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电针联用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β-七叶皂甙钠静滴与电针联用,观察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积分和TNF-α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用药7d和14d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而基础组的神经功能积分在用药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联合组TNF-α含量在用药14d后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而基础组TNF-α含量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提示β-七叶皂甙钠与电针联用,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TNF-α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尼莫通和β-七叶皂甙钠分别使用及联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经CT证实的6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第2-5日手术,术后应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甘露醇;B组:β-七叶皂甙钠+甘露醇;C组:尼莫通+甘露醇;D组:β-七叶皂甙钠+尼莫通+甘露醇,计算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差及1周后CT最大层面脑水肿面积的差值,比较4组疗效。结果:与A组比较,B、C2组患者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差及1周后CT最大层面脑水肿面积的差值均明显增多(P均<0.01);但与D组比较,差值则明显减少(P<0.05或P<0.01)。B、C2组比较,在脑水肿吸收程度上虽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神经功能改善方面C组积分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尼莫通和β-七叶皂甙钠不仅能明显减轻脑水肿,且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两者虽在脑水肿吸收程度上无明显区别,但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尼莫通优于β- 七叶皂甙 钠,两者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量44例急性脑梗死患急性期,恢复期血浆TNFα,IL-β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血浆TNF-α,IL-1β含量较恢复及其对照组均显增高,P<0.01,恢复期TNF-α,IL-β含量虽明显下降,但较对照组为高,P<0.01,二含量变化的关系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急性脑梗死患存在神经-炎症/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两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急性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α与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α(LP-α)和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36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α和CRP含量,并与32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LP-α两次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LP-α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急性期CRP有显著差异(P<0.05),而脑梗死恢复期CR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P-α与CRP同样可作为脑梗死的观察指标,LP-α水平不受病程及治疗影响。因此,急性期检测结果可说明患者LP-α水平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但CRP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随病程转归而恢复正常水平。脑梗死是炎症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脑底动脉血流变化与血浆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关系。方法:对11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分成脑动脉狭窄组及脑动脉供血不足组,计算脑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系数(RI),并进行血浆IL-6及TNF-α测定,与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脑动脉狭窄组的PI、RI及血浆IL-6及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较脑动脉供血不足组显增高(P<0.05)。脑动脉供血不足组血浆IL-6及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增高(P<0.05)。结论: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脑底动脉血流变化与血浆IL-6及TNF-α水平密切相关,脑底动脉狭窄较脑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坏死程度及炎性反应更明显,更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急性期又较恢复期高(P<0.05),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且血清中TNF-α含量与IL-1β和sICAM-1也相关。结论:TNF-α、IL-1β和sICAM-1互相作用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反应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等的影响以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将6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复方丹参(联合用药组)与用复方丹参治疗(复方丹参组)对患者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联合用药组为84.6%,复方丹参组为59.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对4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血清NO测定,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TNF-α的测定。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小叶增生组(P<0.01);血浆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小时增生组(P<0.01);乳腺小叶增生组NO、TNF-α水平与对照组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检测结果提示NO参与了抗肿瘤免疫,并可能由TNF-α所诱导。检测NO、TNF-α水平有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乳腺癌的检测、随访和预后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2例重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等渗盐水为对照组(B组),于伤后当天开始用药,持续28d,检测伤后1、3、14和28d时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1)在伤后1、3d,2组间血清内毒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2)在伤后14d及28d,A组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补锌能降低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环素对高胆固醇喂养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的作用,以探讨其可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和四环素组,测定饲养前后血浆TNF-α和ET-1的含量。结果:饲养前各实验组间血浆TNF-α和ET-1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饲养后高胆固醇组血浆TNF-α和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四环素组(P<0.01),而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与饲养前比较,对照组血浆TNF-α无明显差异(P>0.05),高胆固醇组和四环素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四环素组血浆ET-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高胆固醇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TNF-α和ET-1参与高胆固醇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四环素能降低高胆固醇喂养兔TNF-α和ET-1的含量,从而具有一定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死的早期康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德树  丘仁  姚盛钧 《临床荟萃》2002,17(3):128-129
目的:评价β-七叶皂甙钠对离梗死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188例,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同时每天给予β-七叶皂甙钠20mg治疗2周,以简式Fugl-Meyer(FMA)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治疗前后均显著改善,但两组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ADL能力,有较高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TNF—α及IL—6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汉涛  何东苟 《临床荟萃》2002,17(12):1368-1369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TNF-α及IL-6的变化。方法:抽取34例慢性支气管患者治疗前后及27例健康人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及IL-6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及对照组(P<0.01)。缓解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革兰阴性球菌感染者TNF-α及IL-6含量显著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P<0.01)。结论:TNF-α及IL-6的可作为判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期、感染程度及感染细菌类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联合应用β-七叶皂甙钠和硫酸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cT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β-七叶皂甙钠和硫酸镁,3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吸收均有明显改变,且以治疗组为佳(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治疗中联合应用β-七叶皂甙钠和硫酸镁可促进血肿吸收,具有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中致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抗炎因子转化细胞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 符合SIRS诊断48例,分别在入院后第1、8小时和第2、3、4天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3mL,测定TNF-α、IL-6、TGF-β和IL-10,并设对照组。结果 TNF-α和IL-6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GF-β和IL-10入院后第小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8小时以后各监测点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TNF-α和IL-6峰值出现早于TGF-β和IL-10,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拮抗炎症因子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致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平衡是治疗SIR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α)和白介素-10(IL-10)在大鼠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中毒后不同时点脑内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O中毒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CO中毒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CO中毒后不同时点脑组织匀浆中TNF-α与IL-10的水平。结果:大鼠CO中毒后3h脑TNF-α水平升高(P<0.05),6h达高峰(P<0.01),24h仍高水平表达(P<0.01),至72hTNF-α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脑IL-10水平于中毒后24h开始升高达峰值(P<0.05),至72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内TNF-α在CO中毒后迅速表达峰值(P<0.05),至72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内TNF-α在CO中毒后迅速表达并持续升高,可能作为损伤介质参与了CO中毒脑损伤的发生,IL-10水平升高较TNF-α延迟出现,可能在急性CO中毒晚期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用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SMAO),1h后松夹恢复灌流。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量分为预防、治疗和对照3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夹闭后30min和再灌注后30min肌肉注射卡巴胆碱(0.1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未夹闭前(0h)和夹闭后1h,2.5h和6h测定血浆中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浆TNF-α、IL-10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升高。肌肉注射卡巴胆碱后,治疗组及预防组血浆TNF-α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同时预防组TNF-α含量在1h和6h点低于治疗组(P均<0.05);3组动物之间血浆IL-10和皮质醇含量在夹闭后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卡巴胆碱能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对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影响轻微,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七叶皂甙对家兔前脑缺血、再灌流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在建立家兔前脑缺血、再灌流动物模型的基础之上,将动物分为四组:缺血组、再灌流组、缺血治疗组和再灌流治疗组。前两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后两组注射5mg/kg的β-七叶皂甙。观察脑皮质组织水含量、脑组织皮质匀桨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脑皮质和海马组织超微病理结构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未治疗组(P<0.05),MDA含量低于未治疗组(P<0.01),而SOD活性较未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且超微病理结构的改变较未治疗组损害程度所有减轻。结论:说明β-七叶皂甙可以减轻家兔脑缺血、再灌流性损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与β-七叶皂甙的抗氧自由基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变化及羚蝎胶囊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西医对照组32例均为急性中小量脑出血患者,2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加羚蝎胶囊,比较2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2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第3周血浆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IL-2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羚蝎胶囊通过调节脑出血患者血浆TNF-α、IL-2水平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尼莫地平、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共21d,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d、21d进行病情评分及内皮素-1(ET-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尼莫地平联合β-七时皂苷钠治疗后ET-1、NSE和TNF-α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随着病程的延长,二者血浆含量有下降趋势,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1)尼莫地平联合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并发脑水肿具有肯定疗效;(2)ET-1、NSE和TNF-α血浆浓度测定可能成为脑出血并发脑水肿诊断及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与甘露醇对降低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ICP)的疗效和利尿作用的比较。方法:5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伤后应用β-七叶皂甙钠20mg加生理盐水50ml静注,每日总量60mg,连用7日。对照组20例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注,每日2-3次,连用7日。检测2组患者ICP变化及尿量、尿比重变化。结果:β-七叶皂甙钠降IC物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分别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