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4(MCM4)在早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医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273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在医院接受胃镜下胃黏膜活检正常的200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4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早期胃癌患者胃黏膜癌组织MCM4表达。根据早期胃癌患者术后3 a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早期胃癌组织MCM4不同表达患者术后复发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胃黏膜癌组织MCM4高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胃黏膜正常组织(P<0.05);黏膜下层浸润、低/未分化早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MCM4高表达占比分别高于黏膜内层浸润、高/中分化患者(P<0.05);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3 a复发率为11.36%(31/273),Kaplan-Meier曲线显示,胃癌组织MCM4高表达患者术后3 a复发率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最大直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方法分析。结果:全组术后1、3、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7.7%、67.9%和84.4%,中位复发时间为31.7个月。其中局部复发占29.1%,腹膜复发占52.6%,血源性复发占18.3%。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2%、54.5%和36.7%。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切缘情况及是否接受辅助放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切缘情况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切缘情况是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D2根治性切除进展期胃癌结合辅助性放化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LncRNA HOTTIP在胃癌D2根治术后肿瘤复发、耐药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行胃癌D2根治术的12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胃癌组织中LncRNA HOTTI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胃癌组织LncRNA HOTTIP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及术后复发明显相关。TNM分期、侵袭深度越高并伴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的患者LncRNA HOTTIP越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ncRNA HOTTIP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均明显低于LncRNA HOTTIP低表达组患者。SGC7901/DDP组细胞LncRNA HOTTI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GC7901组(P<0.01)。LncRNA HOTTIP低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凋亡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ncRNA HOTTI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复发及预后明显相关;经实验发现,下调LncRNA HOTTIP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降低胃癌细胞的耐药性,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细胞急性淋巴瘤9L(BCL9L)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对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68例结肠癌患者。对患者结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9L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BCL9L mRNA。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手术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Spearman检验分析BCL9L蛋白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BCL9L蛋白表达评分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与BCL9L蛋白高表达患者相比,低表达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晚期(Ⅲ或Ⅳ期),以及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比例更高(P值均<0.05)。患者术后随访8~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36例肿瘤无复发,32例复发;复发的患者中30例死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晚期、切缘肿瘤细胞阳性和BCL9L蛋白低表达均是结肠癌术后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后3年总体复发率和生存率分别为52.9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裸区清扫加D2根治术治疗近端胃癌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58例T1~3N1-2M0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9例,A组行D2根治术+胃裸区清扫,B组行D2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术后5年生存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消化系并发症及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较B组患者Spitzer生存评分远期改善明显(P<0.05);其治疗后总有效率、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肿瘤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明显增加(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加D2根治术治疗近端胃癌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对可切除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Ⅲ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07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肿瘤位置,病理Laurren分型,切除范围,切缘状态,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1),根据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结果:107例胃癌术后患者估计总生存时间均值为35.5月,估计总中位生存时间为33.4个月,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组估计生存时间均值分别为30.5月、35.0月、38.9月,估计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0月、33.5月、37.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BMI、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范围、Laurren分型、手术切缘状态、组织学分级均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MI与胃癌根治术后预后有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秦燕  姚晶   《四川医学》2022,43(3):242-24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胃癌和癌旁组织FOXM1的表达。分析FOXM1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M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FOXM1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FOXM1高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脉管神经侵犯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和FOXM1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时间(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FOXM1高表达组患者PFS和OS累积生存率低于低或无表达组(P<0.05)。结论 FOXM1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FOXM1高表达是胃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胃蛋白酶原Ⅰ(PGⅠ)的表达及与术后复发率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44)和未复发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外周血CEA、AFP、PGⅠ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指标对患者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复发组分化程度、外周血PGⅠ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0.05);浸润深度及外周血CEA、AF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CEA、AFP、PGⅠ水平与术后复发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CEA、AFP、PGⅠ水平可有效诊断术后复发(P<0.05)。结论:外周血CEA、AFP、PGⅠ的异常表达与胃癌根治术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对术后复发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预后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287例A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弥漫型AGC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120)和部分胃切除组(n=167),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淋巴结切除数、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神经及脉管浸润、术后并发症均与弥漫型AGC预后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全胃切除、手术切缘、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弥漫型AGC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弥漫型AGC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7.8%和13.6%,中位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2和18个月。相对于部分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可提高弥漫型AGC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P<0.01);全胃切除组具有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较低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P<0.05或P<0.01)。结论:弥漫型AGC患者预后较差。较大的肿瘤直径、高T分期、高N分期、部分胃切除、高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并处于进展期的132例胃癌患者,依据1年内患者复发情况分为2组,早期复发的6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无复发的63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均给予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Borrmann分型、TNM分期、T分期、Lauren分型、瘤体直径、术后化疗、新辅助化疗等都是影响早期复发的因素,且P<0.05;经多因素分析,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影响危险因素是N分期和TNM分期,独立保护因素是新辅助化疗,且P<0.05。结论: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是TNM分析和N分期,应用手术和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复发率大大降低,生存期有效延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131-134
目的探讨组织MerTK和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1)和预后不良组(n=23,包括复发、转移和死亡)。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对MerTK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中26例患者为MerTK蛋白高表达,58例为MerTK蛋白低表达。比较MerTK不同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高龄[(63.38±8.04)岁/(56.11±7.43)岁]、肿瘤直径≥5 cm(56.52%/32.79%)、弥漫型(82.61%/29.51%)、浸润深度为T3(69.58%/45.92%)、肿瘤TNM高分期[Ⅲ期(52.19%/31.14%)、Ⅳ期(34.78%/4.91%)]、存在淋巴结转移(86.96%/4.91%)、淋巴结高分期[N1期(34.78%/29.50)、N2期(34.78%/14.75%)、MerTK高表达(82.61%/11.48%)、N3期(17.39%/3.27%)]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erTK表达、肿瘤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为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MerT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 MerTK蛋白高表达患者多表现出高龄、肿瘤直径≥5 cm、弥漫型、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高分期,可将其作为不良预后的判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复发胃癌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ESD术后复发胃癌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统计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恢复的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距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病理分期,术中损伤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P均<0.01),但C-反应蛋白低、手术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例数少、首次通气时间早、胃肠减压拔除时间早、首次进流质饮食时间早、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早及住院天数短(P均<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ESD术后复发胃癌安全、有效,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具有明显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FKFB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8%,高于癌旁组织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PFKFB3mRNA相对表达量1.73±0.21,高于癌旁组织的0.7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KFB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的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FKFB3阳性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TNM分期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影响老年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9月~2009年4月行胃癌根治术的30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是否出现腹膜复发进行分组探究,分析影响腹膜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Borrmann分型、阳性淋巴结数量及手术切除方式非影响老年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行腹腔化疗是影响老年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是否行腹腔化疗是影响老年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深度越深、未行腹腔化疗的患者,其术后腹膜复发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治疗以避免肿瘤浸润深度增加,并及时行腹腔化疗清除转移癌细胞,是降低术后腹膜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AⅨ(Carbonic Anhydrase I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AIX在56例术后胃癌病人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不同分期的胃癌组织中CAIX表达的差异以及对术后胃癌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56例胃癌组织切片中CAIX阳性率为85.7%;在Ⅰ~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40.0%、66.7%、96.8%、100%,不同分期胃癌组织中CAIX阳性表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IX阳性者手术后1~3年的累计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5.4%、54.2%、66.7%,CAIX阴性者手术后1~3年的累计肿瘤复发率分别为0%、12.5%、25%,两组手术后1~3年的累计肿瘤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AIX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随着胃癌分期增加而增加,CAⅨ阳性者预后差且更容易出现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仇爱峰  施育华 《吉林医学》2012,33(31):6778-6779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对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对行胃癌根治切除术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于根治术后在腹腔内给予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800 mg区域化疗;对照组仅于关腹前蒸馏水常规冲洗腹腔后关腹。术后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吻合口复发率及临近脏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肝转移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区域性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可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219例胃癌患者进行2年以上的随访调查,依据患者术后2年内是否发生早期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n=93)、无复发组(n=126);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胃癌家族史、肿瘤部位、Lauren分型、Berman分型、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神经受浸、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因素分布;然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9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2年内早期复发率为42.47%(93/219),多为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间的胃癌家族史、Lauren分型、Berman分型、TNM分期、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浆膜浸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辅助化疗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包含TNM分期(OR=4.568)、肿瘤直径(OR=3.149)、浸润深度(OR=2.651)、浆膜浸润(OR=3.927)、淋巴结转移(OR=3.343)等,而淋巴结清扫范围(OR=0.349)、术后辅助化疗(OR=0.288)则为保护因素。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有很高的早期复发率,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影响其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重视这些高危因素,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早期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及其手术切缘组织中p53 和c-myc 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12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4例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 例,对照组给予全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液炎症指标、手术切缘组织中p53 和c-myc 蛋白水平、喉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7 d,对照组患者IL-6 和CRP 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和5 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1.62%,高于对照组5.41%(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缘组织中p53 蛋白阳性率为51.35%,高于对照组27.03%(P <0.05);复发患者手术切缘组织中p53 蛋白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 <0.05);c-myc 蛋白阳性率在复发和未复发患者间以及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娱乐、交流、吞咽、咀嚼及生活质量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全喉切除术比较,喉部分切除术复发率较高,但对喉功能影响较小,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手术切缘组织中p53 蛋白阳性检测对患者术后复发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Ⅰ(ApoA-Ⅰ)在远端胃癌D2根治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87例胃癌患者的血清ApoA-Ⅰ水平,根据中位值(1.14 g/L)将患者分为低ApoA-Ⅰ组(n=44)和高ApoA-Ⅰ组(n=4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poA-Ⅰ水平与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高ApoA-Ⅰ组和低ApoA-Ⅰ组在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ApoA-Ⅰ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ApoA-Ⅰ组(P<0.05),术后总生存期高于低ApoA-Ⅰ组(P<0.05);ApoA-Ⅰ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ApoA-Ⅰ水平可能是远端胃癌D2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T细胞亚群及CRP、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年11月-2012年11月实施的3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及32例开腹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T细胞亚群及CRP、IL-6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进食快,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疼痛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P<0.05)。术后7 d观察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降低的少,CD8+T细胞及CD4+T/CD8+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对照组CRP、IL-6表达水平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术后7 d观察组CRP表达水平降低则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胃癌的术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