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防治瘢痕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组织块进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体外培养,另选50例膝关节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29只)用利多卡因0.75%浓度喷洒创面,对照组(25例,28只)用溶媒喷洒创面。结果利多卡因对HSFB的生长、胶原合成及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均呈浓度低赖性抑制,其中以0.75%浓度作用最为显著。临床中治疗组的膝关节外观异常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减少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等途径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7/2006-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创伤骨科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通过改进的Morris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将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腺相关病毒颗粒转染于增生性瘢痕愈合创面处。②实验评估: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愈合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主胶原Ⅰ,Ⅲ型胶原含量;应用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评价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在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中的生物学效应。结果:①术后6个月,对照组瘢痕较前仍稍有增生,颜色淡红,质地硬。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愈合创面稍突出皮面,颜色接近肤色,质地接近周围皮肤。②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TGFβ3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电泳条带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③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逐渐降低。至术后3个月,两组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始于稳定,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低于对照组(109.57±9.13,285.92±10.63)μg/g(t=2.98,P<0.05)。④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3转染组创面愈合组织中Ⅰ型和Ⅲ型胶原构成比中Ⅲ型胶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①腺相关病毒载体可介导目的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3高效转染增生性瘢痕创面并有效防治增生性瘢痕愈合。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创面愈合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合成以及提高Ⅰ型和Ⅲ型胶原构成比中Ⅲ型胶原的比例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利多卡因防治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78-2379,I00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防治瘢痕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组织块进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体外培养,另选50例膝关节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29只)用利多卡因0.75%浓度喷洒创面,对照组(25例,28只)用溶媒喷洒创面。结果:利多卡因对HSFB的生长、胶原合成及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中以0.75%浓度作用最为显著。临床中治疗组的膝关节外观异常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通过减少Ⅰ、Ⅲ型前胶原基因表达等途径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使用苦参碱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及病理科完成。在10只兔耳作80个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苦参碱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兔,40个创面。在做兔耳创面后的第2天起,开始使用药物,每次取0.5m L液体点至创面,3次/d。苦参碱组使用苦参碱贮液,生理盐水组使用生理盐水。在第3周切除兔两耳增生性瘢痕,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 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两组兔耳创面中不形成增生性瘢痕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形成增生性瘢痕的数量;胶原纤维的面密度比、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结果:10只大白兔、80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苦参碱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12个创面(30%),平均愈合时间为(10.6±1.7)d,形成增生性瘢痕块有28个创面(70%)。生理盐水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9个创面(22.%),平均愈合时间为(10.1±1.1)d,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块有31个创面(77.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光镜观察:苦参碱组平均胶原纤维面密度比明显较生理盐水组低(0.481±0.048,0.604±0.040,P<0.001);苦参碱组平均Ⅰ/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2.574±1.006,2.286±0.416,P<0.001)。结论:苦参碱不影响兔耳创面的正常愈合,也不能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但可以减轻所形成的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研究较多,但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在增生性瘢痕组织周边区分布情况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Ⅰ型胶原在人皮肤增生性瘢痕组织周边区和中心区表达与分布.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头颈外科1999/2002住院及门诊各类瘢痕手术患者30例,其中增生性瘢痕20例;非增生性瘢痕10例.取材瘢痕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皮肤组织,每例6块共180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对其阳性反应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增生性瘢痕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Ⅰ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且免疫阳性反应强.增生性瘢痕周边区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含量100%,明显高于中心区20%(P<0.05);而Ⅰ型胶原中心区与周边区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非增生性瘢痕周边区、中心区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Ⅰ型胶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皮肤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Ⅰ型胶原含量极少.结果提示,增生性瘢痕周边区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表达高于中心区,增生性瘢痕周边区的防治可能是临床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既往研究表明神经因素在创面愈合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有关神经调节与创面愈合后瘢痕形成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观察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神经支配与创面愈合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右侧T9~L1阶段脊神经根切断,制作失神经支配皮肤模型;然后在大鼠背部右侧失神经支配皮肤区域制作直径4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设为模型组,左侧对称正常皮肤制作同样的创面,设为对照组,伤后连续观察创面变化,于7,14,21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Ⅰ和Ⅲ胶原分泌情况,并计算Ⅰ/Ⅲ型胶原比例的变化,探讨创面愈合速度及愈合质量。结果与结论:模型组Ⅰ,Ⅲ型胶原分泌和Ⅰ/Ⅲ型胶原比值于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Ⅰ型胶原分泌与伤后7,14,21 d逐渐增加(P<0.05),Ⅲ型胶原于伤后21 d时分泌明显增高(P<0.05),Ⅰ/Ⅲ型胶原比值与伤后21 d时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创面早期神经支配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创面重塑期减轻神经支配可能会改善创面重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差异,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10例,取其行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各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 TGF-β1及Ⅰ、Ⅲ型胶原在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靶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方法。方法:应用天狼猩红偏振光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胶原的类型、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正常皮肤组织中以Ⅲ型胶原为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均以Ⅰ型胶原纤维为主,其含量随病程发展而增加。结论: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理想方法,可以明确纤维化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李万同  柳大烈  刘晓燕  王飏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192-3193,T004
目的:观察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Ⅰ(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ⅠMMP-1)的变化,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在深酸烧伤后创面的边缘切取标本,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烧伤创面不同时期MMP-1的表达,并以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MMP-1在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烧伤后不同时期表达强度不同,24h后开始表达,以后逐渐增强,至第7天达到高峰,并维持约1周后逐渐减弱,但其表达始终强于正常皮肤。结论:MMP-1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烧伤创面的愈合及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往实验显示补益生肌法有促进创面修复和减少瘢痕形成的作用,为了解其作用机制,在创面修复早、中期观察该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创面造模后随机分为喂药3,10d两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生理盐水模型组、补益生肌方组,每组各8只。采用Northern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胶原MMP-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3d)和中期(10d)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创面修复3d时,补益生肌组的MMP-1的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似。创面修复10d时,补益生肌组MMP-1 mRNA表达弱于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强于模型组。创面修复初期(3d)和中期(10d)对比:补益生肌组MMP-1的mRNA表达降低;Ⅰ型胶原mRNA表达略降;Ⅲ型胶原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补益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的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抑制MMP-1的分泌,从而使创面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增加,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Ⅰ(matrixmetallopro-teinasesⅠ,MMP-1)的变化,探讨其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在深Ⅱ度烧伤后创面的边缘切取标本,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烧伤创面不同时期MMP-1的表达,并以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MMP-1在正常皮肤中无表达,在烧伤后不同时期表达强度不同,24h后开始表达,以后逐渐增强,至第7天达到高峰,并维持约1周后逐渐减弱,但其表达始终强于正常皮肤。结论:MMP-1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烧伤创面的愈合及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 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合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差别,并通过应用一氧化氮(NO)供体或NOS抑制剂对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药物干扰,探索NO、NOS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取临床增生性瘢痕手术患者的瘢痕组织及周围少许正常皮肤,体外培养获得皮肤和瘢痕成纤维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比较两种组织及细胞中NOS的表达及分布的差异。分别以100~500μM的NO供体硝普钠(SNP)、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作用于瘢痕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并用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比较作用前后成纤维细胞中I、III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及RT-PCR方法检测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表达相对于皮肤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明显减少(P<0.05)。瘢痕细胞经SNP作用后,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I、III型胶原结果显示,从SNP200μM组开始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P<0.05)。经L-NAME200μM作用后,I、III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组织及细胞中NOS含量较正常皮肤组织及细胞明显减少,NO供体SNP对体外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胶原表达起到抑制作用,NOS抑制剂L-NAME对其胶原表达则起到促进作用,结果提示NOS表达降低可能与瘢痕增生密切相关,因此改变NO的产生及NOS的活性可望调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深度烧伤、瘢痕切除后的创面寻求一种能控制瘢痕增生与组织凹陷,且廉价,对人体无害,质地良好的永久性覆盖物。方法:选用健康白色小猪,活杀后取皮,用高渗盐水法去除表皮,用酶化学剂脱除皮肤细胞,保留完整的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形态,制成网状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结果:对13例烧伤病人Ⅲ°烧伤创面切痂后行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采用一步法11例,二步法2例,皮片成活率达97%~100%,二种方法无明显差异,复合移植皮片成活后创面平坦,无瘢痕增生或轻度瘢痕增生。结论:异种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和烧伤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变化 ,探讨VEGF在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作用。方法选择临床手术切除的新鲜烧伤创面肉芽及各个时期的增生性瘢痕 ,制成匀浆液 ,应用ELISA方法检测匀浆液中VEGF的变化。结果VEGF可在烧伤创面肉芽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 ,随着增生性瘢痕的发展 ,其表达量进一步增加 ,在 4— 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 ,表达量达到峰值。瘢痕成熟后 ,VEGF的组织表达逐渐下降。结论VEGF的表达量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血管丰富程度以及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湿润烧伤膏与凡士林治疗膝部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膝部擦伤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6例,分别应用湿润烧伤膏和凡士林进行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局部疼痛、创面感染率及瘢痕增生率.结果 2组创面均愈合,但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时间((9.3±2.2)d)较对照组((15.2±4.3)d)明显缩短(P<0.01),疼痛明显发生率、创面感染率及瘢痕增生率(7.14%,4.76%,4.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33%,22.22%,19.44%)(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和凡士林治疗膝部擦伤疗效确切,但应用湿润烧伤膏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患者明显疼痛发生率、降低创面感染和瘢痕增生率.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不同类型胶原在增生性瘢痕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Ⅲ型胶原纤维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不同时期的瘢痕组织进行Ⅰ、Ⅲ型胶原纤维观察,RIA法对瘢痕组织中的Ⅰ、Ⅲ型前胶原进行检测。结果偏光观察正常皮肤中以Ⅲ型纤维为主,1月以后Ⅰ型纤维明显增加,1年以后的瘢痕组织中几乎全部为粗大的Ⅰ型纤维,极少Ⅲ型纤维。放免结果Ⅰ/Ⅲ型前胶原比例逐渐增加,但Ⅲ型前胶原的含量仍然较高;晚期瘢痕中Ⅰ、Ⅲ型前胶原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烧伤后瘢痕形成过程中Ⅰ型胶原逐渐增加,Ⅲ型胶原逐渐减少,后期几乎完全为Ⅰ型胶原纤维取代,前胶原的变化与胶原纤维的变化不吻合,不能反映胶原纤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陈一鸣  刘淑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56-4757,i00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Ⅱ型受体同源序列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根据TGFβ1Ⅱ型受体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一段短肽,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该短肽对TGFβ1所诱导的细胞胶原合成的拮抗作用。结果:该短肽可以明显抑制TGFβ1所诱导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量及细胞内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该短肽可能作为TGFβ1Ⅱ型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抑制或降低了该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对兔耳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使用苦参碱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11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及病理科完成.在10只兔耳作80个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苦参碱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兔,40个创面.在做兔耳创面后的第2天起,开始使用药物,每次取0.5 mL液体点至创面,3次/d.苦参碱组使用苦参碱贮液,生理盐水组使用生理盐水.在第3周切除兔两耳增生性瘢痕,做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两组兔耳创面中不形成增生性瘢痕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形成增生性瘢痕的数量;胶原纤维的面密度比、Ⅰ型和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结果:10只大白兔、80个创面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苦参碱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12个创面(30%),平均愈合时间为(10.6&;#177;1.7)d,形成增生性瘢痕块有28个创面(70%).生理盐水组未形成增生性瘢痕有9个创面(22.%),平均愈合时间为(10.1&;#177;1.1)d,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块有31个创面(77.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光镜观察:苦参碱组平均胶原纤维面密度比明显较生理盐水组低(0.481&;#177;0.048,0.604&;#177;0.040,P<0.001);苦参碱组平均Ⅰ/Ⅲ型胶原的面密度比值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2.574&;#177;1.006,2.286&;#177;0.416,P<0.001).结论:苦参碱不影响兔耳创面的正常愈合,也不能预防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但可以减轻所形成的增生性瘢痕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Ⅰ型与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及胶原形态的改变。方法:(1)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60只)。(2)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B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一次,共7d。)及对照组(C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共7d;D组,10只,空白对照组)。(3)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4)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B组实验后瘢痕体积缩小,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胶原含量均减少(P<0.05);但以分布情况而言,Ⅰ型胶原减少较Ⅲ型胶原明显;两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Ⅰ、Ⅲ型前胶原核酶治疗裸鼠增生性瘢痕后,两者均使相应的胶原排列分布及含量减少,形态改变明显,但Ⅰ型减少较Ⅲ型明显;而两者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