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以干扰素-α1b作为基础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胶囊,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均2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病毒指标及HBV-DNA阴转率。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改善,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1b能较好地改善肝内炎症,保护肝细胞,提高干扰素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凌翔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44-2345,245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干扰素组(A组)300万IU的IFNα-1b注射3次/周,共26周;拉米夫定组(B组)100mg口服,1次/d共52周;联合治疗组(C组)分阶段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和拉米夫定治疗,疗程52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乙肝的血清学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下降(P〈0.01),C组显著低于A组和B组。C组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3.
薛扬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134-13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收集我院6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于治疗24周和48周时,检测两组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ALT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48周时,A组血清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且用药简单、方便,从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以确保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患者均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应用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抗病毒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及随访6个月时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阴转率、HBVDNA降低2—5logL率为B基因型组分别为83.3%、83.3%、16.67%;66.67%、75.00%、25.00%;C基因型组分别为45.83%、47.92%、45.65%;35.42%、39.58%、41.67%。B基因型组与C基因型组比较.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血清转氨酶及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随访观察疗效B基因型优于C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在治疗第24周,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Interferon,IFN)α-2b联合三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干扰素α-2b治疗,500万U,肌肉注射,3次/周;治疗组患者30例,在使用干扰素α-2b治疗的同时,加用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前12周3次/周,后10周2次/周。两组患者干扰素使用疗程均为24周。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12、24周以及治疗停药后24周观察CHB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HBeAg定量以及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干扰素α-2b联合三氧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干扰素α-2b治疗组(P<0.05),ALT复常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三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  相似文献   

7.
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35-36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ADV)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治疗组),采用ADV和IFN-α2b联合治疗方案;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单用ADV治疗,疗程为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CHB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HBV-DNA转阴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干扰素α-2b抗乙肝病毒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8.
袁宝春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681-168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0例,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治疗;Ⅱ组30例,单用苦参素治疗,疗程3~6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HBeAg、抗-HBe、HBV DNA。结果Ⅰ组治疗6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63.3%、HBV DNA阴转率70%,Ⅱ组治疗6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13.3%、HBV DNA阴转率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eAg、HBV DNA阴转方面有较好疗效,并对使用干扰素所致WBC降低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36-138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将60例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α-2b组20例(A组),恩替卡韦组20例(B组)和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组20例(C组),监测3组患者治疗12、24及48周的ALT变化、HBeAg,抗-HBe,及血HBVDNA水平。结果 3组治疗12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24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C组明显高于A组,B组,且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联合组均高于单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疗程24及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参素与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对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用干扰素组,用ELISA法检测HBeAg,用PCR法检测HBV-DNA,观察两组中HBeAg、HBV—DNA阴转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比单用干扰素组在HBeAg、HBV—DNA阴转率高;结论苦参素联合α-2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可用于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但是,同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并没有额外的益处。本研究评价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单药或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共入组126例忠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1.5mg/kg每周,共48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本院部分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对比观察胸腺五肽协同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42例为A组,应用胸腺五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太普汀)协同α-2b干扰素(天津华立达生物公司生产的安福隆)抗病毒治疗。选择同期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40例为B组,仅给予α-2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A组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完全应答率在治疗3、6个月以及停药3、6个月均较B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同时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抗病毒作用显著提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袁新生  张经良 《中国药业》2006,15(10):51-52
目的探讨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凯因益生)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0例给予凯因益生(第1—4周300万IU/d,以后改为300万IU,间日肌肉注射1次)及拉米夫定(100mg/d,口服)治疗6月,B组38例单用凯因益生治疗,C组38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3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A组降幅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在HBeAg及HBV—DNA阴转率方面,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两组(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IFNα-2b联合拉米夫定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平钰  马爱霞 《中国药物评价》2014,31(6):345-349,355
目的:系统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基于中国人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数据库2004~2014年公开发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国内临床试验,以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VR)获得率作为临床结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VR获得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SVR获得率有显著差异,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组SVR获得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可以显著提高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SVR获得率。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更具有效性,但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A组)32例,给予IFNα-2b治疗,第1个月300万IUμd-1,肌内注射,第2、3个月改为隔日300万IU,肌内注射,胸腺法新1.6mg,皮下注射,前4d,1次/d,之后每周2次,连续用6个月。IFNα-2b组(B组)31例,单用IFNα-2b治疗,剂量、方法同A组。胸腺法新组(C组)31例,单用胸腺法新治疗,剂量、方法同A组。3组均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56.3%、35.3%、32.3%,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2.5%、38.7%、35.3%,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法新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与利巴韦林(ribavirin)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0例采用Peg-IFN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利巴韦林1200mg每天3次口服,连用48周;对照组64例采用Peg-IFN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连用48周。停药后观察24周,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应答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56.3%;无反应率均为2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相似文献   

17.
陶晨  叶伟  赵伟 《江苏医药》2012,38(23):2864-2866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普通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复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2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A组18例,既往无抗病毒药物使用史;B组9例,既往曾使用过普通干扰素抗病毒.两组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24周.观察治疗后ALT、HBV 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的改变.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33%、22%、50%;B组分别为44%、22%、22%(P均>0.05).治疗过程中A、B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均持续下降,治疗24周后两组病毒量平均下降值分别为3.56 log10 copies/ml、4.16 log10 copies/ml(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需要停药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普通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24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兆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1):1283-1286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沭阳县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3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43例),阿德福韦酯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干扰素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每周1次。阿德福韦酯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和阿德福韦酯片,用法用量同以上两组。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HBsAg清除情况、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48、72周,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的HBsAg清除率、HBV DNA转阴率均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LT、HBV DNA拷贝数、HBs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患者 ALT 在治疗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 DNA拷贝数从治疗24周起就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组HBsAg水平在治疗24周、48、72周时均高于联合治疗组,而阿德福韦酯组HBsAg水平仅在治疗48周时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药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两药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临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功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我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每30例分为一组,治疗周期持续48周,一组称为对照组,本组患者使用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一组称为观察组,本组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在第24周和第48周检测患者HBeAg、ALT和HBV-DNA指标,疗程结束后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第24周,观察组的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截止本周两组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8周,观察组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存在不良反应率,但不属于严重反应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疗效要好于普通干扰素α-2a,不良反应方面与普通干扰素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0.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路成吉  秦咏梅 《中国药房》2004,15(7):426-427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干扰素α -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大剂量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与干扰素α -2b联合 ;B组单用相同剂量干扰素α -2b ,疗程均为24周 ,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ALT复常率均较高 ,但HBeAg 、HBV -DNA阴转率及随访ALT复常率A组均优于B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与干扰素α -2b联合具有较好的抗HBV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