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了解定西市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定西市2012年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按年龄、性别、药物剂型、不良反应症状、涉及器官等类别考察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分析其特点。结果:388例中药ADR涉及53种中药制剂,占全年ADR报告的25.03%,在小于10岁的患者中,男性ADR(70.45%)明显多于女性(29.55%);11~50岁患者中,女性ADR(57.92%)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42.18%),51岁以上患者中ADR无明显性别差异;按剂型考察,注射剂最多(67.78%),按给药途径考察,静脉滴注最多(83.76%);ADR伤害涉及的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多(43.04%);ADR居前的分别为清开灵注射液19.59%,双黄连注射液18.81%,生脉注射液6.76%等。结论: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与患者个体差异、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和合理使用中药制剂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集到的75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剂型、涉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ADR涉及中药品种48种,口服给药51例(68.0%)较静脉给药23例(30.7%)引起的多,胶囊剂引起的ADR略多(30.7%).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多,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次之.结论:应加强中药ADR监测意识,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总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选取3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器官损害表现及程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调查分析,年龄较大人群有170例(48.71%),静脉注射、口服给药引起的ADR分别有161例(46.13%)、177例(50.72%),中药制剂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95%。结论: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完善防范处理方案,指导患者合理服用药物,同时加强ADR监测,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2010年1至12月收集上报的中成西药联合使用118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寻求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118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所占比例最大,占33.9%.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涉及的药品品种:抗生素、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循环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较高.结论:通过探讨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注意用药安全性,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市中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15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其主要临床表现、所累及的器官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上报的153例中药制剂ADR中,以≤10岁和≥60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生率最高,各有33例(各占21.57%);注射用双黄连引发的ADR例数最多,有42例(占27.45%);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最易引发ADR,占92.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43次(占53.56%)。结论:应重视并加强中药制剂ADR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尽量避免或减少中药制剂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阳春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降低阳春市人民医院ADR的发生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阳春市人民医院2018年成功上报至国家ADR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报告266例,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6例ADR报告中,男女患者比例为0.82:1(120:146);年龄≥60岁的患者最多(40.98%,109例);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92.48%,246例);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49.62%,196例);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最多(30.08%,80例);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ADR的监测和加强合理用药点评工作,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9年上报的34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既往过敏反应史、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46例报告中,怀疑药品涉及14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最多,占33.5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90%;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6.27%。结论:医院应积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评价工作,特别要重视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恩施州直涉药单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恩施州直涉药单位2010年度上报的359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9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8类92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共158例(44.O%),其次为中药制剂66例(18.4%);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313例,占87.1%);严重及新的ADR为17例,所占比例为5.9%。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我院各科室呈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按我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12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9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52.34%,其次为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也较多。ADR病例中合并用药占31.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有15例(占11.72%)。结论:应做好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加强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三亚市2015-2016年涉药单位上报的911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分布规律,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1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人ADR的发生率较高(占23.93%);新的ADR有525例(占57.63%),严重的ADR有39例(仅占4.28%);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占42.61%);静脉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占86.21%);ADR对人体的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占38.26%)。结论:ADR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等密切相关,应进一步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尤其是对严重ADR报告的收集,强化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监测,严格限制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ADR发生率,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化学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主要疗法之一,但传统抗肿瘤药在体内呈全身性分布,肿瘤组织内很难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且自身又不具备辨别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能力,易造成全身毒性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几年,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普遍应用,纳米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s)在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中的研究日益增多,因其特有的结构及理化特征,具有作用于特定靶点,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可以长期用药等优点,有望成为抗癌药物的优良载体,对MSNs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应用也已成为现在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对2008—2015年MSNs在抗肿瘤药物靶向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分别介绍了MSNs在抗肿瘤药物被动靶向、主动靶向、物理或化学条件响应型靶向及其他复合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以期对目前具有良好抗肿瘤作用的化药、天然药物及中药单体化合物的减毒增效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藏药方荆组方方法是藏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具有许多科学性和独特性,有进一步研究和与中药学相比较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认书  朱永宏  孙鹤 《中草药》2011,42(1):176-179
药物研发的高投入和高风险促使药物研发者和审评者积极尝试各种先进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来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基于模型的药物研发理念(MBDD)是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通过建模与模拟技术,进行药物研发的一种新的研发模式。MBDD强调药物研发全过程中学习的重要性,将隐藏在药物研发数据中的知识通过定量的方法挖掘出来,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方案的设计,可大大提高药物研发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研发效率。综述MBDD的概念、发展以及应用,旨在为从事药物研发的工作者提供借鉴,希望国内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新的研究模式,以促进我国新药研发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Drugs and other chemicals that do not occur in mammalian systems are metabolized by a wide variety of enzymes. Reactions catalyzed by these enzymes have been classified into two general phases. Phase I reactions include oxidations, reductions, and hydrolyses, whereas Phase II reactions are broadly defined as conjugation reactions and include glucuronidation, sulfation, acylation, methylation, and conjugation with glutathione. The mechanisms of these biotransformations are outlined to demonstrate how both non-toxic and toxic metabolites are produced. The mammalian metabolism of acetaminophen, a widely used mild analgesic, and R-(+)-pulegone, the major constituent terpene of pennyroyal oil, will be discussed to illustrate specific features of mammalian drug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国家药品标准存在同名同方而执行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完善药品标准,从而更好的监管药品。  相似文献   

16.
消化道定位药物释放技术及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消化道定位药物释放技术及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消化道定位药物释放技术在新药开发及药物传输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论消化道定位药物释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平台,具有试验数据可靠、加速新药开发、降低新药开发失败率等特点,已经在国际制药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据2004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平均为6.1%,与美国的34%相比相差甚远。国外研究发现,联合用药比例由37%升到67%,高血压的控制率由42%~50%升高到93%,由此可见,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是联合用药。医生应该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个体状况,制定一个合理的用药方案,如果血压比目标血压≥20/10mmHg,则初始治疗即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搭配好各类降压药,使更多病人血压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18.
中药组分多元释药系统是多组分、多成分制剂体系,如何评价其多元化的释药行为一直都是中药制剂现代化面临的考验。该文通过对银杏内酯组分释药单元中各代表性成分释药的研究、释药行为相似度分析以及采用权重系数法对多成分的释药曲线进行整合,希望可以为中药组分制剂的释药评价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Ayurveda has its unique perceptions and resultant methodologies for defining and treating human diseases. Fumigation therapy is one of the several treatment methods described in Ayurveda whereby fumes produced from defined drug formulations are inhaled by patients. This therapeutic procedure offers promising research opportunities from phytochemical and ethnopharmacological viewpoints, however, it remains under-noticed. Considering these facts, this review is primarily aimed at introducing said Ayurvedic fumigation therapy and discussing its scientific gaps and future challenges.

Methodology

A search of multiple bibliographical databases and traditional Ayurvedic text books was conducted and the articles analyzed under various key themes, e.g., Ayurvedic fumigation, fumigation therapy, medicinal fumigation, inhalation of drugs and aerosol therapy.

Result

Ayurveda recommends fumigation as a method of sterilization and therapeutic procedure for various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microbial infections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However, it has not gained much attention as a prospective field with multipl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more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Ayurvedic fumigation therap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more effective drug administra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药物转运体角度探讨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的跨膜转运机制,并阐明ACT001可能产生的耐药性机制。方法 采用人药物转运体高表达单克隆细胞株/囊泡、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LS-180),使用q RT-PCR、Western blotting、LC-MS/MS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等技术手段,共同研究ACT001的跨膜转运机制和耐药性。结果 小白菊内酯衍生物ACT001能够抑制外排转运体BCRP的转运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48.6μmol/L。ACT001在Caco-2细胞单层上的外排率为2.95,添加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抑制剂Ko143可使外排率降至0.807;添加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ACT001的外排率没有影响。在LS-180细胞中添加10μmol/L的ACT001诱导72 h,可使P-gp和BCRP的m RNA表达水平分别提高8.89、8.21倍,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