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2010年夏天,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开展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甘肃省健康教育所也组织了大量的健康教育人员进入灾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本文结合在舟曲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对如何做好泥石流灾害应急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0引言 沿海地区由暴雨、台风等天气引发的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较常见,由此导致医院医疗设备的浸水,甚至整机遭遇洪涝、泥石流等淹没的情况也常有发生,不仅给医院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也耽误了对患者急救、治疗的时间。除了灾害天气对医疗设备的影响外,还有管道漏水、破裂和天花板漏水等灾害事件,都可能造成医疗设备意外进水。结合历年来台风中的抢险经验,现就医疗设备水灾预防和设备浸水后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3.
姜广启  隋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98-1300
一般认为,灾害又称灾难,是指危险的、无法抗拒的、通常称为突然发生的创伤性事件。Myers等将灾害划分为自然灾害、技术灾难与恐怖主义活动。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洪水、泥石流、地震、海啸、飓风、龙卷风、干旱与暴风雪等,他们具有不可抗拒性。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自然灾难,打击突然、受害面积广泛,通常给灾区带来许多公共卫生问题。如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台风灾害引发的疾病谱变化和医疗救护需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某县台风影响严重的登陆区和周边区43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中26.03%的人(113/434)在台风灾害遭受损伤和引发相关疾病,其中20.36%(87/434人)因台风登陆造成损伤而住院治疗,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损伤为31.03%(27/87人);台风灾后3d以急性消化道和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第5d以伤口感染为多见,旧病复发则以第7d为多见.居民对救护要求最紧迫的是转移安全处.结论外伤是台风引发主要疾病,通过台风灾害引发的相关疾病特征分析,为医疗救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WHO认为在 2 0世纪的最后 10年内 ,几乎占地球上总数 1 3的 2 0亿人受到自然灾难影响 ,其中洪灾与干旱占 86 % ,灾害造成死亡率增加并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2 0 0 0年 2月非洲南部莫桑比克的洪水事件不仅即刻直接造成了损失 ,随后发生介水传播疾病的爆发 ,其损失同样巨大。洪水使供饮用的地面水受到污染 ,带来诸如霍乱、伤寒和肝炎等疾病的威胁 ,多种病原体聚集在广泛的水体中增加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难度。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在处理近年一些重大洪水和干旱灾害的过程中 ,除了进行常规如食品配给、避难所物资、急救和重建等干预外 ,还增加…  相似文献   

6.
研究总结各类灾害救援行动,对准确预判灾情、快速实施救援,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武警交通力量近年来参与的典型抢险救援行动进行了梳理,对地震、洪水、地质灾害、事故灾难四种灾害及次生灾害处置的人员编组、战法运用和装备编成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强调要抓好联合指挥、发挥装备优势、动态获取灾...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在洪水灾害时期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洪水灾害时期,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探讨灾害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法与工作方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工生产的不断发展,有毒有害物质不断增加,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也随之增多。化工职防院(所)在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积极参与社会灾害应急事故的援救工作,是当前化工工业卫生工作中的一项新课题。灾害和灾害医学灾害对人类及其生活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一般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风、雪、水灾、旱灾、寒流、热浪、森林火灾)、地质学灾害(雪崩、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生物灾害(虫灾、流行病);人为灾害有生产工作中的各类事故、火灾及对人身造成的各种危害。灾害的突发性强,可知和预防性低,伤亡发生时间集中而且数量往往很大,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和城镇人口集体化,灾害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和对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近几年来引起国家和各级领导的广泛重视,并且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称之谓灾害医学。灾害指由于某种不可控制的恶性因素引起的突然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世界,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经常发生,我国也是灾害较频发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而且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恐慌。尤其灾后受累人群突然改变了居住与生存环境,不少人员成为难民或流动人口,使他们缺乏基本的卫生保障,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威胁增加,疫病流行的危险性上升。因此,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自然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洪水、地震、飓风中的受害者,引起创伤后的精神紊乱和情绪沮丧是产生自杀的风险因素。本文进行这项研究来确定自然灾害对自杀率的影响。选择1975~1993年发生的重大灾害,包括377个县,发生灾害县由单一灾害影响,排除人为引起的灾害,资料由美国应急管理处提供。这些县中至少7年前和单一灾害后4年,无其他灾害发生,377个县中308个发生洪水,24个发生飓风,24个发生龙卷风,4个发生地震,2个发生严重严寒,自杀数量由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提供。通过计算机得到月份人数,将资料分成3个月、4个月、12个月期间段的不同的组,即灾害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特大山洪泥石流挖掘清淤作业劳动卫生防护经验,为灾害救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现场调查,分析确定挖掘清淤作业存在的主要卫生学问题,采取劳动卫生综合防护措施。结果有效地保护挖掘清淤作业者的健康,未发生与挖掘清淤作业有关疾病的流行或暴发。结论针对性采取综合劳动卫生学防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山洪泥石流灾后挖掘清淤作业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赴巴基斯坦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工作经验,为开展国际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赴巴基斯坦前进行充分筹备,包括组建团队,明确分工、分析疫情、筹备物资、强化培训等,以及赴巴基斯坦后多途径多维度了解灾情情况,并深入重灾区救济营及医疗营进行实地走访、义诊、调研,严格落实安全、防控等各项措施。结果 专家组充分了解巴基斯坦灾区疫情情况,并结合走访、义诊、调研结果,形成了救济营与医疗营医疗卫生工作报告以及提出了基础医疗重建中国方案;专家组全体组员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间及回国后隔离期间均未感染传染病,身体状况良好,平安回国。结论 赴巴基斯坦抗击特大洪水灾害医疗卫生工作实践为基于实际工作形成,实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最主要又频繁发生的灾害之一,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如何保障灾后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介水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灾后无大疫的关键点之一。文章仅以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水灾处理为个案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健康教育和指导分散式供水灾民对饮用水进行家庭消毒法消毒,同时开展饮用水水质监测和疾病监测并分析其相关性,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希望对能对水灾卫生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果说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是一级次生灾害,那么,幸存者可能面临二级次生灾害:传染病!大灾之后的大量急性传染病的可能暴发流行!由于地震造成大量人、畜、禽死亡,交通中断,卫生条件恶化,救援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同时还有数量巨大的畜禽尸体,灾区的空气污染,饮水困难,食物缺乏,幸存者的身体状况极差,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随时可能被疾病侵犯.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建立一项制度不可能超越本国、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全民享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医疗保障目标,中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但绝对是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中的重要一步。”6月以来,广西、广东、黑龙江等地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受灾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紧急动员,迅速全力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和救灾防病工作。在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解洪权的孩子在这场灾难中遇难了,但是他除了用半天时间处理孩子遗体火化之外,每天都在卫生院里忙碌着。正是由于灾区无数个白衣天使,像解洪权一样的无私奉献,目前,灾…  相似文献   

16.
灾害是对造成人类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破环性影响事件的统称。根据灾害的起因,又可分为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通常直接引发传染病广泛传播的原生灾害极为罕见,而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战剂等引致的灾害则属此类人为原生灾害。  相似文献   

17.
1991年夏,我国华东及南方十几个省、市发生特大水灾。当洪水猛兽般地袭来时,各级政府最关心两件事:灾情和疫情;当洪水悄然退去,还是救灾和防病。于是,各级干部和群众都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卫生系统建设至关重要。可是。在以往的灾害救护中有一些问题很值得反思,卫生救护往往只重视医学硬技术的应用。而忽视灾害医学软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直至目前,我国的灾害医学教育还尚属空白,为此,本文试就开展灾害医学教育问题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8.
2007年7月,重庆山城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到处一片汪洋大水。由于市区内涝,洪水上涨,我们一家人长时间浸泡在洪水里抢搬东西上楼,尽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福建省闽西北地区部分县市洪水泛滥成灾。洪水过后,闽西北山区某农场发生一批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及淋巴结肿大等病人。根据当地送检的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有关疾病的血清学检查,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地区是一起洪水过后引起的稻田型钩端螺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西省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的逃生及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现况,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山西省4个区县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知识技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超过95%的被调查对象家里没有灭火器和逃生包,且没有与家人进行过逃生演练;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事件的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分别为30.2%、16.6%和29.1%,其中城市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5或P0.01);城乡、家庭人口数及是否知晓家庭应急准备四步骤是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应急准备在灾害事件应急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今后应加强对这方面的健康教育;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知晓率较低,有待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