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颅内大脑中动脉 ,对病变动脉的两个不同深度所采集的平均血流速度、频谱、音频进行分析 ,以提高 TCD对颅内大脑中动脉狭窄或收缩性痉挛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共 58例 ,男 2 7例 ,女 31例 ,平均年龄 53岁。头痛、头晕 30例 ,脑梗死 1 4例 ,高血压病 7例 ,脑动脉硬化 7例。 TCD检测颅内大脑中动脉狭窄 (狭窄组 )2 8例 ,颅内大脑中动脉收缩性痉挛 (痉挛组 ) 30例。狭窄组中有 1支大脑中动脉狭窄 2 3例 ,2支以上脑动脉狭窄 5例 (5例均为病变动脉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同时有狭窄 )。痉挛组中 ,2支以上大脑中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对50例疑有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应用TCD测量各条血管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阻力指数,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35例经DSA证实。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特征是狭窄处彩色血流束变细,典型者呈“束腰征”;频谱多普勒显示狭窄处血流速度异常增高,频谱形态呈湍流、涡流,同时音频信号响亮。狭窄严重者彩色血流束连续性欠佳或者中断,血流速度不增快或者明显减低。血管闭塞者血流不显示。结论TCD对于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TCD检查快速、方便、安全、经济、确诊率高,可作为早期筛选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D仪对颅内动脉检测.记录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血管搏动指数(PI)并观察频谱血管形态。结果TIA患者TCD改变以脑血管狭窄为主,主要累及前循环,以大脑中动脉(MCA)最多。不同年龄患者TIA病因不同,不同症状患者TCD改变不同。结论TCD检测对于诊断TIA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它可对TIA病因作出诊断,可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及其范围程度、血管顺应性、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代偿功能.也可作为血管造影前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TCD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方法:对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与80例非糖尿病者进行TCD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终末端、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和频谱信号。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其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者。结论:TCD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诊断老年颅内动脉狭窄的意义。方法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组)及老年体检健康者(非卒中组)各50例的颅内动脉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卒中组颅内动脉流速异常29例,非卒中组流速未发现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均值流速(Vm)减低,收缩一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增加,与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卒中组可见4例血管管壁狭窄,非卒中组未发现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查能直接反映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颅内血管狭窄,为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治与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梁辉  谢珊芳 《海南医学》2009,20(12):61-63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分布情况,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行DSA检查,并通过TCD检测颈部和颅内Willis环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以及频谱形态的改变,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296例患者中202例患者有不同形式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其中颅内动脉狭窄46例(15.5%),颅外动脉狭窄98例(33.1%),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58例(19.6%);(2)202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中,TCD显示有396条血管狭窄。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44条(36.4%)、椎动脉起始段狭窄76条(19.2%)、大脑中动脉狭窄52条(13.1%)、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30条(7.6%)、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22条(5.6%)等;(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段狭窄危险因素以FIB为主,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性别及高血压为主,颅内段合并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以年龄、长期吸烟及糖尿病为主。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颅外血管狭窄为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长期吸烟、长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及FIB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和慢性进展性闭塞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侧支代偿途径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5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核磁血管造影(MRA)证实为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为慢性进展性闭塞者34例,考虑急性闭塞者25例.采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分析其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者,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41±9) cm/s,患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健侧(P=0.011),患侧大脑后动脉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健侧,其主要侧支代偿为同侧大脑前动脉和/或同侧大脑后动脉的软脑膜吻合支;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者,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20±3 cm/s,与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00),患侧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与健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D对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与慢性进展性闭塞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差异的判断为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资料.  相似文献   

8.
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测7例头臂型大动脉炎,分析其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脉动指数(PI)、频谱形态等改变,其中2例同时行主动脉造影。结果TCD检测发现,7例颅内大脑中动脉Vs降低(P<0.05);Willis环主干血管的Vd升高(P<0.05和P<0.01);PI降低(P<0.001和P<0.05)。频谱表现为波形衰减、波峰变钝、峰值后移,呈几乎无波动的频谱改变。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有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结果表明,如TCD检测显示颅内出现异常的血液动力学改变(Vd升高、PI明显减低、频谱出现特征性的改变等),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头臂型大动脉炎。  相似文献   

9.
张玉芳  赵爱军 《西部医学》2010,22(10):1832-18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功能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末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频谱形态、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异常动脉分布情况,并与20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06例患者中,血流速度异常的动脉为426支,异常率为23%;频谱形态异常168例,占80%,108例搏动指数增大占52.4%。200例对照组中,血流速度异常的动脉为34支,异常率为3.8%,频谱形态异常42例,占42%,19例搏动指数增高,占19%。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TCD对2型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性较高,在诊断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用TCD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超声利用低频脉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的血流信号,了解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出了科学的依据,由于它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敏感性高等特点,在神经内外科的临床中广泛应用[1]。目前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评估、颅内脑动脉血管狭窄筛查、颅外颈部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的判断、急性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评估、术中监测、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脑血流微栓子监测、急性脑梗塞溶栓效果评估、颅内外血管盗血检测、鉴别脑梗塞血栓形成还是动脉动脉栓塞等方面应用较多,特别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和评估的应用尤其广泛[2]。但是TCD是无二维图像的盲式探查颅内血流,如何正确的判断检测到的血管,除了从深度、血流速度及方向、频谱形态、PI值方面判断外,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是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手段,特别时在双侧血流速度或搏动指数不对称(颅外段病变),颞窗不穿透时,CCA压迫试验明显提高了TCD的检出率,为正确的判断血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RA显示颅内动脉血管不同程度狭窄162支,采用目测法根据血管形态、血流信号、远段血管显示状况进行分析,主要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M1/M2段,大脑前动脉A1/A2段,大脑后动脉P1/P2段。结果:MRA诊断颅内血管轻度狭窄92支,占56.8%,中度狭窄45支,占27.8%,重度狭窄或闭塞25支,占15.4%。结论:MRA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狭窄诊断敏感,但常常因为血流的特性造成信号缺失而造成假象。运用标准尺测量血管管径误差率较高,综合分析血管管腔形态、走行、局部和远段血流信号改变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姜微   《中国医学工程》2013,(4):43-44
目的通过比较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的参数指标,评价支架成形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方法选择行脑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44例,术前及术后1天行TCD检查,记录颅内外各支血管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结果本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支架成形术6例,术后狭窄部位血流速度减慢(P〈0.01)。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17例,术后颈动脉狭窄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P〈0.01)。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19例,术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快(P〈0.01)。结论支架成形术有效改善颅内血流动力学,TCD可作为术后简单、快捷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内动脉血流变化,指导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方法 采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仪,对100例老年人的左右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舒张期及平均血流速度进行测定,求出动脉指数PI,并观察TCD的频谱和音频的改变. 结果 本组100例中正常流速45例,其PI值最小,频谱和音频正常.低流速30例,高流速25例,PI值均增高,频谱和音频均异常. 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大部分老年人存在着血管动脉指数增高,血流速度增高或降低,易发生脑卒中,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分别经颞窗、枕窗常规检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72例患者中TCD正常5例(6.9%),异常67例(93.1%)。主要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减慢、血管杂音、血管音频消失。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TCD检查发现脑血流有显著改变,对脑梗死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支循环途径.方法 对67例C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患者组)和60例无颅内及颈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对照组)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动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CWD)检测.结果 35例狭窄患者中.15例(43%)栓出CCA局限性严重狭窄血流.32例闭塞患者未探及到病变侧CCA血流信号.患者组病变远端的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波形异常,表现为收缩峰圆钝、峰时延长.其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D和CWD检测显示,患者组中79%的患者椎动脉-颈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91%的患者Willis环侧支循环开放,均未见眼动脉侧支开放的血流表现.结论 TCD和CWD有助于了解CCA严重狭窄或闭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途径,为临床确定诊断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评价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诊断价值。方法460例经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MRA检查,90例行DSA检查。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425支,两者符合率为93.3%,与DSA比较TCD检查颅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为83.2%,而MRA为72.0%。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狭窄重要且无创的检查方法,TCD较MRA敏感性高,两者联合应用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王雪梅  林萍 《广东医学》1994,15(5):316-316
经颅多普勒(TCD)是一种非创伤性检测颅内血流速度的方法,自1982年Aaslibl首次报道了用脉冲多普勒探头直接记录到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后,TCD技术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TCD已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病变时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颅内血管的狭窄与阻塞及血管痉挛等的判定,动静脉畸形,评价Wills环功能状态和脑血管的侧支循环等。  相似文献   

19.
刘宝南 《安徽医学》2014,(9):1287-128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大脑中动脉狭窄行支架成形术的患者42例,全部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均采用TCD评价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患者成形术前后的平均流速(Vm)、收缩峰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大脑中动脉狭窄处的Vm、PSV、ED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狭窄远端血管的Vm、PSV、EDV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TCD可有效判断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大脑中动脉狭窄成形术后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联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评估单侧严重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对颅内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可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患者1126例,其中67例CDFI诊断一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TCD技术检测其颅内动脉的流速及Willis环和眼动脉侧支开放情况.结果 CDFI显示狭窄处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快.TCD显示:①病变侧的大脑中动脉流速明显低于健侧;②Willis环代偿组患侧MCA流速明显高于颈内外侧支代偿组;③ACoA与中风的发生负相关.结论 TCD、CDFI的联合应用可以全面观察整个颈动脉系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