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纤维内窥镜应用于临床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日趋减少,目前,对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随着新的影象学方法的开展和介入放射学应用的不断增加,在大医院和教学医院则成了补偿上消化道X线作用的新重点。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在小医院和临床X线诊断中仍为日常工作的重点。较大医院的放射科,从培训的理由来看,尤其是对外科医师说来常常要求作一些基本的胃、十二指肠X线的诊断,它是不能废除的。从我们对一所拥有1500张病床的综合医院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多年来与外科内窥镜室密切合作以及近十二年来Mann-heim临床医院对上消化道X线检查的统计结果来看,似乎胃、十二指肠X线检查仍有其优点。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X线检查工作中,胃肠道X线钡剂透视占了相当的数额,而内窥镜、CT、MR等各项检查技术的开展又弥补了X线钡剂透视的不足。因此,作为一个临床影像医务工作者,对X线钡剂透视、内窥镜、CT、MR等的价值及检查方法有一个客观、正确、合理的检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将1997年1月1日~2月28日来医院应诊,并被怀疑有胃癌的225例分成两组,一组112例,采用常规X线摄影系统检查,另一组为113例采用CCD-DR系统检查.使用400万像素CCD-DR(基于电荷耦合装置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由X线发生装置、影像增强器、透视电视摄像机、图像处理器、监视器、激光打印机和一个CCD单元等组成.该系统每秒钟所获得的影像矩阵为2029×2044,每帧影像都将被自动处理,并经数个包括γ校正在内的计算机算法完善.  相似文献   

4.
作者将1997年1月1日~2月28日来医院应诊,并被怀疑有胃癌的225例分成两组,一组112例,采用常规X线摄影系统检查,另一组为113例采用CCD-DR系统检查。使用400万像素CCD-DR(基于电荷耦合装置的数字X线摄影)系统,由X线发生装置、影像增强器、透视电视摄像机、图像处理器、监视器、激光打印机和一个CCD单元等组成。该系统每秒钟所获得的影像矩阵为2029×2044,每帧影像都将被自动处理,并经数个包括γ校正在内的计算机算法完善。高分辨率的监视器可以持续观察,激光打印机也可以随时进行影像的硬拷贝,另外,该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床边摄影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检查费用相对低廉的一种传统X线检查方式。但由于普通影像设备相对落后,只靠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如何发展这一传统的X线摄影方法,已成为各大医院影像科数字化发展进程的首要课题。CR(Computed Radiography)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USG、CT、MR、DSA的临床应用、X线已无更多优势,但X线诊断仍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诊断以X线影像为基础,因此需要对X线影像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分辨正常与异常,并了解X线影像所反映的正常与病理的解剖特点,综合X线各种病理表现,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及其他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7.
CR(计算机X线摄影)是20世纪70年代研发,9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数字X线成像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影像质量和诊断水平,以照射X线剂量低、图像质量佳、数字化X线图像为突出优点,改变了X线摄影的传统模式,使放射摄影检查进入数字化时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开展课外实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2002—2006年影像专业197位学生在实训前与实训后拍摄X线胸片各197张,分别统计甲、乙、丙级片、废片和胸片拍摄质量缺陷程度12项单项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字处理。结果:实训后拍摄X线胸片组质量优于实训前拍摄X线胸片。结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开展课外实训后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X缦数字化影像设备(CR、DR、数字胃肠透视镊影机等)的规范化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旨在制定X线数字化影像设各的操作规程。方法:以我院近几年引进,临床在用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结果:归纳我院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的管理使用操作规程(试行),总结设备日常维护经验,不同的X线数字影像设备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又各具特点。结论:各种X线数字化影像设备虽然用途、操作及使用方法不同,但均为X线数字化成像,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具有共性。依据其共性和各自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条例,是实施规范操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寿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放射科X线防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许多医院逐步引进胃肠、CT、MR、CR、DR等先进影像设备,对人体进行全方位影像检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许多医院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放射工作人员、病人以及周围人群的X线防护方面欠周全。为此,我结合我们医院放射科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完善放射科X线防护措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X线摄影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媒体的转换扩展了影像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数字信号是当今世界信息传递的通用方式。数字化影像技术在国际和国内的大医院中是较为普遍。各种数字图像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方便地调用,大大方便医生诊断。同时实现医学影像资源的共享,促进医学信息的交流,极大地方便医教研工作。X线摄影数字化已成为医院服务提升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我国X线摄影数字化程度还相当低,特别是在地级市以下的医院绝大部分医院还是使用模拟X线摄影技术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00年2月-2003年12月间我们对3800例胃肠造影检查的患儿利用引进博业ST-8000型X线数字成像系统与日本东芝500mAX线机增强电视系统对接,采用了全数字化影像技术,将胃肠造影检查的透视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明显改善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图文一体的胃肠造影检查报告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了患儿重复检查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X线对患儿的伤害,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经济效益,延长了X线管球和影像增强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实行了较完整的数据库管理,对近年来发展的医院网络系统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X线摄影检查乳腺疾病1826例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加。高频钼靶X线机作为乳腺疾病检查的常规手段与首选检查方法,已逐渐为广大妇女所接受,亦已得到专家和医务人员的认可。同时,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在普通X线检查中得到不断普及和应用,并已成功地应用于钼靶X线乳腺检查中,有效地提高了乳腺X线检查质量。笔者通过对1826例乳腺CR摄影进行总结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CR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加强CR在乳腺检查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聂琴  刘力  黄小波  孙睿  孙寒  郭建锋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335-1336
目的探讨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控制方法。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对患者行床边多部位摄影检查,对其中400张非甲级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床边数字X线摄影检查中的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影像质量提高,降低了辐射,明显减少废片产生。结论图像质量控制在床边摄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X线影像的数字化是医学影像技术中最新、最热门也是最重要的技术进展。目前数字化影像设备如CT、MR、DSA、SPECT、数字胃肠以及数字乳腺等大量数字化影像设备,已形成数字化影像的发展趋势,使影像科室的数字化建设得到飞速的发展。时至今日,在医院中应用最广泛、约占整个影像诊断成像来源70%的传统X线摄影,却尚未完全进入数字化成像家族。如何使这一由伦琴发现X线以来最古老的传统摄影方法,尽快进入医学影像数字化的大家庭,已成为影像科室数字化发展进程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在CR、DR在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中已普遍使用,但是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尤其是乡镇卫生院还是使用传统的投照设备和投照方法。在常规X线检查中,一张感光信息丰富,影像清晰的照片是作出正确X线诊断的先决条件,但在常规X线摄片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因素很多,如X线胶片质量。X线机及附属设备的性能、技术操作、显定影液及暗室处理等。所以,在投照技术中,提高X线片影像质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不少医院里,某种影像学检查常常与其它影像检查以及临床之间缺少沟通,造成脱节。螺旋CT、核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数字减影机、大型X线机等大型影像设备,对患者的检查偏重点不同.可能对同一个患者同时要做不同的检查,如果采用影像集中管理,那么对病情的诊断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保护X线工作者免受射线损伤,大多数医院都采用了隔室防护的方法。但是,目前所有的X线检查设备均未配备隔室呼叫传送装置,致使进行胸部、腹部X线摄片检查时,受检者经常听不清工作人员下达的屏气指令,曝光时仍然自由呼吸。呼吸运动造成照片影像模糊,影响诊断,从而不得不重新检查,再次接受X线的曝射。有的医院虽然自装了隔室呼叫器,但由于工作人员不标准的语音呼令及地方方言等因素影响,受检者听不懂指令时有发生。因此笔者自行设计了语音集成模块与X线机联接自动呼令装置,避免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同时保护了受检者免受不必要的射线伤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自X线产生到应用于临床以来,医院影像科使用的传统X线切片刀达百年之久,远远不能跟上当前科技发展的速度,与当前的影像设备也不协调.因此,我们研制了既能显示刻度、又明暗室皆能使用的电动式影像切片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规范乳腺X线报告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乳腺影像检查始于20世纪60年代。40多年来,乳腺影像检查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件部分包括X线管、乳腺压迫装置、增感屏、X线胶片和活动滤线栅的改进已使乳腺X线片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明显提高;内外侧斜位(MLO)的常规应用,并有受过良好乳腺专业培训的技术员开展工作,则使乳腺深部结构能常规地包括在乳腺X线片中;新技术包括放大摄影、局部压迫摄影、辗平摄影术等等的广泛应用,使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再加上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