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木兰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6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3%甲酸和0.3%三乙胺)(A)-水(0.3%甲酸和0.3%三乙胺)(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 min-1,检测波长345,270 nm,柱温25℃.结果:木兰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 06 ~0.241 2,0.038 24 ~0.7648,0.088 02 ~1.760 4,0.016 55~0.331 0,0.036 08~0.721 6,0.189 41 ~3.788 2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95%~10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木兰花碱、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可为金芪降糖片的现代制剂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连解毒汤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军鸽  赵莹  王永春  孟珈同  邱智东  唐秋竹 《中草药》2022,53(11):3348-3356
目的 阐明黄连解毒汤(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HJD)物质基准的关键质量属性,建立HJD物质基准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栀子苷含量及其转移率,为后期HJD的复方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按古代工艺制备15批物质基准,测定出膏率,建立物质基准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同法测定物质基准中8种成分的含量,进行饮片到物质基准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15批HJD物质基准平均出膏率为16.02%,指纹图谱共有18个共有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指认出8个色谱峰分别为盐酸黄连碱、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盐酸黄柏碱、黄芩苷、栀子苷。各指标成分从饮片到物质基准的转移率分别为盐酸黄连碱0.61%~1.08%,表小檗碱0.14%~0.24%,盐酸巴马汀0.93%~1.52%,盐酸小檗碱4.09%~6.36%,盐酸药根碱0.81%~1.07%,盐酸黄柏碱0.78%~1.06%,黄芩苷7.45%~12.26%,栀子苷0.42%~2.82%。结论 指纹图谱结合出膏...  相似文献   

3.
庞宇  梁健钦 《中药材》2012,(11):1868-1871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一清颗粒中3种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5 mmoL/L庚烷磺酸钠和5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14%三乙胺、以磷酸调pH 3.0)(30∶70),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3种成分分离度1.5。3批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分别为:盐酸小檗碱(3.68、3.67、3.65 mg/g)、盐酸药根碱(0.31、0.30、0.30 mg/g)、盐酸巴马汀(0.67、0.66、0.66 mg/g)。结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波长下能同时准确测定一清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一测多评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的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内参物,测定其与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他5种生物碱的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的质量分数,比较2种测定方法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在线性范围内,盐酸小檗碱与盐酸药根碱、盐酸非洲防己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131、0.999、1.011、1.076、1.025,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6种生物碱成分量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黄连及其炮制品中6种生物碱可行而且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洗剂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以 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采用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以水-乙腈(55:45,每100 mL中含磷酸二氢钾 0.34 g,含十二烷基硫酸钠0.17 g)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45 nm,柱温为35℃,流速1 mL·min-1。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 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0.305~6.1,6.4~64,6~60 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0.999 5,0.999 6(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9.8%和100.7%,RSD分别为1.67%,0.87%,0.74%(n=6)。结论 该法可以同时 测定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复方苦参洗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清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测定法。方法:内标物为盐酸雷尼替丁;色谱柱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0.2 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无水乙醇(体积比1∶1),调节pH值为5.5;盐酸小檗碱的测定分离电压为2 kV,盐酸巴马汀和盐酸药根碱的测定分离电压为18kV;重力进样10 s(高度15 cm);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6μg/mL~13.0μg/mL(r=0.9972)、2.37μg/mL~11.84μg/mL(r=0.9991)、0.45μg/mL~2.24μg/mL(r=0.998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9.3%、99.7%,RSD均小于3.0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一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柱,以乙腈-0.1%磷酸和0.05%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40 min为265 nm,40~55 min为225 nm.结果: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759~17.66,0.2670 ~ 17.09,0.2625~16.80,0.2214~14.17,0.9487 ~ 60.71,0.0504 ~ 3.229,0.0449 ~2.874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8%,100.2%,100.0%,99.0%,98.9%,97.4%,RSD分别为1.8%,1.2%,2.1%,2.1%,2.0%,2.0%,2.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左金丸乙醇提取物中表小檗碱、盐酸药根碱、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左金丸的现代制剂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二妙丸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Extend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水-乙腈(55∶45,每100 mL中含磷酸二氢钾0.34 g,十二烷基硫酸钠0.17 g)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5℃,流速1 mL·min-1。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6 085,6 995和6 970。盐酸药根碱回归方程为Y=141 547X-7 456.9,r=0.999 1,线性范围6.1~122 ng;盐酸巴马汀回归方程为Y=93 047X+47 140,r=0.999 5,线性范围0.128~1.28μg;盐酸小檗碱回归方程为Y=86 106X+87 243,r=0.999 6,线性范围0.12~1.2μg。3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100.23%和99.32%,RSD分别为3.97%,2.04%和2.25%(n=6)。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可以同时测定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测快速,定量准确,可用于二妙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黄连吴茱萸药对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黄连中主要生物碱成分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前后的差异.方法:采用TLCS法对黄连单煎液、黄连吴茱萸合煎液、黄连吴茱萸单煎混合液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后,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以盐酸小檗碱的减少较为明显.结论:两药合用,黄连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吴茱萸可制约黄连苦寒之性,为临床两药配伍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三颗针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及盐酸巴马汀含量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1)℃.结果 三颗针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及盐酸巴马汀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3%(RSD=3.35%),98.41%(RSD=3.09%)和99.29%(RSD=3.72%).结论 该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三颗针药材含量测定,为合理开发利用三颗针药用资源及其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离性上肢运动障碍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方法:综合分析2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和诊治过程及预后。结果:经综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该型颈椎病比较特殊,少见,因易与运动神经元病相混淆而导致误诊,提高对这种少见的非典型颈椎病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和针对影像学而采取的治疗方案对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欧洲刺柏药用部位是其浆果,具有促水排泄、防腐、抗胃肠胀气和抗风湿作用,还可改善胃功能。用作促水排泄药可增加尿量(水丢失),但不增加钠排泄。成分萜品烯-4-醇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但刺激肾。欧洲刺柏浆果对单纯疱疹病毒体外显示抗病毒活性,并具抗真菌活性。动物实验显示,欧洲刺柏浆果提取物具有堕胎、抗生育、抗炎、抗胚胎植入、降血压、升血压和降血糖作用。欧洲刺柏浆果油具有兴奋子宫的活性,以及利尿、胃肠道抗菌和刺激作用,该油对平滑肌有阻止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敏感颗粒通过诱导Treg细胞变化,使变应性鼻炎的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目的。方法:本研究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鼻敏感颗粒组,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予以鼻敏感颗粒灌胃,借助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标本的 CD4+CD25+Foxp3+Treg和IL-4、IL-10、TGF-β1、IL-13的数值。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D4+CD25+Foxp3+Treg在造模成功后下降(P<0.05),但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上升(P<0.05),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P>0.05)。细胞因子ELISA法的结果表明,在造模成功后IL-10 和TGF-β1浓度明显下降(P<0.0001),IL-4和IL-13浓度明显上升(P<0.0001),而在鼻敏感颗粒治疗后IL-10和TGF-β1的血中浓度回升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IL-4和IL-13血中浓度下降但未达到正常空白组水平。结论:鼻敏感颗粒可以上调变应性鼻炎大鼠的Treg细胞数量,使其分泌的IL-10 和TGF-β1量上升,抑制Th2细胞活性,使IL-4和IL-13分泌量下降,从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14.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巴西可可的药用部位是其种子,含2.5%~7%咖啡因(相当于咖啡中的1%~2%),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剂,增强心率和收缩力,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胃酸分泌,引起多尿,松弛脑外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促进儿茶酚胺释放,间接抑制组胺释放。巴西可可还含作用类似于咖啡因的茶碱和可可碱,以及可致癌和肝毒性的鞣质。此外,还含有微量鱼毒药替包宁(timbonine)。  相似文献   

15.
丹参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为高品质丹参药材的筛选提供某种依据,并为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结果]超标率为:铅6.25%;镉100%;砷0;汞0;铜31.25%.[结论]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砷、汞含量较低,铅和铜的含量个别超标,镉含量严重超标.  相似文献   

16.
Four new sesterterpenoids, terretonins A-D (1-4), and a new alkaloid, asterrelenin (5),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a solid-state fermented culture of Aspergillus terreu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analysis. The structures of 1, 2, and 5 were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Taxol content in various parts of several Taxus species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weight percent ranged from 0.00003 to 0.069.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竭含药血清对雪旺氏细胞NGF,BDNF,CNTF,LNGFR,TrkA,GDNF,GAP43和NF-H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血竭给药组(灌服血竭的香油溶液)和空白对照组(等体积香油),制备血竭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选取出生3 d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制备雪旺氏细胞;将培养的雪旺氏细胞分为血竭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10%血竭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干预培养.48 h后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雪旺氏细胞NGF,BDNF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镜下观察到大部分雪旺氏细胞呈双极梭形,细胞呈肩对肩或端对端排列,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均呈阳性;与空白组比较,血竭组NGF,LNGFR,GDNF和GAP43 mRNA表达上调(P<0.01),BDNF mRNA表达下调(P<0.05),CNTF和TrkA的mRNA均下调(P<0.01),NF-H mRNA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血竭可能是通过上调NGF,LNGFR,GDNF,GAP-43的mRNA的表达,同时下调BDNF,CNTF,TrkA mRNA来发挥其促进神经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种热毒诱导的血栓形成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热毒诱导的血栓形成动物模型,为血栓性疾病的热毒病因病机研究、清热解毒法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以及清热解毒药的抗血栓活性筛选和临床前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动物先腹腔注射Ca 5 mg/鼠,16 h后再静脉注射LPS 50 μg·kg-1。于造模后不同时间观察尾部血栓形成情况,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浆TXB2,6-keto-PFG1α,TNF-α和IL-6水平、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以及尾血管P-选择素表达。结果:造模后,可在大鼠尾部远端形成稳定的血栓,动物血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大量产生,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等表达明显增高,有较多的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提示本模型的血栓形成与炎症反应有关。结论:本模型由内毒素这种外源性热毒诱导,体内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病理过程,提示热毒是本模型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秀珍  朱兵 《中国针灸》2002,22(11):19-27
经络学说起源于对“脉”的解剖生理学认识,以脉行的路径为经脉,以脉行的分支横出的径路为络脉,从而渐形成了经脉和络脉的概念。对经络学说提出挑战的是来自西方医学的传入,即人们在认识神经学说的结构与功能这后,来阐释经络沟通人体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体表与内脏内,外之间特异联络,调控和反应功能,在明末传入的西方解剖生理学,或是在晚清西方医学科学的东传过程中,与经络功能相关的中医词汇如“细筋”“系”等曾作为“nerve”的汉泽名词,从而在中西医汇能的初创阶段,奠定了经络与神经功能活动相关的文字转换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