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彭文学  李雪红 《吉林医学》2012,33(35):7719-77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按Vancouver分型,其中,B1型3例,B2型1例。1例B1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B1型骨折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例B2型保留假体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钢丝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骨折达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术后感染。随访Harri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平均82分,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行走。结论:假体选择不当、术中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配合强行击入假体柄、外伤等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不但能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作用,而且长条异体皮质骨作为生物接骨板恢复假体周围骨折骨量并且没有应力遮挡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万仑  刘仲前  吕波 《四川医学》2009,30(8):1259-1260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相应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置换术中、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13例患者。按Van.couver分型A1型4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B1型4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32型3例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B3型2例骨折采用长柄假体翻修加异体皮质骨板、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钢丝固定术,同时做髓腔内松质骨粒植骨,提高假体柄固定的强度及股骨侧皮质骨骨量。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断端及结构植骨处均骨性愈合。患者术后卧床时间1—4个月,平均3.5个月,术后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升高,患肢无疼痛、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Vancouver分型综合包含了骨折的位置、骨折的稳定性、假体的松动情况、股骨近端的骨量。因此对临床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B2和B3型骨折患者,应注意骨折周围、髓腔内外充分植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9例,其中Vancouver B1型5例运用锁定钢板或结合钢丝、钢缆内固定,Vancouver B2、B3型各1例行翻修长柄置换加LCP内固定,Vancouver C型2例行锁定钢板固定,骨缺损予植骨处理。结果:随访11~30个月,平均23.8个月。9例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假体松动,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粗隆钢板(GTR,Zimmer)治疗大粗隆粉碎的VancouverA。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12例Vancouver AG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用大粗隆钢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大粗隆骨折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有无内固定装置松动、感染发生率,同时对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30(19.0±6.4)个月。12例患者大粗隆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1.1)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2.1±6.2)min,平均出血量(183.3±40.1)ml。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47.1±10.3)分和(93.8±2.5)分(P〈0.05)。1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无一例内固定装置松动,无一例线缆断裂,无感染病例。结论采用大粗隆钢板治疗大粗隆粉碎的VancouverAG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特别是大粗隆骨折呈粉碎型,骨折固定可靠,可恢复外展肌功能,对骨膜血运损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生物型长柄假体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2、B3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我科共收治1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Vancouver B2、B3型骨折患者,其中Vancouver B2型7例,Vancouver B3型5例,男8例,女4例,69~ 82岁,平均74.83岁.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生物型长柄假体翻修、植骨加钛丝环扎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并对该1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0 ~ 32个月,X线显示缺损的骨量均得到明显的恢复,骨折线消失,宿主骨与移植骨已达到骨性愈合.无假体松动、感染和再骨折等常见并发症.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为87.83分,其中优(>90分)6例,良(80 ~89分)6例,无中、差(<80分)病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 生物型长柄假体翻修、植骨加钛丝环扎固定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2、B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1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72~86岁,平均78.5岁;骨折按Vancouver分型:A型1例,B1型5例,B2型2例,B3型2例,C型1例。A型采用患肢外展皮牵引治疗;B型及C型分别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钢丝或钢缆环扎固定、长柄假体翻修、股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10例患者骨折愈合;1例患者骨折愈合欠佳,经再次植骨固定。患者无感染、畸形愈合、假体松动脱位、内固定断裂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5例,中2例,差1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需结合骨折部位、假体有无松动、局部骨质量、身体状况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杨二平  彭昊  杜远立  梁杰 《海南医学》2016,(9):1436-1438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长柄股骨假体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8年5月至2014年9月应用非骨水泥长柄股骨假体行股骨侧翻修结合钢丝或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的Vancouver B2和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2型8例,B3型9例.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行髋关节功能评估,采用Beals和Tower标准行影像学评估,并记载随访时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41.7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为68.2分,所有骨折均愈合,4例股骨柄下沉不超过10 mm,无假体松动表现.影像学评估按照Beals和Tower标准,其中优8例,良5例,差4例.结论 加长型非骨水泥型股骨长柄假体加钢丝或环抱器能为骨折愈合提供较好的初始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按Vancouver分型,A1型3例,采用保守治疗;B1型11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或钢板钢缆固定,B2型2例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混合植骨.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8~2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无畸形愈合,未发生断端骨质吸收、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局部感染等,骨折均愈合,患肢无疼痛、无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根据其骨折分型采用相应的固定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温哥华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12例温哥华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和骨骼质量不同,分别采用长柄非骨水泥假体翻修结合异体骨结构性植骨,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钢缆钢板和LISS钢板等进行内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7.5年.9例患者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未出现假体再松动征象;1例因为感染难以控制而取出假体;1例LISS钢板固定失败;1例患者仍在随访中.结论 手术治疗温哥华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关键是长柄股骨假体翻修、异体皮质骨结构性植骨和牢固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9例,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按骨折的Vancouver分型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或股骨假体翻修手术.结果 术后8例患者获得8~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78分.结论 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手术中扩髓导致应力集中、假体力线不正、术后早期不恰当运动等因素有关,术后半年内是发生骨折的危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兼顾骨折、假体、骨量等多方面因素,根据骨折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假体稳定、骨折愈合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