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16例,均行TAPP或TE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TAPP和TEP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Z|=0.563,P=0.574)、术后住院时间(|Z|=0.497,P=0.619)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APP组复发(对侧复发)1例,TEP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397);TEP组并发皮下气肿1例,占全部TEP患者总数的1.11%,TAPP组无气肿发生;TAPP组住院费用(8908±611元)低于 TEP组(9123±5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66,P=0.003)。结论 TAPP与TEP在临床疗效上无差别,但在住院费用上,TAPP相较比TEP稍少,可依据患者经济水平、意愿以及术者水平等综合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Kugel疝修补术的技术改进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268例使用Kugel疝修补术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二组:A组112例,行经典Kugel疝修补术。B组156例,行技术改进后的Kugel疝修补术。观察二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血肿、慢性疼痛、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43±13)min,B组(40±1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34);术后并发血肿 A组8例(7.1%),B 组2例(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12);慢性疼痛A组4例(3.5%),B组2例(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P=0.211);复发A组5例(4.4%),B组1例(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6)。结论技术改进可降低Kugel疝修补术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该术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56例患者行TEP,对照组70例患者行TAPP。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0±5)min,对照组(65±6)min,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22)。观察组住院时间(5±2)d,对照组(6±2)d,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8,P=0.076)。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20)。观察组平均手术费用(7246±671)元,对照组(12387±743)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P=0.001)。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05,P:0.075)。结论 TEP和TAPP治疗腹股沟疝均安全有效,但TEP手术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临床推广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山东省即墨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8例)实施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62例)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对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2±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7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2,P=0.049)。观察组住院时间(5.4±1.0)d,对照组住院时间(7.8±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0,P=0.038)。对照组复发2例,发生率为3.22%,观察组无一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2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6/6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0)。结论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局部解剖和生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腹膜前间隙(Bogros间隙)疝修补术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7月,丰顺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指标。结果二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6%),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5,P=0.00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 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48±9)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2±10)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01);观察组恢复时间(3±1)d,对照组恢复时间(2±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49,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6±1)d,对照组住院时间(3±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95,P=0.002)。结论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明显优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安全可靠,值得广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葛洲坝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30例LIHR手术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组和B组,以应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的127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应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的103例患者为B组,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探查对侧及隐匿疝、术后疼痛、术后血清肿及术后复发率情况。结果 2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45±10)min,B组(35±8)min,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探查对侧隐匿疝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均是安全、有效的,两者手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100例。观察组50例患者行腹股沟嵌顿疝腹腔镜下复位+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50例患者行腹股沟嵌顿疝切开复位+Bassini法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35±11)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4±10)min,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 P=0.130);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2±0.9)d,对照组平均为(6.8±1.1)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39);观察组平均下床时间为(12±1)h,对照组平均为(18±1)h,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04);观察组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P=0.045);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P=0.000)。结论 TAPP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但费用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适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应用腹腔镜下治疗成人腹股沟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TAPP组68例,TEP组54例。比较二种手术方式的近期结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恢复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二组手术均成功,TAPP组手术时间为(82±12)min,TEP组(49±10)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61,P=0.000);TAPP组住院总费用(12476±1643)元,TEP组(5479±45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962,P=0.012)。但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17、0.024、0.115,P=0.251、0.681、0.685)。二组术后阴囊气肿、血清肿、阴囊及腹股沟区血肿、肠梗阻、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51、1.162、1.124、0.008、0.019, P=0.498、0.517、0.452、0.169、0.312)。结论 TAPP及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有优势,但TEP较TAPP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临床可上根据二者的优劣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补片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施行的60例TAPP和108例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60例疝修补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49±11)min,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8±10)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留院平均为(2.9±0.9)d,开放组平均为(4.4±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多于开放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48个月,腹腔镜组无复发,开放组有1例复发。结论TAP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特别适于复发疝、双侧疝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前后入路腹膜前疝修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Kugel手术(Kugel组,38例)及M-K补片手术(M-K组,43例)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重度疼痛、复发、阴囊血肿、尿潴留及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 Kugel组切口疼痛、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M-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4、3.873,P=0.015、0.049)。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和复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92、1.425,χ2=0.000、0.004,P=0.476、0.078、1.000、0.950)。二组均无补片感染现象。结论 Kugel手术及M-K补片手术各有优缺,Kugel手术组患者舒适感明显,值得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TEP)与经腹腹膜前(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腹腔镜TEP疝修补术(TEP组)和腹腔镜TAPP疝修补术(TAPP组)的9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比较TEP组和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TEP组与TAP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16)min比(68±17)mini、术中出血量[(7.0±1.2)mL比(8.0±1.4)mL3、术后疼痛分数[(2.0±1.1)分比(1.8±1.1)分]、术后住院时间((3.1±1.4)d比(3.3±1.2)d]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4.2±1.0)d比(4.5±1.2)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TEP组和TAPP组的手术费用分别为(8033+536)元和(9632+643)元,TAPP组较高(P=O.007)。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3%,6/95),2组各3例,包括阴囊血(清)肿3例、暂时性感觉神经障碍1例,尿潴留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1.000)。所有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为1~35个月、(20.0±10.2)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发生。结论TEP与TAPP疝修补术均是可行、安全及有效的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两者在手术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疗效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47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的临床资料,其中TAPP组27例(33侧),TEP组20例(29侧)。比较2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直接医疗成本、间接成本、成本效果比等指标。结果与TAPP组相比,TEP组麻醉费高[1061元(850—1267元)vs.918元(730~1180元),Z=-2.153,P=0.031],材料费用低[2897元(901~3956元)vs.3213元(2556~9559元),Z=-2.109,P=0.035],成本一效果比低[8932.16元vs.9754.34元]。2组术后住院时间[(3.4±1.0)dvs.(3.2±0.8)d,t=0.736,P=0.465]、并发症发生率[0vs.5%(1/20),P=0.426]、复发率[3.7%(1/27)VS.5%(1/20),P=0.67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床位费用、护理诊疗费用、间接成本、总成本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APP与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相同;与TAPP相比,TEP通过减少材料费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评价二种术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收治的30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7例为双侧)分为单纯腹膜前修补组(OP组)145例和改良Kugel修补组(MK组)157例。OP组采用Oval Patch补片修补,MK组采用Modified Kugel(MK)修补。比较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二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5)个月。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0.939,P=0.870、0.349)。术后1周和1个月,OP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低于M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4、2.297,P=0.030、0.021)。结论经腹股沟切口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相比,单纯腹膜前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06年3月~2013年6月65例成人腹股沟复发疝按患者意愿分为TAPP组(n=34)和Lichtenstein组(n=31),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复发率等。结果 6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APP组手术时间(44.8±9.7)min明显少于Lichtenstein组(68.1±18.6)min(t=-6.413,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ml(5~50m1)明显少于Liehtenstein组中位数30ml(10~150m1)(Z=-4.349,P:0.000);术后疼痛评分(2.2±1.5)分明显小于Lichtenstein组(5.5±1.1)分(t=-10.032,P=0.000);术后住院时间(4.2±1.3)d,明显短于Lichtenstein组(5.6±1.9)d(t=-3.493,P=0.001);术后复发0例,明显少于Lichtenstein组4例(Fisher's检验,P=0.049);住院费用(10676.8±2018.9)元,明显高于Lichtenstein组(8060.0±990.5)元(t=6.532,P=0.00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8)d,明显长于Liehtenstein组(1.5±0.6)d(t=3.394,P=0.001)。结论 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方面要明显优于Lichtenstein术式,但手术费用较高,手术难度较大,难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免气腹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免气腹装置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 alapproach,T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4~8月,行免气腹TEP30例,同期行气腹TEP52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与气腹组相比,免气腹组手术时间长[(65.3±19.4)minvs(43.6±21.9)min,t=4.501,P=0.000],但住院费用少[(6186.7±1283.7)元vs(8391.8±850.8)元,t=-9.347,P=0.000]。2组并发症发生率[6.7%(2/30),vs5.8%(3/52),χ^2=0.027,P=0.870]和住院时间[(2.1±0.8)dvs(1.8±0.9)d,t=1.513,P=0.134]差异无显著性。2组随访3~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免气腹TEP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TEP补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行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11例(单孔组),其中直疝2例,斜疝9例。10例行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1例行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同期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患者18例(多孔组),其中直疝5例,斜疝13例。16例行TEP,2例行TAPP。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P=0.579)和术后住院时间(P=0.839)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单孔组长于多孔组(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18个月,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与完全腹膜外(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2012年PubMed、EMbase、scifinder scholar、ovid fulltext数据库。检索语种为英语。纳入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为TAPP与TEP在成人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最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最终纳入7个试验,共包含1 999例患者。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OR=0.90,95%CI(-5.31,7.11),P=0.78]、术后住院时间[OR=-0.08,95%CI(-1.22,1.07),P=0.90]、术后疼痛[OR=0.21,95%CI(-0.31,0.74),P=0.42]、远期复发率[OR=1.23,95%CI(0.53,2.87),P=0.6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82,95%CI(0.83,4.01),P=0.1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恢复工作时间[OR=3.83,95%CI(3.05,4.6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PP与TE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术式,在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方面TEP优于TAPP,其他方面的区别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比较疝环充填术与前入路改良Kugel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在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的987例1 065侧腹股沟疝病人(其中78例为双侧)分为疝环充填修补组(网塞组,521侧)和改良Kugel修补组(MK组,544侧)。网塞组采用BARD公司的Plug-Mesh进行无张力修补,MK组采用BARD公司的Modified Kugel(MK)补片修补。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40(20.0±5.3)个月。两组病人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MK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网塞组(P0.05)。结论:与临床广泛采用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前入路改良Kugel腹膜前疝修补术同样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同时可显著降低术后病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