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文已证实脑内5-羟色胺(5-HT)能系统的正常功能是维持针刺镇痛的必需条件,针刺过程又能激发脑内5-HT能神经原的活动,表现为5-HT生物合成增加,及其代谢产物5-HIAA明显增多。已知色氨酸是5-HT生物合成的前体,由血液转运入脑,但在脑内浓度不能满足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Hydroxylase)活力的需要。因此,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针效既然要正常的5-HT功能来维持,又能激发5-HT神经原的活动,那么,脑内色氨酸的补充亦随着增加吗?本文针对这问题,进行血脑色氨酸的微量测定,观察针刺过程的含量变化,并与一些镇痛剂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刺镇痛过程同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对5-HT能神经元有选择性化学破坏作用的神经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 大量研究资料反复证明,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系统在针刺镇痛中有着重要作用。激活或加强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针刺镇痛效应得到提高;相反,破坏或减弱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则针刺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我们以往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和氨茶碱在提高脑内5-HT含量的同时,可明显提高大白鼠的针刺镇痛效应。为了验证上述动物实验结果,并探索提高临床针麻效果的可能途径,我们用双盲法观察了胰岛素和氨茶碱对临床针麻效  相似文献   

4.
中缝背核和蓝斑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以往的实验表明,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原系统是实现唇针镇痛的必要条件。破坏或减弱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唇针的镇痛效应降低;相反,激活或加强这个系统的神经传递,则唇针的镇痛效应升高.同时也有资料提示,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系统对针刺镇痛可能起着某种拮抗作用.此外,近年来的形态研究资料表明,在5-羟色胺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中缝背核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原胞体主要集中的蓝斑之间有相互的神经支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递质系统在唇针镇痛中的作用,我们用生理学方法,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损毁和/或刺激中缝背核和蓝斑,观察其对唇针镇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们以往工作已表明针刺镇痛作用与脑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密切关系。已有许多材料报道脑5-羟色胺(5-HT)主要由脑干中缝核群,尤其是中缝背核所产生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中枢色胺能神经结构——中缝核及其递质5-HT在针刺痛镇中的作用,我们损毁中缝背核,观察针刺镇痛中的变化。实验用大白鼠进行。测痛及电针方法同先前报告。损毁所用电流强度为5毫安,持续20~25秒。手术后7~9天测痛并与损毁前作比较。实验完毕后剥取动物脑干组织,用生物法进行脑(5-  相似文献   

6.
<正> 从往的实验表明,大鼠摘除垂体后,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减弱;摘除垂体后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针刺镇痛效应得到恢复。并认为ACTH恢复针刺镇痛效应的作用与皮质酮无关,从而提示,ACTH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可能具有中枢作用。因针刺镇痛与脑内5-羟色胺(5-HT)神经元及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的神经传递密切相关,所以,进一步阐明垂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显然是有意义的。本文采用摘除大鼠垂体的方法,观察对脑内5-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针刺镇痛的原理,许多资料说明脑干中缝核系统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中缝核色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是针刺镇痛的重要物质基础。中缝核神经元的轴突分布很广,其上行纤维经内侧前脑束(MFB)上达间脑和端脑各部,下行纤维广泛分布于脊髓的灰质,在脑干部分还与兰斑核,巨细胞核等其他网状结构神经核团有广泛联系.以往的工作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枢单胺类神经介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我们曾用脑室注射利血平的方法耗竭家兔脑内单胺类介质(包括5-羟色胺、儿茶酚胺等),发现指针镇痛作用明显加强。以后发现用对氯苯丙氨酸选择性降低脑内5-羟色胺,可使针刺镇痛作用明显减弱。因而推测利血平对针刺镇痛的加强作用,是否与它耗竭儿茶酚胺有关。  相似文献   

9.
脑内存在着5-羟色胺能神经元,其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干缝际核,从背侧缝际核、正中缝际核的神经元发出轴索,在内侧前脑束内上行,投射到端脑和间脑的许多区域;从脑干尾端缝际核的神经元发出轴索,沿脊髓前束和侧束下行,其末梢终止于脊髓腹角、中间外侧角和背角。5-羟色胺(5-HT)是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的神经介质,它参与许多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很多实验证明吗啡的镇痛作用是与5-羟色胺有关的。Akil 指出刺激中脑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脑脊液内去甲肾上腺等物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许多实验支特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乙酰胆硷(Ach)参与针刺镇痛过程,多数认为中枢5-HT 是加强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 NE 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是拮抗还是协同尚难定论。本文工作研究颅脑针麻手术病人脑脊液内 NE系统含量的变化及其与镇痛效果的关系,以便进一步观察中枢 NE 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证明乙酰胆碱(Ach)能系统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脑内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我们观察了大鼠腹腔注射Ach毒蕈碱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对电针镇痛效应及其脑内5-HT和它的主要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变化的影响。每次实验选取四只体重相似性别一致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2)电针组,注射生  相似文献   

12.
<正> 5-羟色胺(以下简称5-HT)是体内重要的生物胺类,分别由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神经元及消化道粘膜的嗜银细胞产生,其作用极为广泛,在脑内被视为神经介质之一,在外周对胃肠活动,血管通透性及血液凝固起着重要作用,并被视为致痛物质。针刺可以抑制人胃粘膜嗜银细胞释放5-HT,改变病人血中游离5-HT的含量以及抑制血小板释放5-HT。为进一步了解针刺对致  相似文献   

13.
5-羟色胺(5-HT)作为中枢神经递质已被公认,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调节功能。中枢5-HT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已有不少报导,其研究方法多数是在试验动物上分析针刺镇痛过程对5-HT的影响,而直接从临床上观察人脑脊液内5-HT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国内尚未见报导。为此,我们自1981年1月起,对144例颅脑手术病人针刺前后脑脊液内5-HT及其前体物质色氨酸(Trp),和代谢物5-羟吲哚乙酸(5-HIAA)  相似文献   

14.
神经递质在实现针刺镇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它与针刺镇痛的关系,将为针麻作用原理的阐明,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脑内5-羟色胺的存在水平与针刺镇痛有着密切的关联;当脑内5-羟色胺含量降低时,就呈现出有减弱针刺镇痛的作用,而如果脑内5-羟色胺含量升高,则针刺镇痛效应可得到加强。考虑到中脑中缝核是脑内含5-羟色胺的主要核团,因此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是要用冰冻微型放射自显影和组织固定微型放射自显影平行的探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组织胺和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枢5-羟色胺(5-HT)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研究已有许多报导,血组织胺在针刺麻醉中的作用也见报导;但对于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时,针刺作用对其影响如何,研究甚少,我们以Freund氏完全佐剂免疫大鼠,形成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观察针刺对血组织胺和脑内5-羟色胺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研究针刺镇痛过程中 ACh 和单胺类递质之间的关系,本文观察了电针镇痛过程中 ACh、5-HT、5-HIAA,含量的变化,又利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和 ACh合成阻断剂(密胆碱)分别升高或降低脑内ACh 的方法观察电针对5-HT 代谢的影响。发现:针刺镇痛过程中5-HT 的代谢变化与ACh 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对大鼠纹状体及脊髓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针麻原理研究中,已证明针刺镇痛与中枢神经递质有关,其中对5-羟色胺(5-HT)能神经系统的关系更为密切。然而在针刺镇痛后对动物各脑区5-HT含量的影响,各家报道并不完全一致。已有报道在电针后可使小白鼠皮层及丘脑中5-HT含量升高,为进一步阐明针刺镇痛与中枢5-HT能神经元系统的关系,本文用荧光法测定大白鼠针刺镇痛后纹状体及脊髓中5-HT及5-羟吲哚醋酸(5-HIAA)含量的变化,同时也观察了对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兹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本实验采用5-HT的前体物质L-色氨酸(家兔剂量20毫克/公斤,绵羊剂量5毫克/公公);提高脑内5-HT含量的胰岛素(家兔剂量0.5单位/公斤),分别对家兔和绵羊进行静脉注射,然后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氦氖激光刺激动物“百会”。应用钾离子透入法,观察它们对激光穴位刺激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色氨酸和胰岛素均能显著提高家兔或绵羊激光穴位刺激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提示5-HT能神经原及  相似文献   

19.
电针大鼠双侧"手三里"和"环跳"穴25分钟,随着大鼠痛阈的提高,延桥脑和中脑内5-HT 含量显著升高,5-HIAA 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预先腹腔注射 GABA 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不仅能部分阻断电针镇痛效应,也能阻断电针升高大鼠延桥脑和中脑5-HT 的效应,还可以使电针明显升高纹状体5-HT 的水平。降低下丘脑和皮层内5-HIAA的含量。结果说明,在电针镇痛过程中,GABA 能系统起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中枢5-HT 能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中枢神经介质阐明针刺镇痛的机理,是针麻原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枢5-羟色胺(5-HT)已被证明是实现针刺镇痛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中枢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从目前多数实验结果看来,似具有对抗针刺镇痛的作用,但这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