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常规生化、血常规及生化新指标检验项目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肝病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常规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新指标。结果肝病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病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亮氨酸氨基肽酶、总胆汁酸、腺苷脱氨酶和5′-核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查、血常规检查及生化新指标检查,可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及肝功能状况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分别检查肝功能指标,以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肝功能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较干预前均有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行以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2019年5月择取1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择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生化检验项目检查,对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从血常规检查结果来看,研究组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低于对照组,P<0.05;从生化检验项目检查结果来看,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高于对照组,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以及清蛋白(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在临床诊断中,对血常规以及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查,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汤在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消饮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5.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降低,白蛋白均升高,但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消饮汤用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及基础综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HBV DNA.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提升幅度大(P<0.05);血清HBV DNA阴转率、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病毒及基础综合治疗上配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在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预防肝衰竭发生上有较好的疗效,不会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采用生化指标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在某院就诊的64例确诊为肝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4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等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对比阳性率。结果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生化指标检测结果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生化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健康人群,在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病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 及其脂微球载体治疗高黄疸的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5倍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1组33 例,治疗2 组30 例,对照组28 例。治疗1 组采用国产前列腺素E1,治疗2组采用前列腺素E1 脂微球载体,对照组采用综合药物治疗,观察疗程3周。结果 治疗1 组、治疗2 组与对照组在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血清门冬氨酸转移酶、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观察指标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前列腺素E1 及脂微球载体在治疗高黄疸的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国产前列腺素E1 能取得良好的药效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三氯乙烯中毒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金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9):1073-1074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TCE)中毒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TCE中毒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12h后,凌晨抽取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等浓度,应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TCE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肝脏功能明显受损。结论:TCE中毒对肝脏功能损害是明确的,个别还相当严重,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进行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ivinA,ACTA)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18例患者血清ACTA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水平。采用日立7180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8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及肝硬化患者血清ACTA、HA、CIV、LN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水平按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次序递增,并以肝硬化组为最高。除轻、中度组LN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TA与HA、CIV、LN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ACTA能较好地反映慢性肝病纤维化的进展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估慢性肝病病变程度和疗效的良好指标,亦可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当飞利肝宁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白介素-2、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炎症因子水平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柴芍六君子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临床诊断为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芍六君子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的改善情况,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ALT、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而两组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联合还原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并应用还原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诺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肝纤维四项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TBil、PTA生化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Ⅲ、C-Ⅳ、LN、HA、HBV-DNA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联合应用替诺福韦酯与还原谷胱甘肽治疗可发挥良好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该联合用药方案值得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鳖甲煎丸治疗,观察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 (1)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肝功能: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炎症因子: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4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干扰素600万U组)40例和对照组(干扰素300万U组)44例,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定量指标.结果 6 MU剂量组的近、远期疗效优于3 MU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 MU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相关生化检测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开展相关生化指标检测,同时观察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患者比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限制饮酒、规律运动、限制高脂食物以及定期体检比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开展血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生化指标改善,对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茵陈蒿汤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接受西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损伤,干扰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2 组均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1片/次,1次/d,空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化瘀胶囊,3 粒/次,3次/d,饭后口服,其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 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V-DNA水平、HBeAg阴转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白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1),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 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0.0%)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慢性肝病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GLO)的比值,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调查241例慢性肝病患者和150例健康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GLO)的比值,并分析比较。结果:健康人群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而慢性肝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大多异常,其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慢性肝病时肝细胞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铁蛋白、透明质酸酶(HA)和IV型胶原肽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HBV DNA 含量、ALT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1),而HBeAg阳性组的AST、TBIL、ALB、SF、HA、IV型胶原肽水平与HBeAg阴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HBeAg阳性的患者无明显差异,应定期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8例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自拟方健肝胶囊口服,每日三次,每次6~8粒,连服1个月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连服2~3个疗程;对照组给服大黄蛰虫丸,疗程同前。在服药期间定期查肝功能、γ球蛋白、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三个疗程后治疗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以及γ球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甚明显。结论健肝胶囊对慢性肝炎有良好的抗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