使用合理性、规范性及安全性得到提高,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和发药速度,寻找患者排队等候的解决方法。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每月随机抽取300例门诊取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名门诊药房药师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开始实施旨在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发药速度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制定有效的药房工作制度,保证药品的充足供应,合理摆放药品,对常用的拆零药品进行预分装,设立退药窗口与咨询窗口,有效处理纠纷,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统计每个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和药师的调配发药时间。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7月12月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发药时间分别为(1.96±0.90)min、(0.97±0.23)min,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4.202,P均<0.05)。结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可提高门诊药房调配和发药速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