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3 例,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近3 年我院分娩孕妇共3 869 例,2 例孕早期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囊肿,1 例晚孕超声发现盆腔巨大肿瘤.1 例剖宫产术中行肿瘤剥除术,病理为卵巢高分化上皮性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现无瘤生存;另2 例术前疑为恶性肿瘤,其中1 例孕27 周行剖腹探查术,病理为未成熟畸胎瘤III 级,孕40 周自然分娩,产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纵隔转移瘤切除术,病理有逆转倾向,现无瘤生存;另1 例孕32+2 周行剖宫产、剖腹探查术,术后证实为胃癌卵巢转移,术后6 月全身广泛转移死亡.3 例新生儿均健康.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应依据肿瘤组织类型、分期、孕周及孕妇意愿采用不同处理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多见于年轻人,为恶性程度及转移率很高的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15%。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转移方式多沿腹膜扩散,早期常伴有卵巢外种植,患者多因腹部包块或腹痛就诊。我院曾收治1例因急性腹腔内出血、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过去认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极易转移和复发,预后很差。但近几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有了新的进展。北京首都医院连利娟等提出了卵巢未成熟畸眙瘤复发及恶性程度的逆转可能是未成熟畸胎瘤的规律性表现,他们作了较系统的观察与研究,提出未成熟畸胎瘤复发灶的病理分级随着第一次手术后的时间推移而恶性度减低;半年内复发者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199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诊断:成熟畸胎瘤恶变(MT)12例,未成熟畸胎瘤(IM)8例。(2)临床特征:患者年龄16-67岁,9例MT≥50岁(75%),6例IM≤20岁(75%);肿块直径≥10cm有18例(90%),以囊实性包块为主,部分可探及血流信号;MT多见CA125或CA199升高,IM多见CA125、CEA或AFP升高。(3)治疗及随访:20例均行手术治疗,二次手术6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8例;术中冷冻病理18例,误诊4例;术后化疗12例,放疗2例。术后随访18例,其中2例复发,3例死亡,14例无瘤生存至今。结论疑为卵巢畸胎瘤患者,年龄(≥50岁或≤20岁)、肿块直径≥10cm、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和腹腔积液是恶性的信号,应尽早手术,送术中冷冻病理,如恶性应术后及时化疗,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刘山  周永清  房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95-1596
患者女性,37岁。7年前B 超检查示:右侧卵巢畸胎瘤,直径2 cm。平素月经规律,无自觉症状,每年B超随访。近2年出现便秘,对症处理不见好转,必须使用开塞露。2013年5月妇科检查:右侧附件区可扪及约6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边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超声示:右侧卵巢畸胎瘤。于2013年5月21日拟“右侧卵巢畸胎瘤”入院,未做肿瘤标志物检验。5月24日行腹腔镜右卵巢肿瘤剔除术,术中见右侧卵巢肿块为囊实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盆腔未见种植和转移。术中快速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5月28日巨检:组织6.5 cm×5.0 cm×1.5 cm,内见毛发和骨样组织;病理报告:(右卵巢)畸胎瘤伴有甲状腺成分,部分区域为甲状腺肿瘤,髓样癌不能完全除外,建议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一步证实。5月31日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会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降钙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突触素+,肿瘤增殖抗原<3%(见图1、2);特殊染色:刚果红-,甲基紫-;病理诊断:右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术后患者便秘症状消失。于5月31日行右附件切除+腹膜活检+部分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转移病灶。术后随访无便秘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6.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恶性度高,转移,复发率也较高,此型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1%~3%[1].由胚胎发育期的未成熟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的神经组织,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常有未分化、有丝分裂增多的恶性病理表现.早期临床表现不易与良性成熟畸胎瘤鉴别.本院2005年2月~2006年8月术后病例证实2例,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报道1例发生于马蹄肾的肾内畸胎瘤。患儿为一名6d的女婴,因在孕37周时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腹部包块而就诊。出生后20d切除肿瘤,行右肾全切术。病理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发生于肾脏内的畸胎瘤极为罕见。另外,作者认为该病例为马蹄肾合并未成熟畸胎瘤的首例报道。虽然这种类  相似文献   

8.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恶性度高,转移、复发率也较高,此型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1%~3%。由胚胎发育期的未成熟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的神经组织,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常有未分化、有丝分裂增多的恶性病理表现。早期临床表现不易与良性成熟畸胎瘤鉴别。本院2005年2月~2006年8月术后病例证实2例,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6岁。右足底无痛性包块3年余,于2006年2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BP120/80mmHg,T36·3℃,神清,发育正常。右足底前有5cm×3cm×3cm大小的包块,质韧,无压痛,不能活动。右足趾功能正常。辅检:X线片未发现异常。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右足底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右足底前有5cm×4cm×3cm的肿块,呈实体分叶状,质韧,包块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完整切除包块。术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成熟囊性畸胎瘤。讨论畸胎瘤是来源于性腺及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肿瘤,一般有2个以上的胚层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分良性和恶性两类。常发生于卵巢…  相似文献   

10.
贺海珍  方立武  朱从伦 《现代实用医学》2013,(9):1043-1044,F0004
目的 探讨卵巢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 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腹胀,腹部包块;手术见卵巢巨大肿瘤伴大网膜或/和腹膜表面粟粒样结节;病理所见:卵巢肿瘤巨大,镜下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另1例为未成熟性畸胎瘤(Ⅰ级);网膜粟粒大小的结节,均为成熟神经胶质组织,GFAP阳性;1例已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卵巢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病症,临床上常表现为腹部包块,与原发肿瘤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11.
WHO卵巢组织学分型(1999年)提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IT)的定义是由胚胎性组织构成的畸胎瘤.IT属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恶性度高,转移、复发率也较高,但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3%.其经过手术切除和规范化化疗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完全缓解[1].但一部分患者因原发瘤未切净,尚有复发的可能.其复发性肿瘤具有一种特异的、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生物学特点,即病理恶性程度逆转[2~4],最后逆转为病理分级为G0的成熟畸胎瘤,属良性,肿瘤可长年在体内保持稳定的静止状态.本院2011-09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12.
董洁  王月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06-30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包块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妊娠合并卵巢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妊娠合并卵巢包块患者中,足月产33例,早产2例;行肿瘤剥除术30例,附件切除术5例.35例卵巢包块中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良性成熟性畸胎瘤最多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卵巢畸胎瘤的价值、声像图与病理的关联性及对不同病变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卵巢畸胎瘤的二维及CDFI超声检查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双侧发生34例(16.75%),手术切除瘤体237枚。超声共检出瘤体214枚(90.30%),漏诊23枚(9.70%)。其中成熟囊性畸胎瘤214例,未成熟性畸胎瘤4例,一侧卵巢畸胎瘤合并同侧卵巢的其它病变19例(8.44%)。合许的肿瘤以上皮性肿瘤居多,分别为合并粘液性囊腺癌6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瘤样病变9例,生殖细胞肿瘤1例。按年龄不同、是否需保留生育能力、肿瘤性质等因素,行卵巢切除术或瘤体剔除术。恶性行双侧附件及全子宫切除术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结论 卵巢畸胎瘤的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对良、恶性的判定也颇准确。较为困难的足卵巢畸胎瘤并发同侧卵巢的其它病变。手术为卵巢畸胎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文娟  陆婕  许胜峰 《浙江医学》2018,40(2):138-141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28例、卵巢畸胎瘤恶变患者7例及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前、术后及化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卵巢成熟畸胎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血清AFP、鳞癌抗原(SCC)、CA19-9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3个疗程后血清AFP、癌胚抗原(CEA)水平较化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差(复发+死亡)组与未复发组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第3次化疗后未复发组血清AFP水平低于预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SCC、CA19-9可作为手术后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AFP、CEA可作为化疗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治疗后(术后+化疗后)AFP的变化趋势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蔡瑜娇  王国威  马小干  秦荣  马丹 《重庆医学》2006,35(17):F0003-封4
例1:患者,女,29岁。因“发现右侧乳房包块3个月,术后复发1月余”。于2004年5月17日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乳房有一约蚕豆大小包块,包块质地较硬,结节感,轻度胀痛,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乳腺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不详。1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乳房伤口处又出现一包块,体积呈缓慢增大,门诊以“右乳包块”收入我科。查体:双乳大小基本相等,对称,右乳房乳头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局部皮温无变化,右乳外上象限可见长约4cm手术疤痕。  相似文献   

16.
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与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卵巢恶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以本院195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84例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中位随访146个月.以患者术后5、10及15年生存率为评价预后的指标,分析患者年龄、婚育状况、临床表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辅助化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恶性畸胎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3.5±16.1)岁,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占86.9%.卵巢畸胎瘤恶变37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47例.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临床分期为影响卵巢恶性畸胎瘤预后的主要因素,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0±4.52)%、(50.00±35.36)%、(30.55±9.43)%和0.00%(P=0.00).组织学分级1、2与3级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分别为(90.48±6.41)%、(68.75±11.59)%和(57.14±16.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在31例死亡患者中27例(87.1%)于术后2~17个月内死亡.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在临床特点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不同于卵巢畸胎瘤恶变.对卵巢畸胎瘤恶变总的治疗原则是施行全面分期手术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辅助PVB方案为主的足量化疗;对年轻的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2年内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徐英姿  黄定  杨仲方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78+81+161-78,81,F0003
目的回顾15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以增强对其认识,提示超声在其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7月~2011年1月在我院经腹及阴道超声检查发现盆腹腔囊实性包块的患者经术后随访病理证实,并对其声像图回顾性分析。结果534例盆腹腔囊实性包块患者中15例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其中2例卵巢卵黄囊瘤(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1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如能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CAl25、AFP、LDH、HCG,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卵巢畸胎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成熟性畸胎瘤在卵巢更为常见,预后好,约1/3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发生恶变,而未成熟性畸胎瘤仅占卵巢畸胎瘤0.65%~2.45%较为少见,回顾近20年文献报道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预后不良,大多是病人在术后半年内复发或死亡.因此,对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并观察其预后是本文研究课题,现将我院收治6例卵巢未成熟性畸胎瘤治疗和预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是卵巢恶性肿瘤年轻病人中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其恶性程度较高,很早即发生转移,手术切除肿瘤后,常于短期内复发,死亡率也较高。多年来我们对该肿瘤进行长期追踪,并将其病理形态特点与临床疾病过程密切结合,进行了细致研究。1949-1983年共收治纯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9例。1968年以前,对该肿瘤的治疗原则上不论是原发或转移病灶均予以手术切除,但若在肝或横隔部有转移灶则放弃手术;肿瘤复发一般也进行手术治疗,但若再次复发,则很少考虑第三次手术。1969年以后,手术治疗方案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2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骨髓转移1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张璐芳,高荣莲,李美芝,钟延丰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占卵巢畸胎瘤的1%左右,这种肿瘤转移早,主要转移途径是腹膜种植,骨髓转移罕见。现报告1例。病例报告患者,21岁,未婚,因不规则发热23天于1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