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之一,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W内出现的皮肤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引起的生理性现象,如果黄疸超过生理性范围,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0.6umol/L,早产儿〉255umol/L,即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规律,掌握临床干预的最佳时机。方法对280例新生儿生后1-10天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并分组进行动态比较。结果与正常新生儿相比窒息新生儿黄疸出现较早,发展较快、较重,持续时间短,并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差异显著。结论重视窒息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是预防核黄疸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超过80%的婴幼儿曾经出现过新生儿黄疸,只是每个新生儿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临床中,将28日龄内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其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婴幼儿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以皮肤、巩膜、黏膜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新生儿出现黄疸后,要及时地给予治疗,如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会对婴幼儿发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也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可消退为生理性黄疸。一旦黄疸过重,提早或推迟出现或持续不退,就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120名新生儿黄疸患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与自身胆红素代谢及一系列外界因素有关,早产儿发生黄疸的概率更高,新生儿出现黄疸后,其皮肤、黏膜、巩膜存在明显黄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嗜睡、自身拒奶甚至肢体抽搐,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因此,要注重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若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是指在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累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若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既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多于生后2~3天出现,一般无任何症状,也可有轻度嗜睡或纳差.黄疸生后4~5天为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慢,可延长到2~4周.遵医嘱给予持续蓝光照射12h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故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1],占住院新生儿的30%~40%。但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儿黄疸是病理性的,可能是新生儿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勿需治疗全科医生: 我的儿子出生时情况良好,一直是纯母乳喂养,各方面都挺好,就是在生后第三天皮肤出现黄疸,至今已22天,皮肤黄疸仍未消退,也未加重,这种黄疸要紧吗,为什么会黄疸不退呢? 广西 蓝田花蓝读者: 根据来信中谈及的情况分析,很可能是母乳性黄疸,随着近来大力提倡母喂养,新生儿发生母乳性黄疸有增加的趋势,这是母乳中含有使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的物质,可使婴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通过对新生儿的治疗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也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可消退为生理性黄疸。一旦黄疸过重,提早或推迟出现或持续不退,就会影响患儿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时期新生儿经皮胆红素的测定读数(TCB)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做了探讨。结果表明:TCB读数对病理性黄疸筛选的特异性高。生后48小时达100%,TCB是一个实用而可靠的筛选方法;TCB读数与峰值血清胆红素间呈正相关。第48小时相关性最好(P〈0.01)本文认为生后第48小时可以作为新生儿黄疸筛选取的最佳时期,TCB是核黄疸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羊水Ⅲ°污染与羊水清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与探讨羊水Ⅲ°污染与羊水清的新生儿黄疸。方法 :采取经皮测胆红素的方法 ,对两组健康足月新生儿监测生后 2 4h经皮胆红素值、黄疸高峰出现及消退的时间、峰均值等 ,监测时间不少于 8d。结果 :羊水Ⅲ°污染组较羊水清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出现的时间早 ,开始消退的时间也早 ,峰均值低 ,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例数少。讨论 :胎粪及早排出 ,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 ,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生理特点,决定了多数新生儿会出现黄疸病症,主要由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引发,新生儿体内的未结合胆红素可能通过血脑屏障渗透进入大脑,引起婴儿脑细胞的损伤,严重者可能还会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1]。  相似文献   

14.
王洪月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43-3344
<正>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也是导致新生儿听力损伤的最常见高危因素之一。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1周内发生黄疸,大部分能自然消退,少数则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1〕。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对新生儿产生极大危害,出现听觉  相似文献   

15.
<正>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成人血清胆红素低于17μmol/L(1 mg/dl),当超过34μmol/L(2 mg/dl)即可出现黄疸。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丰富,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μmol/L(5 mg/dl),则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1]。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防治研究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围产期最常见的问题,近年来国外对其防治方面有许多新观点和新进展。作者就健康足月新生儿黄疸和核黄疸;胆红素毒性和危害;胆红素的重要生理作用;胆红素代谢的基因调控;及如何防治和今后研究课题等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春燕 《现代保健》2012,(10):78-79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应加强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黄疸尽早消退。  相似文献   

18.
黄玉珍  李怀迟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314-314,368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2~4日出现,4~6日加重,7~14日消退。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患儿黄疸加重持续不退或患儿在出生2日内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12mg/dl以上,未成熟儿超过15mg/dl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发病原因是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呈现出升高状态,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及神经功能产生危害,不利于患儿的预后恢复及未来的成长。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详细了解患儿的病程、病史及体检结果,对患儿进行安全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患儿的胆红素,避免神经功能受到损伤,降低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脑损伤的患病率,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可能性。本研究将从换血疗法、照射疗法、药物疗法以及不同方法的联合治疗等角度探究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进展,旨在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因此极易出现黄疸,尤其当新生儿处于饥饿、缺氧、胎粪排出延迟、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等状态时,黄疸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