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EI联合ARB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病人12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盲终点设计方案,入选病人分为ACEI联合ARB组59例与ACEI组58例.所有病人均在进行CHF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CEI联合ARB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缬沙坦80 mg/d;ACEI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d.用药前后对所有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运动耐力试验.监测血钾、血肌酐、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白蛋白尿等变化.结果 两组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ACEI联合ARB组比ACEI组更为明显(P<0.05);未见血钾及血肌酐的异常增高.结论 ACEI联合ARB治疗CHF病人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单用依那普利的疗效对比.方法 CHF患者60例,在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用组,每组30例.联合组口服缬沙坦(80~320) mg/d与依那普利(5~20) mg/d;单用组仅口服依那普利(5~20) mg/d.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评估,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行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LA、LVDD、LVSD、LVEF心功能均有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CHF与单用依那普利无明显差异.在治疗CHF时,首选单用ACEI,当患者由于干咳,或者其他副反应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时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不推荐ACEI与ARB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剂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它不仅能缓解症状 ,而且可以防止心衰恶化和减少死亡。但目前仍不能确定临床中该用多大剂量合适。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ACEI剂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ACEI于 70年代末开始用于心衰的临床治疗。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在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许多临床研究证明了 ACEI的即刻和长期的血流动力学效益。此期的 ACEI用量都较大 ,如卡托普利为 15 0~30 0 mg/d,依那普利为 2 0~ 4 0 mg/d[1-3 ] 。较近的研究表明奎那普利 (quinapril)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拮抗剂氯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CHF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用氯沙坦50 mg/次,1次/d,依那普利5 mg/次,2次/d,依那普利组40例,用依那普利5 mg/次,2次/d,治疗前和治疗期满2年时,分别对心功NYHAⅡ~Ⅳ级患者做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心脏指数。结果:2年期间,联合组和依那普利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10%和30.76%,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可降低CHF的再住院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ACEI。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第三代 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国人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 ,临床疗效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CHF患者 4 0例 (扩张型心肌病 2 8例 ,缺血性心肌病 12例 )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C组 ,18例 ,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ACEI等扩血管药物 )与卡维地洛治疗组 (CA组 ,2 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以及氧化应激等指标进行检测 ,用药期间记录所有的药物副作用。结果 :CA组卡维地洛的最大耐受剂量为 ( 2 8 75± 7 2 3)mg d( 10~ 4 0mg d)。 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有显著改善 ,但CA组的临床疗效好于C组。CA组SOD、GSH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0 1) ,GSH含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 0 5 ) ;MDA则明显下降 (P <0 0 5 )。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明显。结论 :本组HCF患者卡维地洛治疗的平均最大耐受剂量为 ( 2 8 75± 7 2 3)mg d。卡维地洛治疗有利于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国人CHF患者长期服用卡维地洛有良好的耐受性。卡维地洛对CHF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地与抗氧化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均已广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该研究旨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四种不同剂量Ang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12周对患者最大运动耐量的效应,并与ACEI依那普利比较。 方法 采取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设计。378例心衰患者(NYHA Ⅱ~Ⅲ级)自分组前28d起接受依那普利(10mg,每日2次)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和 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CHF患者 9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46例 )和治疗组 (48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即强心、利尿、扩血管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 5~ 10 (mg/d)和美托洛尔 37 5~ 10 0 (mg/d) ,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 5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级患者作 6min步行试验 ,记录步行距离。结果  5年期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0 4 3%和 2 7 0 8% (P <0 0 0 5 ) ,病死率分别为 32 6 1%和 8 33% (P <0 0 5 )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组心功能 (NYHA分级 )及 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利尿剂、洋地黄及血管扩张剂使用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Ena)可降低病死率40%。为明确Ena效果仅限于抑制神经体液活性的时期,抑或长期治疗对心肌有长期保护作用,作者在北斯堪的纳维亚依那普利存活联合研究(CONSENSUS)终止后,继续随访存活者二年病死率。 CONSENSUS包括253例重度CHF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28例重度CHF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洋地黄类制剂等)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3125mg,2/d,2周后增至625mg,2/d,维持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法)、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以评价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重度CHF的耐受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应用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3个月后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改善,12例心功能由Ⅲ、Ⅳ级改善为Ⅱ级,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下降,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常规均无影响,耐受性好.结论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重症CHF短期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3所综合医院住院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方法采集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1999年-2002年住院心肌梗死病人病历数据库资料,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用SAS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4年心肌梗死病人共有888人.4年总的药物使用率分别是:β受体阻滞剂为5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为62%.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构成有4种药品,其中美托洛尔占86.6%、阿替洛尔占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构成有11种药品,以卡托普利占57%,依那普利占27%.美托洛尔日平均剂量(Md)为34 mg/d(剂量范围6.25 mg/d~200 mg/d),卡托普利日平均剂量(Md)为35.8 mg/d(剂量范围6.25 mg/d~150 mg/d).不使用β-blocker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窦性心动过缓、严重心力衰竭、传导阻滞等.不使用ACEI/ARB的主要原因是未考虑选用、低血压等.结论太原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1999年-2002年心肌梗死病人β-blocker使用率提高(P<0.000 1),ACEI/ARB使用率1999年-2001年持平,2002年有所降低(P>0.05,P=0.085 1),β-Blocker以美多心安为主.ACEI/ARB以卡托普利、依那普利为主.美多心安的日平均剂量低于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药物治疗指南规定的标准,其日平均剂量山大一院<省人民医院<太钢总医院.卡托普利的日平均剂量在指南范围内,3所医院日平均剂量相当.未考虑使用β-blocker占不用因素的42%,未考虑使用ACEI/ARB占不用因素的62.8%.提示对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治疗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