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LC引起的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胆道损伤病例中,术中钛夹误夹闭胆总管1例;3例Mirizzi综合征致胆总管损伤;右肝管损伤2例,其中1例是由于胆囊管变异所致;1例因胆囊颈部粘连严重,分离中在肝门处断离左肝管,并损伤右肝管。所有病例均行胆总管修补或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获得成功。结论LC引发的胆道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术者经验、局部粘连严重和胆道变异是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可采用胆总管修补成形、端端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2.
MRCP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MRCP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 :对经MRI和MRCP检查的 1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 ( 8例手术证实 ,7例临床随访证实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 2例为胆囊切除术后 ,13例伴慢性胆囊炎 ;Ⅰ型 7例 ,表现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压迫肝总管 ,造成以上部位扩张 ,胆总管不扩张 ,Calot三角区结构清楚 ;Ⅱ型8例表现为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压迫肝总管 ,造成以上部位扩张 ,胆总管不扩张 ,Calot三角区结构不清楚。 15例肝内胆管形态均呈枯枝状。结论 :MRCP可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对选择合适的术式 ,避免医源性胆道损伤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式。结果胆总管损伤3例行修补术加胆总管T管引流,肝总管损伤1例,外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横断损伤转入1例及1例右侧副肝管行胆肠吻合术,l例为外院胆总管损伤初次修复术后出现胆总管梗阻再次行胆肠RouxY吻合术。结论术中辨认清楚胆囊三角和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胆囊壶腹结构及“三管、一壶”关系极重要,手术时如解剖不清严重粘连应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定位并首先解剖胆囊壶腹部,从后三角入路处理胆囊三角预防胆管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壶腹部定位、后三角入路法为268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临床资料、手术技巧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成功完成261例LC手术,7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中转开腹率2.6%,2例因术中发现合并有Mirrizi综合征,其中1例合并胆囊胆管瘘,1例因术中胆囊管短合并Mirrizi综合征导致胆总管横断,3例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无法分离,1例术中发现双胆囊管畸形,1例因胆囊床肝中静脉损伤出血。胆管损伤率0.37%。结论:采用壶腹部定位、后三角入路行LC有利于准确解剖胆囊三角,可减少术中胆道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进行胆道造影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至2009年期间,在胆囊切除时进行的胆道造影86例。结果胆囊管造影82例,胆总管穿刺造影4例,造影均获成功。其中8例发现有慢性胆管炎,6例胆总管内有结石,2例肝总管内有结石并狭窄,4例因胆道进入空气造成假阳性。本组患者探查20例,发现病变16例,占18.6%,造影准确率为95.3%。其他66例造影发现胆总管内径1cm以内,胆道内无狭窄及充盈缺损,解剖形态正常,造影剂顺利进入十二指肠,未发现异常情况,8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胆囊切除术中是否要探查胆总管,是手术者常遇到的问题。术中胆道造影对于提高胆道探查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LC术中选择性胆道造影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选择性胆道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12月在LC术中行胆道造影的85例临床资料。结果:95%术中造影成功,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2例,胆道变异2例,胆胰管异常汇合3例。结论:LC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单方便,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防止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同时,可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避免术中意外胆道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轻者给患者造成再次手术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重者造成死亡。为减少或避免胆管损伤,笔者总结我院20年来180例胆囊切除术的点滴经验,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1 胆道的解剖变异 1.1 胆道发育异常①胆囊管:75%的胆囊管汇于胆总管右侧,17%与肝总管紧密粘着下行一段距离后汇合,或与肝总管并行至十二指肠或胰头部后才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5例胆囊颈或胆囊管的大块结石引起的肝外梗阻,并形成胆管-胆管瘘。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可清楚显示出这种瘘道。瘘道分为(1)胆囊-肝总管瘘和(2)胆囊管-肝总管瘘两利类型。 Mirizzi综合征是大结石嵌顿胆囊颈或胆囊管并引起肝外梗阻的疾病。引起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解剖学基础是胆囊管较长、其与肝总管汇合部低;胆囊管与胆总管有一平行段(有时甚至是部份重迭)胆囊管与胆总管平行段合为一个共同壁。也曾有报告指出这种综合征可继发于术后胆囊管残端结石。发病机理是结石嵌顿引起与肝总管邻近的胆囊颈部慢性炎症,胆囊逐渐趋向水平位,结石逐渐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治疗特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分析3000例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科自2001年8月-2008年8月共行LC手术3000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腹腔出血再次行腹腔镜治疗痊愈,12例腹腔引流因出血延期拔出,3例术后并发胆漏行开腹手术痊愈,术中胆道损伤6例,其中胆总管横断1例,肝总管横断伴胆总管缺损1例,肝门左右肝管交界处横断伴胆总管缺损1例,其余3例均为胆总管壁损伤,3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结论:在西宁地区对胆囊结石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LC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发现Mirizzi综合征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rizzi综合征系指因胆囊颈部、胆囊管结石嵌顿或合并炎症引起肝总管狭窄,产生胆管炎和黄疸等症状。1992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收治Mirizzi综合征38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开腹手术发现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