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巨君芳  何迎春  李强 《浙江医学》2022,44(9):970-973
目的探讨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呼吸科及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呼吸康复组,每组8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抗炎、氧疗、止咳化痰、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物等常规治疗,呼吸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吸困难程度[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评估]、活动能力[采用6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及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评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6、12个月呼吸康复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常规治疗组,CAT评分及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6MWT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缩嘴呼吸及腹式呼吸常规西医康复锻炼3个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干预14d,同时配合六字诀呼吸操干预3个月。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结果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数值和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水平、中医证候积分、mMRC及CAT评分观察组分别为(4.71±0.29)mg/L,(3.22±0.31)g/L,(11.61±1.04)g/L,(2.27±0.23)g/L,(4.38±1.52)分,(0.49±0.61)分,(20.16±1.56)分,对照组分别为(6.19±0.39)mg/L,(2.60±0.19)g/L,(10.01±1.08)g/L,(1.84±0.13)g/L,(6.24±1.92)分,(0.97±0.37)分,(22.54±2.17)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观察组为(59.99±4.72)%,对照组为(60.31±5.07)%,两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六字诀呼吸操能增加COPD稳定期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炎症因子(CRP)数值,减轻中医证候,改善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该方法疗效可靠,经济简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与CO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着患者CAT评分的增加,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6分钟步行试验(6MWT)/m指标明显下降,吸烟和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in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FEV1/FVC、FEV1、CAT评分、6MWT/m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CAT评分与COPD患者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情况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缩唇呼吸对中老年轻、中度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呼吸内科的轻、中度中老年COPD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及缩唇呼吸,实验组在対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肺功能[主要指标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测定,并比较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临床疗效,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FVC)和SGR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肺功能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3.3%,第6个月总有效率为97.8%和8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穴位敷贴治疗联合缩唇呼吸可明显改善中老年轻、中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穴: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进行评分,并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及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69-177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73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洗脱期、止咳化痰、氧疗及戒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1、FEV1%及FEV1/FVC肺功能指标,mMRC评分、6MWT距离及GAT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1.54±0.36Lvs 1.37±0.27L)、FEV1%(48.25±11.23vs 44.69±10.88)及FEV1/FVC(56.17±13.31vs 51.46±12.83)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的mMRC评分(1.53±0.38分vs 2.05±0.42分)及6MWT距离(378.43±31.60mvs 356.28±30.74m)均优于对照组(P<0.000);GAT评分为7.13±1.1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达到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将110例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观察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症状控制时间、肺功能和CAT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COPD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CAT评分每天分数均值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_1和FEV_1/FV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FEV_1/FVC降低更明显,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能明显减少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谷静  朱黎明  彭艳萍  张泓 《热带医学杂志》2023,(9):1198-1202+1211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下肢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湖南省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1月就诊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分别接受TEAS+下肢运动训练、单一下肢运动训练干预,均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相关症状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自我评估测试(CAT)、主观体力感等级量表(Brog)、肺康复评定指数(BODE)]、运动耐力[通过6 min步行距离(6MWD)]、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干预前,2组FEV1、FVC、FEV1/FVC、MIP、MEP、m MRC、CAT、Brog、BODE、6MWD、IL-6、IL-8、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4周后,2组FEV1、FVC、FEV1/FVC、MI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将80例西医诊断为稳定期COPD且综合评估分组为D组,中医辨证为肺脾两虚并伴有肾阳虚证候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250μg 2次/d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三伏天"加用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年。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间急性加重的次数、CAT评分、肺功能(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等。结果:(1)临床症状:治疗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证候疗效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急性加重次数:治疗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CAT评分:治疗组治疗后CAT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CA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肺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FVC、FVC/pre、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三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CAT评分,并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次数,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52-54+58
目的 观察分析运动和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和m MRC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pred为(66.1±6.8)、FEV1/FVC为(58.2±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2±5.6)、(50.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T评分为(19.2±3.8)分、mMRC为(1.7±0.2)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7)分、(2.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和呼吸训练康复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同时,明显改善了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心内科自1995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4 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分成 3组 ,分别以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洛赛克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3种药物的显效率分别为 4 0 .0 %、4 6 1%、77.8%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3.6 5 4 ,P >0 .0 5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0 .0 %、92 .3%、88.9%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4 .372 ,P >0 .0 5 )。结论 抑酸药对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的抑郁量表(HAMD-17)评分、自杀意念(BSSI量表)评分、认识功能(MoCA量表)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HAMD-17评分和B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0%,与对照组的4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可降低抑郁评分和自杀意念评分,提高认识功能和治疗总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氟西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越来越多,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等许多因素,使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治疗癌症的药物品种亦不断增加,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新药艾恒(即注射用奥沙利铂,OXA)自2003年3月在本科室应用观察,对治疗应用5-氟脲嘧啶(5-Fu)失效的大肠癌患者取得一定的效果。本品是1、2-二氨基环已烷铂类的水溶性衍生物,与其他铂类一样,艾恒通过产生烷化结合物作用于DNA,形成链内链间交联,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一些对顺铂耐药的细胞系,艾恒治疗均有效,癌胚抗原持续下降,通过对临床33例患者用药的观察及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9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47眼)与观察组43例(4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视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个月眼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可提高视力水平,降低眼压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与胆囊炎互为因果,相互伴发,是常见多发病。我们近十年来采用排石汤合双金散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190例,排石率为94.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本应用抗入CD20,CD3及其亚群单克隆抗体,检测了4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及27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的CD20,CD3,CD4,CD8百分率。其中24例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用参合剂保留灌肠加他莫西芬治疗,并观察了其治疗前及治疗两个疗程后CD20,CD3,CD4,CD8,CD4/CD8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本病患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其紊乱程度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程度而上升;丹参合剂加他莫西芬治疗对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了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起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