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腹腔镜修补术的225例(246侧)女性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治疗170例(183侧),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55例(63侧)。按术中是否保留子宫圆韧带分为保留组(95例,104侧)和切断组(131例,142侧)。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1)保留组中19侧子宫圆韧带能够自然腹壁化,5侧沿子宫圆韧带两侧切开腹膜后再缝合,均采用传统方法将补片平铺在子宫圆韧带前方;80侧采用内环口整形术(Keyhole法),将补片置于子宫圆韧带的后方。保留组采用TAPP 90侧(86.5%),TEP 14侧(13.5%);切断组采用TAPP 93侧(65.5%),TEP 49侧(34.5%)(P=0.002)。保留组和切断组病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1.2±1.7)岁和(62.3±1.2)岁(P<0.000);手术时间分别为(31.3±1.3)min和(25.0±1.0)min(P<0.000)。(2)手术无中转。术后住院时间为(1.5±0.2)d,2周内均恢复非限制性活动。术后血清肿10例(4.5%),尿潴留2例(1.0%)。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时,子宫圆韧带是否切断须考虑年龄、手术时间、复发率等多方面因素;如保留子宫圆韧带,切开腹膜再缝合和Keyhole法是可选择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腹探查的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le-TEP)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0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施行的434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其中226例行预先经腹探查的TEP(le-TEP组),208例行传统TEP(TEP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漏气入腹率、中转手术率、出血量、手术时间、精索腹壁化时间、NRS疼痛评分、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真性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TEP组的OCH发现率(19.0%)大于TEP组(2.4%)(P<0.001)。Le-TEP组的联合手术率(6.6%)大于TEP组的联合手术率(1.4%)(P<0.05)。Le-TEP组的假性复发疝发生率(1.0%)低于TEP组的假性复发疝复发率(6.1%)(P<0.05)。结论 Le-TEP术式安全,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OCH的检出率,使联合腹腔镜手术同期进行成为可能,减少成人腹股沟疝假性复发疝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otally extraperitioneal,TEP)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7月间57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手术55例成功完成,2例失败;成功者术后均未用止痛剂,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48~72 h出院,随访2~21个月无复发.结论 TEP手术符合无张力修补原则,修补牢固,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以保留子宫圆韧带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5例行TAPP术的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术中均应用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法保留子宫圆韧带,对其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疝手术时间(80.0±19.3)min,术后住院时间(2.3±0.9)d,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2.1±0.8)分,无阴唇水肿及麻木、血肿形成,术后血清肿6例,随访2个月后均自行吸收,随访3~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无疝复发、补片感染病例。 结论在女性腹股沟疝TAPP术中,当子宫圆韧带与疝囊及腹膜间隙疏松时,可采用子宫圆韧带去腹膜化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术中保留子宫圆韧带的一种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开放疝修补术在圆韧带囊肿合并斜疝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试验组患者行TEP,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4.01±6.66)min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31±9.3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3.13±1.01)d和术中出血量(5.33±2.04)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4±0.52)d和术中出血量(11.17±0.4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实施TEP,患者术中相关指标较优,且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低,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子宫圆韧带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葛洲坝中心医院共47例女性腹股沟疝行TAPP,总结手术过程中子宫圆韧带的处理技巧。结果 4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保留子宫圆韧带38例(A组年龄50岁以下),手术时间平均(42±8)min,2例术后出现血清肿。横断子宫圆韧带9例(B组年龄50岁以上),手术时间平均(36±7)min;1例术后出现血清肿,2例术后出现腹股沟区包块,彩色超声证实为挛缩的子宫圆韧带。二组患者无一例出现腹腔脏器损伤、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包括疼痛)、补片感染等。二组患者在手术用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是否存在腹股沟区包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恢复理想,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保留子宫圆韧带的手术操作略为复杂,用时略长,约6 min,但保证了子宫圆韧带完整性及原有功能,值得用于生育期女性的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免钉合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行腹腔镜下TEP 75例,术中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骨骼化,平铺补片免钉合。结果均成功施行TEP,手术时间(62.9±16.8)min,术中出血量(18.1±5.2)ml,术后住院时间(2.8±0.7)d。术后阴囊血清肿3例,经1周理疗后阴囊血清肿逐渐吸收;手术部位腹股沟区疼痛1例,1周后自行缓解。75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2.6月,其中随访1年53例,未见复发,无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免钉合TEP是一种安全可靠、复发率低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8.
《腹部外科》2021,34(4)
目的在掌握常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的基础上,研究在术中主动切开斜疝疝囊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80例成人单侧斜疝病人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40例),观察组行术中主动切开斜疝疝囊TEP治疗,对照组行常规TE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皮至缝合完毕)、术中出血量、术中副损伤、术中中转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7项指标。结果 280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无中途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8±10.5) 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8.5±13.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6,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13.9±4.3) mL,少于对照组的(24.8±7.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5,P0.05);观察组术中无输精管及血管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71%,1/140)明显低于对照组(3.57%,5/140);术后12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P中主动切开斜疝疝囊,能在直视下剥离疝囊,直视下精索去腹膜化,不增加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患者,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联合子宫圆韧带囊肿切除手术,观察并记录手术处理方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10例患者中6例行TAPP治疗,4例行TEP治疗;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中全部确诊为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无对侧隐匿疝患者;患者疝环直径平均(2.1±0.4)cm,平均手术时间(47.4±9.5)min,平均住院时间(2.54±0.43)d;术后随访(24.3±15.2)个月无囊肿复发、疝复发、感染、疼痛。 结论腹股沟疝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行腹腔镜下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12 例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结果,分析左肾前间隙入路在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 12 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术中出血量(80±4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 d,术后未发生胰漏等并发症.结论 左肾前间隙入路是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手术中腹膜破裂后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腹股沟疝行TEP手术的所有病例,总结TEP手术中腹膜破裂的原因、裂口的大小、位置及处理对策.比较同期病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腹膜破裂和完整的患者手术时间、中转术式、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7月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OTFHULA);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EP)。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均0.001);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OPFHULA组和TEP组治疗均有各自优缺点,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21例行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9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及慢性疼痛(1月以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疗效。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总住院费用方面,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显著低于SILS-TEP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慢性疼痛(1月以上)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TEP)与经腹腹膜前(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TEP组)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TAPP组)的9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比较TEP组和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TEP组与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16)min比(68±17)mini、术中出血量[(7.0±1.2)mL比(8.0±1.4)mL3、术后疼痛分数[(2.0±1.1)分比(1.8±1.1)分]、术后住院时间((3.1±1.4)d比(3.3±1.2)d]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4.2±1.0)d比(4.5±1.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TEP组和TAPP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8033+536)元和(9632+643)元,TAPP组较高(P=O.007)。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3%,6/95),2组各3例,包括阴囊血(清)肿3例、暂时性感觉神经障碍1例,尿潴留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1.000)。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35个月、(20.0±10.2)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TEP与TAPP疝修补术均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两者在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TAPP)和完全腹膜外(TEP)两种手术入路在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腹腔镜TAPP与TEP原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7篇随机对照试验(552例患者)纳入分析,TAPP组302例,TEP组250例。TAPP组与TEP组相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WMD=8.49,95%CI(-1.37,18.35),P=0.09〕、术后住院时间〔SMD=0.11,95%CI(-0.12,0.34),P=0.34〕、术后复发率〔OR=1.37,95%CI(0.36,5.20),P=0.64〕、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发生率〔切口感染:OR=4.27,95%CI(0.85,21.57),P=0.08;尿潴留:OR=0.61,95%CI(0.21,1.78),P=0.36〕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在术后24 h疼痛方面,TEP组术后疼痛更轻〔WMD=0.72,95%CI(0.58,0.87),P〈0.000 01〕。结论目前证据显示,TEP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TAPP术更轻;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实施TEP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归纳总结手术技巧。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没有中转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为(75.1±38.5)min,术中出血量为(9.5±3.0)mL,腹膜撕裂发生3例,平均住院时间为(5.1±1.5)d,术后皮下气肿发生1例,术后没有发生持续性神经性疼痛、腹股沟区血肿、补片感染和切口感染的情况;1例术后5月复发。结论 本术式对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方法,有较低的复发性疝术后的再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疝囊主动切开技术在成人腹股沟斜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在洪湖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斜疝TEP手术的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疝囊分离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103例,采取疝囊主动切开分离技术;对照组患者122例,采取疝囊剥离技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术中副损伤(输精管、精索血管、肠管)、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切口感染、慢性疼痛)等临床指标。 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观察组手术时间[(50.2±12.6)min]较对照组[(65.6±18.1)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疼痛评分、手术室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副损伤明显减少,但是血清肿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6个月,2组患者均无肠梗阻、复发、慢性疼痛及补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TEP术中主动切开疝囊缩短了手术时间,其操作简单、安全可行,不会影响手术空间,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或粘连严重的疝囊分离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开放式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8例成人腹股沟疝或股疝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74例行开放式TEP术(开放式TEP组),74例行腹腔镜TEP术(腹腔镜TEP组)。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开放式TEP组手术时间为(50.65±30.98)min,术中出血量为(14.97±6.70)m L,术后排气时间为(19.73±3.64)h,住院时间为(6.34±3.80)d,住院费用为(6 361±1 330)元;腹腔镜TEP组手术时间为(70.51±30.07)min,术中出血量为(17.39±4.84)m L,术后排气时间为(19.19±3.65)h,住院时间为(5.35±2.49)d,住院费用为(8 532±777)元。与腹腔镜TEP组相比,开放式TE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式TEP组和腹腔镜T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1%比4.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3~19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开放式TEP与腹腔镜TEP的复发率相当,开放式TEP操作相对容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无需腹腔镜设备,住院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疝囊横断法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tic,TEP)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EP,观察组(40例)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法,对照组(42例)术中完全剥离疝囊,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疝囊横断法在TEP中的临床效果优于完全剥离疝囊法,可缩短手术时间与疝囊剥离时间,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