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简称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本院的6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实施CT及MRI影像学检测,比较两种影像在股骨头坏死检查中阳性诊出率及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MRI对股骨头坏死分期诊断情况和诊断阳性率均优于CT,差异显著(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方面显著高于CT,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用于股骨头坏死检查中效果优于CT,有助于提高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及阳性诊出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静  杜飞舟  刘烨  张璐  张梦诗  黎庆  盛金平 《重庆医学》2023,(9):1343-1346+1351
目的 分析股骨头坏死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12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192个股骨头),均行MRI与CT检查,分析其MRI征象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分期诊断情况及典型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 股骨头坏死患者MRI征象以T1加权像(T1WI)新月形坏死区(58.33%)、T2加权像(T2WI)局限性信号增强(57.29%)、T2WI星月形高信号区(48.96%)及T2WI双线征(47.92%)为主;MRI对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CT(100.00%vs.80.21%,P<0.05);MRI对Ⅰ期(100.00%vs.40.74%)、Ⅱ期(100.00%vs.66.67%)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Ⅲ期、Ⅳ期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骨小梁模糊(69.79%vs.33.85%)、线样征(65.62%vs.10.94%)及骨髓水肿(66.67%vs.1.04%)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局部囊变的检出率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同时采取多层螺旋CT及MRI影像学检查。比较CT、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及分期诊断、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等情况。结果: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多层螺旋CT诊断阳性48例,阴性8例,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为0.857;MRI诊断阳性52例,阴性4例,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为0.929。MRI对于股骨头坏死诊断分期的阳性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股骨头坏死诊断比多层螺旋CT更具有软组织分辨率,可明确显示骨质坏死部位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多排螺旋CT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经皮置管术介入前后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至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行经皮置管术介入治疗的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54例,采用西门子siemens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MRI扫描,采用飞利浦MX4000Dual通道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描,并分析患者经皮置管术介入前后影像学特征。结果 MRI检查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分期检出率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关节囊钙化、关节囊肿胀、股骨头韧带钙化、肌肉萎缩、髂腰肌囊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MRI检查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与MRI联合检查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更高,且经皮置管术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57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CT和MRI 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各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整体符合率,研究2种方法诊断I期、Ⅱ期、Ⅲ期、Ⅳ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为(89.47%),高于CT诊断的符合率(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如下:Ⅰ期:84.21%、78.95%、86.84%、21.05%、13.16%,Ⅱ期:77.19%、64.71%、82.50%、35.29%、17.50%,Ⅲ期:82.46%、57.14%、90.70%、42.86%、9.30%,Ⅳ期:92.98%、71.43%、96.00%、28.57%、4.00%;MRI诊断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漏诊率和误诊率分别如下:Ⅰ期:94.74%、89.47%、97.37%、10.53%、2.63%,Ⅱ期:92.98%、88.24%、95.00%、11.76%、5.00%,Ⅲ期:92.98%、92.86%、93.02%、7.14%、6.98%,Ⅳ期:98.25%、85.71%、100.00%、14.29%、0;经统计学检验发现,MRI诊断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敏感性高于CT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Ⅱ期、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漏诊率低于CT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Ⅱ期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高于CT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成人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有效鉴别患者股骨头坏死分期,为医师明确患者病情提供有力参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多排螺旋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鄢陵县中医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75例,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统计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定性诊断敏感度与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结果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定性敏感度分别为93.3%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高于多排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分期诊断定性敏感度(100.0%)高于多排螺旋CT(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与MRI对股骨头坏死的定性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MRI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分期诊断优于多排螺旋CT,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该院接诊的14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按接诊时的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两组各73例,在性别、年龄、股骨头坏死的病程与病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的73例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观察B组的73例患者均采用MRI检查.临床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结果.结果 这146例疑似股骨头患者通过分组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发现观察A组的73例患者在经MRI检查后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者共计70例,检出率为95.89%(70/73);且对70(n=73)例进行分期诊断,其中31例Ⅰ期、16(n=19)例Ⅱ期、Ⅲ期11例、Ⅳ期12例.观察B组的73例患者在经CT检查后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者共计54例,检出率为73.97%(54/73);且对54(n=73)例进行分期诊断,其中21(n=31)例Ⅰ期、15(n=19)例Ⅱ期、Ⅲ期9(n=11)例、Ⅳ期8(n=12)例.对比可知,应用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且对各分期诊断的准确程度也高(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上述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后,可发现,临床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率要比CT扫描的检出率高,更有利于早期确诊,且检出效果更满意,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延津县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2例(9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CT影像学检查,同时以MRI诊断为对照,对比观察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诊断股骨头坏死,确诊37例,检出率为71.15%;MRI诊断确诊47例,检出率为90.38%,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对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显著高于CT,因此MRI用于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MRI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入院后均接受MRI以及CT诊断,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诊断准确率96.67%,CT诊断准确率为72.00%,差异(P<0.05),其中MRI检出46例Ⅰ期、47例Ⅱ期、50例Ⅲ期、2例Ⅳ期;CT检出27例Ⅰ期、39例Ⅱ期、41例Ⅲ期、1例Ⅳ期。MRI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单一囊变、线样征、骨小梁结构模糊)均高于CT(P<0.05)。MRI诊断敏感度高于CT(P<0.05),但MRI诊断特异度与CT无显著差别(P>0.05)。MRI与CT的Kappa一致性大于0.5,提示MRI与CT诊断的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MRI和CT,都能够有效诊断出股骨头坏死,但相比而言,MRI诊断价值显著高于CT,可进一步有效观察股骨头坏死实际情况,从而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与MRI两种检测手段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6例(98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其进行l、2、3、4期CT及MRI影像诊断,探讨其诊断准确率及临床表现.结果 检测1~2期敏感性CT为62.5%(15/24),MRI为87.5%(2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 < 0.05).总体敏感性、单一囊变上两种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骨小梁结构模糊CT检出率为8.3%(2/24),MRI检出率为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P < 0.05).结论 在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高于CT,在早期的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MRI用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MRI)和CT对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舞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MRI检查和CT检查。比较MRI检查和CT检查对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及对单一囊变、骨髓水肿、骨梁结构模糊、线样征等早期阳性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MRI对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93.90%(77/82)]高于CT[74.39%(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单一囊变、骨髓水肿、骨梁结构模糊、线样征等早期阳性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对股骨头坏死的阳性检出率较CT高,对早期阳性征象较敏感,有助于早期发现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CT和MRI诊断中老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出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经CT和MRI扫描检测,并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分期.结果:CT检测阳性率为35%,MRI检测阳性率67.5%,明显高于CT检出率,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80例受检患者的影像学扫描结果显示,MRI检测1期、2期、3期比例均明显高于CT检测结果,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研究CT和MRI均未检测出4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无4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结论:MRI检测1期、2期、3期比例均明显高于CT检测结果,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研究CT和MRI均未检测出所有4期股骨头坏死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CT与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1月至2018年01月期间收治的5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CT和MRI双侧股骨头扫描,观察分析患者CT和MRI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CT和MRI的ARCO分期检出结果。结果 53例患者股骨头坏死共累及67个髋关节,患者CT检查结果阳性50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74.63%,患者MRI检查结果阳性62例,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92.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T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50处,ARCOⅠ期6处,ARCOⅡ期22处,ARCOⅢ期15处,ARCOⅣ期7处;患者MRI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62处,ARCOⅠ期10处,ARCOⅡ期30处,ARCOⅢ期15处,ARCOⅣ期7处。结论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且MRI能够更有效检出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分级情况。结果 MRI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1.25%,高于CT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Ⅰ期、Ⅱ期上的比例对比差异不大(P0.05),但MRI组在Ⅲ期、Ⅳ期上的比例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在患者分级上更加准确,是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卫亚南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82-358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襄城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7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均接受MRI、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比较MRI与CT诊断准确率和不同分期准确率。结果 97例成人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有121髋,CT诊断检出107髋,MRI确诊121髋。MRI诊断准确率为100.00%(121/121),高于CT诊断的88.43%(107/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诊断Ⅰ期为12.40%(15/121),CT未诊断出Ⅰ期病变,MRI和CT对Ⅰ期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RI和CT对Ⅱ~Ⅲ期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诊断主要征象为骨小梁结构模糊及斑片状高密度影,可发现单一囊变;MRI诊断可见骨小梁结构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及单一囊变。结论 MRI在成人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更具优势,能提高早期准确率,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14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应用CT检查;观察组:对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98.57%高于参照组诊断阳性率的71.43%,相比较,有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囊变、骨髓水肿以及线样征检出率高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采用CT与核磁共振诊断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但核磁共振对病灶的分辨率、分期情况以及阳性征象检出率高于CT诊断,利于对患者开展相对应的治疗,而且对机体无损伤、无辐射,可成为股骨头坏死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和CT诊断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股骨头坏死共累及112个髋关节,CT阳性检出率为83.92%(94/112),MRI阳性检出率为93.7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外,核磁共振在股骨头Ⅰ期坏死中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0.05).结论 核磁共振与CT均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但核磁共振的检出率更高,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此之前,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检出效果。结果 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MRIⅠ期检出率为19.2%、Ⅱ期检出率为26.9%、Ⅲ期检出率为32.1%、Ⅳ期检出率为10.3%,CTⅠ期检出率为16.7%、Ⅱ期检出率为25.6%、Ⅲ期检出率为14.1%、Ⅳ期检出率为0。两种诊断方法在Ⅰ期、Ⅱ期检出率中对比,差异不明显;但在Ⅲ期、Ⅳ期检出率中MRI高于CT(P0.05)。骨小梁模糊、线样征、骨髓水肿检出率MRI高于CT(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阳性检出率及病情分期检出率中明显优于CT,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CT与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方法:选择本医院58例(72髋)ANFH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检查和MRI检查对ANFH诊断的敏感性。结果:CT阳性检出率为69.4%;MRI阳性检出率为100%;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于ANFN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CT,是ANFH检查的可靠影像学手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用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确诊的4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先后接受CT检查与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扫描检查48例患者中44例股骨头坏死,Ⅰ期3例、Ⅱ期9例、Ⅲ期25例、Ⅳ期7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91.67%;MRI检查48例患者均为股骨头坏死,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0例、Ⅳ期15例,诊断准确率100.00%。二者差异显著(χ2=4.1735,P0.05)。结论CT及MRI均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诊断手段,但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性要高于CT,是临床诊治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