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以及签约后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基层首诊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2019年7-10月在东、中、西部三个样本市6家基层医疗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出口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484名基层就诊居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家庭医生内涵认识正确,对家庭病床服务需求更高,由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了解家庭医生的就诊居民更愿意签约;清楚家庭医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医保优惠和长处方政策,签约时间更长的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结论:应进一步通过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居民对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者"内涵的理解,以需求家庭病床的居民为重点对象,促进有效签约;强化签约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医保优惠政策的认知,巩固续签意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泾社区家庭医生制的供需状况和对策研究。方法以居住新泾社区的居民和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对开展的家庭医生制进行供需状况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要对1~2个居委会进行健康管理,供需状况不对称,但借助供需调查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也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服务。结论家庭医生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将不断探索相关运行的机制和模式,寻求适应社区发展,提高家庭医生积极性,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心城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帮助,同时也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00名与本中心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的居民进行服务需求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服务形式、就医行为、社区首诊、基本药物、家庭医生服务、健康教育等。结果调查发现,医疗咨询、慢性病监测和治疗是居民最需要从社区获得的服务。同时,不同年龄段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稍有不同,中老年人比较侧重于慢性疾病的监测与治疗,而青年人比较侧重于医疗咨询方面。结论居民对社区家庭医生的信任感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需求现状,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城区2 861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服务需求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中医药服务,健康咨询,及时得到医疗服务,慢病管理和康复训练,对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老年人群和慢性病人群的前5位需求与全体调查人群基本一致.82.4%的居民赞同患病后首先由全科医生进行诊治,94.9%的居民愿意继续与全科医生团队保持签约关系.结论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接受度高,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遵循按需服务的工作原则,推出更满足居民需求的签约服务内容.同时继续加强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居民对签约服务需求与家庭医生服务供给的实证调查与分析,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偏好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状况,以此为依据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提供。方法选取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辖区范围内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和该辖区范围内的家庭医生,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家庭医生的服务供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对配药服务的需求最为紧迫,而家庭医生更加重视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供需存在不匹配的状况。结论居民的家庭医生需求仍然停留在配药服务上,而家庭医生已经将重心转移到健康管理服务中。应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改善健康行为和引导居民开展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行初期取得的成效及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109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需求、签约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共发放问卷1090份,有效回收1027份,有效回收率94.22%。结果915例(84.9%)居民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769例(74.9%)居民愿意或已经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不同收入、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度及对社区实行首诊制的接受度与居民签约意愿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可,但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健全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贫困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市贫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 ,及其对开设家庭病床服务的态度 ,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定额抽样方法 ,抽取 4个不同类型的社区 ,以入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调查居民 4 17名 ,比较贫困居民和普通居民在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方面的差异 ,并了解他们对家庭病床的认识。结果 :贫困人群卫生服务利用低于一般人群并且疾病经济负担较重。年龄、文化、经济状况和日常活动能力是影响家庭病床使用的因素。结论 :家庭病床被居民认作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轻疾病经济负担的治疗方式 ,应尽快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主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状。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杭州主城区共397名签约居民,调查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知晓及服务利用情况。结果:签约居民以门诊签约为主(占85.5%),61.9%为老年人,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缺少上门服务”“缺少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医保报销力度有限”和“转诊手续麻烦”。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但要提升签约居民的服务获得感,有赖于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并普惠家庭病床、远程健康监测及健康评估等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9.
家庭医生制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责任主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技术依托、社区居民及其家庭的健康管理为工作内容、建立契约关系为服务形式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制服务通过约定的家庭医生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的健康照顾,是转变医生坐诊模式、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的偏好,分析慢性病患者与普通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水平的偏好差异,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对4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较高(70.59%),且看重的服务内容为用药指导、长处方、预约专家号、健康咨询和上门服务;慢性病患者对服务水平更偏好于家庭医生指导用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12周长处方和面对面健康咨询,但对疾病治疗免挂号和诊查费不敏感。结论:健康状况不同会影响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偏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居民特征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健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本研究分析广州市海珠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标落实状况,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07广州市海珠区2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随机抽查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5名。根据不同的服务包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性指标核查问卷。比较不同签约服务包各规范性指标情况。结果共调查577名签约居民。签订协议规范率为90.3%,录入家庭医生签约系统规范率为99.0%,建立居民电子档案规范率为97.3%,签约服务合格率为73.7%,签约医生知晓率为71.4%。不同签约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性签订协议(χ~2=33.229,P0.001)、签约医生知晓率(χ~2=44.857,P0.001)和签约服务合格率(χ~2=20.62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签约包规范性录入家庭医生签约系统(χ~2=5.384,P=0.371)和建立电子档案规范性(χ~2=9.996,P=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性指标有助于考核家庭医生绩效,发现家庭医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对上海市徐汇区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的态度及相应的意见建议。方法对2017年9—12月随机抽样上海市徐汇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在岗的210名社区医生及250名社区居民进行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医生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阅读理解后填写完成并由质控员审核;居民问卷采取在相关人员指导下面对面逐项询问完成并由质控员审核。后期统一的数据汇总、整理输录及验收另有两名成员负责。结果回收居民有效问卷240份;医生有效问卷206份。接受问卷调查的240名社区居民中,对于徐汇区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愿意接受的占62.5%(P0.05)。考虑或愿意首诊社区的众多因素中,医保自负部分能减免占64.6%(P0.05);各类处方药物齐全占62.5%(P0.05);家庭医生个人素养及能力占57.9%(P0.05)。接受问卷调查的206名社区医生中,同意开展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占74.76%(P0.05);认为家庭医生可以提供连续性、照顾性的医疗服务以及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可及性、便捷性的医疗服务是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76.2%)(P0.05),其他包括能切实推进双向转诊、优先预约挂上级医疗系统专家号(59.7%)同样有利于首诊制在基层的开展(P0.05)。限制家庭医生首诊制实施的众多因素中以有关的政策及措施未改变老百姓的就医模式(78.2%)、患者的不信任感(71.8%)为主(P0.05)。结论上海市徐汇区在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方面具备成熟的社区医疗背景及民众基础,在居民主观需求导向方面及医生综合素养、主观能动性方面呈现出可以进一步推进的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天津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与满意度情况,从而为提升天津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16个行政区的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从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底册中随机抽取被试样本,采用电话收集数据的方式完成对签约居民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居民服务利用情况、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度、依从性和配合度较高,对家庭医生服务较认可。影响居民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度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区域、供需不匹配以及签约服务内容等方面,签约居民对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需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水平及服务质量,细分居民群体,以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增加居民对签约的知晓度,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居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苏锦街道辖区失能老人的养老状况和养老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包,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和家庭病床等"医养融合"方式,探索满足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了解居民对所在社区责任医生服务团队需求度、期望,为探讨符合实际、高效的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抽取社区3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责任医生服务团队服务内容需求最大的为常见病诊治、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和定期体检.结论:需加强责任医生团队建设,为居民提供可及、连续、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6.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医疗机构为方便病人,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中医疗和康复的病种,使病人在自己家中即能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1-2].为了解山东省泰安市城区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意愿,了解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及居民接受此种服务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家庭医生制的实施效果,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效果评价"调查表,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所有的调查员均由复旦大学统一培训。结果 :共调查社区常住居民736人,其中签约居民412人(56.0%),60岁以上居民占60.1%,38.9%的调查对象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既往半年有就诊记录的调查对象中,签约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率(77.9%)是非签约居民(31.5%)的2.47倍(P0.01)。家庭居住区域、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社区居民的就诊行为。签约居民、低学历居民、41~80岁社区居民生病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首诊意愿高于非签约居民(OR=1.80,95%CI:1.11~2.92)、高学历居民(其中初中及以下组OR=4.45,95%CI:1.86~10.61;大专组OR=2.29,95%CI:1.06~4.97)、40岁及以下居民(其中41~60岁组OR=2.78,95%CI:1.10~7.00;61~80岁组OR=3.46,95%CI:1.00~11.90;80岁以上组OR=4.55,95%CI:0.97~21.43)。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满意度非常高,总体评分为93.44。结论 :上海市长宁区试行的家庭医生制成效明显,为探索"优化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讨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负责人及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92.41%的被调查者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促进健康水平,71.18%的签约居民会通过家庭医生预约转诊,90.94%的被调查者对家庭医生服务表示满意。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居民的健康、经济和获得感三个方面均有正向作用,但是目前服务项目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应通过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激励家庭医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现况,根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银川市居民和社区医生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00名居民和20名社区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目前银川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效果已初见成效,值得继续深入推广。同时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居民认知程度,使签约服务落实到地,完善家庭医生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对上海市徐汇区实行“家庭医生首诊制”的态度及相应的意见建议。方法 对2017年9—12月随机抽样上海市徐汇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职在岗的210名社区医生及250名社区居民进行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医生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阅读理解后填写完成并由质控员审核;居民问卷采取相关人员指导下面对面逐项询问完成并由质控员审核。后期统一的数据汇总、整理输录及验收另有两名成员负责。结果 回收居民有效问卷240份;医生有效问卷206份。接受问卷调查的240名社区居民中,对于徐汇区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愿意接受的占62.5%(P<0.05)。考虑或愿意首诊社区的众多因素中,医保自负部分能减免占64.6%(P<0.05);各类处方药物齐全占62.5%(P<0.05);家庭医生个人素养及能力占57.9%(P<0.05)。接受问卷调查的206名社区医生中,同意开展“家庭医生首诊制”的占74.76%(P<0.05);认为家庭医生可以提供连续性、照顾性的医疗服务以及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可及性、便捷性的医疗服务是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76.2%)(P<0.05),其他包括能切实推进双向转诊、优先预约挂上级医疗系统专家号(59.7%)同样有利于“首诊制”在基层的开展(P<0.05)。限制“家庭医生首诊制”实施的众多因素中以“有关的政策及措施未改变老百姓的就医模式”(78.2%)、患者的不信任感(71.8%)为主(P<0.05)。结论 徐汇区在实施家庭医生首诊制方面具备成熟的社区医疗背景及民众基础,在居民主观需求导向方面及医生综合素养、主观能动性方面呈现出可以进一步推进的良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