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步青  崔永一  郭岑  夏国华 《中草药》2012,43(2):355-359
目的探讨不同光照强度下铁皮石斛类原球茎(PLBs)生物量、主要药用成分多糖和生物碱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光照强度单因素试验设计,烘干法测定生物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量,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生物碱量,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分析。结果铁皮石斛PLBs生物量在光照强度≥2 000 lx下培养40~50 d均较高,生产上需要PLBs维持旺盛的分裂,获得最高生物量的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40 d,生物量达到0.74 g;多糖量以光照强度2 000 lx下培养30 d最高,达到16.88%;生物碱量以光照强度500 lx下培养30 d最佳,达到0.028 0%。结论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对铁皮石斛PLBs的生长、多糖和生物碱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亚甲蓝术中造影中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胆囊切除(LC)或胆总管探查术中正确判断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的解剖部位,减少手术误伤的作用。方法:比较同期27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16例LC术中行胆囊或胆总管穿刺、并注射亚甲蓝使胆囊、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显色为实验组,其他11例常规腹腔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手术中转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Mirizzi综合征腹腔镜治疗术中亚甲蓝胆道造影能直观显影胆道,帮助术者正确判断Calot三角解剖,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LC引起的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胆道损伤病例中,术中钛夹误夹闭胆总管1例;3例Mirizzi综合征致胆总管损伤;右肝管损伤2例,其中1例是由于胆囊管变异所致;1例因胆囊颈部粘连严重,分离中在肝门处断离左肝管,并损伤右肝管。所有病例均行胆总管修补或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获得成功。结论LC引发的胆道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术者经验、局部粘连严重和胆道变异是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可采用胆总管修补成形、端端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比胃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胃癌手术(腔镜组)及开腹手术(开腹组)患者各35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及术后24h,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INR法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定量测定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含量。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hAPTT及INR较术前无显著差异,而FIB及D-D于手术结束及术后24h均显著升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T于术后24h亦明显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及开腹手术均可使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增加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且腹腔镜胃癌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大,应在围术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safty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via anterior chest wall approach with no gas.Methods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local or subtotal laparoscopic thy midectomy with hook electrode via anterior chest wall approach.Results A total of 82 cases were performed subtotal or total laparoscopic thyroidectomy with hook electrode via anterior chest wall approach successfully.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was(1.80±0.41)h and staying at hospital 2 d after post-operation averagely.Conclusion Laparoscopie thyroidectomy via anterior chest wall approach with hook electrode,no gas is a safe,leasible approac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0岁以上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 方法 2001年11月~2005年12月,施行513例60岁以上的LC,其中急性胆囊炎62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435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6例.393例(76.6%)有合并症."三孔法"行LC.气腹压力<12 mm Hg. 结果 494例成功实施LC,其中2例同时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2例行肺癌切除术(1例胸腔镜,1例开放手术).全组发现11例意外胆囊癌,其中8例NevinⅠ~Ⅱ期行单纯LC,未作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5~4年未发现复发;3例(NevinⅢ期1例,Ⅳ期2例)中转行胆囊癌切除术联合局部淋巴结清扫术,均于术后0.5~2年肿瘤复发死亡.中转开腹手术19例(3.7%),其中15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1例因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且周围组织粘连,术中右肝管损伤(行右肝管吻合、T管引流术,恢复顺利,6个月后拔除T管,无右肝管狭窄),另3例为意外胆囊癌Nevin Ⅲ期、Ⅳ期. 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LC手术安全可行,但要重视意外胆囊癌及严重腹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2月— 2 0 0 3年 8月 45例术后发生胆漏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3 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 ,3例死亡 ,非手术治疗治愈率 90 3 % ,死亡率 9 7%。 14例首选手术治疗 ,4例死亡 ,死亡率 2 8 6%。全组总治愈率84 4% ( 3 8/4 5 ) ,死亡率 15 6% ( 7/4 5 )。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 (LC及OC)及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 ,尤多见于急诊胆道手术 ,其原因主要与炎症、粘连、解剖变异和操作不仔细有关 ,预防应从首次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的部位、量及有无合并肠液胰液、腹膜炎范围、腹腔有无脓肿形成等选择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1年10月至1993年6月,共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0例,其中胆囊颈部结石嵌顿22例。这22例中,合并胆囊积脓8例、胆囊积液12例。均经胆囊穿刺减压后,成功地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女18例,男4例。年龄24~60岁。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LC引起的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胆道损伤病例中,术中钛夹误夹闭胆总管1例;3例Mirizzi综合征致胆总管损伤;右肝管损伤2例,其中1例是由于胆囊管变异所致;1例因胆囊颈部粘连严重,分离中在肝门处断离左肝管,并损伤右肝管。所有病例均行胆总管修补或端端吻合术,T管引流获得成功。结论LC引发的胆道损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术者经验、局部粘连严重和胆道变异是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可采用胆总管修补成形、端端吻合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I期缝合并胆道支架内引流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间我院为21例胆总管直径大于6m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胆道内支架引流术,总结该术式的适应证、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并将之与其他术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结石取尽,未发现胆漏、胆道狭窄或残余结石。置入支架19例自行脱落并顺利排出体外,2例未排出者于一个月后局麻下行十二指肠镜下胆道支架取出术。所有患者主诉支架留存期间未有不适。结论:对于胆总管直径大于0.6mm,无明显胆道炎症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内引流并胆总管I期缝合术是可行的,相比现有微创术式,本法操作简便、医疗消耗低,且安全、舒适、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