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和特色是灵活、多变,缺陷是难以规范统一.基于审证求机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它是某种疾病范围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该病证的病机特征.病机证素源自病理因素,因其数量有限,内容相对清晰,故建立其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是完全可行的.研制病机证素诊断量表是规范化辨证诊断的前提.以出血性中风为例,探讨病机证素诊断量表研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证候辨证诊断方法.结果体现了辨证灵活性与证候规范化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中医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局面,为构建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统一的中医辨证模式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候要素辨证是近年来中医学界研究较多的一种模式,系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疾病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型名”的基本要素,更是辨证的核心与关键.研究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的分类及比例具有一定特征;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对应证型的组合具有一定规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伏邪证候要素存在地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与辨证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医诊断学是以中医学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指导 ,研究如何诊察与识别病证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诊法与辨病、辨证等方面。自 5 0年代以来 ,我国学者在中医基础研究中对证、病、症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并围绕中医证开展四诊客观化、证候规范化和证候的本质、计量诊断、证候的动物模型等方面开展工作 ,取得一定的进展。目前 ,中医学尚缺乏公认的诊疗评价体系 ;未来应加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证候与基因关系以及辨证方法体系等的研究。1 研究现状1.1 证候…  相似文献   

4.
中医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证”的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 概括,属于阶段性诊断,是具有动态意义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中医微观辨证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从 分子、细胞乃至基因水平来深入研究“证”的本质, 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医 证候动物模型问题。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 动物实验的代表,它在受试动物身上体现了中医理 论和证候特点。目前,它的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寒 热、肾虚、血瘀、脾虚、肝郁等多方面,几乎覆盖 了所有辨证领域。而热证造模是属于其中开展较早, 研…  相似文献   

5.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课程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人门”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涵盖中医证候发展史、证候模型建立方法、证候模型应用概况、方证相应理论与应用,以及方证相应的经典实验。课程设置贴近中医经典理论、体现中医研究思路、融汇药学基础知识与中药制备技术,对培育学生辨证技能与科研思维、实现“医药互通”有积极的作用,可望成为一门完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新型课程。  相似文献   

6.
证候辨识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起点,中医证候评价量表的研究一直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备受关注。该文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类人证候”思想为指导,集合多种动物行为学及机能学实验,构建痰瘀互结证小动物模型类人证候评价量表理论思路,并对痰瘀互结证包括舌象、脉象、精神状况、疼痛、异常分泌物、麻木、痿废、眩晕、肿块等证候的测量方式进行探索,以期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建立新标准,为中医辨证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证候与证素的映射关系,将“证候集合”转化为由多种证素组合形成的“证素组合集合”;然后运用证素组合形成病机的组合法则(ISO-R法则),从“证素组合集合”中筛选出“符合病机定义的证素组合”进而形成病机。建立“证候集合→证素组合集合→符合病机定义的证素组合”新三阶双网证素辨证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证候→证素→证名”的三阶双网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与数学、计算机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包括了“辨证”和“论治”两部分。本文主要介绍“辨证”的部分。辨,是辨别、分析之意;证,是“恙”的简化字。证,是证据、根据的意思,但在中医学中则是指“证候”而言。中医所说的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的概括。这个病理特性(也即证候),包括了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诊断规范化有着其必然性。证侯和证型的术语规范化是当前诊断规范化的首要内容。“证素辨证体系”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中医辨证理论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辨证计量诊断是中医智能化自动化的基础,现有计量模型的共同特点在于探索独立证侯与证型之间的关系,这对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计算机诊疗系统在辨证计量诊断模型基础上,现阶段仍需依赖于专家经验和临床病案等作为诊断知识库,客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证”的实质与辨证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医“证”的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它源于临床,具有客观实在性,但又是一种抽象了的理念,用现代方法难以实证。对于“证”的研究,首先应明确“证”要领的内涵,确定证的实质;其次是研究辨证的特点、规律、内容、方法;然后是建立完善的辨证体系,并制定常见证的辨证诊断标准;最后才是从某种层面上阐明证候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索国内学者对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的研究文献,从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研究、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等方面总结近10年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现代研究进展情况,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现有辨证计量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证候、证型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为出发点,结合中医辨证的模糊性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尝试描述“辨证元”计量诊断模型的基础架构与基本思路,剖析该模型与证素辨证计量模型的异同,并揭示该模型的科学性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研究进展,评价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辨证沦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精华,而“证候”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国内从五十年代末即开展了证候研完,近几年来又引起中医界广泛重视,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文主要就中医征候的概念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含证候劝物模型)、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从辨证论治术语的提出,分析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现状,并着重讨论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研究进展和“微观辨证”“证素”辨证等新辨证方法的产生;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宏观辨证开始出现其局限性,而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并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病,必须通过辨证来认识疾病的特殊本质。辨证得出的诸如“太阳表实”、“热入营血”、“湿热弥漫三焦”、“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等证候名称,已经不再是证状和体征的罗列,而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如何针对疾病的本质“证”来进行治疗,并不是简单的“有是症、用是药”的所谓“对症治疗”。而是要考虑如何以这些抽象的证候概念为依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来对疾病进行治疗,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所以,中医在“辨证”之后,还要“论治”,也即是还要讨论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对疾病证候的正确处理,以解决具体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矛盾。我国古代医学家在与疾病的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贝叶斯网络运算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了中医辨证思维规律与证素辨证体系的关系,简介了贝叶斯网络推理原理与网络构建,并以实际例子说明了中医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运算规律。认为中医学所说的“证”,是对疾病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中医辨证的思维原理与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由证素组合成证名。证候—证素—证名间形成极复杂的证素辨证体系。贝叶斯网络是用于不确定性推理、对信息进行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运算法。将其运用于中医证素辨证体系中症状与证素间隶属关系、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研究,结果与中医专家的经验有较高的吻合性。但贝叶斯网络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若能将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人工建模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综合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并反复交叉而使之不断完善,则可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的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包括实证与虚证两部分,实证包括气滞证、血瘀证、热证、湿证,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并设立了每个基本证候的诊断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诊断规范辨证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基本证候的总体符合率为73.92%.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肝癌复合证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高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证候计量化;DME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而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诊断...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恶性肿瘤死因之首,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的75%~80%。通过对1998~2009年肺癌证候相关研究文献分析、总结可知,目前肺癌中医证候研究主要是中医证候与TNM分期相关性研究、预后相关性研究、病理分型相关性研究、病因病机研究及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等。并提出开展肺癌证候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特别要重视舌象变化在肺癌辨证及预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将现代医学诊疗手段整合到肺癌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阻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证候归属中常见的3个证候,从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探讨3个证候外在表现和内在的物质变化基础及证候本质,实现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循证心血管医学的根本要求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