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松针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楠  王微  祖元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0):1985-1986
目的 探讨红松针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分别对红松针叶进行提取,观察其对于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红松针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红松针叶醇提物和水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IC 50值分别为2.03 g/L和6.49 g/L.而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 50值分别为3.14 g/L和9.14 g/L.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水提取物.结论 红松针叶的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在抗衰老、抗炎症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蒙药阿嘎如·朱吉克水提取物对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阿嘎如·朱吉克用蒸馏水超声波辅助提取.1月龄的ICR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给药组用阿嘎如·朱吉克提取物分别以15,5 mg·kg-1·d-1的剂量灌胃,连续灌胃50 d后测定小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指数及脾指数.结果 高剂量给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浆MDA水平,增强SOD、GSH-Px的活性,并可抑制小鼠肝指数和脾指数的降低.结论 阿嘎如·朱吉克水提取物对催老小鼠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藏荆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藏荆芥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制成适当稀释倍数的溶液,采用DPPH法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藏荆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石油醚提取部分都具有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结论藏荆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存在较明显的量效关系,藏荆芥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楮实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先用80%乙醇,然后用蒸馏水对楮实进行提取.其中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水提部分经醇沉、干燥后得到楮实粗多糖.运用羟基(·OH)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DPPH·)自由基体系和对Fe~(3+)的还原能力实验,比较楮实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楮实提取物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中总醇提取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_(50)值为0.28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_(50)值达到0.08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提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楮实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光枝勾儿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80%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其中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考察光枝勾儿茶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 (·OH)、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及对Fe3+的还原力.结果 与抗坏血酸(Vc)比较,光枝勾儿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Vc>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部分,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61、0.099、0.344、0.770、1.709;对DPPH·的清除率Vc>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石油醚萃取物,其半清除率浓度(IC50,mg/ml)分别为0.004 6、0.011 1、0.019 2、0.028 3、0.058 6.不同提取物对Fe3+有较强还原能力,还原力大小为:Vc>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结论 光枝勾儿茶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仙茅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仙茅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先用80%乙醇,然后用蒸馏水对仙茅进行提取,其中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水提部分经醇沉,制备仙茅粗多糖.分别观察仙茅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 (·O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及对Fe~(3+)还原力.结果 与抗坏血酸比较,仙茅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粗多糖>总醇提物,IC_(50)值分别为0.247、0.358、0.796和0.871 mg/ml;对DPPH·的清除率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醇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粗多糖,其IC_(50)值分别为0.026、0.055、0.620、0.071、0.122和0.275 mg/ml.不同提取物对Fe~(3+)有较强还原能力,还原力大小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总醇提物>氯仿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粗多糖.结论 仙茅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在抗衰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红花黄色素对羟自由基损伤抗凝血酶Ⅲ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清除羟自由基及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的IC50。分别为7.5g/L、5.7×10-2g/L,两作用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可抑制羟自由基诱发的兔抗凝血酶Ⅲ解聚。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否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Coulter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水平,DNA特异染料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染色质凝集,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结果 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0.5 mg/mL.进一步研究发现: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染色质发生凝集,引起细胞凋亡标志蛋白的切割.此外,4 mg/mL的水提取物能引起60%的细胞发生衰老.结论 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确立白果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并研究其抗衰老活性。方法选取4个品种的白果:佛手、佛指、金坠、圆铃,采用正交法确立总黄酮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并通过芦丁标准曲线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光度计比色法测定4个品种白果总黄酮提取物的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结果白果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时间50 min、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5;4种白果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佛指金坠佛手圆铃。抗衰老作用研究显示,佛指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还原能力最强,其次为圆铃,两者均优于佛手、金坠;且4种白果总黄酮均在质量浓度400μg/ml时达到较高水平,之后进入平台期。结论白果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其中以佛指总黄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麻风树籽提取物杀灭钉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麻风树籽提取物杀灭钉螺的效果。方法 采用室内浸杀法,对麻风树籽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的杀螺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麻风树籽乙醇提取物浸杀钉螺24、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53.7、25.3mg/L和11.6mg/L;水提取物浸杀钉螺48h和72h的LC50分别为45.6mg/L和26.1mg/L。结论 麻风树籽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钉螺均具有杀灭作用。麻风树籽是研究植物杀螺剂较有价值的候选植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合成并评价碘化亚油酸(ILA)、碘化亚油酸5-氟尿嘧啶核苷偶联酯(IFU)在体内外对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ILA和IFU均通过化学合成及纯化,并经1H核磁谱证实.用不同浓度的ILA、IFU、5-氟尿嘧啶(5-FU)和传统碘油分别处理两株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QGY-7703,检测72 h细胞存活率,并计算50%抑制浓度(IC50)和90%抑制浓度(ICg0).经SMMC-7721肝癌细胞皮下接种成功的30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ILA组、IFU组、5-FU组、传统碘油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对照组),并分别1次瘤内注射100μ1的ILA、IFU、5-FU、传统碘油和DMSO,4周后计算抑瘤率.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 对SMMC-7721细胞,ILA、IFU和5-FU的IC50分别为134.38 μ mol/L、17.55 μ mol/L、7.38μmol/L;IC90分别为192.88 μmol/L、97.63 μmol/L、大于200μmol/L.对QGY-7703细胞,ILA、IFU和5-FU的IC50分别为109.55μmol/L、44.79μmol/L、98.06 μmol/L; IC90三者均大于200μmol/L.对SMMC-7721和QGY-7703细胞,传统碘油IC50均大于400μmol/L.与DMSO对照组抑瘤率0比较,ILA组、IFU组和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90%、56.90%、31.04%,统计值t分别为2.37、4.91、2.59,P值均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FU组抑瘤率高于ILA组和5-FU组,传统碘油组抑瘤率为0.87%,未见抑瘤活性.结论 ILA和IFU均可在体内、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且IFU的抑瘤作用强于ILA.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洋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各自对结肠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取和乙醇提取洋葱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检测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oVocells、SW480cells、HT-29cells、HCT-8cells),采用不同浓度的黄酮类化合物(0、2.5、5、10、20、40、60、80mg/L)对其进行干预,WST-8法检测洋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洋葱水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乙醇提取物高.WST-8法检测洋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72h时水提取物较乙醇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抑制(%)更显著(10mg/L:37.77±5.84vs17.36±5.24;20mg/L:52.35±5.72vs24.15±5.54;40mg/L:68.17±7.76vs32.79±6.02;60mg/L:71.08±8.16vs47.55±2.45;80mg/L:76.00±5.87vs60.35±6.61,均P<0.05).结论:洋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体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SY)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β受体结合力的影响。方法:以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实验观察SY及HSYA拮抗125Ⅰ-s-(-)-Pindolol与大鼠心室肌细胞膜β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结果:SY及HSYA抑制125Ⅰ-s-(-)-Pindolol与大鼠心室肌细胞膜β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具量效关系,SY的IC50为(17.5±1.3)g/L,KiSY值为12.9g/L;HSYA的IC50为(35.6±1.4)mmol/L,KiHSYA值为26.4mmol/L。结论:SY及HSYA对Pindolol-β受体结合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检测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是否具有清除自由基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5种采自滇西地区药用植物的抗疟活性,为植物来源的新型抗疟药的研发天然产物奠定基础。方法依次用75%乙醇和水对25种药用植物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物经冷冻干燥后,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试验进行筛选,以IC50值评价其活性。结果在供试的25种药用植物中,苦参、滇白珠、马尾黄连等12种植物粗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其中苦参地上部分水提物和滇白珠提取物活性较好,IC50值分别为(1344.2±46.9)μg/ml和大于1 388.9μg/ml。具有抗疟活性的植物种类涉及10个科、12个属。结论苦参、滇白珠、马尾黄连等12种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疟活性,表明抗疟活性物质可能存在于多种植物中。  相似文献   

16.
蕨麻提取物的体外抗HIV-1活性及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蕨麻提取物的抗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活性及毒性。方法用HIV-1实验室适应株SF33、临床分离株XJDC257和020100968、假病毒颗粒9-14,18-36,74-2和Z20-11分别感染TZM-bl、MT-4,利用基于TZM-bl细胞的荧光素酶检测体系和基于MT-4细胞的P24抗原检测方法,观察蕨麻提取物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用不同稀释度的蕨麻提取物与TZM-bl.MT-4.PBMCs共培养,使用Cell Counting Kit-8检测活细胞的数量,观察蕨麻提取物对相应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利用MT-4细胞和TZM-bl细胞测得蕨麻提取物对SF3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6.2μg/mL,26.4和4.7μg/mL,73.5。蕨麻提取物对HIV-1临床分离株XJDC257和020100968的IC50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2.1μg/mL,70.6和1.9μg/mL,77.6;对HIV-1假病毒颗粒9-14、18-36、74-2和Z20-11的IC50分别为1.8μg/mL、1.0μg/mL、3.4μg/mL和3.5μg/mL,TI分别为81.9、147.5、43.4和42.1。结论蕨麻提取物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抑制HIV-1复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天南星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分别选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用MTT法测定天南星醇提物(RAE)和水提物(RAW)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体外抑瘤实验表明,对RAE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3.9、62.5和250 μg/ml,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65.07 μg/ml、0.59 mg/ml和5.11 mg/ml;对RAW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5.6、62.5和250 μg/ml,IC50分别为0.24 mg/ml、0.78 mg/ml和82.17 mg/ml.结论 RAE和RAW体外均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且RAE的作用高于RAW.  相似文献   

18.
肥胖患者体内抗氧化营养素水平低于正常体重者,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而肥胖者这两者水平下降,易导致脂质过氧化,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密切相关。铜锌是参与体内清除氧自由基的酶组成的微量元素,并能组成体内主要的抗氧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研究发现,肥胖者有铜锌的缺乏,这可能造成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火棘果中多糖类成分的抗疲劳作用。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火棘多糖溶液,采用DPPH法测定火棘多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维生素C对照组和火棘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分别给予50、100、200 mg/kg火棘多糖提取物灌胃,小鼠负重游泳后检测血浆尿素氮、肝糖原、肌糖原、乳酸脱氢酶和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火棘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肝糖原、肌糖原、乳酸、乳酸脱氢酶和尿素氮的含量分别为(15.4±1.21)mg/g、(1.09±0.03)mg/g、(7.40±1.25)mmol/L、(4 215.0±184.6)U/L、(6.91±0.95)mmol/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火棘多糖类成分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T2DM的发生与发展均与能量代谢异常有关,左旋肉毒碱作为近年来备受重视的改善能量代谢的药物之一,可通过防止细胞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促进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增加脂质代谢等作用对糖尿病多个并发症起到有益作用并能逆转IR,降低FPG水平。左旋肉毒碱在T2DM的进展中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早期对其进行干预可改善T2DM及其并发症的进展,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