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态情况,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6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作为患者组,其他无任何疾病的正常人6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患者组AIS的睡眠延迟、夜间睡眠中断、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对总体睡眠质量评价、对白天情绪的影响、对白天身体功能及白天睡意影响分值,SAS的焦虑状态总分,SDS的精神情感症状、躯体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及总分得分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2.
苏义基  危静 《吉林医学》2011,(17):3419-34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59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和SD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状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失眠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和舒乐安定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定。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治疗前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治疗后针刺组PSQI、SDS和SAS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PSQI和SAS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针刺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对失眠及伴有的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社区失眠老年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现状及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下辖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失眠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社区失眠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协助失眠老年患者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根据是否合并焦虑、抑郁分为单纯失眠组及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以及不同性别失眠老年患者合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及SAS、SDS、PSQI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PSQI评分与SAS、SDS评分的关系。结果 单纯失眠老年患者有120例(单纯失眠组),失眠合并焦虑、抑郁有26例(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失眠合并焦虑、抑郁组与单纯失眠组比较,PSQI评分、女性比例、合并慢性疾病比例、联合用药比例更高,社会关系满意、运动比例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l...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探讨言语识别率对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同时与80例听力正常志愿者进行评估作为对照。并且对80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言语识别率检查,将言语识别率≤80%分为一组,〉80%分为一组,两组间对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阳性率显著高于同龄听力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言语识别率≤80%的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阳性率显著高于言语识别率〉80%的老年性聋患者。结论:焦虑及抑郁情绪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发病率高,言语识别率与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相关,耐心交流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吴霞红 《大家健康》2016,(2):248-2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析半年后观察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症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失眠症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7例)两组。治疗组予以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镇静安眠药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检验,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失眠症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采取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无药物依赖性,无副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并为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我们比较2组患者问卷结果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2种护理模式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骨水泥漏、大出血等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手术后2天,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10.
冯睿琦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94-1195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失眠伴有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失眠伴有抑郁或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黛力新组、右佐匹克隆组,每组各60例,疗程30 d。治疗前后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最佳,右佐匹克隆组次之,黛力新组最差。(2)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黛力新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右佐匹克隆组SDS、SAS评分无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和黛力新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和黛力新组SDS、SAS评分改善较右佐匹克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联合黛力新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状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乔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34-35,38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与健康人之间对睡眠状况主观感知和客观评价的差异,分析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感知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科就诊患者120例,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失眠组)及6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并完成早晨问卷[用于评估睡眠知觉,睡眠知觉(%)=主观睡眠时间/客观睡眠时间×100%]。采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R)、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描述失眠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试者的睡眠自我评估参数对照组睡眠潜伏期(SL)(18.75±5.59)min、觉醒时间(WT)(27.00±6.08)min、睡眠效率(SE)为(90.40±6.07)%、总睡眠时间(TST)(438.00±41.75)min,失眠组SL(62.97±35.56)min、WT(174.22±93.90)min、SE为(54.78±17.36)%、TST(285.94±90.48)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ISR(1.69±2.19)分、SAS评分(27.91±3.37)分、SDS评分(0.29±0.03)分;失眠组ISR(20.59±6.14)分、SAS评分(46.62±11.64)分、SDS评分(0.53±0.10)分;失眠组受试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眠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睡眠知觉紊乱,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F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FC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FC治疗。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翔平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4):99-99,5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1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形式,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将两组总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SCL-90中,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躯体化,焦虑症状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两个月后组间比较,强迫、抑郁、焦虑,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组低于对照组。SAS、SDS总评两组之间及干预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对之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SAS等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48例产后焦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在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耳穴压豆联合高压氧对产后焦虑抑郁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2组(n=46)。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和奥氮平治疗。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周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44.22±3.29)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44.21±3.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难治性抑郁症具有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分别给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可以使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黄志恒  王先明 《海南医学》2010,21(21):132-133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胃肠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心理干预组(8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心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心理治疗3周。采用症状自评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与正常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明显升高(P〈0.01)。心理干预组第5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亦减轻。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科明显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及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6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理气活血汤组)和对照组(阿米替林组),每组各38例,疗程为1个月,分别记录治疗期间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强度及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分别和治疗前相对比,同时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为73.7%,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疗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均可减轻抑郁焦虑症状,治疗组还可以改善其他伴随症状,且无明显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