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羰基镍是镍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生成的镍化合物,极小稳定,在较低温度下即可分解为金属镍和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2.
羰基镍毒理     
概述羰基镍是由一氧化碳与镍反应制得,首先由英国的Mond(1890)发现,并应用于工业生产。羰基镍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子式Ni(CO)_4],具有一种特殊的尘土气味(嗅阈为0.5 ppm),比重1.32,沸点43℃,在-25℃时凝结成针状结晶。室温下很容易挥发,25℃时的蒸气压为380mmHg。液体羰基镍溶于乙醇、苯和氯仿,难溶于水。它与碱和弱酸均不发生反应,遇浓盐酸也不分解,但遇硝酸及其它氧化剂很易  相似文献   

3.
羰基镍(Ni(CO)_4)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一种潮湿的尘土气味。当金属镍与一氧化碳反应时,产生羰基镍。镍矿提炼、镍极板生产可遇到本品;在塑料生产中用作丙烯酯合成的中间体;在电子电路及磁带镀薄层金属时用作介质。1 理化特性分子量:170.7。熔点:-25℃。沸点:43℃。相对密度:1.32。蒸气压:42.8kPa(20℃)。室温下易挥发。不溶于  相似文献   

4.
四十多年前,英国南威尔士炼镍厂曾报导了镍工肺癌和鼻窦癌的职业性危害。此后,加拿大、挪威、东德、日本、苏联等也先后报导了炼镍工人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主要原因是工人接触羰基镍所致。羰基镍为炼镍过程所产生的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Simderman认为(1973)金属镍和羰基镍在某种实验条件下均可致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不仅羰基镍,而且在原料初处理,特别是将不纯的硫化镍钢(Ni_2S_2Cu_2S)煅烧成氧化镍铜时所产生的大量粉尘,亦可导致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羰基镍毒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羰基镍[nickel carbonyl,Ni(CO)4]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由镍和CO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生成,极易挥发,室温下即可分解为氧化镍和CO,易燃可爆.国外早在20世纪初即将其用于镍的提纯,但在生产实践中,羰基镍逐渐显示出很强的毒性作用,第1次世界大战中曾和芥子气、氯气等一起被德国军队用作杀伤性战剂.目前羰基镍主要应用于原子能、军工、交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多个现代科技生产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启动大幅推进羰基镍生产计划,但目前国内外有关羰基镍中毒的研究均相对滞后,至本综述完成止,发表的研究论文仍寥寥可数;早期诊断指标和特异性解毒剂迄今无明显进展,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镍化合物(nickel compounds)是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或产品,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镍化合物主要有氧化镍(Ni2O3)、一氧化镍(NiO)、硫酸镍(NiSO4·7 H2O)、氢氧化镍[Ni(OH)2]、氯化镍(NiCl2)、硝酸镍[Ni(NO3)2·6H2O]和羰基镍[Ni(CO)4]等,其中,氧化镍、羰基镍和硫酸镍等是一类多器官毒物。国内外有关报道显示,镍及  相似文献   

7.
急性羰基镍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羰基镍是唯一的一种在吸入后造成急性中毒的镍化合物,本文对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DDC)的解毒作用分别从实验研究、适应症、用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戒酒硫在体内经代谢形成两分子DDC,因而也用做羰基镍中毒时暂时代替DDC的螯合物。此外,本文还提到对二价镍中毒的治疗主要是去污法及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8.
一、羰基镍急性中毒 早在1902年,英国一家生产镍的工厂,就首先描述了羰基镍急性中毒的病例。至今各国报道的已有250例,其中死亡25例。 羰基镍的急性作用主要是刺激效应,呼吸道损伤,严重时可致中毒性肺炎、肺水肿。急性中毒时,首发症状多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痛;以后表现为假好转期,其持续时间决定于中毒程度,一般为12—36小时;过后则出现支气管肺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紫绀、恶寒、心肺功能不全和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9.
碳氧血红蛋白(HbCO)是诊断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重要依据。在羰基镍,羰基铁中毒时,血中碳氧血红蛋自亦有一定升高。不吸烟的健康者,正常本底的碳氧血红蛋白大约占血红蛋白的0.5%。此微量的一氧化碳是内源性的,来自含铁血红蛋白的分解。一般认为正常人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不应超过2.5%,吸烟者可  相似文献   

10.
羰基镍为精制超细镍粉的中间产物,在冶金、航空、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应用。羰基镍有剧毒,室温下很易挥发,对呼吸道有严重刺激,吸入超过一定浓度的羰基镍气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肺水肿。当作业者长期暴露于含有羰基镍的环境中,则有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现报告从事羰基镍生产工人153侧胸部 X 线片的动态观察结果,以期了解羰基镍的职业性危害并为制定羰基镍慢性中毒诊断标准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1.
镍化合物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接触的工业物质,其中氧化镍、硫酸镍和羰基镍等是一类多器官毒物,可累及机体多种重要器官,导致各种毒效应[1].国内外关于镍毒性机制研究相对滞后,影响了对其预防及治疗工作的开展.酶学研究是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深入了解镍化合物毒性机制和揭示镍化合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器官损害和致癌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镍(Ni)的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职业性接触镍所引起的危害包括:(1)吸入羰基镍所致化学性肺炎;(2)慢性吸入镍气溶胶所致鼻炎及鼻窦炎;(3)镍作业工人的鼻腔癌及肺癌;(4)经皮肤及非胃肠道途径接触镍合金所致皮炎及其他过敏性反应。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镍代谢及毒理学研究的进展,并讨论镍的致癌性,胚胎毒性及镍中毒的络合剂解毒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焕香 《职业与健康》2008,24(5):426-426
羰基镍属高毒类物质,室温下易挥发,引起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院于2006年收治7例急性羰基镍中毒患者,经救治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某冶炼厂在羰基镍生产过程中,4名工人在修理压缩机时吸人羰基镍气体而引起中毒.经治疗,3人已痊愈出院,1人症状好转出院。现将中毒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驱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鼠研究了带-SH基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ithiocarb,简称Na-DDC或称铜试剂)和不带-SH基的新螯合剂(H-73-10)的驱镍作用。结果表明,Na-DDC对羰基镍(Ni(CO)_4〕的驱镍作用明显优于H-73-10;与此相反,H-73-10对硝酸镍〔Ni(NO_3)_2〕染毒大鼠的驱镍作用却明显优于Na-DDC。  相似文献   

16.
羰基镍中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述羰基镍的毒理、代谢和治疗。方法收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相关的研究资料。结果羰基镍属高毒性物质 ,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损伤肺、肝和神经系统等。结论羰基镍对人体的大多数器官具有严重的毒性作用 ,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对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羰基镍急性中毒对大鼠肝组织中DNA损伤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急性羰基镍对肝组织的毒性机制。方法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和透射电镜观察羰基镍不同染毒剂量组(20、135、250mg/m3)、阳性对照组(氯气250mg/m3)和正常对照组不同取材时间(第1、第2、第3、第7天)大鼠肝组织中DNA损伤程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取材时间下大鼠吸入不同浓度的羰基镍,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同一染毒剂量下取材时间不同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均出现动态的变化趋势。中高剂量组彗星尾长和Olive尾矩均在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出现明显的减弱。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剂量染毒组肝细胞核、肝细胞内毛细胆管、肝细胞胞质内细胞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结论羰基镍急性中毒可引起大鼠肝组织DNA断裂和超微结构发生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急性羰基镍中毒脑组织中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抗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探讨羰基镍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采用健康SD大鼠静态吸入方式染毒,羰基镍染毒浓度分别为20、135和250mg/m3,氯气染毒浓度为250mg/m3,染毒时间均为30min,并设正常对照组,染毒后第1、2、3和7天取脑组织。采用化学显色法测定不同组大鼠脑组织中T-NOS、iNOS和抗超氧阴离子的含量。结果 T-NOS含量在羰基镍各染毒组均出现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和250mg/m3羰基镍染毒组中T-NOS含量在第7天升高明显,与第1、2、3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含量在羰基镍染毒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和250mg/m3羰基镍染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超氧阴离子含量在羰基镍各染毒组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羰基镍可能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9.
镍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实际用途 ,少量纯镍用来制造器皿及化学仪器、金属电镀。大量的镍用来生产各种铜、铁、锌及其他金属的合金。钢铁中加入镍可增高钢铁的坚韧性及机械强度 ,并使钢铁具有很大的耐热性及抗腐蚀性。羰基镍作为生产特种钢及其他工业应用。镍及化合物可引起皮炎 ,急性与亚急性肺炎并发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以及可能致肺癌。[1] 因而准确测定外环境及生物材料中镍的含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采用示波极谱法测定镍 ,并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比较 ,两法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且体系稳定、操作简便、选择性和重现性好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正> 镍是人体及动植物中的基本元素。但是,有一些著者的研究表明,镍对动物是致癌的,Heath的研究指出,镍可使耗子引起恶性肿瘤。Doll等人对镍作业工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认为镍的接触与鼻癌、肺癌的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当然,到目前为止,仅是对耗子的实验证明镍及羰基镍可引起恶性肿瘤,对人的致癌仍未证实,需通过调查研究及实验加以探索,为此必须要有相应的测定方法。Mcneely论证了血清和尿中镍含量直接反映出对环境中镍的接触程度,它通过临床化验看出,心肌梗塞、发烧、肝硬化等病人的血浆中镍含量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别。至于头发作为人群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一项检查指标,已有不少人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