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步探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保肝、抗病毒效果 ,并比较双环醇对不同基因型的乙肝患者的疗效。选取 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口服双环醇 2 5mg每日 3次 ,6个月。治疗前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治疗结束后分析不同基因型乙肝患者ALT、AST、HBeAg、HBVDNA变化。复常率ALT2 1例 (6 3 6 % ) ,AST15例 (4 5 5 % ) ,转阴率HBeAg :11例 (33 3% ) ,HBVDNA :9例 (2 7 3% )。B型和C型抗病毒总有效率分别是 5例 (4 1 7% )、8例 (4 0 0 %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抑制乙肝病毒的效果。基因型B型和C型患者对双环醇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未应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3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7例,每日口服恩替卡韦0.5 mg,同时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 mg;对照组56例,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每日0.5 mg,两组均连续用药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及病毒学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ALT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在治疗24、52、104周各时间点,试验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 DNA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但各治疗时间点HBV DNA下降水平及检测不到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出现1例和2例耐药,耐药率分别为1.75%和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4周时,试验组耐药1例,对照组耐药3例,耐药率分别为1.75%和5.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与双环醇片联合应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在肝功能及病毒学方面均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5例曾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接受治疗。试验组63例,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同时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mg;对照组62例,仅给予每日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2组均连续用药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及病毒学指标方面的改变。结果2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更为显著(P<0.05或<0.01)。试验组HBV DNA阴转率(58.7%)显著高于对照组(40.3%),P<0.05;HBeAg阴转率(31.8%)显著高于对照组(16.1%),P<0.05;HBeAg血清转换率(19.1%)虽高于对照组(1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与双环醇片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肝功能及病毒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联合双环醇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3例未应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的HBe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两组接受治疗。试验组67例,每日口服替比夫定600 mg,同时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 mg;对照组66例,仅给予每日口服替比夫定600 mg,两组均连续用药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ALT水平及病毒学指标方面的改变。结果两组血清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在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治疗时间延长,在治疗24、52、104周各时间点,实验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BV DNA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但各治疗时间点HBV DNA下降水平及检测不到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各出现2例和3例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69%和7.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4周时,治疗组耐药5例,对照组耐药13例,耐药率分别为7.81%和20.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与双环醇片联合应用治疗HBeAg阳性CHB在肝功能及病毒学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7.5%、35.0%和32.5%,对照组分别为5.0%、7.5%和7.5%(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两组接受治疗,每日口服双环醇片150mg和75mg,观察连续用药24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得到明显下降,且150mg·d-1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24周后两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18.8%和6.1%(P<0.01)。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150mg·d-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及HBeAg阴转方面优于75mg·d-1治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139例 CHB 患者分2组接受治疗,口服双环醇片150mg/d(治疗组)或75mg/d(对照组),观察连续用药24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2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得到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HBeAg 阴转率分别为36.1%和20.9%(P<0.05),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150mg/d 治疗 CHB 在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及 HBeAg 阴转方面优于75mg/d,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 9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 3 0例 ,以一般保肝、降酶治疗 ,疗程半年 ;治疗组 3 0例 ,以 α-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肌注治疗 ,疗程半年 ;联合组 3 0例 ,以 α-干扰素联合贺普丁 ,α-干扰素用法同前 ,同时口服贺普丁治疗 ,疗程半年 ;并观察 ALT、HBV-DNA、HBe Ag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6.7%、43 .3 % ( P<0 .0 0 5 ) ,HBe Ag转阴率分别为 3 .3 %、63 .3 % ( P<0 .0 0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治疗组与联合组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3 .3 %、5 3 .3 % ( P<0 .0 5 ) ,HBe Ag的转阴率分别为 :63 .3 %、73 .3 % ( P<0 .0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治疗组与联合组 HBV-DNA复阳率分别为 3 0 .8%、2 5 .0 % ( P>0 .0 5 )差异无显著性 ;HBe Ag的复阳率分别为 42 .1 %、2 7.2 % (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明显优于单用抗病毒药物或不用抗病毒药物 ,但由于病例数较少 ,需增加病例继续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接受治疗。试验组:63例,干扰素α-2b,5MU,肌内注射,1/2d,同时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mg;对照组:62例,仅给予干扰素α-2b,5MU,1/2d。2组均连续用药4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及病毒学标志物方面的改变。结果2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得到明显下降,试验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HBV DNA阴转率(50.8%)显著高于对照组(323%),P〈0.05;HBeAg阴转率(44.4%)显著高于对照组(29.0%),P〈0.05;HBeAg血清转换率(23.8%)虽高于对照组(1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α-2b与双环醇片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及抗病毒方面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四种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我们将近3年应用干扰素(IFN)、阿昔洛韦(ACV)、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免疫核糖核酸(iRNA)及一般保肝药物治疗的14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拉米夫定治疗组40例,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80例,疗程1年,观察肝功能恢复情况及 HBV DNA 和 HBeAg 的转阴情况。疗程结束时,联合治疗组随机分为2组,停药观察组40例,继续应用双环醇组40例,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观察 HBV DNA 反弹及肝功能情况。结果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组肝功能复常方面以及停药后肝功能再次恶化方面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组,联合治疗组停药后继续应用双环醇组肝功能再次恶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 HBV DNA 和 HBeAg 的转阴以及停药后 HBV DNA 反弹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双环醇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能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减少停药后肝功能的再次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双环醇片(百赛诺,bicyclol)联合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以干扰素α作为基础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双环醇片,对照组加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疗程24周,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明显改善,2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的复常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24周结束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分别为68.42%和44.74%)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11%和15.79%).结论 双环醇片能明显改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具有一定的协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饮与替比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重点观察HBeAg血清转换指标。方法:96例患者按意愿分为联合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联合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片,1次/d,600mg/次,疗程12个月。另加服扶正祛邪饮,2次/d,150ml/次,疗程6个月;对照组患者单用替比夫定,用法和疗程与联合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HBV DNA下降、HBeAg转阴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比较,联合组在ALT水平、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等早期应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在治疗12月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饮联合替比夫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疗效明显,肝功能恢复较快,且能促进HBeAg转阴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提前应答,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双环醇口服,对照组仅用阿德福韦酯口服,疗程1年。结果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于12周时ALT复常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1),但于24周和48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周后,治疗组HBVDNA和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迅速改善肝功能,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期间,以双环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21例,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符合《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中所提的适合治疗对象,所有病例拉米夫定治疗后HBV DNA曾转阴、ALT恢复正常,但治疗过程中HBV DNA再复阳,且HBeAg一直阳性。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拉米夫定联合双环醇(设治疗组)及拉米夫定联合甘利欣、易善复(设对照组)治疗。治疗组21例均已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序贯应用苦参素胶囊和苦参素注射液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同时序贯应用苦参素胶囊和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总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4、12、24周时的ALT、HBV DNA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HBV DNA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序贯应用苦参素胶囊和苦参素注射液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应答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CHB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45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双环醇片50 mg,每日3次。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用化学方法检测MDA水平,并同时观察ALT、AST、TBil、Alb、HBV DNA、HBV M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MDA、ALT、AST、TBil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ALB均有所上升,部分患者HBV DNA水平下降,出现血清学转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治疗后两组间前后比较)。结论双环醇能够降低CHB患者血清MDA水平,说明双环醇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有助于CHB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解毒祛湿中药联合双环醇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肝郁脾虚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双环醇组(联合组)41例、中药组41例和双环醇组40例。中药组口服中药煎剂(中药组成:柴胡、炒枳壳、郁金、茯苓、猪苓、炒白术、生黄芪、垂盆草、半边莲),每次200ml,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双环醇组给予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联合组同时服用中药煎剂及双环醇片,疗程均为24周,停药观察12周。比较各组血清ALT、AST和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第24周末,ALT复常率:联合组(90.91%)最高,显著高于中药组(58.5%),P〈0.05;与双环醇组(77.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GGT复常率:联合组(70.7%,73.2%)显著高于中药组(34.2%,36.6%)和双环醇组(42.5%,37.5%),P〈0.05。停药后第12周,ALT、AST、GGT持续复常率:联合组(70.3%、55.2%、56.7%)显著高于中药组(37.5%、28.6%、26.7%)和双环醇组(54.8%、29.4%、33.3%),P〈0.05。3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双环醇片联合疏肝健脾解毒祛湿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独使用疏肝健脾解毒祛湿中药或双环醇片具有更好的保肝、降酶作用,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双环醇治疗病毒性肝炎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例,服用双环醇片25~50mg/次,3次/d,疗程12~24周。观察其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原学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的一般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ALT、AST水平均有显著改善。治疗12周时ALT下降率达95.5%,复常率为63.6%;AST下降率达95.5%、复常率为45.5%,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治疗24周时ALT复常率为82.4%、AST复常率为70.6%,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P<0.01、P<0.05。治疗24周时HBeAg阴转4例,同时抗-HBe阳转2例、抗-HBs阳性1例,HBV DNA下降3个拷贝数以上者6例。结论:双环醇对反复ALT、AST升高不降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作用,且作用较快、反跳少、安全有效,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国产分泌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以国产普通干扰素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分泌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停药随访6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分泌性干扰素在治疗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为48.3%,优于对照组(35.7%),但随访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分泌性干扰素组的HBVDNA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但转阴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结束时分泌性干扰素组与对照组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分别为26.5%和l9.4%,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3.5%和12.0%;随访结束时两组的HBeAg转阴率继续增加,分别为32.5%与27.2%,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9.0%和18.4%。两种干扰素的安全性良好。结论 分泌性干扰素治疗结束时在ALT复常率、HBVDNA下降幅度方面优于普通干扰素,随访结束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两种干扰素差异无显著性。两种干扰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