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浩 《全科护理》2016,(11):1124-1126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例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高磷血症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高磷血症健康知识得分、血磷、钙磷乘积以及血清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疾病知识、饮食知识、服药知识、自我护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指导能够增加肾衰竭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的健康知识,改善病人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影响,为临床血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患者1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行为干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血磷代谢知识问卷及血磷控制自我效能量表、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月的血磷代谢知识水平、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磷值、血磷达标率相比较。结果干预后6月实验组患者血磷代谢知识得分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775,-4.170,-11.679;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血磷值低于对照组(t=3.641,P0.001),血磷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50,P=0.006)。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控制其血磷值,提高其血磷达标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血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高磷血症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常规降磷方案及护理,观察组由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营养科和信息科组成的控磷小组进行协同治疗及护理,均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比较2组患者血磷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伴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干预效果优于常规降磷方案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知识及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该院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治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及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高磷血症发生率、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高磷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饮食日记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2例血磷≥1.9 mmol/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饮食日记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血磷水平、高磷血症发生率以及营养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为33.33%(17/51),对照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为82.35%(42/51),观察组的高磷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694,P=0.015).观察组的营养良好率为64.71%,对照组的营养良好率为31.37%,观察组的营养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396,P=0.014).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采用饮食日记干预能有效降低血磷水平及高磷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管理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5例高磷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透析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磷管理方案,观察组采用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管理方案。共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比研究,对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白蛋白、血磷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报告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实施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磷、血磷管理知识和依从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磷、血钙和甲状旁腺素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提高其血磷知识水平和血磷管理依从性,在降低磷摄入量的同时并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2月~2018年9月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后血磷、血清清蛋白水平,以及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此外评价患者医嘱依从情况。结果:干预组完成随访34例,对照组完成随访3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总依从率97.06%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总依从率78.79%(P<0.05)。干预3、6个月干预组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和血磷控制自我效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管理能力及高磷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并发症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及疾病管理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遵医行为率及护理满意率性也均高于对照组,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能有效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疾病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预防高磷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的微信干预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方案是基于行为转变理论制订,包括血液透析专业知识、自我管理、科学饮食等方面内容。实施干预12周后,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自我管理水平及自我效能感得分进行干预前后比较。结果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表现在情绪处理和自我护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化指标白蛋白、血钾、肌酐、尿素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升。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微信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知识以及提升自信心,为今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提供一种新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干预模式对慢性肾病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钙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CKD-MBD病人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成立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钙磷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高磷血症发生原因、高磷血症临床症状、高磷血症危害、高磷血症饮食指导、高磷血症临床治疗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情绪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执行自我照顾能力、伙伴关系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血磷水平、血钙水平、钙磷乘积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磷管理健康专员干预模式可提高CKD-MBD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有助于降低病人的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赋权指导在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中应用,改善血液透析高磷血症血磷水平。方法:选择2019年6月前在本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血磷≥1.78 mmol/L),实施为期6个月赋权指导,利用专业量表比较病人血磷自我效能、血磷控制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授权指导3个月、6个月后血磷水平与基线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授权指导后,病人血磷控制遵医行为得分和血磷控制自我管理效能得分上升,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权指导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病人血磷水平,提升病人血磷自我管理效能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对血液净化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经血液净化治疗的维持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血液内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记录两组病人干预后血磷达标率、血钙达标率、钙磷乘积达标率及高磷血症发生率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管理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医护鼓励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个案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改善钙磷代谢紊乱,预防高磷血症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MHD治疗且透析前血磷1.78 mmol/L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使用醋酸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西医饮食干预,对2组患者血磷水平及高磷血症发生率、营养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高磷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通过降磷药物配合中西医饮食干预可更好的控制血磷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护理专案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通过一对一口头教育联合专项宣传彩页发放的方式对其钙磷代谢管理相关健康行为进行干预,实验组接受家属参与式护理专案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管理能力和血钙、血磷、钙磷乘积达标情况、高磷酸血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血钙、血磷、钙磷乘积3个指标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磷酸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属参与式护理专案管理来解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问题,可提高该类病例疾病管理水平,降低钙磷代谢紊乱发生率,推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案对高磷血症腹膜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肾内科行规律腹膜透析的129例高磷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顺序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5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案;观察组64例,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腹膜透析操作技术、服药管理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磷和钙磷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提升高磷血症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患者的血磷水平控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疾病知识及高磷血症的预防。[方法]将84例行维持血液透析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应用健康教育,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行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自护能力及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高磷血症发生率、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透析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高磷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疾病知识水平、自护能力及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疾病管理能力及病情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科学饮食、运动锻炼、用药治疗、并发症监测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磷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钙水平、钙磷乘积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血磷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磷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奇数)按照常规护理处理,而研究组(偶数)按照预见性护理干预处理。观察记录2组患者血液透析达标率、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磷血症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血液透析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高磷血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达标率、护理满意率,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高磷血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和分析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的非疾病性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天津市2所医院的3个血液净化中心的397例慢性肾脏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血磷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相关临床因素、相关知识和行为得分、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磷水平的因素。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血液透析龄与血磷独立相关,男性患者和透析龄长者更易发生高磷血症;疾病知识、饮食知识和依从性得分低的患者也容易发生高磷血症。 结论 临床中应更多关注易发生高磷血症的患者,定期对患者疾病、饮食和服药等相关知识进行测评,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血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营养护理,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2组护理前后前白蛋白与总白蛋白水平、热量,蛋白质摄入水平及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乘积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前白蛋白、总白蛋白指标均显著升高,且2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热量、蛋白质摄入显著升高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血钙、血磷、iPTH、钙磷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同时可调节钙磷代谢紊乱,促进患者健康水平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