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用EST胆总管取石加LC的微创治疗.方法:对2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果:24例手术成功,避免开腹手术,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改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后痊愈.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用EST胆总管取石加LC治疗,属微创治疗、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方法:64 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采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 及腹腔镜胆囊切除(LC).结果:64例中61 例先行EST 后行LC,3 例LC 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行EST,全部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 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52-454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共3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8例先行逆行胆管造影及EST,均成功取石,取石成功率100%(38/38)。38例患者经EST成功取石后均行LC,其中顺利完成LC 34例,3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中转开腹,1例因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改开腹胆总管探查。LC完成率89.5%(34/38)。完成EST+LC的患者术后平均(7±3.4)d出院,术后无出血、穿孔、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合理选择EST后LC的时机可增加LC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治疗胆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EST)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对54例胆囊结石同时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LC之前或之后行EST治疗。结果45例LC前行EST取石,其中39例LC联合EST治疗成功;9例LC后行EST取石,7例EST取石成功,2例EST取石失败而中转施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全组病人LC联合EST治疗成功共46例,总成功率为85.19%,无重大并发症。结论LC联合EST能成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使这些患者能得到内镜外科和腔镜外科相结合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两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5例,均首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之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统计两镜联合治疗效果。结果两镜联合取石成功率为96%,随访7~20个月,未见胆总管结石残留和胆管炎发生。结论 ERCP+EST后行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靠方法,患者恢复快,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及T管引流,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用ERCP、EST联合LC治疗的临床资料。先行EST取出胆总管结石,再于2-5天内行LC治疗。结果:25例成功行EST、LC治疗,5例失败,出血1例、胆漏2例,中转开腹手术,2例因结石太大,无法取出,后转为开腹手术。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6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行EST及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22例. [结果]十二指肠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全部成功,其中18例(81.8%)完成EST与LC联合治疗, 4例EST后未取净结石,行LC及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手术.10例出现EST后高淀粉酶血症,2例诊断为EST后插管性胰腺炎(轻型),给予抑酶补液治疗后痊愈.LC无并发症.22例住院时间9~35 d,平均(17.32±1.58)d. [结论]EST联合LC是目前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内窥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病人用十二指肠镜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后先经内窥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取石、碎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LC手术成功率为95.6%,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术后复查B超无结石残留,平均住院6.5d。结论:联合应用LC、ERCP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治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3例,分别采用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再序贯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9例,另4例是在大量择期LC后出现急腹症而采取治疗性ERCP/EST.结果:39例选择现行ERCP/EST术,再行LC术,4例因LC术后诊断有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术治疗.手术时间:ERCP/EST平均时间为90分钟,LC术平均时间为40分钟,两种手术几乎无出血.ERCP/EST术后第1天开始进半流食,LC后当晚便可进半流食,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第二步手术后平均住院5.4天,43例中37例随访时间2个月~1年,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腹部彩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疾病选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7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乳头Oddis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其中63例患者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无严重并发症。7例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失败,转开腹手术。5例LC失败,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结论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6年2月ABP病例微创治疗疗效.ABP病人按照胆道病变情况施行单纯腹腔胆囊切除术(LC);或者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者,行EST、ENBD、LC联合治疗.结果 全组94例中,ABP合并胆囊结石59例行LC;胆总管结石14例行ERCP + ENBD治疗,其中3例联合EST;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1例,行ERCP + EST或ERCP+ENBD+EST,联合LC治疗.本组病例全部治愈,住院期间无复发者.结论 十二指肠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治疗ABP.ABP微创治疗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窥镜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切开Oddi括约肌取石术,网篮取石和气囊排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率94.5%,结石取净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4-10天.结论 LC+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T管引流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5月~2007年4月采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61例。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式(EST)40例,1例中转开腹,LC术后行ERCP及EST4例,LC术中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17例。均恢复良好。结论:EST联合LC和LC术中行LCBDE为两种主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但最好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邹浩  朱红  张小文  王琳  李晓  王琨  王炳煌 《广东医学》2011,32(10):1319-1321
目的 探讨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153例的病例资料.结果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LC+LCBDE)4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LC+LTCBDE)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LC+ EST)58例,无手术死亡,LC+LT...  相似文献   

15.
张宏伟 《中外医疗》2009,28(1):45-45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68例患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鼻胆引流(ENBD),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EST取石成功64例(94.1%),术后并发症5例(7.4%),LC手术全部成功。结论EST和LC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均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6.5%.术后胆管炎复发率2.4%,胆道结石复发占总数的2.4%.结论 LC+EST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于治彬 《求医问药》2014,(21):210-211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3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然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胆总管结石,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这些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未出现出血、胆漏及穿孔等并发症。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结论: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身体恢复快。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5例行LC+LCBDE(LC+LCBDE组),105例行与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LC+LCBDE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费用显著低于EST+LC组(P0.05)。结论:EST+LC与LC+LCBDE两种微创术式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后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疗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胆囊结石与胆总管结石常常并存,传统治疗是开腹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如在十二指肠镜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着将免去开腹手术的痛苦。现将本院所行EST加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0例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镜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54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LC或开腹手术之前行内镜检查、取石.结果 54例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均成功,选择性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胆总管结石成功49例,占90.74%.EST后选择性LC成功47例,内镜加LC总取石成功者占87.05%,1例EST取石后急性胆囊炎加重中转手术;内镜术后选择性开腹手术成功7例,占12.9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行内镜检查、取石,再行LC处理,大部分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可治愈而且并发症少,少部分疑难、复杂者仍需开腹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