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芳香开窍具有多种含义.芳香开窍药亦非单纯为心窍闭塞而设,临床凡见邪气壅塞、气机闭阻,七窍不通者,都是其适应证。本文试就临床常用的几个方面,作一简要概括。1.开心窍、醒神志,治疗邪陷心包、痰壅窍闭引起的神昏及惊癎、中风、癫癎等卒然昏厥者。常用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牛黄、石菖蒲等。芳香药行而善动,入心开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开窍醒神药为气味芳香,以通关开窍,醒神为其主要作用的药物。凡窍闭神昏之症均可应用,有使神志清醒之效。[麝香、冰片、菖蒲]均有开窍醒神作用。而麝香走窜飞扬,其性温,通经络的效力强于冰片走窜开窍,其性凉,清热解毒的效力优于麝香,亦能醒脑提神。麝香辛温香窜,善于开关利窍,为窍闭神昏之良药;又能行经通络,可治经闭、难产、  相似文献   

3.
<正>开窍药具有开窍、醒神、通关、回苏等功效,主治窍闭神昏。本类药物一般味辛,气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根据药性可分为寒、热两大类,前者主要有冰片、牛黄,后者有麝香、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等。开窍药是中医药物治疗学的重要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关于"窍"的论述分析,从"窍"的名称、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温病条辨》重视"开窍",其开窍法并不仅指开通心包机窍或心窍,而且还包括毛窍、清窍、浊窍等在内的广义之窍。并探析《温病条辨》对于开窍机理的认识,即外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门,内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主,外邪侵袭机体易致诸窍郁闭,当须岌岌开窍。而开窍诸法的运用,因邪之性质、窍之部位、正之虚实、病之缓急不同而各异。这些论述揭示了不可囿于传统上开窍即是开心窍的狭义开窍法认识,并启示从开窍机理来把握温病传变及其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5.
癔症临床表现多样,常伴发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以及意识改变状态、精神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该病多由七情过用、痰火郁结引起,关键病机为心窍被蒙、窍闭神迷、神志逆乱。武连仲教授从医数十载,精通多种特色针刺手法,临床经验丰富。武老认为辨证论治癔症的重点在于明确标本,开窍醒神。总结其治疗癔症性抽搐、扭转痉挛的临证经验,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圣济总录·诸风门》神志病病机及用药规律。方法:以诸风门记载医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神志病的病因病机;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中的方剂分析模块,总结神志病用药规律。结果:药物分类使用频次排在前3位的为补虚药、安神药、解表药,高频药物排名前11位的有人参、炙甘草、茯苓、防风、远志、朱砂、桂枝、牛黄、茯神、麝香、冰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配伍有人参配伍茯神、茯苓、远志、炙甘草,朱砂配伍麝香、冰片、牛黄。结论:"五脏虚损,风邪乘之"是诸风门神志病证的核心病机。安精神,定魂魄,首选人参;补五脏,安神益智,人参配炙甘草、远志、茯苓;补肝气,助升发,桂枝配干姜;散风邪,疏肝气,佐以防风;窍闭神昏,开窍醒神,朱砂配麝香、冰片、牛黄。  相似文献   

7.
开窍剂具有通关开窍、启闭醒神作用,以治窍闭神昏之证者,根据其病因、机之不同分为凉开与温开两类。一、凉开(具有清热解毒,熄风镇痉,开窍安神之功,主治热闭。) 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栀子、朱砂、冰片、麝香、珍珠、金箔衣)<安宫牛黄郁金犀,芩连雄黄金箔衣,山栀朱砂冰片入,珍  相似文献   

8.
开窍方剂是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治疗神昏窍闭病证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开之发之”,这是开窍方剂的立论根据。汉·张仲景《伤寒论》对热结阳明之神昏谵语论述甚详,所立寒凉攻下之剂,对后世影响颇大,然于开窍之剂,则未曾涉及。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载用紫雪、吃力伽丸(苏合香丸)、还魂散等有效方剂。宋金元时期,《和剂局方》搜集如  相似文献   

9.
石菖蒲应用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鹏 《四川中医》2002,20(10):17-19
石菖蒲辟秽恶而利清阳,化湿浊而开心窍;祛舌下之痰,利肺出声;豁痰开窍平癫痫;流利五脏,通达九窍;通利气血达窍道,祛除湿浊止诸痛;舒心气而畅心神,悦心情而定心志;禀水草之精英,乃延年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第十章开窍剂凡以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一、目的、要求熟悉开窍剂的定义、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掌握安宫牛黄丸、玉枢丹;熟悉紫雪丹、至宝丹、苏合香丸;了解小儿回春丹、行军散。二、主要内容开窍剂的定义、功用、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凉开、温开及其代表方。三、各节提要 1.凉开:凉开剂适用于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他如中风、痰厥及感触秽浊之气、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证有热象者亦可选  相似文献   

11.
探讨邪闭心窍、邪塞脑窍运用开窍与通窍法的机理。认为上述两种情况临床上均可出现,凡中风中经络者多属邪阻脑窍,中脏腑者多为邪闭心窍。在治法用药上各有侧重,附案例3则。  相似文献   

12.
赵文研  陈荣 《光明中医》2009,24(10):1972-1973
从呕吐、呃逆、便意频或便闭等方面探讨重症肝病合并肝昏迷的中医病机,认为湿、毒、瘀久聚在肝,累及五脏,弥漫三焦,蒙蔽清窍,使气机逆乱,传导失司,是肝昏迷的基本病机.故治疗思路提出:①通腑泄浊解毒;②凉血利水解毒;③开窍醒神解毒;④补气益神解毒.  相似文献   

13.
轻度认知障碍属中医学健忘范畴。其病位在心(脑)。其病机有心虚血少,神窍失养;肝郁气滞,神窍不灵;肾精亏虚,髓减脑空;心肾不交,智慧不生;心脾两虚,神窍失濡;痰涎壅盛,蒙蔽清窍;瘀阻心脉,神窍不开等之分。可分别对应从补血养心,安神益智;疏肝理气,解郁开智;补肾益精,髓足智生;交通心肾,神定智生;补养心脾,养血益智;化痰除湿,开窍益智;活血化瘀,通脉开窍等法论治。  相似文献   

14.
开窍醒神药与通腑药的运用闭、脱二证是中风之重证,宜急救之。一般认为闭证宜开窍醒神,阳闭治以凉开,阴闭施以温开,脱证则宜回阳救脱。救治闭证乃是能否使中风重症转危为安的关键。中风闭证虽有阳闭、阴闭之分,但临床以阳闭较多见。阳闭者皆大便不通,甚至七八日一行。神志不清乃腑实不通,邪热内扰,心神昏蒙,治当化痰清热、通腑泻浊。方中选大黄为主药,即重在通腑泻浊,配以化痰之品。若大便得行,腑实得通,病人可转危为安。大黄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中医对脑生成的认识出发,探讨补肾精、协五脏、安神志和开诸窍等中医健脑思维方法和脑功能可塑性作用之间的联系。认为补益肾精,使肾精充沛是中医健脑和促进脑功能可塑性作用最直接最常用最有效的路径;生克制化五脏相关的稳定和谐有序的整体关系是精生成的大本营,是脑功能重组实现的基础;神静则阴生,形役则阳亢,脑神和心神同调共治,脑神安则髓充脑实,心神安则脏宁精生,脑心相关是脑功能施展的双翼;脑窍不开则智昏,心窍不开则志愚,醒脑开户牖,通心透灵犀,是中医健脑思维和方法的首务,是增强脑功能可塑和重组作用的开启。  相似文献   

16.
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46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杨玫英 《陕西中医》2007,28(2):203-20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印堂等,合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82.51%。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具有益气活血,祛瘀化痰,补脑开窍之功;补阳还五汤加减能使气充血活,痰祛瘀消,髓海充足,脑窍得养,窍开神醒。  相似文献   

17.
【歌诀】苏醒神志麝香王,开窍醒神活血强。通经止痛跌打伤,经产癥瘕疽痈良。【释义】麝香味辛,性温,主入心、脾之经。麝香芳香辛窜,具有很强的开窍作用,能苏醒神志。又因其走窜之力强,能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癥瘕积聚,疽痈疮毒以及外伤肿痛。  相似文献   

18.
“心寄窍于耳”理论源自《黄帝内经》,指心可统领耳窍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突发性聋属于中医“暴聋”范畴,中医多从肝肾论治本病,对从心论治本病关注度不足。现以“心寄窍于耳”理论为基点,分析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与突发性聋的病因病机的联系,即心主血脉功能异常导致的瘀血阻窍是突发性聋发病的关键环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是影响突发性聋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刺治疗可通过循经取穴、近部取穴以畅通血脉,恢复“心主血脉”之功,通过循经取穴以调心神,头部取穴以调脑神,辨证选穴以调五脏神,恢复“心主神志”之能,心之生理功能复常,从而听觉功能亦可恢复。  相似文献   

19.
开窍药对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窍药的主要功效为芳香开窍,醒神回苏,临床用以治疗脑卒中、神志昏迷等证。近年来研究发现开窍药能通过影响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发挥其治疗脑部疾患的作用,有些开窍药或药物单体能迅速通过BBB,有些开窍药则可以促进其它药物通透,是其发挥开窍醒神回苏的主要作用机制,推测其也许是该类药归心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武连仲教授认为癔症为情志所伤,其临床表现以抑郁、癫狂、反应迟钝、反应过敏、喜怒无常、哭笑不休等精神症状为重点;心主神明,故主要责之于心。病机以心窍被蒙、神机逆乱为本,局部经气阻滞为标;治疗原则以开窍醒神为主,通经导气为辅;治疗选穴以内关、人中为主穴,内关采用提插泻法,人中采用雀啄泻法,局部根据症状随证选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