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弹性绷带加腋管外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应用弹性绷带加腋管外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的基础上,用其治疗锁骨外1/3骨折24例,取得满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Ⅱ型锁骨外端骨折[2],男16例,女8例;左侧15例,右侧9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2岁;受伤时间1~5天。治疗方法1.固定材料:(1)腋管:由主管和副管组成,用硬纸壳(胶布筒)制成。主管长10cm,直径5cm,用棉花包1cm厚作衬套,副管为半管状,用胶布与主管固定在一起。主管中心穿一长绷带。(2)铁丝架:用铁丝制成一长条状环形,长6cm,宽2cm,两头折弯2cm,使用时其折弯处向上可防止绷带移…  相似文献   

2.
螺栓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及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90年10月以来用螺栓、钢板内固定治疗医骨平台及干能端粉碎性骨折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18~46岁;左侧3例,右侧6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7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4例,交叉韧带损伤4例,胖总神经损伤1例,侧副韧带损伤3例,胖骨上端骨折5例,胭动脉损伤1例,股骨股上骨折1例。治疗方法工.内固定材料:直径4mm、长15cm骨圆外1根.两端改螺纹丝,配同种钢质螺帽、垫圈各2枚.制成螺栓1副。15~ZOom长普通8扎钢板1枚,螺钉7枚。2.切口的选择:()膝外或内侧单侧切口,适用于单胜骨折或平台…  相似文献   

3.
1990年~1992年采用胶布条固定治疗踝外侧韧带损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37例,女32例,左侧28例,右侧利例;年龄19~50岁66例,51岁以上3例;69例均为内翻扭伤;全部病人经X线检查,均无外踝骨折。治疗方法应用胶布条固定组54例,取宽6cm长约30~35cm胶布条一条,将踝置于外翻背伸位.理筋止痛,助手将胶布条自足底内侧开始向外绕过外踝拉紧贴于小腿外方,上端达小腿中段。然后用宽绷带做踝外翻8字缠绕以加强固定。连用4周,既达愈合。固定期间急躁不能活动。另15例做为对照,不做外固定,口服三七伤药片,元胡止…  相似文献   

4.
单侧夹板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我们从1990年~1995年采用单侧夹板加弹性绷带缠绕外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部分断裂31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I6~55岁;所有病例均于伤后1周内得到治疗。治疗方法1.用材置备:()夹板1块,由杉木皮制成。长:相当于患者下肢大腿中点至小腿中点的长度。宽:上端7~scm,下端5~6cm。内村棉纸。()棉垫2块.由棉花制成,规格7Cmx7cmXZcm。()弹性绷带2卷,规格7·soulX2·25cm。(4)硬纸壳1块一由胶布街制成,长15cm,宽为胶布筒的1半。2…  相似文献   

5.
董葵  王喜宽 《中国骨伤》1998,11(1):40-41
我科采用自制肩挑板,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2~48岁;左侧3例,右侧5例;喙突下脱位6例,盂下脱位2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治疗方法1.材料制做方法:(1)肩挑板制做方法:取一厚2cm、宽10cm,与肩同长的木板,将木板的中间制成圆弧形凹陷,宽以头颈转动不受限为度。在凹陷的两端各钻一孔,在木板两端各钻两排孔,每排两个,孔距因人肩宽窄而定,供系带用。(2)胸带制做方法:取一宽10cm与胸围同长的厚帆布,做成上宽下窄呈漏斗形…  相似文献   

6.
难复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并肩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万全 《中国骨伤》1997,10(3):33-34
我院1984年10月以来,采用作者自行设制的韵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肽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效果尚佳,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7例,女6例;年龄15~65岁;右肩7例,左肩5冽,双肩1例;12例为肩关节前脱位,回例为后脱位;12例前脱位中,盂下脱位8例,突下脱位4例;陈旧性骨折脱位者3例,新鲜骨折脱位经手法整复失败者Ic冽;按Ncer氏分类「‘’:H型骨折7例,血型骨折《例,IV型骨折2例;13例手术中均见关节囊前下方破裂,其中肽骨头翻转脱出于关节囊外者6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10年,最短6月,骨折愈合率为IOO%,无防骨头坏…  相似文献   

7.
蝶形石膏治疗Bennet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nnet骨折亦称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合并脱位。作者自1988~1995年间利用手法复位,蝶形石膏固定治疗Bennet骨折脱位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在17~50岁之间;均为单侧损伤。骨折距手法复位时间1~3天19例,4~7天17例,10~15天4例;其中单纯骨折27例,合并脱位者13例。治疗方法1.蝶形石膏及压骨垫的制备:将7cm宽石膏绷带制成长约50cm左右,12层厚的石膏板,距两端各20cm处将石膏用刀切割成两顶点相对的半弧形,两弧形顶点相距约1.5cm备用。将薄软毡垫做成1.5cm×1.5cm大小2层厚的小块做为压骨垫备用。2.整…  相似文献   

8.
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分析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47例髋部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1~3年。男35例,女12例,年龄18~62岁。髋部骨折脱位分类:单纯髋关节后脱位8例,单纯髋臼骨折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9例,股骨头、股骨颈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各3例。坐骨神经损伤类型:单纯腓总神经损伤34例,腓总神经、胫神经联合损伤13例,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2例。结果:解剖复位21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4例。坐骨神经恢复情况:优10例,良18例,差10例,劣9例。结论:对于单纯髋关节后脱位或髋臼骨折移位小于0.5cm者,应用非手术治疗。而对于骨折移位大于0.5cm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尽早解剖复位并探查坐骨神经,以减低创伤性髋关节炎的发生,并促进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Apifix与Simmons方法在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寰枢椎融合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减压,后路融合、Apifix或Simmons内固定,Apifix29例,Simmons32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11~65岁,平均35.9岁。寰枢椎脱位23例,新鲜齿状突骨折1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9例,先天性脱位5例,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8例,单侧椎弓骨折3例,一侧关节脱位2例。结果:Simmons组椎体移位1例,植骨未融合2例,钢丝断裂2例。术后脊髓功能JOA改善率两者无差异。结论:Simmons对旋转和侧移位控制能力差,无法控制平移;Apofix与之相比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月~12月,对38例颈椎严重骨折前脱位伴不全瘫患者,采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14~58岁。其中车祸伤26例,高处坠落伤12例。寰枢关节前脱位5例,齿状突骨折并向前移位12例,C2-7颈椎骨折前脱位21例[1]。治疗方法38例患者均先采用常规坐位牵引下上石膏,术后均X线片显示颈椎复位不良,而改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1.牵引 颈椎骨折前脱位患者的治疗,需卧床行颅骨牵引术2周。上石膏时,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头颈胸部悬空。将一条长85cm,一端宽5cm另一端宽10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放复位加股骨短缩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1例(11髋)DDH患儿采用开放复位、股骨短缩术加Salter截骨术式治疗。其中男2例,女9例;左侧7例,右侧4例。患儿手术时年龄为2岁8个月~5岁3个月,平均3.5岁。按Tsnnis系统分级:Ⅲ度2例,Ⅳ度9例。术前患肢缩短1.5~3.5cm,平均2.4cm。结果患儿随访时间1~6年,平均2.8年。股骨颈前倾角术前测量30°~50°,术中皆矫正至20°左右。术前髋臼指数35°~55°,术后矫正至17°~32°。术中股骨截骨长度1.0~2.5cm,平均1.6cm。McKay评分,优7髋,良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对2~6岁之间的高脱位DDH患儿,开放复位术中发现复位困难或复位后压应力大时应行股骨截骨短缩术。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石膏外固定方法治疗各型踝关节骨折脱位病人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6例均为住院病例,男75冽.女ZI例;年龄16~78岁;根据Lange-Hauson分型祛,旋后一内收型3I例(I”I3例,正18例);旋前一外展型25例(I”10例,刀ill例,豆、例),旋后一外旋型29例(loll例,正115例,皿l例),旋前一外旋型8例(I”3例,I。”4例,豆1例),垂直压缩型骨折3例;其中开放性骨折脱位9例,余均为新鲜闭合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3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57例。治疗方法卜、I”各类型骨折脱位力争闭…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10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02例外伤性髋关节脱位进行了临床总结,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2例中男85例,女17例;年龄14~68岁,18~30岁79例;汽车肇事48例,摩托车祸27例,高空坠落伤9例,其他18例;按ThomPson和EPstein’‘’分类法,87例后脱位,2例前脱位,13例中心性脱位;单纯脱位49例,53例伴有不同部位合并伤:其中伴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11例,肋骨骨折、血气胸6例,肝、牌或肠破裂9例,肾、膀优损伤4例;上肢骨折12例,描臼骨折15例,下肢骨折21例(股骨干骨折8例,股骨头骨折4例,胚胖骨骨折9例),脊柱骨折脱位5例,坐骨神经损伤12例。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组共 49例 ,男 41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3 2 4岁 (4~61岁 )。骨折部位均位于锁骨中段外侧弯曲处 ,骨折为横型、斜型或粉碎型。受伤时间最短 3 0min ,最长 5d。复位时患者取坐位 ,双手叉腰、挺胸、双肩后伸 ;术者应用提、按等手法整复骨折断端 ,之后用一根长 3m左右的宽松紧带 (宽 4~5cm裁缝店专售 )行横 8字形外固定 ,宽松紧带一般重叠缠绕 3~ 4层 ,以增加弹性。双侧腋下一般不用棉垫保护 ,外固定松紧适度 ,以免上肢血管及神经受压。随访时间 3~ 14个月 ,4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8周 ,骨折对位对线满意 3 2例 ,骨折轻度畸…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改良Bankart术治疗13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4~ 62岁.脱位次数3~12次,初次脱位年龄9 ~17岁,初次均为外伤原因导致脱位. 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在喙突至腋前皱襞处作一约4 cm切口,沿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进入.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0~1996年3月共收住胸腰椎骨折23例,采用自行改制复位器整复后用哈氏棒或Dick钉行内固定,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5~50岁。骨折椎体:T10~L116例,L1~37例。骨折类型:屈曲压缩骨折脱位4例,爆裂型并脱位15例,屈曲旋转脱位,4例、病程:1周以内15例,2周内6例,3周以上2例。应用自制复位器复位后,哈氏棒固定13例,Dick钉固定10例。治疗方法1.材料:取SUR166型甲状腺拉钩,规格长20.5cm,宽1.0~1.3c…  相似文献   

17.
姜明昶  高平 《中国骨伤》1997,10(6):43-43
我自1987年初~1996底治疗10例新生儿及婴幼儿肩关节脱位,复位后用袜套和毛巾做外固定材料,取材容易,方法简单,松软舒适,固定牢靠,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0例中男6例,女4例;年龄1天~3岁;左侧3例,右侧7例;伤后就诊时间2小时~5天;单纯性脱位8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例,合并同侧锁骨青枝骨折1例;随访时间3月~8年。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后,将患侧前臂套上小袜套,然后以绷带绕之,防止袜套滑脱。牵引袜套远端,将手牵致健侧肩部附近。另取一条毛巾,将其四折后,自患侧上臂前通过,再穿过前臂后倒,两端绕胸壁重叠缝合固定…  相似文献   

18.
自 1996年 1月起 ,采用自制L uque环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7例 ,女 1例。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4岁。其中 Jefferson骨折 1例 ,C5 脱位 3例 ,C6 、C7脱位各 1例 ,C5 、C6骨折脱位 2例。Franked分型 :E:4例 ,C:2例 ,A:2例。方法与结果(1)预制 L uque环 :根据 X线片测量所需固定的节段的长度 ,用直径5 m m的 L uque棒弯成 形 ,其长度需包括骨折或脱位椎体的上、下各 1~ 2个正常节段 ,并将环在矢状面上弯成能与正常颈椎生理弧度相适应 ,在颈枕部时则应将环折成能与枕颈部弧度相…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1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行肩关节CT检查,现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0例均为男性青壮年,年龄为21~33岁,平均26岁;左肩4例,右肩6例;9例有确切的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病史,初次获得复位后,再发生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1例为小儿麻痹后遗症肩袖肌不全瘫所致,该患者患侧三角肌肌力为3级,X线平片肩关节骨质疏松,肽骨头、关节盂发育较差,废用性骨萎缩,余9例有外伤史患者的肩关节X线平片无骨性异常改变。2.CT检查方法:采用德国SIMENS公司生产的SOMOTONPLUS高分辨全身CT扫描机进行检查。病人平躺扫描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Apifix与Simmons方法在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寰枢椎融合内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减压,后路融合、Apifix或Simmons内固定,Apifix29例,Simmons32例。男36例,女25例,年龄11—65岁,平均35.9岁。寰枢椎脱位23例,新鲜齿状突骨折11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9例,先天性脱位5例,创伤性寰椎横韧带断裂8例,单侧椎弓骨折3例,一侧关节脱位2例。结果:Simmons组椎体移位1例,植骨未融合2例,钢丝断裂2例。术后脊髓功能JOA改善率两者无差异。结论:Simmons对旋转和侧移位控制能力差,无法控制平移;Apofix与之相比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