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在113方中。应用桂枝汤以及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综观仲景立方之意,是为治疗太阳中风及其变证而设。然而,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桂枝汤及其加减应用,又有所发展,常用以治疗里证、痛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亦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遂成 《国医论坛》1994,9(1):17-18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病之主方,在《伤寒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桂枝汤为基础随证加减之类方占《伤寒论》所有方剂之63%。桂枝汤及其类方不仅运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广泛运用于内科杂病。本文主要探讨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阐述了桂枝汤类方具有调整胃肠蠕动及传导功能;有效地抑制和清除幽门螺旋菌(HP);促进胃肠粘膜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胃肠粘膜缺血缺氧症状;解痉和镇痛等药理作用。并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桂枝汤类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肠炎、老年性便秘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全国名中医王霞芳教授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汤复方、桂枝龙牡汤、小建中汤)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并首次收录在其所著的〈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反复出现多达几十次,可见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之广.桂枝汤及其类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气血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外感及内伤杂病中,被誉为古今第一大方.本文从荨麻疹的常见证候出发,阐述了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荨麻疹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在113方中,应用桂枝汤以及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综观仲景立方之意,是为治疗太阳中风及其变证而设.然而,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桂枝汤及其加减应用,又有所发展,常用以治疗里证、痛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亦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作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外感伤寒和内伤杂病,仲景方讲究“方证相应”,治疗时抓主症,从症状入手。以桂枝汤类方治疗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探求在骨科临床中的运用,达到症-病-证-方的对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1桂枝汤有广泛的适应证而非仅用于解表仲景虽首用枝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但综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不难发现,桂枝汤是两书众方之中的一首重要方剂,它是一大类相关方剂的代表方和基础方,由桂枝汤而变生之类方在书中出现的频次最高,适应症也颇为广泛,桂枝汤除用治中风表虚之外,还用治“病常自汗出”及患者“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不愈”等非外感之杂病,《金匮要略》中还用原方治疗孕妇“尺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之证,说明仲景已不将此方限于解表。至于以桂枝汤为基础而化裁之类方大多与外感无涉,诸如小建中…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代表方,也多用于治疗营卫不和证,郑启仲教授依据仲景之法,临床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小儿哮喘、小儿腹痛、荨麻疹、小儿误汗等疾病,疗效显著,兹举验案四则以供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作为《伤寒杂病论》开篇第一方,为群芳之首,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证明桂枝汤及其类方具有增强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内皮、扩张血管、抗炎、调节血脂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就桂枝汤及其类方对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探索经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红彦  刘喜平  李沛清 《中成药》2002,24(7):544-545
目的:探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源流衍化考及与阳旦汤的关系。方法:以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主要依据,结合相关医籍文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桂枝汤类方与阳旦汤类在主治,组成,剂量,方名和方义等方面有一定的联系。结论:桂枝汤可能源于古《汤液经法》之“小阳旦汤”,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进一步探讨桂枝汤类方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原为治疗太阳中风之证而设,在《金匮要略》中延伸为治疗内科杂病。柯韵伯赞誉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饮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笔者临床中用桂枝汤及其变方治疗多种病症,常收到满意临床疗效,介绍如下。1术后出汗案高某,女,46岁。因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桂枝汤被誉为仲景群方之冠,有"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之誉。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方为基础,根据兼证、变证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而成。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桂枝汤及其类方在儿科中应用广泛,具有药味较少、疗效较好的优点。此文意在探究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中的具体应用。作者通过翻阅大量书籍与文献,搜集并整理桂枝汤类方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病案及相关研究,总结桂枝汤类方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生长发育、内科杂病等疾病中的运用,做一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大家,也是一位经方大家。观叶案应用经方治疗病种之多,加减化裁之活,实值得效法。本文仅就叶案中对桂枝汤及其类方的应用,作一初步的探讨。叶案中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范围很广;如虚人外感、咳喘、痰饮、痹痛、冲气、动悸等,常随证投之。有作调和营卫、发散风寒  相似文献   

15.
孟宇航 《新中医》2018,50(1):177-179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一方,医药方家誉之为"群方之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味进而形成桂枝汤类方19方,故该方也成为《伤寒杂病论》中独立的一首药方。我国著名医学临床大师徐灵胎长期研习《伤寒论》,认为每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其基础的治疗方法,只要在该基础之上增减药味且适度适量,皆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1]。此见解为桂枝汤以及类方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桂枝汤类方的变化,张仲景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被称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化裁的属桂枝汤类的方剂有20多首,主治中涉及疼痛之证,内而脏腑经络之痛,外而头项腰背四肢之痛,仲景均以桂枝汤加减化裁,审证求因,"无一药无一方专门治痛而无一药无一方不能治痛",选药精当,结构严谨。《桂枝汤类方治疗疼痛证治规律浅探》一文从桂枝汤及其类方所治疼痛相关条文方药分析,探讨仲景治疗疼痛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治疼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具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调肝理脾、调和阴阳之功效,与肝癌阴阳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辨证选用《伤寒论》桂枝汤类方治疗肝癌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姜勋  韩延华 《河南中医》2010,30(7):630-633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其类方占据了《伤寒论》方中的绝大部分,这些方子在临床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很好的疗效。本人整理归纳桂枝汤及其类方32首,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证而设。我们临床上应用桂枝汤及其变方治疗各型感冒,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胡仲翊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君胡仲翊先生(1896—1966),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投学于恽铁樵先生创办的中医函授学校,专心研究歧黄之术以救人济世,以“业医原为救人济世”为座右铭。对各家学说,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并能加减变化,临床40余年,经验颇丰,尤其擅用经方。现就其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妇科病的验案,选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