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州从1993年起在州内牟定、姚安、元谋3县农村全面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标准病例管理。到1996年底止,使3县的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1989年的63.12‰和71.05‰降至36.04‰和41.64‰;婴儿肺炎、腹泻死亡专率分别由1989年的1834.10/10万和346.99/10万降至1343.18/10万和156.7/10万;5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死亡专率分别由1989年的2015.86/10万和578.32/10万,降至1513.20/10万和128.48/10万。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推行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病例管理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1990年9月~1993年3月对孝感、老河口两市农村儿童生存状况;ARI对儿童生存的影响;ARI病例管理的科学性、适用性,乡村医生的可接受性和推广应用的可行性;ARI管理与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两市IMR分别为45.08‰和34.59‰,U5MR分别为55.34‰和41.35‰,肺炎分别为25.9%和26.8%,婴儿肺炎死亡专率分别为842.6/10万和975.1/10万;228例ARI症状与X线诊断相关分析,呼吸增快与听诊罗音敏感性相同(t=0.77,P>0.05),可为轻度肺炎诊断依据,胸凹陷特异性高(90.19%),可为重度肺炎诊断依据。两市两年监测,1990~1992年IMR由39.04‰降至26.06‰,U5MR由50.35‰降至35.95‰;婴儿肺炎死亡专率电1081/10万降至659/10万,肺炎在婴儿死亡中的构成比由24.80‰降至18.35%。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农村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 1997年6月~2000年2月对75377例监测组儿童进行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相关资料用卡方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自1997年开展儿童肺炎死亡综合干预研究,U5MR由1996年的41.10‰.降至1999年的29.10‰,IMR由1996年的31.90‰降至1999年的23.50‰。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在U5MR死因中的构成比由33.80%降至25.70%,在IMR死因中的构成比由36.50%降至18.30%。儿童肺炎死亡专率由1996年的372.og/10万降至1999年239.21/10万,肺炎病死率也由1996年的6.05%降到4.23%。重度和极重度肺炎的转诊率分别由43.50%上升到88.60%、38.20%上升到87.90%,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开展儿童肺炎家庭病床管理.推广ARI标准病例管理和临床管理等适宜技术.对降低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营山县采取综合措施在柏林、铁顶两乡进行ARⅠ标准病例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使肺炎的治愈好转率由原来的47.52%提高到86.35%,恶化率由原来的52.48%下降到13.65%,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死率比1989年下降了67%.  相似文献   

5.
采用 WHO提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标准病例管理方法 ,从 1998年 1月开始选择海原县 12个乡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监测乡。通过 1年的 ARI监测 ,结果监测前后 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由 1994年的 14.5 5‰降至 1998年的 12 .5 3‰ ,下降了 13.90 % ;在婴儿死亡中 ,婴儿肺炎死亡构成由 48.11% (居死因构成第 1位 )降至 2 2 .6 7%(居死因构成第 2位 )。表明 ARI监测对降低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作用 ,尤其对降低婴儿死亡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坚 《中国保健营养》2012,(8):1053-1055
目的:了解隆安县儿童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下同)发病率与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关系。方法:对隆安县1990-2008年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和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的逐年提高,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也呈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从1990年的25.33/10万降至2008年的2.16/10万,下降了91.47%;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例在总人口乙肝病例中所占的比率也逐年波动下降,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例占总人口乙肝病例的比例也从1990年的29.89%降至2008年的0.80%,下降了97.32%。结论:进一步强调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覆盖率,是控制和消除乙肝的关建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控制肺炎降低儿童肺炎死亡率的措施.方法从1995年开始建立呼吸监测网,对儿童肺炎进行登记并分类诊断,实行儿童肺炎的分级治疗,重症肺炎及时转诊.结果重症肺炎呈下降趋势,儿童肺炎死亡率逐年降低,肺炎死因顺位由第1位降至第4位.讨论实践证明使用呼吸监测网是控制肺炎降低肺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我国 195 0年以来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近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百日咳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以了解我国近年来百日咳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表明 :自实施计划免疫以后 ,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年发病率由 60~ 70年代的 10 0 /10万~ 2 0 0 /10万降至目前的 1/10万以下 ;流行范围逐步缩小 ,目前有病例报告的县占全国总县数的 3 0 %左右 ;但是局部地区仍有暴发 ,春夏为高发季节 ,病例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80 %左右的病例集中在 7岁以下儿童 ,其中 5岁以下儿童占 60 %左右。据此 ,全国应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常规免疫接种率 ,控制局部地区的暴发 ,并加强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八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起我国广泛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后,使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降低.麻疹发病率已从疫苗前时代(1956-1965年)的年平均766/10万降至2004年的10/10万左右,下降98%[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减少流脑病例死亡的措施及确定流脑预防控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资料,对流脑病例死亡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中国2004~2006年流脑年均死亡率为0.0135/10万,总病死率为7.88%.流脑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安徽、贵州、浙江、辽宁、四川等省;以<5岁儿童为主;婴幼儿和老龄人群病死率较高.聚集性疫情死亡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 中国2004~2006年流脑报告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流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儿童和学生均是流脑的主要高危人群,是预防控制的重点.病死率上升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居民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征。方法 收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级响应期)广东省居民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根据ICD-10按系统分类,分析其疾病谱特征;将疫情期间疾病谱与2019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病人96.1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下降26.3%,其中男性占43.9%,女性占56.1%;15岁以上占83.9%。住院病例前6位疾病分别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所变化。前10顺位疾病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由第2为上升为第1位,其他接受医疗服务由第5位上升为第4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由第8位上升为第7位,肿瘤由第9位上升为第8位,起源于围生期疾病由第10位上升为第9位;呼吸系统疾病由第1位下降为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由第4位下降为第5位,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由7位下降为10位。眼和附器疾病由13位下降为19位。男性10种疾病顺位改变,女性12种疾病顺位改变。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住院服务需求减少,疫情期间住院病例疾病谱有较大变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其他接受医疗服务、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仍然是居民主要的住院疾病。  相似文献   

12.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症状轻重不一,重症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留有明显的后遗症,是严重危害玉林市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自1955年报告乙脑以来,每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生,60、70年代平均发病率为9.84/10万,发病率最高是1971年为30.41/10万,死亡率3.78/10万;80年代后期,广泛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总发病率为3.30/10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12年间住院死亡儿童年龄分布、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原因、住院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3-2014年间住院儿童中1 179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4年间住院儿童总病死率为0.19%,前10年各年度病死率无显著变化,从2013年开始病死率有下降趋势;死亡儿童中以新生儿居多,占39.02%,其次为1岁以内婴儿,占31.98%;死亡时间大部份为入院后9d内;死亡原因按系统分类前五位是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先天畸形、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死因疾病单病种前五位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症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结论降低住院儿童病死率重点是提高新生儿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 肺炎是我国儿童第一位死因.因此,搞好肺炎的防治,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是儿童保健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儿童肺炎病例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死亡率.为此,我县在首都儿童研究所及广西医学院的指导下,于1987年在双桥乡开展了示范县儿童肺炎病例管理研究,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开展卫生宣传、早期就诊,对降低  相似文献   

15.
WHO提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标准病例管理有科学性、适用性。自1998年元月开始,我们选择海质量12个乡作为ARI监测多。通过1年的监测,婴儿肺炎死亡专率由1994年的1284.25/10万降上1998年的1092.54/10万,下降了14.93%,肺炎在婴儿死亡构成中由50.00%(居死因构成第1位)降至22.67%(居死因构成第2位)。表明ARI监测对降低贫困山区婴儿肺炎死亡率有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肺炎是我国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儿童及婴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为了降低儿童肺炎的死亡率、病死率,我们于1987年1月1日至1988年12月31日在儿童肺炎监测区进行了肺炎病例管理研究工作,两年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有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990 - 2016年中国囊型包虫病的流行和疾病负担变化情况,为囊型包虫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成果,分析1990 - 2016年中国囊型包虫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1990 - 2016年,中国囊型包虫病标化发病率由2.6/10万降至0.3/10万,下降87.1%,发病率以平均每年7.2%的速度递减。标化DALY率由2.0/10万降至0.3/10万,下降87.2%。病死率由143.6/10万升至214.2/10万,升高49.1%,以平均每年1.3%的速度递增。2016年,50~69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为0.5/10万,70岁以上人群病死率和DALY率最高,分别为953.4/10万和0.4/10万。结论 1990 - 2016年,中国囊型包虫病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明显降低,但病死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囊型包虫病的防治依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2014-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4-2018年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4-2018年共报告乙脑5666例,年均发病率为0.083/10万;死亡309例,病死率为5.45%。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省份为甘肃(0.76/10万)、宁夏(0.50/10万)、陕西(0.31/10万)、云南(0.23/10万)和四川(0.17/10万)。7-9月份病例数占90.31%。0-14岁、15-39岁、≥40岁病例分别占42.53%、14.83%、42.64%,其中≥40岁病例构成比从2014年的14.45%上升至2018年的64.04%,0-4岁、5-9岁乙脑发病率分别从2014年的0.28/10万、0.36/10万降至2018年的0.11/10万、0.17/10万;≥40岁各年龄组发病率均上升。在4007例随访病例中,痊愈、好转、有后遗症、死亡分别占48.91%、18.27%、16.45%、16.37%,其中≥40岁病例中死亡占26.70%。结论中国2014-2018年儿童乙脑发病率持续下降。建议在成人乙脑高发地区开展乙脑疫苗接种和相关研究,持续开展蚊种密度和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1996-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其死前诊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的1996-2006年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并探讨死亡儿童的死前诊治情况.结果 全国、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分别由1996年的249.8/10万、11.6/10万、304.7/10万下降至2006年的75.6/10万、6.1/10万、94.3/10万,分别下降了69.7%、47.4%、69.1%.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分别由1996年的48.9/10万、178.9/10万、566.9/10万下降至2006年的6.2/10万、30.4/10万、199.2/10万,分别下降了87.3%、83.0%、64.9%.农村地区5岁以下腹泻死亡儿童就诊比例,在乡卫生院约为23.7%,在村卫生室约37.9%;15.1%腹泻死亡儿童未就医;腹泻儿童中约20%未治疗,50%~60%门诊治疗,仅约20%住院治疗.结论 1996-2006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各类地区间的差距在加大.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监测与标准病例管理,是WH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挽救儿童生命的适宜技术,是基层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991年以来,我县按照《全国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开展监测以及标准病例管理的试点工作,据1991年统计资料表明:沟墩、东沟、风谷三个试点乡镇的婴儿肺炎死亡率,已由1990年的1003.72/10万降为861.63/10万,下降了14.20%;婴儿肺炎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