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居家运动疗法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2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被诊断为“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且由医生开具了居家运动处方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以扎根理论为指导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进行三级编码,建立理论模型。 结果:开放式编码得到19个初始范畴;主轴式编码将19个初始范畴归纳为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运动处方、自我管理和家庭支持5个主范畴;选择式编码将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归类为“内部环境”,将运动处方和家庭支持归类为“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两条理论:①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依从行为的内源动机;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依从行为起调节作用。 结论:患者的依从行为受自我管理能力的直接影响并在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调节下趋于规范;定期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及调整运动处方的结构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对肝癌患者居家有氧运动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通市某三甲医院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干预组91例,指导其进行12周居家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锻炼宣教与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居家有氧运动干预方案。研究者采用运动依从性量表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2周时通过现场发放问卷方式了解其居家运动锻炼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12周后运动依从情况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运动总依从性得分为(31.04±4.63)分,总依从率(51.72±7.72)%;干预组运动总依从性得分为(42.95±5.25)分,总依从率(71.59±8.75)%,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依从情况变化程度不同。 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运动锻炼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4月一2012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3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一般情况、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疾病认知情况、抗病毒疗效、服药持续性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324例患者中能够完全遵照医嘱者78例(24.07%),不能完全依从者246例(75.93%)。心理状态良好者132例(40.74%),其中依从性良好者54例;心理负担较重者192例(59.26%),其中依从性良好者24例。初中及以上学历204例(62.96%),依从性良好者72例;初中以下学历者120例(37.04%),依从性良好者仅6例。不同心理状态、文化程度的患者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经济状况、年龄差异对于依从性也有一定影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与心理状态、文化程度者及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改善患者医疗费用偿付能力,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教育以及减少社会歧视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接受6周的悬吊运动治疗。在患者初次就诊、治疗6周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用目测类比评分(VAS)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MDQ)评价其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程度。 结果和初诊时相比,治疗6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患者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P<0.05)。 结论悬吊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减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并改善其功能障碍的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人不依从天数、依从程度、肌力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干预组不依从天数显著减少,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肌力恢复程度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沈琼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98-1899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1)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条件、服药情况、对本病的的认知程度等相关因素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2)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1)影响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主要与学历、收入、对疾病认知程度相关(P〈0.01);(2)对照组完全依从的比例为26.19%(11/42),观察组为66.67%(28/4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专科护士应系统地关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及量表设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及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3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服药高度依从患者占22.70%,低度依从患者占37.83%。功能锻炼高度依从患者占20.39%,低度依从患者占30.26%。年龄、学历、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肌力等级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P<0.05)。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腰痛、下肢疼痛或麻木、肌力等级、病因及发病机制解释、功能锻炼方法介绍是影响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服药和功能锻炼依从性均较差,对低收入、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强调功能锻炼必要性和有效性,而对收入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应加强按医嘱服药的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及依从性对MH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依从性的判定标准将60例MHD患者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1.3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MHD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透析前进行规律性肾科门诊治疗(P<0.05),而在年龄、性别、血液透析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组KTDA、SF-36、KDQOL-SF的分值分别为(64.79±11.98)、(55.77±21.04)、(59.61±14.95);非依从组KTDA、SF-36、KDQOL-SF的分值分别为(59.98±16.46)、(42.79±17.83)、(52.60±13.74).依从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与非依从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MHD患者的不依从性问题广泛存在.护理工作者要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MHD患者的心理护理,尽可能的调动所有的支持系统,使患者心理保持最佳状态,提高MHD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70例肺结核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将"非依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化疗依从的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470例化疗患者中"非依从"患者为160例(34.04%,160/470);观察组年龄大、教育程度低、药物副作用多、护患关系一般、自费支付医疗费用多(P<0.05),是影响依从性相关因素.结论 影响肺结核患者化疗依从性因素较多,应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用药指导、制定适合化疗方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老年患者服药等措施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及防止复发。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基本情况、治疗依从性、乙型肝炎知识水平、治疗信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调查,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511±6.66)分,其中药物治疗依从得分最高,定期复查依从得分最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效果。结论为减少或延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疾病的传播,护士应关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使护理干预措施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和独立性因素,并就此提出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有18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分为非完全依从组,其余82例患者为完全依从组,采用SPSS软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相关资料。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低、疾病知识缺乏、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低为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独立性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文化程度低、疾病知识缺乏、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收入低为影响用药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纠正患者和家属对坚持治疗的错误理念,且家庭随访结合患者个人的生活、饮食、休息等情况制定相应延续护理方案,及辅助患者现代化通讯渠道提高对患者用药治疗监督,进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00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依从性好62例(31.0)%,依从性差128例(69.0)%;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文化程度低、月收入少、治疗方案复杂(服药种次数多)、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不良、医患关系一般、药物不良反应多。结论: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青年糖尿病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应根据影响因素不同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的依从性,并提出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荆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治疗依从性:规范依从53例(占68%),不规范依从25例(32%);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担心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定期随访,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74例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4例患者中,39例占52.7%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佳,35例占47.3%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其中自行停药>1个月者24例占32.4%;病程<0.5,0.5~1.0,~2.0,>2.0年患者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2.0%、60.0%、25.0%和31.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程、疾病知识和媒体广告是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而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疗效满意度、经济因素、抑郁状态是非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约1/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尤以确诊1年后患者为著.病程、疾病知识和媒体广告是影响其服药依从率的主要因素,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基于控制性运动的脊柱稳定训练治疗护理人员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在职护士29例。在康复知识宣教、姿势调整、局部扳机点压力治疗等基础上给予基于控制性运动的脊柱稳定训练,并辅以有意识腹肌提前收缩(VPAC)干预。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及治疗结束随访8周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 本研究干预期间及8周随访时均未发现复发个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随访8周时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残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并且随访8周时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残疾指数亦显著优于干预12周时疗效结果(P<0.05)。 结论 基于控制性运动的脊柱稳定训练辅以有意识腹肌提前收缩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护士疼痛病情,减轻残疾程度,该疗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人员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肌肉减少症化疗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入住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首次化疗肌肉减少症患者141例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运动依从性、领悟社会支持、运动自我效能。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筛选胃肠道肿瘤肌肉减少症化疗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总体运动依从性得分39.53±10.98分,总依从率65.8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化疗方式、近期健康评价、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运动自我效能是影响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治疗方式、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得分是患者运动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围术期化疗肌肉减少症患者运动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职业、治疗方式、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家庭内支持得分是患者运动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阶段变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3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评价病人不依从天数、依从程度、肌力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干预组不依从天数显著减少,依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肌力恢复程度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阶段变化理论为指导的分阶段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偏瘫病人康复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根据结果分为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在组间比较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5.56%,治疗不依从率为86.6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在服药、遵守透析方案、控制液体摄入、运动等治疗依从性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抑郁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一项因素,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方案中应包括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解璇  杨支兰  许娟 《全科护理》2020,18(17):2063-2068
[目的]调查居家帕金森病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并选择居家疗养的帕金森病病人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帕金森病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Hoehn-Yahr(H-Y)分期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居家帕金森病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总分为(38.80±12.85)分,总依从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依从性高的病人仅占21.2%。各维度依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锻炼监测、身体锻炼、注意事项、寻求建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情分期、康复锻炼知识了解程度、是否身体疲劳、是否害怕跌倒、运动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是居家帕金森病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居家帕金森病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仍有待提高,应根据影响病人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依从性,减缓疾病自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非血运重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住院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且未行血运重建的130例,以按医嘱服药的时间、频次来评定患者治疗依从性。出院后3个月依据患者依从性高低分为完全依从组、部分依从组及不依从组3组,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比较各组抗血小板治疗知识的知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评估恶性临床不良事件。结果随着出院时间(第1周~第3个月)的延长,130例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逐渐降低。完全依从组、部分依从组及不依从组抗血小板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显著(P0.01),完全依从组较另两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支持、护患关系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是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P0.01)。完全依从组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远低于部分依从组及不依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非血运重建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可明显改善ACS疾病控制状况,提高康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