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张丽侠  王坤  马涛 《安徽医学》2015,36(7):860-861
目的: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PCT,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1例。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白细胞数( WBC)、血清C反应蛋白( CRP)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血清PCT和脑脊液PCT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程茂良  王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15-3016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中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2例脑膜炎患儿血清PCT的浓度。结果:病毒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0.21±0.1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5.25±3.01)ng/ml,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血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8例脑膜炎患儿(感染组)及5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将感染组患儿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n=72例)、病毒性脑膜炎组(n=96),对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脑脊液PCT、WBC、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感染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2 h及治疗1周后的血清和脑脊液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治疗前血清和脑脊液PCT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脑膜炎组血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血WBC及CR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结合WBC和CRP的水平变化及治疗过程中PCT水平的变化可对早期病毒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进行鉴别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脑膜炎患儿,分为A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和B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每组50例。A、B两组患儿均于使用抗菌药物(抗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除外)前空腹抽静脉血,使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Vital Monitor-100血沉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WBC),比较两组患儿PCT浓度变化、灵敏性、特异性及误诊率。结果:检测后A组患儿的PCT阳性率及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P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T检测在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前降钙素(PCT)在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将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惠儿血浆中PCT含量,血中CRP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浆中PCT含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与CRP相比,在诊断细菌性脑膜炎方面,PCT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结论PCT是一种鉴别小儿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的灵敏、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艳  王谷声  周世俊 《右江医学》2012,40(3):347-348
目的探讨血清与脑脊液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2例CNS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PCT浓度及脑脊液PCT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及脑脊液PCT检测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鉴别于病毒性脑炎的一项特异、灵敏的指标,对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病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62例)、细菌性脑膜炎组(31例)和化脓性脑膜炎组(47例),采用化学荧光法对这3组患儿血清降钙素的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单扩散试验法对这3组患儿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观察对比3组患儿的检测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的CRP水平、PCT水平、WBC水平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和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且细菌性脑膜炎组患儿的CRP水平、PCT水平、WBC水平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C-反应蛋白检测对临床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峰  王卫华  李美红  赵枫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72-1473
目的 探讨脑脊液胱抑素C (Cys-C)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与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应用.方法 选取5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与5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组,30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治疗前脑脊液和血清样本,检测脑脊液Cys-C和血清PCT浓度.结果 化脑组脑脊液Cys-C浓度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病脑组Cys-C低于对照组(P<0.05);化脑组PCT含量高于病脑组和对照组(P<0.01).脑脊液Cys-C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0%、77.5%、80.8%,PCT检测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0%、90.0%、86.2%.两项实验诊断指标平行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灵敏度(97.5%).结论 脑脊液Cys-C和血清PCT可作为早期鉴别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标志物.联合检测该二项指标可提高鉴别诊断的效率,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及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该两种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病毒性脑炎患儿36例(病脑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34例(化脑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入院24h内血清及脑脊液中MMP9及...  相似文献   

10.
颜蓉 《大家健康》2013,(14):139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以及病毒性脑膜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儿童脑膜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性脑膜炎30例以及病毒性脑膜炎32例,同时选取50例正常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及病毒系那个脑膜炎中变化情况。结果:病毒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0.21±0.14)ng/m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脑膜膜炎组PCT的值为(5.25±3.01)ng/ml,升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晓亮  张小章  何震 《重庆医学》2021,50(22):3871-3873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D64、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检测对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PBM)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PNM)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PBM组38例和无菌性脑膜炎(PAM)组20例.选取同期行神经外科手术后无脑膜炎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取患者脑脊液,采用固相免疫法测定PCT,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HBP,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中性粒细胞CD64,分析不同指标在鉴别诊断PBM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PCT、CD64、H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BM组脑脊液PCT、CD64和HBP水平均明显高于PAM组(P<0.05).PCT、CD64和HBP联合诊断PBM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4.7%、92.3%、89.4%、91.4%.结论 脑脊液PCT、CD64和HB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鉴别诊断PBM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脑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在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48例细菌性脑膜炎、45例病毒性脑膜炎以及对照组40例脑脊液LDH和血清LDH的浓度。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者LDH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5);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LDH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脑膜炎血清LDH与病毒性脑膜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LDH检测可作为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对于临床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7例细菌性脑膜炎和3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PCT值的检测和比较,从而分析降钙素原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中的PCT平均浓度为37.84 ng/ml,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PCT平均浓度为0.41 ng/m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5,P0.01),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6.9%。结论降钙素原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3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35名排除颅脑疾病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小儿的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2、MMP-9及CGRP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重症患者高于轻症患者,急性期患者高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者的这些指标均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脊液IL-17和IL-23检测在细菌性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4份脑脊液进行白细胞计数和IL-17、IL-23的检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并采用直线回归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P<0.01),病毒性脑膜炎组IL-17和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脑脊液IL-17与IL-23,IL-17与白细胞计数、IL-23与白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80,0.5551和0.5810。结论 脑脊液IL-17和IL-23的检测可以用于对细菌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2、MMP-9及CGRP水平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中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中重症和急性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其他患者(P均<0.05)。结论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PCT、VEGF、S100B蛋白、NSE、MMP及CGRP水平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并且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及临床分期不同患者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孟丽君  刘微丽 《安徽医学》2018,39(11):1385-1388
目的 探讨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在鉴别开颅术后细菌性感染和无菌性脑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开颅术后48~72 h出现疑似颅内感染临床症状的患者68例。行脑脊液常规、生化常规、CRP及乳酸测定。按照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感染组(25例)和无菌性脑膜炎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脊液传统检测指标及CRP、乳酸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脑脊液各指标对鉴别感染及无菌性脑膜炎的价值。结果 与无菌性脑膜炎组比较,细菌性感染组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质、CRP、乳酸均增高,葡萄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化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脑脊液CRP鉴别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927,最佳截断点0.755 mg/L,其诊断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3.7%,诊断指数0.757;脑脊液乳酸鉴别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82,最佳截断点4.5 mmol/L,其诊断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8.4%,诊断指数为0.764。结论 脑脊液CRP和乳酸在鉴别诊断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具有一定价值,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8.
曾红梅  陈平 《当代医学》2013,(31):15-16
目的探讨儿童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检测在感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湘潭县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12年6月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20例、病毒性脑膜炎23例及结核性脑膜炎1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正常儿童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抽取脑脊液并测定脑脊液中G反应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类型脑膜炎组脑脊液CRP水平差异显著(P〈0.05),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l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gA、IgG-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膜炎患儿脑脊液G-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类型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也有明显变化,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儿童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秦海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54-155
目的 观察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在本院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23例的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各组对象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 〈 0.05).结论 血清TNF-α与IL-1β的检测可以用于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李雯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0):120-120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化脓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膜炎22例。该组患儿均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测量法进行PCT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治疗后PCT与CRP变化显著(P〈0.01);病毒性脑膜炎患儿PCT与CRP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