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影像学检测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保留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X线、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比较X线、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术前X线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MRI的诊断符合率为95.83%,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符合率较X线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X线、MRI影像学表现各有不同,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术前影像诊断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sPVNS)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1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3例轻度疼痛,3例轻度肿胀,最后随访时,1例系老年人因骨性关节炎症状严重导致疼痛,功能障碍明显,2例轻度疼痛,偶有轻度肿胀,其余患者皆无主观症状。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治疗价值,可有效地处理关节内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膝关节PVNS主要表现为滑膜不规则结节状增生,增生的滑膜和结节内沉着含铁血黄素、关节积液,邻近可有骨侵蚀。结论滑膜不规则结节状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PVNS患者MRI诊断的主要依据,是MRI具有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MRI影像学特征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MRI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具有特异性影像征象,并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目的:分析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2/2009-03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对象: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67岁,病程3个月~7年.7例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8例行开放性滑膜切除.方法:采用Philips 1.5T Power 6000 MR超导型MRI扫描仪对患者膝关节表面矢状位、冠状位扫描.主要观察指标: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MRI征象及病理所见.结果:局限型2例,弥漫型13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主要表现为滑膜不规则结节状增生或弥漫性增生,增生的滑膜内含铁血黄素沉着(T2WI低信号)、邻近半月板和(或)骨侵蚀、关节腔积液等.结论:MRI能为早期诊断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背景:外科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能够最大程度的切除病变滑膜,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功能和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后病检均为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其中24例患者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根据病情行辅助放疗。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随访观察比较两组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结论:34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12-66个月,平均41.3个月。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治疗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为(86.3±10.3)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55.5±13.2)分(t=3.81,P=0.016,P〈0.05)。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40.7±2.2)分提高到(90.2±1.1)分(t =6.27,P 〈0.01);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由治疗前的(34.2±3.9)分提高到(80.8±1.9)分(t=16.58,P〈0.01)。证实,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辅助放疗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取得较好效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可较好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病理改变及MRI特点,分析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例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表现:滑膜增厚(12/13);关节内多发大小不等异常信号结节(13/13);软骨及骨质破坏(7/13);继发关节退行性变(6/13);关节腔少量积液(10/13)等。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及MRI具有特征性表现,MRI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行关节镜下滑膜切削,病灶清除术并随访。结果:按膝关节肿痛程度及活动能力评定疗效:所有病例的优良率66.7%,而13例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术后的优良率达92.1%,5例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均在镜下手术后8-12个月切开关节行病灶清除术。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镜下可准确取病灶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应即早切开关节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病理改变及MRI特点,分析MRI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曾做过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在膝关节8例,髋关节4例,踝关节2例,肘关节1例。MRI表现均出现:(1)滑膜增厚;(2)关节内多发大小不等异常信号结节;(3)软骨及骨质破坏;(4)继发关节退行性变;(5)关节腔少量积液等。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理及MRI具有特征性表现,MRI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价值巨大,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结果:9例中,关节囊积液9例,其中6例为中等量,滑腱增厚8例,关节内软组织结节9例。关节面下骨侵蚀3例。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位能显示关节囊肿胀,关节面下骨侵蚀及其周围硬化。CT除能显示平片的表现外。可以显示关节囊内突向关节腔的滑膜增生结节,表现为近似或略高于肌肉密度,其内可见磨玻璃样钙样高密度。MRI时显示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尤其敏感,滑膜增生结节T1WI,T2WI均呈低信号5例。T2WI等信号2例。T2WI低信号中伴有高信号2例。增强后结节明显强化。关节内脂肪垫受侵8例。软骨下骨质受侵2例。结论:X线平片时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诊断缺乏特异性,CT仅能反映部分特征,MRI明显优于X线平片及CT,可从病理学角度反映其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误诊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膝关节滑膜结核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2例首诊我院,4例曾在外院诊疗后复发而入我院。6例病初均误诊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后结合临床、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结核。行膝关节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术5例,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1例。术后予足疗程抗结核治疗,关节功能均有改善。结论关节滑膜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详细了解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并注意鉴别诊断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及MRI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PVNS的声像图、MRI特征及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表现为滑膜增厚;并有绒毛突起突入腔内,部分融合呈结节状;伴有不同程度关节腔积液;增生滑膜和突起绒毛内可见丰富血流;部分病例绒毛向周围组织侵蚀性生长。MRI主要表现为滑膜不规则结节状增生或弥漫性增生,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关节内外结构可受累。结论:超声及MRI对PVNS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MRI优于超声检查,超声可作为PVNS的首选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滑膜病变的MRI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滑膜病变的MRI资料,包括滑膜囊肿5例,滑膜血管瘤3例和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5例,总结其MRI表现.结果 滑膜囊肿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强化;滑膜血管瘤在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显著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T1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 号,T2WI呈稍高信号,肿块内均可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结论 膝关节髌下脂肪垫区滑膜病变MRI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腕手部关节病变的超声和磁共振病变分布特征并比较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腕手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计算两种影像方法对腕手部关节滑膜炎、骨质侵蚀和肌腱病变的检出率,以磁共振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对腕手部关节各种病变的诊断效力。结果共评价腕手部103个关节和112个肌腱区域。超声和磁共振对腕手部关节滑膜炎、骨质侵蚀、肌腱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59.2%、11.7%、18.8%和62.1%、14.6%、32.1%。腕关节三种病变检出率均高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腕部伸肌腱病变检出率高于屈肌腱,掌指关节屈肌腱病变检出率高于伸肌腱。与磁共振相比,超声对腕手部关节滑膜炎、骨质侵蚀、肌腱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92.2%、73.3%、59.5%,特异性为94.9%、97.7%、98.6%,阳性预测值为96.7%、84.6%、96.2%,阴性预测值为88.1%、95.6%、80.2%。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腕部受累较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问关节常见,腕部伸肌腱病变较屈肌腱病变常见,掌指关节处屈肌腱病变较伸肌腱病变常见。以磁共振为对照,超声检查对腕关节各种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掌指关节处伸肌腱病变诊断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腕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临床确诊早期RA 99例,对照组(包括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银屑病、痛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共85例,分析病变早期低场强四肢磁共振(E-MRI)特征。结果 RA组腕关节MRI阳性表现: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93.9%),骨与软骨受累(74.7%),伸肌腱腱鞘炎(61.6%),屈肌腱腱鞘炎(58.6%)等,以滑膜增生和骨质改变以及腱鞘炎并存诊断早期RA,其敏感性(67.6%)、特异性(96.7%)、正确率(79.8%)。结论 E-MRI对早期RA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刚  叶永杰  阳波  罗斌  银毅  冉俊辉  张晓 《华西医学》2009,(11):2954-2956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8~46岁,平均33岁;病史2~6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左膝8例,右膝4例;初次就诊11例,外院开放手术后复发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并行关节镜检,滑膜切除,记录该病在关节镜下的表现形式(局灶型或弥漫型),样本全部送病理检查。术后加压包扎、局部冰敷并按计划功能锻炼,术后3~4周行患膝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2例,其中局灶性病例8例,弥漫性4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所有病例获得了3~21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未见复发;术前Lysholm评分(62.3±2.4)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56.4±3.1)分;术后3月复查Lysholm评分(82.5±3.2)分;IKDC主观评分(85.3±2.5)分。除1例开放手术后复发病例术后3月膝关节屈曲受限(80°)外,其余患者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显露充分,病灶切除彻底,术后功能恢复理想,辅以放射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改良MRI评分系统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MRI评分系统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活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确诊的77例RA患者双腕及双手分别进行MR成像和MRI评分。评分系统采用OMERACTRAMRIS,并对其进行改良,增加近节指间关节、末节指间关节及腱鞘炎的评分。分析改良MRI评分系统读者间的可靠性,并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指标(CRP、ESR、骨髓水肿、腱鞘炎、与疼痛关节数),各指标MR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RI总分与临床化验指标CRP、ESR有显著相关性,,分别为0.322(P=0.009)和0.406(P=0.001);骨髓水肿、腱鞘炎与CRP、腱鞘炎与疼痛关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依次为0.348(P=0.017)、0.414(P=0.004)和0.329(P=0.013);滑膜炎与骨侵蚀(r=0.542,P=0.000)、骨髓水肿(r=0.365,P=0.0011、腱鞘炎(r=0.610,P=0.000)之间,骨侵蚀与骨髓水肿(r=0.543,P=0.000)、腱鞘炎(r=0.430,P=-0.000)之间,骨髓水肿与腱鞘炎之间(r=0.671,P=0.000)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改良MRI评分系统可半定量地反映RA的病情程度和活动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和CT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PVNS)的发病与骨破坏机制、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8例PNVS形态、信号,骨侵蚀表现及强化特点。结果 结节T1WI等信号6例,T2WI等信号3例,3例见灶性低信号,小囊状破坏5例,1例股骨关节面破坏,4例MR增强见相对较弱强化区,结论 PVNS与巨噬细胞化生为滑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关。MRI信号取决人于含铁血黄素的比例。骨侵蚀可能与多核巨细胞的类破骨细胞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35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镜下滑膜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镜检结合滑膜病理,明确诊断病例为: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4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关节结核,2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疗效优者20例(57.1%),良10例(28.6%)和差5例(14.3%)。结论关节镜检查及滑膜活检可明显提高滑膜炎的诊断率,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较好,创伤小,并发症很少,是一种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