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雌激素替代治疗 (ERT)用于绝经后妇女 ,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 ,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 ,可出现各种症状 ,并导致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方法 :妇复春胶囊是我国研制含有微量雌激素、孕激素及各种维生素及钙剂 ,长期服用均无副作用。结果 :84例患者服用 1个月后 ,重症者症状明显减轻 ,轻症者症状消失。结论 :妇女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替代治疗已成为缓解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 ,促卵泡素升高出现的一系列丘脑与植物神经系统平衡失调症状的一种主要手段。妇复春胶囊改善了绝经后出现的各种症状 ,84例患者坚持服药 ,更年期症状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绝经后妇女治疗骨质疏松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不良反应率为1例(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率为9例(18.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雌激素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服用后的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辅以乐力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不足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D)的主要原因,而钙缺乏也是导致低骨量从而导致PMD的重要原因,以下报道服用结合雌激素,乐力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30例患者的观察情况。  相似文献   

4.
于晓  孙静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3):195-196
目的:观察大豆蛋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18例)。全部患者每日均严格按制定的营养食谱进餐,但治疗组每日应食用35g大豆蛋白,对照组在试验期间不得服用大豆或雌激素类食品或药物,试验期限为1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骨钙素(OC)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羟脯氨酸(Hyp)和尿脱氧吡啶(DPD)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12周后的血Hyp和尿DPD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大豆蛋白可以减缓骨吸收,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较长期服用大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和骨强度下降。当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骨吸收的速度明显超过骨形成,骨量迅速减少,最终导致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ostmenapausal osteoporosis POP)。雌激素替代疗法是目前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首选方法,但由于雌激素在诱发生殖系统肿瘤,引起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的副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争议。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且副作用少。为了探讨静脉使用葛根素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IL-6和雌激素的影响,自2003年4月-2004年7月,作者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进行了葛根素针剂静脉点滴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是自然衰老过程中人体组织器官系统退行性改变在骨骼系统出现的症状,包括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前者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不足有关;后者主要与增龄衰老有关。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害骨代谢所诱发的。特发性骨质疏松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期的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文中主要阐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由此引发的骨折发生率也在增加.雌激素能有效的防治绝经后骨丢失,保持骨量,减少骨折发生率是目前防治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本文就雌激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IL-4、IL-6、IL-10和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40例,放免测定血清标本中IL-4、IL-6、IL-10、雌激素的含量。结果:用药前与用药30d后患者血清中IL-4、IL-6、IL-10含量有差别。结论:葛根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张保亭  张戈  秦岭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2):3506-3508
绝经后肠钙吸收障碍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改善绝经后的肠钙吸收障碍,但患者对长期雌激素疗法依从性较差.中草药尤其是含有类似雌激素结构的植物雌激素(例如以淫羊藿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仙灵骨葆复方和淫羊藿总黄酮)显示出良好的提高肠钙吸收和改善骨密度的作用.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肠钙吸收的改善是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但其对增加骨密度的程度多少仍需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是机体非特异性内分泌紊乱而致的全身骨量减少的代谢性骨病,骨韧性和强度下降,轻微外伤即发生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文献表明,雌激素的降低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用全身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用放免法检测患者血中雌激素水平,以求进一步阐明两者的关系。1研究对象病人来源于门诊就医女性69例,年龄在20~7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将病人分为4组,绝经前组,绝经低于5年组,绝经后5~10年组,绝经后10年以上组。2方法用DPX骨密度仪(美…  相似文献   

11.
针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又称1型骨质疏松症,是指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与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是公认的六大疾病之一。绝经后骨吸收及骨形成均加速,呈高转换型骨代谢,故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性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身材变矮或驼背、腰背疼痛、易发生骨折、绝经后发病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骨质变化,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骨量减少、骨做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骨质疏松的一种类型,又称为I型骨质疏松,与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有密切关系。多种资料表明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雌激素低下除了引起的骨丢失外,还引起绝经后的多种症候,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绝经后骨质疏松是由于绝经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于女性绝经后10年内,由于造成的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威胁骨质疏松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故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有效治疗与护理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我们采用青娥丸治疗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并施以科学护理,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观察了解绝经后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通过雌激素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相结合治疗疾病而得到的治疗体会,分析临床中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39例绝经后期妇女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显效者有32例,有效者为6例,无效者为1例,总有效率为97.4%,参考以往只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取得的总有效率(70%~80%之间),两组进行比较存在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绝经后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双骨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双骨汤,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6周后对比两组血清骨性碱磷酸(BAL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以及骨强度(SOS)变化情况,6周、12周后在x线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6周后BALP、PICP、BG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01),两组比较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后治疗组骨折愈合率为97%,对照组骨折愈合率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骨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口服避孕药与骨质疏松林宁丁菊红窦方斌1(南京210029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1南京210016南京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国外有报道,服用口服避孕药(OC)可导致血中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在绝经妇女中雌激素减少是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这种内...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且女性罹患风险高于男性。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药物主要是抗骨吸收药如雌激素、双磷酸盐类、钙剂等,但不良反应明显。近来对中药雌激素样作用的研究快速增加。现就植物雌激素类单味中药防治PMOP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方家选 《中医研究》2006,19(4):40-4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emonpausal osteoprisis,PM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绝经后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分泌减少,骨偶联过程失衡,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性骨形成所致的净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的代谢性骨病。因骨质疏松易造成多个部位发生骨折,骨折后可致迟缓愈合或不愈合,严重威胁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00-01—2004-12,笔者对PMOP合并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共治疗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蔡佳宇  郭郡浩  蔡辉 《河北中医》2009,31(10):1595-1596
骨质疏松是绝经后妇女(自然或人工)常出现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Albright首先提出骨质疏松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着密切关系,称之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2006—2008年,为了进一步探索卵巢全切除术对不同年龄段妇女骨密度的影响,我们对109例女性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增加绝经后妇女患心脏病风险的罪魁祸首 ,但一直缺乏证据。最近卡马莫托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可预防心绞痛。研究对象涉及平均年龄 54岁、绝经后休息期间有心绞痛史的15例绝经后妇女。研究期间先采用雌激素治疗 2天 ,后 2天则给予安慰剂 ;在安静躺下 10分钟之后 ,要求受试者深呼吸 6分钟 ,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其心脏功能和血压 ,测试后 ,服用硝酸甘油 ,再B超检查心脏。结果发现服用安慰剂后 ,所有妇女在过度换气后发生心绞痛 1~ 4分钟不等 ,但在服用雌激素的那 2天里 ,无一例出现心绞痛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