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重力状态下活性氮自由基(RNS)对神经细胞蛋白质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以大鼠嗜铬细胞瘤(PCI2)细胞作为神经细胞模型,利用水平轴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回转72h后,对回转和对照组细胞进行一氧化氮合酶和硝基酪氨酸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同时采用硝酸盐还原酶偶联法测定回转PC12细胞的一氧化氮(NO)水平,竞争性ELISA方法定量检测细胞硝基酪氨酸的水平。结果回转后PC12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硝基酪氨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增强。回转后PCI2细胞NO水平升高(P〈0.01),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结论模拟失重可诱导PC12细胞NO的合成,增加蛋白质氧化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窖蛋白-1(caveolin-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效应.将细胞分为回转12h组、回转24h组(在30r/min条件下回转培养12、24h),以及对照12h组、对照24h组(放置于细胞回转器旁静置培养12、24h).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的NO释放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胞膜窖的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eNOS和caveolin-1的表达.结果 回转12h组较对照12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均有增加,回转24h组较对照24h组NO产量和eNOS蛋白表达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透射电镜可见,对照12h组和对照24h组PMVEC细胞膜表面均可见典型的希腊字母Ω状胞膜窖,较丰富,结构清晰;回转12h组PMVEC细胞膜上胞膜窖的结构破坏,数量减少;回转24h组PMVEC细胞膜上很难发现胞膜窖的特征性结构,数量进一步减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回转12h组与对照12h组相比,回转24h组与对照24h组相比,PMVEC中caveolin-1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 回转模拟微重力可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caveolin-1的表达,增强eNOS表达,提高细胞内NO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中胆汁漏出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胆汁对支架内皮化的影响。方法: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5%、10%、15%、20%、25%)胆汁干预,观察内皮细胞生长状况,并测条件培养液中NO及细胞NOS活性。结果:含5%、10%、15%胆汁的细胞生长状况与不含胆汁者相似,含20%、25%胆汁的细胞明显减少并显幼稚;各浓度胆汁的细胞NOS活性较不含胆汁者明显降低;条件培养液中NO含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胆汁抑制内 皮细胞的生长,并抑制内皮细胞NOS活性。  相似文献   

4.
模拟微重力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内皮细胞对重力变化极为敏感,微重力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改变.随着空间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微重力时血管内皮细胞变化的研究也日趋深入.最新研究发现,模拟微重力可诱导血管内皮的形态、超微结构和细胞骨架等发生改变,对内皮细胞的生长、凋亡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产生显著影响.这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体外和体内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可发生.目前,虽然对微重力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效应有了初步了解,但有关其内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形态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回转是否影响PC12细胞内蛋白质的羰基化和硝基化水平,进而影响细胞骨架和形态;细胞内活性氮水平升高是否会影响PC12细胞的增殖分化。方法观察并测定了静置对照组和回转组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细胞密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RT—PCR技术研究了回转对细胞骨架蛋白Actin羰基化和Tubulin硝基化以及nNOS和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探讨了这些改变和一氧化氮合酶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胞骨架蛋白发生硝基化和羰基化的改变,但回转组细胞骨架形态变化不明显,PC12细胞的微丝回转后明显伸长;回转后,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DNA合成的S期明显缩短。结论结果表明水平回转模拟微重力并不改变PC12细胞形态,相反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CRP)诱导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及1、5、10、20mg/L CRP处理组,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相应浓度的CRP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对照组及各CRP处理组H...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调节脑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保护作用,同时过量的NO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现在发现有3种酶可以催化NO的生成,即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笔者通过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研究NO在弥漫性脑损伤中时程变化及3种NOS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舒洛地特(SDX)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确定ox-LDL干预HUVEC剂量及SDX药物浓度,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验证SDX对HUVEC的保护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小凹蛋白(caveolin)-1 mRNA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检测eNOS、caveolin-1蛋白表达.Transwell试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 100 μg/ml ox-LDL刺激下,HUVEC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加入0.125 LRU/ml SDX后细胞活力明显改善(P<0.01),ROS产生降低(P<0.01).SDX可下调ox-LDL损伤HUVEC后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上调eNOS mRNA和蛋白、p-eNOS蛋白表达(P<0.05),明显改善受损HUVEC迁移能力(P<0.01).结论 SDX通过调控caveolin-1/eNOS信号通路改善受损HUVEC细胞迁移能力,从而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构建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然后用瑞舒伐他汀干预以寻求一种保护内皮细胞、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高效安全的新疗法。方法选取活性较好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成5组进行实验,分别为对照组(A组)、波动性高糖组(B组)、波动性高糖+瑞舒伐他汀(0.5umol/L)组(C组)、波动性高糖+瑞舒伐他汀(5umol/L)组(D组)、波动性高糖+瑞舒伐他汀(10umol/L)组(E组)。建立好波动性高糖损伤模型后,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NO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lit—PCR检测NOX4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波动性高糖组NO含量和SOD活性,及NOX4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MDA含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波动性高糖组相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波动性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凋亡率及MDA含量呈递减趋势,SOD的活性,NO含量及NOX4mRNA的表达逐渐递增。结论①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②波动性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氧化应激作用来实现的;③不同浓度的瑞舒伐他汀对波动性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回转器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分析探讨可能涉及的关键信号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etase,eNOS)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UVEC-C,随机分为回转模拟失重组、1G静止对照组及回转+抑制剂组,选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特异性抑制剂L-NAME(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Matrigel胶小管形成实验观察不同处理组HUVEC-C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模拟失重前、后HUVEC-C中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24 h模拟失重使HUVEC-C的血管生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且这种增强效应可以被LNAME所抑制.模拟失重24 h后,HUVEC-C中e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转模拟失重可以诱导HUVEC-C血管生成能力增强,其发生机制与eNOS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肝脏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合酶(eNOS)和诱导型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按体重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静止、假手术运动、去卵巢静止、去卵巢运动、雌激素、雌激素加运动6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5次60min、18m/min的平坡跑台运动训练,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3次17β-estrodial,每次50μg/kg体重。运动和给药正式处理14周后结束实验,亚硝酸盐法测定肝组织匀浆NO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脏eNOS和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假手术运动组肝组织匀浆NO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去卵巢组肝组织匀浆NO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去卵巢运动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各组eNOS蛋白主要在肝窦周围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变化趋势基本同肝匀浆NO含量;假手术组、假手术运动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加运动组iNOS主要在肝细胞胞质中表达,而去卵巢组和去卵巢运动组部分肝细胞iNOS转位到核中表达。结论: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和雌激素均能上调去卵巢大鼠肝组织合成NO,且二者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和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巨噬细胞NR8383,分别加入LPS(终浓度1μg/ml)和不同浓度(10-10、10-8和10-6mol/L)的CCK-8进行干预,并设空白对照组(加入PBS)和丙谷胺干预组(丙谷胺终浓度2μg/ml,CCK-8浓度10-8mol/L,LPS浓度1μg/ml)。各组细胞培养24h后收集上清液,Griess法检测NO含量;取培养24h后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检测iNOS基因表达情况;裂解培养24h后的细胞,离心取上清,生化法检测细胞内iNOS活性。结果 LPS可明显促进大鼠肺泡巨噬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生成;预先加入不同浓度的CCK-8均可抑制LPS诱导的iNOS mRNA水平上升和活力增强,减少NO生成,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CCK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可逆转CCK-8的抑制作用。结论 CCK-8可能通过降低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iNOS表达和NO产生来实现其对内毒素休克动物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有氧运动改善ApoE基因缺陷小鼠NO合成抗AS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形成、胸主动脉中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蛋白含量及血清NO浓度的影响 ,以期探讨有氧运动调节血脂代谢以外的抗AS机制。方法 :10周游泳运动后 ,测定ApoE基因缺陷小鼠AS斑块面积和血清NO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计算机模拟图像定量分析法测定胸主动脉iNOS和eNOS的蛋白含量。常规HE染色和胸主动脉矢状面油红 -O大体染色观察。结果 :运动组ApoE基因缺陷小鼠AS斑块平均面积小于对照组 (P <0 0 1) ,NO浓度和eNOS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胸主动脉iNOS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壁及内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 :有氧运动可能通过增高eNOS蛋白 ,抑制iNOS蛋白 ,提高生物活性形式的NO浓度 ,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这可能属独立于血脂调节作用以外的其他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NO)的发现奠定了细胞信息传递的全新概念,即一个细胞产生的气体信号可穿透细胞膜调节另一个细胞的功能。NO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体内NO是由L-精氨酸与O2在NO合酶(NOS)的作用下合成的。NOS主要有3种亚型,即内皮型(eNOS)、神经元型(nNOS)和诱导型(iNOS),它们受Ca2+/钙调蛋白、磷酸化和NO的调节。NO生物学作用广泛,且具有双向性。NO在体外可引起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但在体内主要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收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进行细胞培养 ,传至第三代后 ,将其与不同浓度的Hcy共同培养 2 4h,分别在 4、6、8、2 4h检测培养液中NO、ET的含量。结果 HUVEC与不同浓度的Hcy培养 2 4h后 ,其NO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P <0 0 1) ,ET也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0 0 5 ) ,但ET/NO却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5 )。结论 Hcy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活性因子NO、ET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内源性NO在全氟异丁烯(perfluoroisobutylene,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和PFIB染毒后1,2,4,8,16和24 h活杀组,每组4只大鼠。其中PFIB染毒组行全身暴露动态吸入PFIB染毒(剂量为140 mg/m3×5 min),对照组行过滤空气暴露。分别在染毒前(对照组)与染毒后相应时间点,收集右肺组织、血清及左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等标本,3H-精氨酸法测定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酶法测定BALF及血清中NO(NO2-/NO3-)含量。结果肺组织eNOS活力在染毒后8 h内呈下降趋势,而iNOS与之相反,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8 h后两者逐渐恢复至染毒前水平。血清及BALF中NO含量变化与iNOS活力相似。结论内源性NO及其合酶在PFIB急性吸入染毒前后变化不明显,在PFIB急性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其病理学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高渗造影剂泛影葡胺对肾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鼠肾动脉内皮血管环在含不同剂量高渗造影剂泛影葡胺的培养液中孵育1h,检测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含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大鼠尾静脉注射泛影葡胺24h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ET-1的表达变化。结果 泛影葡胺对NO分泌没有影响,而ET-1分泌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大鼠尾静脉注射泛影葡胺24h后,肾小球内皮细胞ET-1表达显著增强;而eNOS表达没有变化。结论 高渗造影剂泛影葡胺可以影响肾血管内皮功能,导致ET-1合成和分泌增加,这一作用可能与造影剂引起的肾血管收缩和急性肾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