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听神经瘤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此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国内报道占颅内肿瘤的8.43%(1659/19688)。手术切除肿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面神经损伤,随着显微技术和术中监护技术的应用,听神经瘤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已有了显著进步。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的脑脊液漏国外多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30%;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间200例经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进行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会林  邓大丽  喻廉  王黎 《安徽医学》2012,33(3):263-265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以及在显微外科联合应用的手术中面神经保留、预后情况分析。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179例听神经瘤患者,对术中面神经监测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79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3%,解剖保留率96%;其中听神经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4.0 cm有88例,小于4.0 cm 91例。结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听神经瘤治疗目的不再仅仅是切除肿瘤延长生命,而是要求在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完整保留面神经功能作为听神经瘤治疗最佳效果。术中面神经监测技术和显微内镜的联合应用,以及手术者经验的不断丰富,可以大大提高听神经瘤手术时面神经保留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3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听神经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听力丧失31例,面神经功能障碍18例,后组颅神经损伤4例,脑脊液漏3例,出现脑积水或原有脑积水加重2例,颅内感染1例,颅内出血1例,死亡1例。结论:听神经瘤术后听力丧失和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大小、囊性变及术者显微手术熟练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58例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患者术后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并做好呼吸道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术后面瘫8例;肿瘤复发3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术后护理对提高听神经瘤的手术疗效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臻 《中外医疗》2016,(11):76-77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CPA脑肿瘤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观察肿瘤切除和术后情况.结果 CPA脑膜瘤SimpsonⅠ、Ⅱ级切除41例,Ⅲ级切除7例,术中死亡2例;术后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72.9.0%,听神经功能保留率为52.10%.结论 显微手术可有效减少CPA脑膜瘤患者的血管和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苏杰  严畅  陈伟强  杨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6):587-588,591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切除术中的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6例听神经瘤患者分别行单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22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过程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进行监测(监测组,24例),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对病例面瘫情况进行评价,监测组Ⅰ级21例,Ⅱ级2例,Ⅲ级1例;非监测组Ⅰ级13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Ⅴ级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听神经瘤手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保护面神经。  相似文献   

7.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36例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0.5~1年.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大于90%)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面神经损伤3例.术后6月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2例,Ⅴ、Ⅵ级4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方法:对27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保留25例,占92.6%。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结合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提高大型听神经瘤的全切率,手术面神经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神经功能保护和评估的作用,提高肿瘤全切率、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7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行术中电生理监测,研究其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3例(11.1%),面神经解剖保留26例(96.3%),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63.0%),无死亡病例,术末与术前经颅电刺激运动神经(面神经)诱发电位的比值60%者术后可能面神经功能差。结论:听神经鞘瘤术中电生理监测对于安全切除肿瘤,保护、评价面神经功能有重要价值,该比值60%是面神经功能可能严重损伤的警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诊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操作技术及预后。方法:采用CT及MRI扫描检查和显微外科技术,对31例大型听神经瘤行手术切除,术中及术后评估面神经的功能。结果:本组26例(83.9%)肿瘤达到全切除,5例(16.1%)次全切除。面神经的解剖学保留率为77.2%(24例)。对26例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者为22例(70.9%)。结论: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对面神经可获得解剖学与功能的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陈广鑫  许民辉  沈光健 《重庆医学》2007,36(23):2422-2423
目的总结分析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后对肿瘤周围的面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功能影响的随访结果。方法1997年7月~2005年11月本科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159例听神经瘤,获得随访137例,平均随诊37.2个月(6~116个月),肿瘤最大长轴直径6~33mm(平均25mm),最大横径7~36mm(平均16mm)。肿瘤边缘剂量10~186Gy(平均12Gy),40%~75%等剂量曲线,靶中心点1~12个(平均5个)。结果肿瘤总控制率94.16%,听力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功能保留率分别为63.20%、77.37%、86.86%。结论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中小型听神经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对肿瘤周围的颅神经有较高的功能保留率。  相似文献   

13.
衣志刚  周志武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824-825,828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面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手术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面神经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对面神经解剖保留及功能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2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监护系统 (英国 Medelec牛津公司 )术中监护术侧面神经 ,并对术后的面神经解剖保留进行统计和术后的面神经功能恢复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解剖学保留 36例 ,面神经保留率 85 .71 % ,死亡 1例 ;1年随访 ,面神经功能测定 ( H- B) I级为 36例 ,II级为 3例 ,III级为 2例。结论 :对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取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测有利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和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保护及内听道肿瘤的处理方法。方法53例听神经瘤患者全部采用坐位经枕下乙状窦后一内听道入路,术中行面神经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评价及随访。结果53例中肿瘤全切46例(86.8%),近全切7例(13.2%);面神经解剖保留40例(75.5%),出院时功能保留30例(H—B分级,Ⅱ级以上),随访3个月至1年,面神经功能保留36例(Ⅱ级以上),完全麻痹8例.术后颅内积气4例,脑积水3例,脑脊液漏2例,无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检测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听神经瘤切除及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听力保留2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0例,功能保留22例。无手术引起的死亡。结论熟悉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囊性听神经瘤手术可以较好的保留面神经。  相似文献   

17.
囊性听神经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病因、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 0 .5~ 3年。结果 肿瘤全切 8例 ( 72 .7%) ,面神经保留 7例 ( 63 .6%) ,其功能保留 4例。 1例术后人工辅助呼吸于 19天死于肺炎 ,其余恢复良好。结论 听神经瘤的囊变可能与肿瘤生长所致的组织缺血有关 ,其手术效果(面、听神经保留 )较好  相似文献   

18.
陈辉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166-167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切除术在听神经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使用单侧枕下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40例,对手术效果,听、面神经保留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完全切除37例,占92.5%,部分切除3例,占7.5%。患者听力保留共计37例,占92.5%,手术患者面神经完全保留。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操作的经验和技巧是成功切除肿瘤和保留神经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56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提高面神经的保留率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肿瘤的全切除。25例采用术中电生理面神经监测。结果46例(82.1%)全切除,6例(10.7%)次全切除,4例(7.1%)部分切除。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0.4%(45例)。采用术中面神经监测,25例面神经保留率为92.0%(23例),未监测31例保留率为71.0%(22例,P=0.0489)。结论显微外科技术结合术中面神经监测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